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之下,网民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社会热点问题引发的舆论也引起广大网友关注。但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出来,对当事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文章主要对网络暴力的含义、传播模式、产生原因以及对策研究进行分析,从而为网络暴力现象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网络暴力 传播特征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080-02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对当事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认识和界定网络暴力概念,对其预防和治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暴力行为,在1999年国际卫生组织对其作了一下定义:“对自己、他人、群体等广泛地使用体力或其他力量来恐吓,其结果导致了或最大可能导致伤亡、死亡、心理伤害等行为”。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可以把网络暴力定义为:网络暴力是一种全新的暴力形式,指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的危害性之大是毋庸置疑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网络现象加以正确的认识,不盲目从众。
二、网络暴力的传播特征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社交平台及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多,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针对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征对网络暴力加以认识和分析。
1.网络信息的感染性
具有强大冲击力的事件还必须能够激发手中强烈的情感诉求,才能引起网民进一步的跟帖或发帖,推动焦点的形成。例如,在2016年9月,某藝人因抑郁症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消息传出,引起广大粉丝及网民的关注。粉丝因为失去自己的偶像而痛彻心扉,广大网民对生活在网络暴力下的艺人而深感同情,更深深体会到网络暴力的影响力和杀伤力。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更是对一个家庭完整性的破坏,对父母来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忍,这种情感进而引发网友的热烈关注和对正义道德的讨论,促使人们透过事件的外表去寻求其背后的原因与责任。
2.网络信息的冲击性
在短时间内引起网民广泛关注的事件或话题,一般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例如,最近某当红90后小生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的恋情,一度引起微博网页无法刷新的现象。消息一公布,引起亿万网民的热切关注和讨论。因此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事件或话题本身的冲击力是引发人们关注的首要因素,这一因素一旦通过网络加以传播,就会“催化”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
3.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
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与便捷性使得任何消息在网络上都得以迅速传播。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时事新闻,减少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歪曲和失真。网民通过论坛、QQ、微博等途径,可以自发而随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消除对事物的认识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4.网络信息的真伪性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网络直接插口或手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但同时,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可以隐藏个人的身份,发布过激的甚至虚假的言论。一项调查表明,过半的网民认为网络上的热点事件或话题信息基本可信,而另外半数网民则表示对网络中的信息持怀疑态度。关于某一热点话题的网页、帖子成千上万,片面情绪化的帖子更是不计其数,于是,这种海量、繁杂的信息便造成了信息过剩、真假难辨的网络舆论。
三、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研究
在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时,引起更多人思考的是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网民构成的复杂性
网民构成的复杂性是指网民来源复杂,受教育程度、价值观以及情感认识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是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分歧。有的是基于网络游戏而加入的游戏群体,有的是基于求知欲而加入的探索群体。从来源上看,网民群体中既有知识分子,也有无业游民;从学历上看,网民群体中既有博士、硕士学历,也有小学、初中学历;从家庭环境来看,既有来自富裕家庭的,也有来自“贫民窟”的人群,这些都决定了网民群体的复杂性。由于上网主体的复杂性,因此网民在对待相同的网络信息时,反应也会有所不同,网络环境鱼龙混杂。
2.匿名性是网络的显著特征
弗洛伊德结构人格理论把一个人在人格上分为超我、自我和本我。在这三个层次中,其中本我是最不受约束的规范原则,它只按照自己内心最强的欲望行事,是在社会道德规范压制下的一面,是一个人最“真实”、毫无虚伪的人格。由于网络匿名性的原因,广大网民似乎找到释放“天性”的天地,任意发挥自己,而忽略自己为其所承担的责任。
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微博、论坛等公共舆论空间无形中成为网络暴力发展的摇篮。现实中的人们由于受到道德准则约束,对言行举止较注重,几乎不会有出格的言行,也就是超我的表现。而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发表言论而不需要承担责任,广大网民往往以一种本我的状态肆意发表言论,维护网络安全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远远抛在脑后。
3.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矛盾恶化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存在很多不平衡,贫富差距在不多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产生很多的矛盾,社会的浮躁风气带动了整个网络世界的暴力和冲动感。网络热点如果涉及富裕阶层不道德行为或者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普遍网民心中肯定会由于强烈的不满而引起强烈的舆论探讨,匿名性、个性化等特点再加上网络监管不力,大大小小的事件会被亿万网友变质扩散,社会舆论导致矛盾被不断激化,不同程度影响到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 4.法律机制不完善
针对网络暴力现象,网络监管在发挥不同的作用机制。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以及西方网络异质伦理文化的侵略和渗透,使得约束网民的规范体制以及相关法律惩罚措施在具体实施上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网民则因此产生“幸免”的心理,将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到底。截至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几十部网络法规,但基本上是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网络立法完善,需要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视,不仅仅从可行性,也要从效力层面上进一步提高。
