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报道是一个实践性的工作,在拍摄报道过程中,通过记者的身份转化,可以帮助选题深化,进程推进和内容赋能。本文以实际采访作为案例,分析身份转换的应用方法,进而充分理解新闻摄影的社会视角。新闻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以及由图片产生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摄影记者拥有较强的共情能力,能够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看待事件,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新闻摄影;视觉新闻;身份转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184-03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与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经过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十年前,筆者亲身参与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报道。2011年5月21日至5月30日,笔者参加了历时10天的中新社西藏报道项目活动。报道组通过前期悉心策划,团队通力协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次重要报道过程中,笔者体会颇多,总结起来可以用“转换”二字概括,希望能对今后的报道提供借鉴。
一、与同行的身份转换
在报道重要事件前明确报道目的、悉心策划流程十分重要,必须站在同行的角度设计梳理报道计划,思考新华社会报道什么,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又会报道什么。这个过程既是补充报道计划的过程,也是设定报道独特视角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抢占先机。
如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典即2011年5月23日当天,笔者主要负责以“拉萨一日”为主题的会场以外的拍摄,随时发现新闻点进行图片报道,没有具体要求和特定报道指向。因为报道素材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选题难度极大。此时众多媒体必然集中在庆典中心布达拉宫广场进行报道。经过思考,笔者放弃了常规官方视角,决定选取僧人、信徒和平民三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作为重点拍摄对象,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表情状态进行特写式记录,通过个体的情感流露展现拉萨喜庆和谐的氛围。锁定拍摄对象的同时也选定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甜茶馆等标志性或具有地域特色的重点区域进行拍摄。
当日推送的报道与预期一致,各家媒体对会场庆典报道较多,较少关注平民视角。其中一张八廓街悬挂国旗的图片(见图1),由于其他通讯社并无此类报道,分别被凤凰网、中国日报网、网易等多家媒体转载。
这种身份转换体现在拍摄过程中,对站位、镜头、画面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新闻现场混乱嘈杂的环境。在拍摄大昭寺朝圣者时,很多记者以及游客集中在寺内,如果仍然选用平视拍摄,画面将无法避免杂乱的人物背景,如果选择仰拍,背景仅仅是建筑和天空,相对要简洁得多。就如同拍摄花样滑冰时,若平视拍摄,不管花滑运动员舞姿再美,色彩纷乱的背景广告也会破坏画面,对视觉传达造成影响,而换一个俯视角度,背景就是洁白的冰面,人们的观赏视线便不会受到干扰。
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和人物,需要运用不同的采访拍摄方法,需要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中,灵活应对。摄影之所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正是因为新闻事件稍纵即逝,摄影人要学会与现场各种人员包括记者同行、管理人员、当事人等建立沟通渠道,为采访创造有利条件[1]。
二、与被采访者的身份转换
赴藏报道让笔者意识到与拍摄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报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让陌生人尤其是有着特殊信仰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打开心扉,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为了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拍摄到更生动自然的图片,记者必须迎难而上,走进被采访者的生活中,和他们成为朋友。摄影师布拉塞·久拉·阿拉兹曾说:我要让我的对象尽可能地觉醒[2]。摄影师此时是一种媒介和催化剂,走近受访者,让他们可以不设防地做真实的自己。
第一,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身份,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必唯唯诺诺。平等和相互尊重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比如在甜茶馆拍摄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此刻只把自己当成普通的顾客,用藏族同胞的方式去尝一尝甜茶,与周边的顾客闲谈。这时,被拍摄者自然会放松心情,展现日常的生活状态。
第二,在拍摄过程中记者要尽可能同被拍摄者多加交流,只有多交流才能拉近双方距离,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比如对80后藏族出租车司机的采访就是从普通的聊天开始的。与他进行真诚的交流后,笔者获得了深入报道的机会,走进他的家。同时也在他的引荐下结识了他从事藏式家具制作的朋友,进而拓展此次报道的内容。
第三,真诚地关心被拍摄者,真诚和关爱都会在照片中体现出来,并且传递给读者。在拍摄出租车司机4岁的小女儿时,按下快门并不是最难的,拍摄之前跟她玩耍,教她写字,让孩子消除戒备心理十分重要。也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才能抓拍到孩子拿着画笔试图在镜头上涂画以及手拿相机拍照的瞬间,孩子天真、欢快的状态自然真实(见图2,图3)。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分享、多拍、交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一,分享。在采访过程中,摄影师和受访者是二分的,打破二分的边界十分关键。生活不是表演,记者要参与并融入受访者的世界中,为拉近和拍摄对象的心理距离,要灵活运用数码相机这一重要工具。与拍摄对象一起观看照片,会让他们逐渐放松下来。此时,照片就变成了联系摄影师和被访者的纽带,拍摄采访的过程也变成了更有深度的社交活动。
第二,多拍。这看上去是一种摄影师为输出优秀作品做出的保险行为,多拍可以让照片有选择的余地。但这个行为本身为拍摄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环境,是为受访者服务的。一般在深入报道过程中,即使被拍摄者同意拍照,但也往往对相机非常警觉或是在拍摄中感到不自在。不断地按动快门,直到让对方习惯从而放松警惕,这时候才是真正拍摄的开始,往往会得到优质的图片。拉长拍摄的过程,弱化摄影这种外部力量的介入,这是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区别。而如何克服摄影本身对受访者的影响是每一位摄影记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交谈。如果一味拍摄,可能会导致气氛尴尬。一边拍摄一边交谈,让对方了解拍摄想法,会使拍摄工作更加顺畅。双方深入交谈的过程,也是充分信任的过程。交谈可以使被拍摄者认同创作者的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身份转换,是将被拍摄者引到摄影记者这一方来。
