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题是做好数学题的基础和先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培养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细致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教学实践中体會。
  一、“读”是审题的基础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开始。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用眼睛很快地扫一下题目,就急于动笔了,凭着自己的主观经验,或者是学习中的一种错误定势,感觉到这个题目就是这样做,结果犯错了,而且有时甚至是一种低级错误。比如:出现一题中有两个问题的,学生就会出现只解答其中一个问题的现象;在已经知道一个数和谁比谁多多少或少多少,学生往往见到多就用加,见到少就用减,结果错了。如果让他再去重新认真读一读题目,往往就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容老师指导便能正确解答出来,可见此种错误甚是可惜。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首先要把题目完整地读一遍,不仅是文字类的题目,还是计算题都一样,形式上可以指名学生读,或者集体读,或者自己轻声读、默读等等,如此坚持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养成一种读题的习惯。此外,对个别成绩中下的学生,教师还可以一对一指导其反复读自己做错的题,教师在他们反复自读的基础上多加提醒,让其慢慢意会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通过这一做法,令学生感知到读熟题能帮助自己理解题意,甚至不用老师教,自己都能发现并改正错误,从而让其明白读题的重要性,同样也树立了其勇于解决问题的信心。如此坚持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养成一种读题的习惯。最后,在读题的过程中将一些重点的字词圈划出来,比如:“剩下的”、“一共”、“多多少”、“少多少”、“平均”、等等,为下一步理解分析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理解与分析是审题正确与否的保证
  我们光把题目读熟,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对题目的意思,尤其是对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要作进一步的理解,否则,就会妨碍下一步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让学生理解题目中每个字、词、句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仔细推敲题目里的数学语言,弄懂生活常识,理清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顺相关联的数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会寻找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首先,学生必须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学术语。如“比……多”、“比……少”、“倍”、“平均”、行程问题中出现的“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归一问题中的“照这样计算”,还有经常会出现的“一套”、“最多”或“至少”等等数学术语,都要逐一弄懂它们的意思。如果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顺相关联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妨碍正确数量关系的确立。因此,对题目中的数学术语所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引导学生在读题时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是审题的有效策略。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着对数学信息的输入、处理与再输出的过程,而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动手操作可以是画一画,做一做,甚至是模拟演示等等,比如:在理解行程问题中不同的行驶类型,我通过两种方法,一是让两名学生上台分别演示“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同一地点,向相同的方向行驶”等等情境;二是让学生画线段图,将这些情况通过示意图表示出来,直观形象,数量关系也是一目了然。既帮助了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也是对学生审题方法与策略的一种培养。
  四、进行对比训练是强化审题的重要策略。
  对比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对比,才能找到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出一些对比性的练习,比如同一类型的题目,但条件不同、或问题不同、或方法不同;有时不同类型的题目,但数字或符号相近,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感受到题目的多变、方法的多样,从而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如,我安排了这样对比性题目:1、张爷爷种了两排花,一排9盆,一排8盆,一共种了多少盆花?2、张爷爷种了9排花,每排8盆,一共种了多少盆花?把两道题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让学生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审题时不能有一点的松懈。让学生的审题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摸索,这是每个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任务,也是一种责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思维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引导与培养,引起学生对审题的重视,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审题能力。
其他文献
一、研究缘起  从目前采用的小学英语PEP教材上来看,我们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比较多的阅读材料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即使从五年级开始有一些语篇,但是中间还是穿插了对话,且篇幅较短。而从教师平时的教学方式来看,重听说轻阅读的比较多,在词汇和对话教学中缺少对阅读内容的提前渗透,因此给英语阅读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小学生的阅读输入量较少,对于有趣的阅读,他们接触的也是有限的几篇,除了课本之外,他们几乎
期刊
德育管理,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德育即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方面,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德的教育。小学德育管理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认同社会而又被社会认可的人
期刊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办学声望,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顺心。师生在教学的共同体中共同进步、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藏语文教师,将如何优化藏语文的教学呢?我从下面几点做些阐述:  一、讲述藏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藏语文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藏语文的重要性,从古到今藏语文是藏民族的交流工具,是维系民族团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学习、纪律品质的教育者,生活疾苦、身体健康的关照者。要使学生品学兼优、茁壮成长、成功成才,班主任就非要下一番苦工夫  【关键词】初中生 自主管理  学生的发展直接受环境影响,而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基本组织结构,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关键是通过班级建设,以班级组织力量来对学生实施影响。那么,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如何通过班级建设来实现对学生的影
期刊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校本教研与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有效整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校本教研和科研的有效整合方面,发现当前学校教师对校本教研与科研有效整合的认识不清晰,校本教研与科研选题相脱节,学校校本教研与科研不能有效整合的问题。需要理顺校本教研与科研的关系,把教师培养成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研究者,增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是重要把手,促进校本教研与科研整合的实用化
期刊
一、研究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与研究,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课题组成员及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创新教学”的目的意义有所了解,基本上树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学科教学思想,较为自觉地运用新理念组织教学。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
期刊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必须搞好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亲可敬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慈父慈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既然选择了班主任这一职业,就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只有我们做班主任的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洞悉学生的心理,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們对学生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期刊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看,实验是研究问题最基本的手段,它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作为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力求通过实验来加强物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在新课程大力推广的今天,高中物理中强化实验教学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物理学 高中 实验  物理学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
期刊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的计算能力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后,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感觉到学生的总
期刊
一、课题背景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一直是以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为主,以纪律约束、行为训练和奖惩手段为辅,这种形式忽视了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情境性和特殊性,造成了德育实效偏低的现状。教师们说得“口干舌燥”,孩子转头就忘,即使记住了,过了一个假期,甚至只过了一个周末,大多数孩子又回到了“原点”。总之,学校德育教育,难出实效。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成长时期,由于知识和阅历有限,所以,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光靠口头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