四、网络暴力的治理措施
网络暴力现象已经不是部分罕见现象,而是广大网民需要共同认识和携手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来预防以及阻止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1.培养网民“主人翁”意识,净化网络环境
在具有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中,面对同样的信息,网民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是不同的,留下的信息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心理,面对信息处理结果的不同,人们会选择具有权威性的言论来跟随。其实每位网民在网络群体中都是独立的一员,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当网络上出现大量不真实的信息以及極端的评判时,每个人应该有个人的观点以及作出选择,而不是无所适从,盲目跟队。每个人以身作则,都有领导带头作用,都有主人翁的意识,都相信权威评论,更需要一颗净化网络环境的内心;净化网络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将网络舆论引向规范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引导方向,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家要积极弘扬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网络环境,占领世界网络文化阵地。积极开发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平台,以国家发展政策为指导,突出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度,努力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有使用价值、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网站,鼓励、支持和赞助国内科学文化工作者,通过网络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文化,陶冶广大网民的网络品德情操。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技术工作者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软件,把上网道德原则和规范用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3.完善上网环境,建立绿色上网平台
环境会对人们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杜绝网络暴力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网络监管者积极倡导网民的上网行为,对网民进行思想上的认知教育,一定程度上促进个体理想精神得以发展的机会,使网民个体在面对网络社会冲击时,能够自主运用自己的理性解决面临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只有每个人面对问题时,都能够以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不盲目跟风,才有助于网络绿色环境的构建,才能杜绝不文明行为的进一步扩散。
五、结语
在网络环境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每位网民都需要一个反思、建构和改变自我的空间。当站在网络暴力边缘时,应该将心比心,考虑网络暴力将会给当事人带来的后果,当遭遇网络暴力时,应临危不乱,适当地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周富莉.自由与规制:网络言论秩序的理性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4.
[2]孙梦婵.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J].企业技术开发,2014(6):139-140.
[3]姜奇平.网络自由的尺度:关于隐私权与网络暴力[J].互联网周刊,2006.
[4]王丽平,刘大鹏.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新闻与传播,2006.
[5]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6):181-187.
[6]刘艳.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D].浙江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网络暴力 传播特征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080-02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对当事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认识和界定网络暴力概念,对其预防和治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暴力行为,在1999年国际卫生组织对其作了一下定义:“对自己、他人、群体等广泛地使用体力或其他力量来恐吓,其结果导致了或最大可能导致伤亡、死亡、心理伤害等行为”。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可以把网络暴力定义为:网络暴力是一种全新的暴力形式,指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的危害性之大是毋庸置疑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网络现象加以正确的认识,不盲目从众。
二、网络暴力的传播特征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社交平台及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多,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针对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征对网络暴力加以认识和分析。
1.网络信息的感染性
具有强大冲击力的事件还必须能够激发手中强烈的情感诉求,才能引起网民进一步的跟帖或发帖,推动焦点的形成。例如,在2016年9月,某藝人因抑郁症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消息传出,引起广大粉丝及网民的关注。粉丝因为失去自己的偶像而痛彻心扉,广大网民对生活在网络暴力下的艺人而深感同情,更深深体会到网络暴力的影响力和杀伤力。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更是对一个家庭完整性的破坏,对父母来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忍,这种情感进而引发网友的热烈关注和对正义道德的讨论,促使人们透过事件的外表去寻求其背后的原因与责任。
2.网络信息的冲击性
在短时间内引起网民广泛关注的事件或话题,一般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例如,最近某当红90后小生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的恋情,一度引起微博网页无法刷新的现象。消息一公布,引起亿万网民的热切关注和讨论。因此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事件或话题本身的冲击力是引发人们关注的首要因素,这一因素一旦通过网络加以传播,就会“催化”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
3.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
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与便捷性使得任何消息在网络上都得以迅速传播。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时事新闻,减少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歪曲和失真。网民通过论坛、QQ、微博等途径,可以自发而随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消除对事物的认识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4.网络信息的真伪性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网络直接插口或手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但同时,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可以隐藏个人的身份,发布过激的甚至虚假的言论。一项调查表明,过半的网民认为网络上的热点事件或话题信息基本可信,而另外半数网民则表示对网络中的信息持怀疑态度。关于某一热点话题的网页、帖子成千上万,片面情绪化的帖子更是不计其数,于是,这种海量、繁杂的信息便造成了信息过剩、真假难辨的网络舆论。
