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住牛头 乘风破浪
回顾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摆脱5年熊市困扰的转折年,10年牛市只是刚刚露出了尖尖角。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双重支撑下,在“海归”派为主的基金经理们的操作下,与国际接轨的“关注基本面分析、长期持有”投资理念已经成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流。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随之提速。由于近10年房地产的持续繁荣,消化了世界游资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而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政策的显现,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综合型经济活动将成为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的推进器,也将资金再一次引入股市。在一个仍然是资金推动型的新兴资本市场上,连续10年的大牛市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只有及早重视个人的理财计划,调整投资思路,遵循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个人资产的综合理财活动,才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2006年初,我积极全力投入新股申购,充分享受无风险的收益;指数期货即将推出的消息公布以后,我开始关注大盘指标股,尤其针对沪深500样本股,这些股本比较大的股票必将成为大机构手中的筹码,于是我集中资金重仓持有中国工商银行、上港集团等股票,3个月就获得了超过100%的账面收益。2006年的证券市场是熊转牛的转折年,投资者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做到既赚指数又赚钱,才能及时抓住牛头,乘风破浪。
《理财周刊》创富沙龙会员 沈定杰
基金分红和雄市思维
最近看到贵刊294期关于基金公司通过分红圈钱的报道,提醒广大投资者今后在选择基金时必须要考虑基金公司的诚信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场“分红风暴”中我们的投资者自身是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呢?
除了少数的圈钱公司以外,也有相当部分的公司是抵挡不住投资者的强烈要求而被迫分红的。许多投资者强烈要求分红是因为他们至今没有摆脱熊市思维的缘故。以本人为例,今年也曾操作过一些牛股,如招行、五粮液、万科等等,认定是大盘蓝筹,每只股票介入的价位都非常合适,但到年末盘点,并没有在这些牛股上赚多少钱,大多数股票都是赚了几毛钱之后就匆匆离场了。为什么牛市的收益反不如熊市呢?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我一直在用熊市思维来对待牛市行情,波段操作,没想到这些“大象”真的起舞了。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许多基金投资者身上。今年涨幅超过100%的基金并不少见,但是真正能分享到这些利润的人也仅是少数,有些投资者在获利10%、20%之后就选择了赎回。还有相当部分的投资者强烈要求分红,不然的话,他们也会选择赎回。基金分红,意味着基金公司必须将手中的股票抛出,拿到真金白银才可以。在熊市中,股价是震荡下跌的,如果不分红,净值涨得再高,对投资者而言始终是账面利润,多分红无疑是最佳选择。而牛市则不同,股价是震荡上行的,如果基金经理手中持有的是高成长性的股票,过早地抛出,无疑是杀鸡取卵,即使能够再次买进,持股成本也会大大增加,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广大基金持有人。如今市场牛市格局已经确立,但熊市思维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北京市海淀区 张文利
享受便利也享受便宜
第295期周刊《期待真正的公交优先》的评论文章,说出了我们上班族的心里话。
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交通费用也占据了上班族日常开支相当大的比例。就拿近期通车的轨道交通5号线延伸段来说,从友谊路上车到江湾镇,轻轨票价4元钱,而乘同方向的公交车只需2元,费用足足翻了一倍。
文中介绍了北京公交将于明年实施“刷卡乘车实行折扣封顶”的办法,让北京市民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享受了便宜。尽管上海也出台了一些城市公交票价的优惠措施,如乘轨道交通满70元以上打九折,但优惠幅度很有限。今后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总长度将达到800多公里,到时市民出行将更多地依赖于轨道交通,我们期待上海也能够采取像北京一样的给市民优惠的办法,让城市公共交通给市民不仅带来出行的方便、时间的节省,更带来费用的实惠。
上海读者 胡 建
早关注理财早得益
《理财周刊》295期的《封面文章》主要讲如何面对通胀不让个人资产缩水的问题,还有至少四篇文章讲的是有关个人财产征税的话题,这些内容,给我带来不少启发。
今后,我国关于个人和家庭财产征税的法规政策会更多更细。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地节省有关的税费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理财需要综合考虑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外汇、房地产、实业、保险、税务等各种投资理财的手段。理财还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平衡,如家庭保障和保障费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资产和负债、收入和支出等方面关系的平衡。
《理财周刊》的读者群之所以越来越多,就是因为社会上关注个人和家庭投资理财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还会更多。早关注理财早得益,这是不争的事实。理财要有明确的目标,而理财目标不应只是赚多少钱、获得多少收益,更应关心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期望与梦想,在什么阶段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以保证我们终生的生活无忧。
