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中等教育。应当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加强会计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中职教学 财会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技能训练的实施,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对于刚从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从未见过的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实物,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既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在上岗前就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并能有效处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一章时,可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由学生识别和填制并进行审核,再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在讲到会计账簿时,准备好各种账页供学生识别,再根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练习日记账及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在讲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时利用前面的资料讲解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
二、构建双师型团队
为确保财会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教学效果,需要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构建双师型团队的主要做法就是“专家请进门,教师走出去”。我们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会计上岗证、会计师的考试,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宽专业视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要让专业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模块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习,深入到相关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开展教学模块的研究。另外要让企业一线的会计人员进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社会。目前我校财会专业已与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等十多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财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一线的财会人员来校作专业讲座,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同学们深受启发。
三、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通过板书、讲授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角,全班学生都是被教师牵引着,围绕着教师转,学生的主观性、自主性、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也就仅限于教师的讲授。这样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使许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学习,对学习无从下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以师生讨论分析的互动形式为主,着重于案例教学,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会计职业界的参与,邀请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等会计实务界的人士进行不定期的学术讲座。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
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这种实习组织方式,能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校外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当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学校与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多是政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谨慎的态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提高效益,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见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总之,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先机,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使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具有竞争实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职教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会计专业教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又具有本校的培养特色,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中职教学 财会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技能训练的实施,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对于刚从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从未见过的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实物,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既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在上岗前就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并能有效处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一章时,可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由学生识别和填制并进行审核,再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在讲到会计账簿时,准备好各种账页供学生识别,再根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练习日记账及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在讲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时利用前面的资料讲解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
二、构建双师型团队
为确保财会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教学效果,需要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构建双师型团队的主要做法就是“专家请进门,教师走出去”。我们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会计上岗证、会计师的考试,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宽专业视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要让专业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模块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习,深入到相关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开展教学模块的研究。另外要让企业一线的会计人员进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社会。目前我校财会专业已与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等十多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财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一线的财会人员来校作专业讲座,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同学们深受启发。
三、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通过板书、讲授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角,全班学生都是被教师牵引着,围绕着教师转,学生的主观性、自主性、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也就仅限于教师的讲授。这样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使许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学习,对学习无从下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以师生讨论分析的互动形式为主,着重于案例教学,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会计职业界的参与,邀请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等会计实务界的人士进行不定期的学术讲座。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
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这种实习组织方式,能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校外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当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学校与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多是政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谨慎的态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提高效益,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见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总之,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先机,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使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具有竞争实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职教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会计专业教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又具有本校的培养特色,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