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直都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教育科学本身的规律,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质量 策略
要想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定要注重掌握科学的策略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可以从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增强中差生的学习信心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想从整体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定要重视提高中差生的学习效果。中差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自卑的心理,自尊心与自信心比较弱。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积极提升中差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自我被重视。在课堂上,每次走到他们身边都可以放慢脚步,细心审视他们所做的练习,对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给予耐心地诱导和点拨,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还要积极鼓励中差生表现自己,使他们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展现,这样做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他们思维受阻的原因,而且通过不断鼓励,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教师对学生讲授的例题要精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对习题的结构、难度以及思维方式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升选题的质量,而不要在乎具体数量的多少。解题过程可以由教师操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条件,对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切不可以越俎代庖。有实验表明,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趣的时候,教学效果显著;当学生能够自行思考、归纳结论并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很有信心的时候,教学效果显著。有鉴于此,我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积极的思维情境。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通常从复习提问开始,然后引入新课,这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良机。我们在这两个环节上注重了思维情境的创设。如在学习几何体的体积这节课后,我们为学生准备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怎样用一斤的提子准确方便地打出半斤酱油,并说明理由。学生们的兴趣很快被引发出来,很多学生在课间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放学后与家长共同研究,个别“调皮鬼”甚至到小卖部去“刁难”一下售货员……这样的思维情境对学生下一节学习“用割补法求体积”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再如学习了双曲线题的深入思考,对研究“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的积极影响显然比课前提问“什么是双曲线的渐近线,写出渐近线方程”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在创设思维情境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编拟的思考题应力求精巧别致、难易适中、耐人寻味。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效果通常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成正比,而并不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到底讲了多少内容。未来人才的思维品质需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对他们的思维活动越俎代庖。许多教学内容,如幂指对函数的性质、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性质等这类基本概念,我们都可以发动学生在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思维尝试的基础上自行归纳。教师的作用是适当引导,澄清学生认识中的模糊与错误。
三、遵循认知反馈规律,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调节的能力
传统的作业处理方式是学生做、老师批,其弊端是师生双方的活动相对封闭,无法及时反馈信息。我们在这一环节当中,采取了学生自测、老师抽查、个别面批、及时鼓励的做法。如在学习椭圆的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时,我们布置了如下自测题,并限时15分钟:
1 .椭圆)的椭圆被直线y=3x-2截得的线段中点横坐标为,求此椭圆方程。
由于题目与课堂内容联系密切,梯度难度合理,因此抽查结果比较理想,约70%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道题,近20%的学生能做完两道题,对第三题能口述解题的大致思路,显然这些学生需要提高运算速度,对10%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们进行面批,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源,耐心地弥合他们知识结构中的断层,重新调整思路,并给予热情鼓励。这样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反馈信息畅通无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调整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同时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对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立足于教育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规律,讲求科学的策略方法,就一定会推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质量 策略
要想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定要注重掌握科学的策略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可以从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增强中差生的学习信心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想从整体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定要重视提高中差生的学习效果。中差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自卑的心理,自尊心与自信心比较弱。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积极提升中差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自我被重视。在课堂上,每次走到他们身边都可以放慢脚步,细心审视他们所做的练习,对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给予耐心地诱导和点拨,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还要积极鼓励中差生表现自己,使他们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展现,这样做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他们思维受阻的原因,而且通过不断鼓励,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教师对学生讲授的例题要精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对习题的结构、难度以及思维方式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升选题的质量,而不要在乎具体数量的多少。解题过程可以由教师操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条件,对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切不可以越俎代庖。有实验表明,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趣的时候,教学效果显著;当学生能够自行思考、归纳结论并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很有信心的时候,教学效果显著。有鉴于此,我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积极的思维情境。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通常从复习提问开始,然后引入新课,这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良机。我们在这两个环节上注重了思维情境的创设。如在学习几何体的体积这节课后,我们为学生准备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怎样用一斤的提子准确方便地打出半斤酱油,并说明理由。学生们的兴趣很快被引发出来,很多学生在课间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放学后与家长共同研究,个别“调皮鬼”甚至到小卖部去“刁难”一下售货员……这样的思维情境对学生下一节学习“用割补法求体积”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再如学习了双曲线题的深入思考,对研究“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的积极影响显然比课前提问“什么是双曲线的渐近线,写出渐近线方程”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在创设思维情境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编拟的思考题应力求精巧别致、难易适中、耐人寻味。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效果通常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成正比,而并不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到底讲了多少内容。未来人才的思维品质需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对他们的思维活动越俎代庖。许多教学内容,如幂指对函数的性质、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性质等这类基本概念,我们都可以发动学生在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思维尝试的基础上自行归纳。教师的作用是适当引导,澄清学生认识中的模糊与错误。
三、遵循认知反馈规律,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调节的能力
传统的作业处理方式是学生做、老师批,其弊端是师生双方的活动相对封闭,无法及时反馈信息。我们在这一环节当中,采取了学生自测、老师抽查、个别面批、及时鼓励的做法。如在学习椭圆的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时,我们布置了如下自测题,并限时15分钟:
1 .椭圆)的椭圆被直线y=3x-2截得的线段中点横坐标为,求此椭圆方程。
由于题目与课堂内容联系密切,梯度难度合理,因此抽查结果比较理想,约70%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道题,近20%的学生能做完两道题,对第三题能口述解题的大致思路,显然这些学生需要提高运算速度,对10%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们进行面批,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源,耐心地弥合他们知识结构中的断层,重新调整思路,并给予热情鼓励。这样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反馈信息畅通无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调整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同时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对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立足于教育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规律,讲求科学的策略方法,就一定会推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