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美基金的销售机制和管理机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牛市中被巨大的泡沫所掩饰,当熊市到来而泡沫消失以后,就会暴露无遗了。
2002年对于美国的股票共同基金来说,又是一个不堪回首的记录。特别是对那些投资于成长性基金并且采取买进持有的长期投资者来说更是惨痛的一年。自从2000年3月开始纳斯达克出现暴跌以来,美国的股票投资共同基金就走上了一条无可逆转的暴跌之路。2000年和2001年,美国的股票共同基金整体每年有20%以上的跌幅,相当一部分跌幅每年高达30%。2002年初始,华尔街希望共同基金会有好运,可是,截至12月26日,李伯公司的资料显示,2002年多元化美国股票共同基金年均损失约20%,类股基金的损失则更为惨重,有94.2%的股票共同基金都以损失告收。目前,全美股票共同基金的总价值约为2.8万亿美元,比2000年3月的市场峰值减少了约1.3万亿美元。2002年投资者从股票共同基金中净赎回规模近200亿美元,抽离的资金数量超过了投入的资金数量,这种情况据说是14年以来首次出现。
刚到华尔街,笔者对90年代以来北美基金的表现简直是目瞪口呆。1999年许多高成长性的基金收益高达70-80%,有的甚至高达100%以上。买股票基金简直就像是买金子,高成长性的基金成了华尔街的投资新宠。在错误的宣传和诱导下,许多投资者认为买基金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基金公司的销售代表也狂热地鼓吹买入并持有的长期投资策略。我在花旗集团忙于基金培训时,有位同事对我说,最好的投资方法就是买基金。我当时真差一点把随身携带的几万美金交给了基金。可是后来仔细研究了纳斯达克在90年代的走势后,我发现股票投资基金的高成长得益于纳斯达克高科技公司的高成长。以1999年为例,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高达100%,纳斯达克的100指数涨幅超过100%。也就是说,基金公司表现最好的也不过是和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差不多。我想,如果股市下跌,基金的业绩将会如何呢?这么多的钱都涌向基金市场,一旦股市下跌,投资者要求兑现会对股市造成什么影响?正因如此,我放弃了本来已经辛辛苦苦考下来的保险和基金销售资格,因为我无法在长达10年的大牛市后鼓动投资者用自己挣来的血汗钱去搏最后的疯狂。
随后的北美三年大熊市,证明了我当时对基金的怀疑。为此我更加仔细地研究了北美基金的销售机制和管理机制,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牛市中被巨大的泡沫所掩饰,当熊市到来而泡沫消失以后,就暴露无遗了。
销售的误区
刚来北美的大陆华人,可能会被报纸上的各种投资理财广告所迷惑,发现到处都是理财专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代表、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基金公司的销售代表等等都是理财专家。应该说,这些人都在某一专业方面受过比较正规的培训,并持有市场营销的执照,有相关的理财知识。但他们并不会管理任何一只基金,并非对基金的管理人、基金的操作风格、基金的持股结构等核心问题都很了解,也不可能了解,因为他们要代理许许多多的基金。他们的任务是要你去投资基金,至于你的资本投到基金后就不是他们的事了,那是基金管理人的事。基金管理人是不会和投资者见面的,和投资者打交道的只是基金公司的销售代表。无论他是多么高级的理财专家,都不会直接管理你的财产,也不会从管理你的财产中获利。他只是从投资人的投资金额中获得市场销售佣金,不会对自己推荐的基金承担任何责任。
真正的基金管理人,从信息分析到技术分析,从公司调研到投资组合,不会直接面对任何个人投资者,这样,他们就不会受到投资者的直接影响。这种销售与管理的分离,其结果是投资者难以知道基金管理人的真面目。当然基金公司都会提供上市基金的说明书,并提供一些历史数据。但是,写在纸上的是立足于过去的东西,投资者无法了解基金管理人。这种销售与管理的分离是必要的,但问题是,许多没有投资知识的投资者认为基金销售代表是理财专家,是管理基金的。其结果是,一旦赔了钱,就怪基金销售代表。当然,基金销售代表在自己的广告中不适当的宣传也加深了这种误解。三年熊市,我没有看到任何基金管理人受到指责,却看到许许多多的基金销售代表挨骂,真是冤枉。
大型基金难以战胜指数
现在,北美的股票投资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100亿美元资产以上的基金有42只。这100亿是指北美股市大幅下跌3年以后的资产值。人们会想象这么大的基金其管理有多么困难,但是,恰恰相反,基金规模越大越好管理。由于基金规模巨大,按照风险组合的原则,基金对每家上市公司的投入比重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一般情况下,基金公司不可能超比例地买入某一公司的股票(也有例外)。或者说,某一个公司的股票大幅上升,对上100亿资产的基金的业绩没有明显影响。因此,这些基金公司许多都采取跟踪指数、按上市公司的市值比率配置投资额度。这样,选股的作用被减弱了,基金的业绩只能跟随指数的波动而波动。如果扣除交易手续费、税费、市场销售费和基金管理费,大型基金要战胜指数是极为困难的。所以,北美85%以上基金(还不包括已经破产的基金)不能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
