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绿色低碳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环境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环境责任的践行应内生于企业。文章以海尔集团为例,从环境价值观引领、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环境信息沟通机制完善及环保技术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环境责任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并得出了环境伦理观是环境责任践行的价值基础等相关结论。
【关键词】 环境责任践行; 公司内部管理; 海尔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0-0051-03
一、引言
人类是环境变化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人类是环境的加工改造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超出现有的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学、环境学等各个学科都在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以实现绿色回归。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资源环境问题列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现实状况和国家战略都在要求遏制环境污染,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污染主体的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已是必然趋势。
现代公司理论将企业视为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其存在目的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本质上要求企业积极履行并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其社会责任实践。早期的金字塔型社会责任观就强调企业应当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而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企业更应该构建包括环境责任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全面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存续主体,连接着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公民,其在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有责任履行环境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绿色产业建设树立良好的标杆,为绿色生活建设搭建良好的现实基础。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是一项系统工程,环境保护机制要真正地内生于企业(范阳东、梅林海,2009),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是实现环境责任的关键。本文剖析海尔的环境责任实践,试图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借鉴。
二、海尔集团环境责任践行的内部管理实践分析
海尔创建于1984年,现已成长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以962亿元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作为国际知名企业,海尔在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政策,致力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环境责任。海尔先后荣获“中国社会责任环保奖”、“绿色节能先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中国100家年度最绿公司”等荣誉。海尔是我国节能产品认证最多、规格最全的企业之一,并且,海尔的产品符合欧盟和美国能源之星标准,因持续为全世界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而获得多国的环保节能补贴。海尔绿色、低碳的环保行为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导向标,其环境履约的内部管理机制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引领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责任驱动价值”、“责任创造未来价值”、“责任创新、价值未来”等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海尔只有通过对社会和人类真诚的爱,只有为社会和人类作出应有贡献,社会才会承认海尔,海尔才能像海一样永恒存在。在环境方面,海尔提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并树立“绿色”价值观,即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文化,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海尔把低碳发展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方面,并用环境价值观引导员工践行绿色生活。海尔通过系列活动使环境价值观得以实施,企业内部建立“随时关闭冗余照明灯”的节约用电制度;网站发布节能环保倡议书,倡导节约用纸、节约用电、节约办公用品的绿色办公理念;开启视频会议,降低旅行次数,履行环保责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远程服务,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低碳消费,有效降低外出活动所排放的CO2。同时,海尔定期参加山东省和青岛市组织的环保培训会议,了解国家环保政策前沿,引导职工领会环保法规政策精神,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增强职工环保意识,提高职工环境管理能力。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良好的环境价值观内化为企业决策和行动过程中需要科学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海尔建立的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到产品回收、循环利用等每个营运环节都秉持环保低碳理念,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在产品设计阶段,海尔参与制定全球环保标准,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绿色特性分析,利用环保创新技术先后制造最低噪音洗衣机、最节能冰箱、最薄空调等绿色产品。在产品制造阶段,制定绿色采购政策,在“绿色、低碳”采购指导方针下与全球50余家供应商建立绿色采购伙伴关系,并对所采购产品的绿色标准进行评估。在产品经营阶段,按照“网络化资源、网络化组织、网络化用户”的战略体系框架,通过“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发展路径和流程绿色再造,将传统产品生产线打造成一条“绿色产业链”。在产品回收阶段,通过建立完善的报废和不良品回收体系,对废旧家电进行回收,对部分可再用元器件进行循环再利用,实现材料的资源化利用和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同时,海尔集团还对终端产生的其他废料进行收集并深度加工,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
(三)环境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
首先,为让利益相关者更直接地了解海尔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发展及环保工作的努力,海尔每年除公布其社会责任报告外,还依据《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617-2011)及《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DB37/T 1086-2008)编制《环境报告书》,披露海尔在环境管理、环境目标、环境投资与分析、物质流分析、环境绩效等方面的环境信息。其次,海尔就其环境报告书提供了第三方验证,以《2012年环境报告》为例,海尔提供了包括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权威机构的评价意见。最后,海尔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通过与公众互动传递绿色信念,开展以“乐享海尔,绿色灵感”为主题的绿色公益活动,参与青岛市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并在网络上发起以“地球一小时,灵感DJ频道”为主题的“熄灯一小时,聆听地球自然音”节能倡议活动等,海尔通过与社会沟通,不断传递企业绿色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环保责任。 (四)先进环保技术手段的引入
