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我国的卫生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信息化改革,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创新力,高职护理作为卫生职业教育领域招生量最大和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探索在该领域具有“风向标”作用,通过归纳整理新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与教材建设现状以及在高职护理精品教材建设中的一些心
得体会,以期为提升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材的建设水平添砖加瓦。
[关 键 词] “互聯网+”;高职护理教材;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224-02
“互联网+”时代中国许多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出版的内涵和外延已悄然改变,所有媒体类型,如讲座、视频、音频、网络互动等都共同为出版服务。策划编辑必须适应这种形势,面对崭新的时代,主动探索和总结,实现自己的跨界融合发展。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要求医学职业教育应顺应形势调整目标,根据医学发展整体化趋势,医疗卫生系统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各种专业的医学专门人才。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互为羽翼,护理专业已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到2020年我国护士总量需求将增加到445万人,近5年平均年净增加量近20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也对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进行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使用的教材与新形势下的教
学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高职护理教材建设成为各院校的迫切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开放资源、互动交流、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立体教材出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打造出教师好用、学生好学、适应“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发展需求的高职护理专业教材成为医学编辑的工作目标和探索方向。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的现状
(一)新时代对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互联网+”时代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新需求表现为健康照护、心灵抚慰、人文关怀,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护理需求相比,目前的护理服务供给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刘延东副总理在多次批示中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她在全国护理工作会上进一步指出加快推进护理事业改革发展,建立适应需求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护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素质需求
现代护理的目标定位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现在则强调“以健康为中心”,护士的角色定位,也从医生助手转变为医生伙伴,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成为独立职业,可以进行专科护理,开具营养处方,做出膳食指导。新时代护理行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掌握临床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5C”特征(仁爱关怀、沟通技巧、娴熟技能、团队合作和临床批判性思维)职业素养和健康照护能力;能够从事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保健工作。
2.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不合理:高职护理专业目前教育规模仍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教育结构总体发展不均衡,存在东部地区高层次教育结构偏重,而西部地区低层次教育结构偏重的情况;(2)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校单点招生数量过大,生源质量下滑,护理专业在省级层面控制不严,无开办准入制度,“乱办学”现象突出;(3)高职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待优化:学生数与本专业专职教师数比例失衡,专职教师人数远远不够,双师素质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偏低,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比例较小。
(三)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现状高职护理专业招生量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各院校的平均招生量都接近500,相当一部分院校高职护理专业的招生量在2000左右,用量决定市场,因此高职护理教材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高职护理教材的出版社众多,因各门课程的教材版本繁多,同一学科不同版本可多达近百种。这其中,特色鲜明符合新时代高职护理教学特色的优质精品教材并不多见,很多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相差无几,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这种毫无特色的雷同化出版,引发的就是市场折扣和价格的恶性竞争甚至是私下的灰色交易,出版单位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是赔本赚吆喝。
2.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符合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特色:现有高职护理教材多为本科护理教材的压缩版,不符合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内容编排不合理,形式单一;(2)教材内容落后于“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发展的要求: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多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育方法和教材编排方面缺少师生互动交流,教材无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3)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训类教材质量不高:已有的护理实训教材,知识体系陈旧,教学理论严重脱离临床实际,无法满足现有的临床护理实际需求;(4)教材内容与护士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缺乏衔接:对学生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用不大。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一)新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
1.构建供需平衡的现代护理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卫生职业学校要以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护理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协调好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通过医学模式指引,整體构建护理课程体系
以“护理程序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形式的护理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临床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项目课程,强调临床护理程序的执行过程,适应护理模式及护理学专业特点的转变,注重人际交往、专业修养和社会适应等能力培养。
(二)新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的实践举措