但是,为什么基金要做这么大呢?因为基金越大,平均管理费用就相对降低,业绩就相对提高,基金管理人员的收入也就相对增加。何乐而不为?只是期望大型基金有杰出的表现是非常困难的。相反,如果大熊市来临,大基金几乎无法迅速调整自己的仓位,因为每减少10%的仓位,都会对股市和个股造成大的冲击。因此,只能随波逐流,随指数下跌,由于个体投资者在股票大跌时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基金公司为了应付兑现的压力,也不得不在股市暴跌中抛售。所以许多基金一般都比指数跌得更厉害。
缺乏制约机制
基金管理的策略之一是多元化投资,基金种类多,能满足不同的投资者需求,这是正常的。但是,我发现在多元化的旗帜下,许多基金公司搞出了众多不可理解的花样。例如,许多所谓平衡型的基金相互投资,就象绞麻花一样。这样管理基金倒是真省事。有的基金还可能投资于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基金,美其名曰多元化投资组合和追求稳定增长。若是如此,投资者为什么要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呢?还不如买一个整体市场指数基金,什么大盘股、小盘股、成长型、价值型股票样样都有,懒得去费力,还能节省好多基金管理费和销售费。
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主要靠基金的管理费发放工资,无论基金经营如何都是工资照拿,奖金照发,是典型的吃大锅饭。投资者对他们没有任何制约。这几年大熊市,基金亏损巨大,许多基金经理还是照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投资者赔了钱,还得供养这些管理者。北美熊市以来,基金经理这种旱涝保收的高薪机制受到了尖锐的批评。可是,至今投资者除了赎回以外没有任何办法制约基金的管理者。
服务严重不足
基金公司管理层所做的只是每月给投资者寄一份基金收益的清单。三年熊市,投资者除了每月收到这种报亏的清单外,什么也得不到。投资者是否要抛出基金,是否要交换基金,是否要止损,是否要更多地了解基金常识,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一位客户在基金投资中亏损了100万加元后说,除了亏损以外,他就只得到了这一大摞月结单。
共同基金是北美投资市场的主体力量,长达10年的牛市,使早期的基金投资者获利丰厚,同时也掩盖了基金管理的严重不足。2000年以来的基金投资者深陷其中,痛苦难耐,也许大熊市过后,共同基金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但目前在华尔街还看不到这种迹象。看来,只要大型共同基金的名牌威震天下,就不愁没有人往里面扔钱。
2002年对于美国的股票共同基金来说,又是一个不堪回首的记录。特别是对那些投资于成长性基金并且采取买进持有的长期投资者来说更是惨痛的一年。自从2000年3月开始纳斯达克出现暴跌以来,美国的股票投资共同基金就走上了一条无可逆转的暴跌之路。2000年和2001年,美国的股票共同基金整体每年有20%以上的跌幅,相当一部分跌幅每年高达30%。2002年初始,华尔街希望共同基金会有好运,可是,截至12月26日,李伯公司的资料显示,2002年多元化美国股票共同基金年均损失约20%,类股基金的损失则更为惨重,有94.2%的股票共同基金都以损失告收。目前,全美股票共同基金的总价值约为2.8万亿美元,比2000年3月的市场峰值减少了约1.3万亿美元。2002年投资者从股票共同基金中净赎回规模近200亿美元,抽离的资金数量超过了投入的资金数量,这种情况据说是14年以来首次出现。
刚到华尔街,笔者对90年代以来北美基金的表现简直是目瞪口呆。1999年许多高成长性的基金收益高达70-80%,有的甚至高达100%以上。买股票基金简直就像是买金子,高成长性的基金成了华尔街的投资新宠。在错误的宣传和诱导下,许多投资者认为买基金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基金公司的销售代表也狂热地鼓吹买入并持有的长期投资策略。我在花旗集团忙于基金培训时,有位同事对我说,最好的投资方法就是买基金。我当时真差一点把随身携带的几万美金交给了基金。可是后来仔细研究了纳斯达克在90年代的走势后,我发现股票投资基金的高成长得益于纳斯达克高科技公司的高成长。以1999年为例,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高达100%,纳斯达克的100指数涨幅超过100%。也就是说,基金公司表现最好的也不过是和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差不多。我想,如果股市下跌,基金的业绩将会如何呢?这么多的钱都涌向基金市场,一旦股市下跌,投资者要求兑现会对股市造成什么影响?正因如此,我放弃了本来已经辛辛苦苦考下来的保险和基金销售资格,因为我无法在长达10年的大牛市后鼓动投资者用自己挣来的血汗钱去搏最后的疯狂。
随后的北美三年大熊市,证明了我当时对基金的怀疑。为此我更加仔细地研究了北美基金的销售机制和管理机制,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牛市中被巨大的泡沫所掩饰,当熊市到来而泡沫消失以后,就暴露无遗了。
销售的误区