海尔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经营理念,提出持续创新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在废物回收方面,海尔参与投资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示范项目,年处理能力达180万台,在减少废旧家电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回收大量可资源化再利用的材料;在废水回收方面,海尔启动蒸汽回水回收项目及废水回收利用项目,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在节能改造方面,海尔推进光伏热能并网发电技术,节电率高达29%。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降低能源费用,海尔与能源投资公司进行零投入合作,建立能源管理合同(EMC),其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引入EMC模式,实现了能源投资公司与海尔的共赢。
三、海尔集团环境责任践行的内部管理机制启示
经济是环境的一部分,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效益提高离不开环境支撑,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机会的统一。海尔集团环境责任履行不仅降低了自身的运营成本,而且改善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海尔环境管理实践带来如下启发:
(一)环境伦理观是环境责任践行的价值基础
伦理学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传统企业管理多了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管理思维,道德关怀对象被限制在保障股东价值、员工权益、客户权益等人的范围内,仅仅将人类之外的自然看作具有经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东西。随着伦理学现代环境向度的转向,伦理范围由人与人之间向人与自然之间扩展,在强调人际平等的同时,把自然价值和代际平等也纳入伦理思考范畴,突出道德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同时,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企业作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契约组合体,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客观存在,必然需要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相应约束。如阿马蒂亚·森曾言:“经济越是朝未来发展,就越需要伦理的回归。”海尔坚持“一个世界一个家:绿色、关怀、生活”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渗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中,大力推进环境伦理,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生态生活(ECO-Life)”生活理念,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绿色环保成为海尔的基本经营理念,将企业利益与环境责任的伦理渗透到海尔经营的各个方面,环保意识成为海尔人的共识。企业与员工共同的“绿色”环境伦理观为海尔环境责任践行提供了价值基础。
(二)环境管理体系是环境责任践行的制度基础
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包含为满足环境方针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的需要而设立的组织机构及其规划活动、机构职责、资源配置、审批程序等,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制度内涵。海尔以“设计—制造—经营—回收”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绿色”元素。首先,海尔从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物流、消费的“动脉”过程,到产品废弃、回收、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的“静脉”过程,实现全网络绿色循环。其次,海尔通过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平台,计算特殊产品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以此来探索产品的“碳足迹”管理,借此获悉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减少产品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产品环保性能,降低产品碳足迹影响。最后,海尔通过制定环保目标及健全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推动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将环境业绩融入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对不同部门制定不同环境目标,并对环境目标实施情况加以评价,以促进环境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协调发展。可见,良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环境责任践行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三)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环境责任践行的沟通保障
环境信息披露不仅体现了企业自主承担环境责任,而且推动了环境管理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吴翊民,2009)。环境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因此企业有责任向公众报告资源使用和环境义务的履行情况。公开环境信息可以向外界传递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同时,可以增加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了解,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海尔连续7年发布独立《环境报告书》并提供第三方的鉴证,海尔环境报告为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提供外部的监督激励机制。同时,海尔环境信息公开也为企业树立了合法合规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海尔环境责任践行提供了沟通保障机制。
(四)环境管理技术是环境责任践行的手段支撑
技术创新在企业解决环境问题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能克服企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负外部性,也是推动环保产品诞生的重要因素,新型环保产品将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利润。海尔集团通过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了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5%,单位产值CO2排放下降5.0%,单位水耗下降7.3%,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下降12.9%,单位SO2排放量下降2.0%,通过技术创新的节能减排降耗实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海尔还通过先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实现了企业的零投入,创造了能源服务公司与海尔的双赢。先进的环保技术,促进了海尔节能技术水平的提高,落后产能的淘汰,保证了企业的节能效果。可见,先进的创新手段为企业环境责任践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总之,海尔履行环境责任的实务为笔者带来了如下启示:环境伦理观是环境责任履行的价值内涵,环境管理体系是环境责任履行的制度内涵,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责任履行的保障内涵,环境管理技术是环境责任履行的技术内涵。当然,本文基于海尔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企业环境责任的履约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宏观层面的环保法律制度和公司法律制度完善等都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外部必要因素,这有待以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邢秀凤.社会责任视域下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 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 范阳东,梅林海.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新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19-23.
[4] 隋静.嵌入环境责任的平衡计分卡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8):213-218.