三、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研究
在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时,引起更多人思考的是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网民构成的复杂性
网民构成的复杂性是指网民来源复杂,受教育程度、价值观以及情感认识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是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分歧。有的是基于网络游戏而加入的游戏群体,有的是基于求知欲而加入的探索群体。从来源上看,网民群体中既有知识分子,也有无业游民;从学历上看,网民群体中既有博士、硕士学历,也有小学、初中学历;从家庭环境来看,既有来自富裕家庭的,也有来自“贫民窟”的人群,这些都决定了网民群体的复杂性。由于上网主体的复杂性,因此网民在对待相同的网络信息时,反应也会有所不同,网络环境鱼龙混杂。
2.匿名性是网络的显著特征
弗洛伊德结构人格理论把一个人在人格上分为超我、自我和本我。在这三个层次中,其中本我是最不受约束的规范原则,它只按照自己内心最强的欲望行事,是在社会道德规范压制下的一面,是一个人最“真实”、毫无虚伪的人格。由于网络匿名性的原因,广大网民似乎找到释放“天性”的天地,任意发挥自己,而忽略自己为其所承担的责任。
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微博、论坛等公共舆论空间无形中成为网络暴力发展的摇篮。现实中的人们由于受到道德准则约束,对言行举止较注重,几乎不会有出格的言行,也就是超我的表现。而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发表言论而不需要承担责任,广大网民往往以一种本我的状态肆意发表言论,维护网络安全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远远抛在脑后。
3.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矛盾恶化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存在很多不平衡,贫富差距在不多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产生很多的矛盾,社会的浮躁风气带动了整个网络世界的暴力和冲动感。网络热点如果涉及富裕阶层不道德行为或者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普遍网民心中肯定会由于强烈的不满而引起强烈的舆论探讨,匿名性、个性化等特点再加上网络监管不力,大大小小的事件会被亿万网友变质扩散,社会舆论导致矛盾被不断激化,不同程度影响到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 4.法律机制不完善
针对网络暴力现象,网络监管在发挥不同的作用机制。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以及西方网络异质伦理文化的侵略和渗透,使得约束网民的规范体制以及相关法律惩罚措施在具体实施上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网民则因此产生“幸免”的心理,将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到底。截至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几十部网络法规,但基本上是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网络立法完善,需要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视,不仅仅从可行性,也要从效力层面上进一步提高。
四、网络暴力的治理措施
网络暴力现象已经不是部分罕见现象,而是广大网民需要共同认识和携手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来预防以及阻止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1.培养网民“主人翁”意识,净化网络环境
在具有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中,面对同样的信息,网民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是不同的,留下的信息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心理,面对信息处理结果的不同,人们会选择具有权威性的言论来跟随。其实每位网民在网络群体中都是独立的一员,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当网络上出现大量不真实的信息以及極端的评判时,每个人应该有个人的观点以及作出选择,而不是无所适从,盲目跟队。每个人以身作则,都有领导带头作用,都有主人翁的意识,都相信权威评论,更需要一颗净化网络环境的内心;净化网络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将网络舆论引向规范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引导方向,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家要积极弘扬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网络环境,占领世界网络文化阵地。积极开发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平台,以国家发展政策为指导,突出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度,努力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有使用价值、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网站,鼓励、支持和赞助国内科学文化工作者,通过网络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文化,陶冶广大网民的网络品德情操。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技术工作者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软件,把上网道德原则和规范用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3.完善上网环境,建立绿色上网平台
环境会对人们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杜绝网络暴力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网络监管者积极倡导网民的上网行为,对网民进行思想上的认知教育,一定程度上促进个体理想精神得以发展的机会,使网民个体在面对网络社会冲击时,能够自主运用自己的理性解决面临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只有每个人面对问题时,都能够以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不盲目跟风,才有助于网络绿色环境的构建,才能杜绝不文明行为的进一步扩散。
五、结语
在网络环境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每位网民都需要一个反思、建构和改变自我的空间。当站在网络暴力边缘时,应该将心比心,考虑网络暴力将会给当事人带来的后果,当遭遇网络暴力时,应临危不乱,适当地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周富莉.自由与规制:网络言论秩序的理性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4.
[2]孙梦婵.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J].企业技术开发,2014(6):139-140.
[3]姜奇平.网络自由的尺度:关于隐私权与网络暴力[J].互联网周刊,2006.
[4]王丽平,刘大鹏.开展互联网上舆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新闻与传播,2006.
[5]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6):181-187.
[6]刘艳.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D].浙江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