刚来北美的大陆华人,可能会被报纸上的各种投资理财广告所迷惑,发现到处都是理财专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代表、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基金公司的销售代表等等都是理财专家。应该说,这些人都在某一专业方面受过比较正规的培训,并持有市场营销的执照,有相关的理财知识。但他们并不会管理任何一只基金,并非对基金的管理人、基金的操作风格、基金的持股结构等核心问题都很了解,也不可能了解,因为他们要代理许许多多的基金。他们的任务是要你去投资基金,至于你的资本投到基金后就不是他们的事了,那是基金管理人的事。基金管理人是不会和投资者见面的,和投资者打交道的只是基金公司的销售代表。无论他是多么高级的理财专家,都不会直接管理你的财产,也不会从管理你的财产中获利。他只是从投资人的投资金额中获得市场销售佣金,不会对自己推荐的基金承担任何责任。
真正的基金管理人,从信息分析到技术分析,从公司调研到投资组合,不会直接面对任何个人投资者,这样,他们就不会受到投资者的直接影响。这种销售与管理的分离,其结果是投资者难以知道基金管理人的真面目。当然基金公司都会提供上市基金的说明书,并提供一些历史数据。但是,写在纸上的是立足于过去的东西,投资者无法了解基金管理人。这种销售与管理的分离是必要的,但问题是,许多没有投资知识的投资者认为基金销售代表是理财专家,是管理基金的。其结果是,一旦赔了钱,就怪基金销售代表。当然,基金销售代表在自己的广告中不适当的宣传也加深了这种误解。三年熊市,我没有看到任何基金管理人受到指责,却看到许许多多的基金销售代表挨骂,真是冤枉。
大型基金难以战胜指数
现在,北美的股票投资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100亿美元资产以上的基金有42只。这100亿是指北美股市大幅下跌3年以后的资产值。人们会想象这么大的基金其管理有多么困难,但是,恰恰相反,基金规模越大越好管理。由于基金规模巨大,按照风险组合的原则,基金对每家上市公司的投入比重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一般情况下,基金公司不可能超比例地买入某一公司的股票(也有例外)。或者说,某一个公司的股票大幅上升,对上100亿资产的基金的业绩没有明显影响。因此,这些基金公司许多都采取跟踪指数、按上市公司的市值比率配置投资额度。这样,选股的作用被减弱了,基金的业绩只能跟随指数的波动而波动。如果扣除交易手续费、税费、市场销售费和基金管理费,大型基金要战胜指数是极为困难的。所以,北美85%以上基金(还不包括已经破产的基金)不能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
但是,为什么基金要做这么大呢?因为基金越大,平均管理费用就相对降低,业绩就相对提高,基金管理人员的收入也就相对增加。何乐而不为?只是期望大型基金有杰出的表现是非常困难的。相反,如果大熊市来临,大基金几乎无法迅速调整自己的仓位,因为每减少10%的仓位,都会对股市和个股造成大的冲击。因此,只能随波逐流,随指数下跌,由于个体投资者在股票大跌时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基金公司为了应付兑现的压力,也不得不在股市暴跌中抛售。所以许多基金一般都比指数跌得更厉害。
缺乏制约机制
基金管理的策略之一是多元化投资,基金种类多,能满足不同的投资者需求,这是正常的。但是,我发现在多元化的旗帜下,许多基金公司搞出了众多不可理解的花样。例如,许多所谓平衡型的基金相互投资,就象绞麻花一样。这样管理基金倒是真省事。有的基金还可能投资于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基金,美其名曰多元化投资组合和追求稳定增长。若是如此,投资者为什么要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呢?还不如买一个整体市场指数基金,什么大盘股、小盘股、成长型、价值型股票样样都有,懒得去费力,还能节省好多基金管理费和销售费。
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主要靠基金的管理费发放工资,无论基金经营如何都是工资照拿,奖金照发,是典型的吃大锅饭。投资者对他们没有任何制约。这几年大熊市,基金亏损巨大,许多基金经理还是照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投资者赔了钱,还得供养这些管理者。北美熊市以来,基金经理这种旱涝保收的高薪机制受到了尖锐的批评。可是,至今投资者除了赎回以外没有任何办法制约基金的管理者。
服务严重不足
基金公司管理层所做的只是每月给投资者寄一份基金收益的清单。三年熊市,投资者除了每月收到这种报亏的清单外,什么也得不到。投资者是否要抛出基金,是否要交换基金,是否要止损,是否要更多地了解基金常识,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一位客户在基金投资中亏损了100万加元后说,除了亏损以外,他就只得到了这一大摞月结单。
共同基金是北美投资市场的主体力量,长达10年的牛市,使早期的基金投资者获利丰厚,同时也掩盖了基金管理的严重不足。2000年以来的基金投资者深陷其中,痛苦难耐,也许大熊市过后,共同基金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但目前在华尔街还看不到这种迹象。看来,只要大型共同基金的名牌威震天下,就不愁没有人往里面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