[5] 吴翊民.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1):41-46.
[6] 蒋洪强,张静.环境技术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J].环境保护,2012(15):31-34.
【关键词】 环境责任践行; 公司内部管理; 海尔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0-0051-03
一、引言
人类是环境变化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人类是环境的加工改造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超出现有的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学、环境学等各个学科都在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以实现绿色回归。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资源环境问题列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现实状况和国家战略都在要求遏制环境污染,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污染主体的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已是必然趋势。
现代公司理论将企业视为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其存在目的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本质上要求企业积极履行并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其社会责任实践。早期的金字塔型社会责任观就强调企业应当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而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企业更应该构建包括环境责任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全面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存续主体,连接着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公民,其在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有责任履行环境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绿色产业建设树立良好的标杆,为绿色生活建设搭建良好的现实基础。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是一项系统工程,环境保护机制要真正地内生于企业(范阳东、梅林海,2009),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是实现环境责任的关键。本文剖析海尔的环境责任实践,试图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借鉴。
二、海尔集团环境责任践行的内部管理实践分析
海尔创建于1984年,现已成长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以962亿元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作为国际知名企业,海尔在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政策,致力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环境责任。海尔先后荣获“中国社会责任环保奖”、“绿色节能先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中国100家年度最绿公司”等荣誉。海尔是我国节能产品认证最多、规格最全的企业之一,并且,海尔的产品符合欧盟和美国能源之星标准,因持续为全世界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而获得多国的环保节能补贴。海尔绿色、低碳的环保行为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导向标,其环境履约的内部管理机制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引领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责任驱动价值”、“责任创造未来价值”、“责任创新、价值未来”等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海尔只有通过对社会和人类真诚的爱,只有为社会和人类作出应有贡献,社会才会承认海尔,海尔才能像海一样永恒存在。在环境方面,海尔提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并树立“绿色”价值观,即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文化,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海尔把低碳发展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方面,并用环境价值观引导员工践行绿色生活。海尔通过系列活动使环境价值观得以实施,企业内部建立“随时关闭冗余照明灯”的节约用电制度;网站发布节能环保倡议书,倡导节约用纸、节约用电、节约办公用品的绿色办公理念;开启视频会议,降低旅行次数,履行环保责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远程服务,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低碳消费,有效降低外出活动所排放的CO2。同时,海尔定期参加山东省和青岛市组织的环保培训会议,了解国家环保政策前沿,引导职工领会环保法规政策精神,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增强职工环保意识,提高职工环境管理能力。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良好的环境价值观内化为企业决策和行动过程中需要科学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海尔建立的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到产品回收、循环利用等每个营运环节都秉持环保低碳理念,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在产品设计阶段,海尔参与制定全球环保标准,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绿色特性分析,利用环保创新技术先后制造最低噪音洗衣机、最节能冰箱、最薄空调等绿色产品。在产品制造阶段,制定绿色采购政策,在“绿色、低碳”采购指导方针下与全球50余家供应商建立绿色采购伙伴关系,并对所采购产品的绿色标准进行评估。在产品经营阶段,按照“网络化资源、网络化组织、网络化用户”的战略体系框架,通过“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发展路径和流程绿色再造,将传统产品生产线打造成一条“绿色产业链”。在产品回收阶段,通过建立完善的报废和不良品回收体系,对废旧家电进行回收,对部分可再用元器件进行循环再利用,实现材料的资源化利用和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同时,海尔集团还对终端产生的其他废料进行收集并深度加工,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
(三)环境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
首先,为让利益相关者更直接地了解海尔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发展及环保工作的努力,海尔每年除公布其社会责任报告外,还依据《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617-2011)及《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DB37/T 1086-2008)编制《环境报告书》,披露海尔在环境管理、环境目标、环境投资与分析、物质流分析、环境绩效等方面的环境信息。其次,海尔就其环境报告书提供了第三方验证,以《2012年环境报告》为例,海尔提供了包括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权威机构的评价意见。最后,海尔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通过与公众互动传递绿色信念,开展以“乐享海尔,绿色灵感”为主题的绿色公益活动,参与青岛市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并在网络上发起以“地球一小时,灵感DJ频道”为主题的“熄灯一小时,聆听地球自然音”节能倡议活动等,海尔通过与社会沟通,不断传递企业绿色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环保责任。 (四)先进环保技术手段的引入