1.紧跟国家大政方针,精准教材定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均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意见。根据上述文件精神,我社组织编写了一套以“双证书”人才培养为特色理念的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护理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编写模式,服务“健康中国”对高素质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学科研究”为“学科应用与职业能力需求对接”。
2.教材编写充分体现新一轮教学计划的特色,契合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需求
(1)紧跟教改,接轨“双证书”制度:紧跟教育部教学改革步伐,注重学业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紧密围绕执业资格标准和工作岗位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创新模式,理念先进: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编写模式,迎合高职高专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教材的编写以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宽为原则,突出课程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对课程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进行优化,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3)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内容体系整体优化,注重相关教材内容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获取信息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高职教材有机衔接与过渡作用,为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的贯通人才培养通道做好准备;(4)紧扣大纲,直通护考:密切结合最新的护理专业课程标准,紧扣教育部制订的教学大纲和最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随章节配套习题,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有效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3.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打造纸数融合的立体化教材
我社通过升级原有的教学资源网,于2016年搭建了我社的教材数字化服务支持平台,旨在建立满足学校师生对教材结合教学信息服务的要求,优化并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利用这一在线教育增值平台,我社推出了一批纸数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以我社的一本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为例,该书我们采用了新颖的版式(边白设计,便于学生课上笔记)、全彩印四色印刷,图片清晰,数字资源形式丰富多样。配套从作者、脚本、拍摄、剪辑、配音等多维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高清视频近30个,案例、知识链接等数字资源近200个,配套二维码,扫码即可获取相关数字资源。视频原片采用4k级别的双机位摄像机进行拍摄,片头、片尾风格一致,后期由专业播音员统一配音,统一配备字幕,专业剪辑成片,成片显示格式均达到行业规格最高的1080P标准。该教材由从南到北包括福建、广东、江苏、河北、北京等多省及直辖市的多所医学院校专业教师共同编写完成,参与学校多,覆盖范围广,出版不到半年就实现重印,得到了行业专家和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策划编辑应当从时代发展需求出发,开发出以内容为王的纸数融合精品教材才是真正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余惠琴.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J].中华护理教育,2015(7).
[2]崔青峰.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创新[J].科技与出版,2014(2).
[3]黄乐.“互联网+”背景下教材编辑的角色转换与素质要求[J].出版广角,2016(4).
[4]唐红梅,岑金.我国护理教育的研究趋势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
[5]陈国忠,秦红兵,侍杏华.新医改视阈下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6]杨玉亭,沈宗娣.高职护理教育研究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
[7]冯宏声.关于新出版时代新编辑工作的思考[J].出版参考,2018(11).
编辑 李 静
得体会,以期为提升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材的建设水平添砖加瓦。
[关 键 词] “互聯网+”;高职护理教材;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224-02
“互联网+”时代中国许多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出版的内涵和外延已悄然改变,所有媒体类型,如讲座、视频、音频、网络互动等都共同为出版服务。策划编辑必须适应这种形势,面对崭新的时代,主动探索和总结,实现自己的跨界融合发展。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要求医学职业教育应顺应形势调整目标,根据医学发展整体化趋势,医疗卫生系统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各种专业的医学专门人才。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互为羽翼,护理专业已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到2020年我国护士总量需求将增加到445万人,近5年平均年净增加量近20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也对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进行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使用的教材与新形势下的教
学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高职护理教材建设成为各院校的迫切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开放资源、互动交流、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立体教材出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打造出教师好用、学生好学、适应“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发展需求的高职护理专业教材成为医学编辑的工作目标和探索方向。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的现状
(一)新时代对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互联网+”时代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新需求表现为健康照护、心灵抚慰、人文关怀,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护理需求相比,目前的护理服务供给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刘延东副总理在多次批示中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她在全国护理工作会上进一步指出加快推进护理事业改革发展,建立适应需求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护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素质需求
现代护理的目标定位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现在则强调“以健康为中心”,护士的角色定位,也从医生助手转变为医生伙伴,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成为独立职业,可以进行专科护理,开具营养处方,做出膳食指导。新时代护理行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掌握临床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5C”特征(仁爱关怀、沟通技巧、娴熟技能、团队合作和临床批判性思维)职业素养和健康照护能力;能够从事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保健工作。