广州读者 唐翠香
回顾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摆脱5年熊市困扰的转折年,10年牛市只是刚刚露出了尖尖角。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双重支撑下,在“海归”派为主的基金经理们的操作下,与国际接轨的“关注基本面分析、长期持有”投资理念已经成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流。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随之提速。由于近10年房地产的持续繁荣,消化了世界游资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而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政策的显现,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综合型经济活动将成为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的推进器,也将资金再一次引入股市。在一个仍然是资金推动型的新兴资本市场上,连续10年的大牛市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只有及早重视个人的理财计划,调整投资思路,遵循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个人资产的综合理财活动,才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2006年初,我积极全力投入新股申购,充分享受无风险的收益;指数期货即将推出的消息公布以后,我开始关注大盘指标股,尤其针对沪深500样本股,这些股本比较大的股票必将成为大机构手中的筹码,于是我集中资金重仓持有中国工商银行、上港集团等股票,3个月就获得了超过100%的账面收益。2006年的证券市场是熊转牛的转折年,投资者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做到既赚指数又赚钱,才能及时抓住牛头,乘风破浪。
《理财周刊》创富沙龙会员 沈定杰
基金分红和雄市思维
最近看到贵刊294期关于基金公司通过分红圈钱的报道,提醒广大投资者今后在选择基金时必须要考虑基金公司的诚信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场“分红风暴”中我们的投资者自身是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呢?
除了少数的圈钱公司以外,也有相当部分的公司是抵挡不住投资者的强烈要求而被迫分红的。许多投资者强烈要求分红是因为他们至今没有摆脱熊市思维的缘故。以本人为例,今年也曾操作过一些牛股,如招行、五粮液、万科等等,认定是大盘蓝筹,每只股票介入的价位都非常合适,但到年末盘点,并没有在这些牛股上赚多少钱,大多数股票都是赚了几毛钱之后就匆匆离场了。为什么牛市的收益反不如熊市呢?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我一直在用熊市思维来对待牛市行情,波段操作,没想到这些“大象”真的起舞了。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许多基金投资者身上。今年涨幅超过100%的基金并不少见,但是真正能分享到这些利润的人也仅是少数,有些投资者在获利10%、20%之后就选择了赎回。还有相当部分的投资者强烈要求分红,不然的话,他们也会选择赎回。基金分红,意味着基金公司必须将手中的股票抛出,拿到真金白银才可以。在熊市中,股价是震荡下跌的,如果不分红,净值涨得再高,对投资者而言始终是账面利润,多分红无疑是最佳选择。而牛市则不同,股价是震荡上行的,如果基金经理手中持有的是高成长性的股票,过早地抛出,无疑是杀鸡取卵,即使能够再次买进,持股成本也会大大增加,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广大基金持有人。如今市场牛市格局已经确立,但熊市思维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北京市海淀区 张文利
享受便利也享受便宜
第295期周刊《期待真正的公交优先》的评论文章,说出了我们上班族的心里话。
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交通费用也占据了上班族日常开支相当大的比例。就拿近期通车的轨道交通5号线延伸段来说,从友谊路上车到江湾镇,轻轨票价4元钱,而乘同方向的公交车只需2元,费用足足翻了一倍。
文中介绍了北京公交将于明年实施“刷卡乘车实行折扣封顶”的办法,让北京市民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享受了便宜。尽管上海也出台了一些城市公交票价的优惠措施,如乘轨道交通满70元以上打九折,但优惠幅度很有限。今后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总长度将达到800多公里,到时市民出行将更多地依赖于轨道交通,我们期待上海也能够采取像北京一样的给市民优惠的办法,让城市公共交通给市民不仅带来出行的方便、时间的节省,更带来费用的实惠。
上海读者 胡 建
早关注理财早得益
《理财周刊》295期的《封面文章》主要讲如何面对通胀不让个人资产缩水的问题,还有至少四篇文章讲的是有关个人财产征税的话题,这些内容,给我带来不少启发。
今后,我国关于个人和家庭财产征税的法规政策会更多更细。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地节省有关的税费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理财需要综合考虑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外汇、房地产、实业、保险、税务等各种投资理财的手段。理财还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平衡,如家庭保障和保障费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资产和负债、收入和支出等方面关系的平衡。
《理财周刊》的读者群之所以越来越多,就是因为社会上关注个人和家庭投资理财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还会更多。早关注理财早得益,这是不争的事实。理财要有明确的目标,而理财目标不应只是赚多少钱、获得多少收益,更应关心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期望与梦想,在什么阶段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以保证我们终生的生活无忧。
广州读者 唐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