海尔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经营理念,提出持续创新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在废物回收方面,海尔参与投资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示范项目,年处理能力达180万台,在减少废旧家电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回收大量可资源化再利用的材料;在废水回收方面,海尔启动蒸汽回水回收项目及废水回收利用项目,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在节能改造方面,海尔推进光伏热能并网发电技术,节电率高达29%。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降低能源费用,海尔与能源投资公司进行零投入合作,建立能源管理合同(EMC),其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引入EMC模式,实现了能源投资公司与海尔的共赢。
三、海尔集团环境责任践行的内部管理机制启示
经济是环境的一部分,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效益提高离不开环境支撑,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机会的统一。海尔集团环境责任履行不仅降低了自身的运营成本,而且改善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海尔环境管理实践带来如下启发:
(一)环境伦理观是环境责任践行的价值基础
伦理学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传统企业管理多了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管理思维,道德关怀对象被限制在保障股东价值、员工权益、客户权益等人的范围内,仅仅将人类之外的自然看作具有经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东西。随着伦理学现代环境向度的转向,伦理范围由人与人之间向人与自然之间扩展,在强调人际平等的同时,把自然价值和代际平等也纳入伦理思考范畴,突出道德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同时,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企业作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契约组合体,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客观存在,必然需要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相应约束。如阿马蒂亚·森曾言:“经济越是朝未来发展,就越需要伦理的回归。”海尔坚持“一个世界一个家:绿色、关怀、生活”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渗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中,大力推进环境伦理,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生态生活(ECO-Life)”生活理念,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绿色环保成为海尔的基本经营理念,将企业利益与环境责任的伦理渗透到海尔经营的各个方面,环保意识成为海尔人的共识。企业与员工共同的“绿色”环境伦理观为海尔环境责任践行提供了价值基础。
(二)环境管理体系是环境责任践行的制度基础
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包含为满足环境方针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的需要而设立的组织机构及其规划活动、机构职责、资源配置、审批程序等,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制度内涵。海尔以“设计—制造—经营—回收”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绿色”元素。首先,海尔从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物流、消费的“动脉”过程,到产品废弃、回收、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的“静脉”过程,实现全网络绿色循环。其次,海尔通过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平台,计算特殊产品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以此来探索产品的“碳足迹”管理,借此获悉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减少产品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产品环保性能,降低产品碳足迹影响。最后,海尔通过制定环保目标及健全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推动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将环境业绩融入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对不同部门制定不同环境目标,并对环境目标实施情况加以评价,以促进环境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协调发展。可见,良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环境责任践行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三)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环境责任践行的沟通保障
环境信息披露不仅体现了企业自主承担环境责任,而且推动了环境管理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吴翊民,2009)。环境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因此企业有责任向公众报告资源使用和环境义务的履行情况。公开环境信息可以向外界传递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同时,可以增加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了解,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海尔连续7年发布独立《环境报告书》并提供第三方的鉴证,海尔环境报告为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提供外部的监督激励机制。同时,海尔环境信息公开也为企业树立了合法合规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海尔环境责任践行提供了沟通保障机制。
(四)环境管理技术是环境责任践行的手段支撑
技术创新在企业解决环境问题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能克服企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负外部性,也是推动环保产品诞生的重要因素,新型环保产品将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利润。海尔集团通过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了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5%,单位产值CO2排放下降5.0%,单位水耗下降7.3%,单位产值废水产生量下降12.9%,单位SO2排放量下降2.0%,通过技术创新的节能减排降耗实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海尔还通过先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实现了企业的零投入,创造了能源服务公司与海尔的双赢。先进的环保技术,促进了海尔节能技术水平的提高,落后产能的淘汰,保证了企业的节能效果。可见,先进的创新手段为企业环境责任践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总之,海尔履行环境责任的实务为笔者带来了如下启示:环境伦理观是环境责任履行的价值内涵,环境管理体系是环境责任履行的制度内涵,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责任履行的保障内涵,环境管理技术是环境责任履行的技术内涵。当然,本文基于海尔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企业环境责任的履约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宏观层面的环保法律制度和公司法律制度完善等都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外部必要因素,这有待以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邢秀凤.社会责任视域下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 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 范阳东,梅林海.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新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19-23.
[4] 隋静.嵌入环境责任的平衡计分卡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8):213-218.
[5] 吴翊民.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1):41-46.
[6] 蒋洪强,张静.环境技术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J].环境保护,2012(1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