2.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不合理:高职护理专业目前教育规模仍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教育结构总体发展不均衡,存在东部地区高层次教育结构偏重,而西部地区低层次教育结构偏重的情况;(2)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校单点招生数量过大,生源质量下滑,护理专业在省级层面控制不严,无开办准入制度,“乱办学”现象突出;(3)高职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待优化:学生数与本专业专职教师数比例失衡,专职教师人数远远不够,双师素质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偏低,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比例较小。
(三)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现状高职护理专业招生量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各院校的平均招生量都接近500,相当一部分院校高职护理专业的招生量在2000左右,用量决定市场,因此高职护理教材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高职护理教材的出版社众多,因各门课程的教材版本繁多,同一学科不同版本可多达近百种。这其中,特色鲜明符合新时代高职护理教学特色的优质精品教材并不多见,很多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相差无几,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这种毫无特色的雷同化出版,引发的就是市场折扣和价格的恶性竞争甚至是私下的灰色交易,出版单位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是赔本赚吆喝。
2.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符合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特色:现有高职护理教材多为本科护理教材的压缩版,不符合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内容编排不合理,形式单一;(2)教材内容落后于“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发展的要求: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多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育方法和教材编排方面缺少师生互动交流,教材无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3)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训类教材质量不高:已有的护理实训教材,知识体系陈旧,教学理论严重脱离临床实际,无法满足现有的临床护理实际需求;(4)教材内容与护士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缺乏衔接:对学生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用不大。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一)新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
1.构建供需平衡的现代护理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卫生职业学校要以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护理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协调好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通过医学模式指引,整體构建护理课程体系
以“护理程序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形式的护理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临床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项目课程,强调临床护理程序的执行过程,适应护理模式及护理学专业特点的转变,注重人际交往、专业修养和社会适应等能力培养。
(二)新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的实践举措
1.紧跟国家大政方针,精准教材定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均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意见。根据上述文件精神,我社组织编写了一套以“双证书”人才培养为特色理念的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护理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编写模式,服务“健康中国”对高素质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学科研究”为“学科应用与职业能力需求对接”。
2.教材编写充分体现新一轮教学计划的特色,契合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需求
(1)紧跟教改,接轨“双证书”制度:紧跟教育部教学改革步伐,注重学业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紧密围绕执业资格标准和工作岗位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创新模式,理念先进: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编写模式,迎合高职高专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教材的编写以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宽为原则,突出课程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对课程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进行优化,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3)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内容体系整体优化,注重相关教材内容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获取信息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高职教材有机衔接与过渡作用,为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的贯通人才培养通道做好准备;(4)紧扣大纲,直通护考:密切结合最新的护理专业课程标准,紧扣教育部制订的教学大纲和最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随章节配套习题,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有效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3.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打造纸数融合的立体化教材
我社通过升级原有的教学资源网,于2016年搭建了我社的教材数字化服务支持平台,旨在建立满足学校师生对教材结合教学信息服务的要求,优化并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利用这一在线教育增值平台,我社推出了一批纸数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以我社的一本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为例,该书我们采用了新颖的版式(边白设计,便于学生课上笔记)、全彩印四色印刷,图片清晰,数字资源形式丰富多样。配套从作者、脚本、拍摄、剪辑、配音等多维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高清视频近30个,案例、知识链接等数字资源近200个,配套二维码,扫码即可获取相关数字资源。视频原片采用4k级别的双机位摄像机进行拍摄,片头、片尾风格一致,后期由专业播音员统一配音,统一配备字幕,专业剪辑成片,成片显示格式均达到行业规格最高的1080P标准。该教材由从南到北包括福建、广东、江苏、河北、北京等多省及直辖市的多所医学院校专业教师共同编写完成,参与学校多,覆盖范围广,出版不到半年就实现重印,得到了行业专家和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策划编辑应当从时代发展需求出发,开发出以内容为王的纸数融合精品教材才是真正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余惠琴.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J].中华护理教育,2015(7).
[2]崔青峰.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创新[J].科技与出版,2014(2).
[3]黄乐.“互联网+”背景下教材编辑的角色转换与素质要求[J].出版广角,2016(4).
[4]唐红梅,岑金.我国护理教育的研究趋势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
[5]陈国忠,秦红兵,侍杏华.新医改视阈下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6]杨玉亭,沈宗娣.高职护理教育研究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
[7]冯宏声.关于新出版时代新编辑工作的思考[J].出版参考,2018(11).
编辑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