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视窗

来源 :上海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期刊
国际质量科学院(IAQ)理事长:伊丽莎白?凯姆rn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对追求卓越绩效以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需要变得更加灵敏,需要适应互联网及其技术对质量体系日益扩大的影响,需要应对速度越来越快的不确定变化.同时,也对质量方法论和专业人士提出新的挑战.不仅质量领域需要提出提高质量韧性的新方法,质量专业人员还需要运用质量思维,不断提高在沟通、财务、营销和战略规划方面的技能,指导团队改进工作,更加广泛频繁地创造新价值,帮助企业或组织在更短时间内快速解决问题、促进绩效提升.
期刊
(接上期)rn4 组织生态的革命性改变rn通过CiteSpace分析可以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和应用,使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和关乎各行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各国家、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本文以2019年突现的关键词“digital strategy”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因为要保证转型的顺利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指导必不可少,而战略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Hess et al., 2016)[27].当前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研究主要是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出发,关注数字技术水平、业务模式转
期刊
根据环境咨询公司EcoAct的一份报告,尽管一些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示了领导力,但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得还不够.该报告发现,富时100指数(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成分股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比以往所做的承诺更多,很多公司制定科学目标、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报告气候相关风险.然而,总体进展仍很缓慢.报告显示,一些企业仍然没有参与低碳经济转型.
期刊
精益思维和敏捷思维的优势在于,它们本质上都是关于持续改进的.人都有想要改进的意识,也需要进行改进,因为我们需要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说改进是人类的一种核心需求,那么为什么大多数敏捷和精益转型都“失败”了呢?
期刊
11月8日,“2021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发布首个“零碳中国”标准通则.“零碳中国”标准体系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联合组织开展,是低碳相关技术标准的有机整体,将成为指导、协调“零碳中国”行动的重要依据和蓝图.继2020年11月发布《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引起广泛关注后,本次大会首发了三项“零碳中国”蓝皮书系列:《零碳中国?数据中心蓝皮书》《零碳中国?零碳校园蓝皮书》与《零碳中国?氢能蓝皮书》,分别从数据中心行业、高校碳排放与氢能产业角度梳理“双碳
期刊
轨道交通因其载客容量大、运行速度快、更安全准点、低碳环保等特点,逐渐成为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网络中的骨干力量.然而,轨道交通设施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带来服务质量的同步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轨道交通设施数量增长与服务质量滞后之间的矛盾、服务供给与市民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等日益突出.本文在对比东京、巴黎、伦敦等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梳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脉络,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国际化维度.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企业质量管理状况的广泛调查而形成.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企业整体质量水平较往年稳中有升,越来越多企业的质量水平已经超过国内较好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因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的质量管理成熟度得分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不同产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质量管理成熟度差异较为明显.
作为黄浦区国有企业,上海欣谊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谊公司”)2019年被纳入黄浦城发集团管理,主要负责外滩、南京东路两个街道区域内的道路、小区、公厕保洁服务、垃圾收运工作.同时,承接外滩滨水区、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三个市级景区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期刊
近日,工信部印发《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立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研制重点行业标准10项以上,明确物联网终端、网关、平台等关键基础环节安全要求,满足物联网基础安全保障需要,促进物联网基础安全能力提升.到2025年,推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研制行业标准30项以上,提升标准在细分行业及领域的覆盖程度,提高跨行业物联网应用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安全使用.《指南》明确在“需求牵引,加强统筹”“聚焦重点,急用先行”“广泛参与,强化实施”基本原则下,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