饱受争议的女摄影师戴安娜·阿勃丝在拍摄之前总要与她的拍摄对象建立密切关系,熟悉也是一种交流,照片上的人物都可以进行英雄式的阐述[2]。交往是摄影师按下快门前真诚的投入,而生动的作品则是建立在这种投入上有情感的产出。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而话语本身则是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建构的,这种转换形成一种合力,最终将摄影报道塑造成有说服力的信息并发出有内涵的声音。
三、与图片编辑的身份转换
隨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摄影越来越社会化,摄影设备广泛普及。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全民记者”时代已然到来,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家用DV摄录机等,也参与到新闻摄影报道中来,每个人都是生活记录者[3]。然而与“全民记者”不同的是,摄影记者具有专业性,摄影记者背后有指向性和系统性的新闻报道平台的支持。
新闻制作本身是一个全方位的网络思维过程,由主要信息带出附加信息,附加信息再烘托主要信息,反复循环,由此产生新闻的意义[4]。从摄影记者到图片编辑,摄影的观念也会发生转变。拍摄完成并不代表新闻报道已经完成,在图片素材转变成完整的摄影报道的过程中,图片编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采访过程中充分考虑图片编辑的需求和编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曾璜在《图片编辑手册》前言中说:“图片编辑即是媒体使用影像的‘把关人’,他们挑选照片,他们对图片进行再加工,他们决定图片最终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版面上。”[5]摄影记者拍摄图片在兼顾视觉效果和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紧密结合流程中的工作网络,以获得最大的信息传播效果。
第一,以沟通为媒介。例如深度报道往往以图片版的形式发表,这时组图拍摄要充分考虑和兼顾主打图、细节图等不同类型的图片,并与图片编辑保持密切的沟通,这样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图片编辑在拍摄前期就规划好预留版面,协调好图片与文字的关系,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充分考虑编排版工作的要求后,才能制定出更科学的拍摄计划,尤其是深入报道计划,为图片编辑提供更多的选择。
第二,以策划为思维。在此次赴藏报道中图片和文字灵活运用,选择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以“厅”为主题,分别拍摄餐厅、证券交易厅等民众活动场所系列图片。同时,深入挖掘三张图片背后的故事,分别是唐卡技艺传承人,80后藏族出租车司机,藏式家具手工作坊。以80后藏族出租车司机为例,图片展现藏族出租车司机全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达藏族同胞将宗教融入生活的状态,以及近年来藏族同胞生活方式的转变,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受访者家中供奉的佛堂、仪表盘及倒车镜摆挂、与宗教相关的饰品、孩子学习汉字的场景,家中使用的数码相机以及孩子六一儿童节穿藏服等生活细节都作为拍摄内容纳入组图中,形成一个有代表性的藏族家庭生活立体全景。
对节事活动的动态报道与图片故事及关键词组图等深度报道相结合,兼顾了新闻的时效性与内涵。真正做到了节日庆典、民众活动相互呼应,政策、民生各有侧重,使报道更加立体生动。
四、与读者的身份转换
充分考虑读者身份也非常重要。外宣媒体的读者大多是海外的华侨华人,针对海外读者,我们重点关注外籍人士在拉萨的生活工作状态,因此选择对一位购买和了解唐卡艺术的西藏大学的美籍英语老师进行采访。另外关注与海外息息相关的时尚元素,拉近新闻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拍摄在拉萨百货购买数码单反相机的喇嘛(见图4),以及在某国际知名香水品牌专柜打工的藏大学生(见图5)。要明确故事讲给谁听,熟悉故事讲述平台的特性,帮助读者获取更精准和有吸引力的新闻内容。
五、结语
新闻报道是一个实践性的工作,在拍摄报道过程中,通过记者的身份转化,可以帮助选题深化,进程推进和内容赋能。摄影不仅仅是工具,而是摄影者人格力量的投射。摄影作品中应当蕴含摄影记者对拍摄对象的独特理解和认知。而这种认知有赖于记者本身的共情能力,因此要跳出拍摄的技术层面,建立良性的沟通平台,依靠身份的转换去加以实现。与此同时,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环节,如何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新闻报道的全流程,从而发挥新闻摄影的最大价值也同样有赖于记者身份的转换。最重要的是,新闻要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出发理解拍摄对象,变换身份,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 盛希贵,周邓燕.新闻摄影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4.
[2] 阮义忠.而是为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94,262.
[3] 陶贺.文摄融合提升新闻图片质量路径探析[J].传播方法,2021(3):75-76.
[4] 陈小波.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97.
[5] 曾璜,任悦.图片编辑手册[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1.
作者简介:史元丰(1984—),男,河北昌黎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关键词:新闻摄影;视觉新闻;身份转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184-03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与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经过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十年前,筆者亲身参与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报道。2011年5月21日至5月30日,笔者参加了历时10天的中新社西藏报道项目活动。报道组通过前期悉心策划,团队通力协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次重要报道过程中,笔者体会颇多,总结起来可以用“转换”二字概括,希望能对今后的报道提供借鉴。
一、与同行的身份转换
在报道重要事件前明确报道目的、悉心策划流程十分重要,必须站在同行的角度设计梳理报道计划,思考新华社会报道什么,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又会报道什么。这个过程既是补充报道计划的过程,也是设定报道独特视角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抢占先机。
如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典即2011年5月23日当天,笔者主要负责以“拉萨一日”为主题的会场以外的拍摄,随时发现新闻点进行图片报道,没有具体要求和特定报道指向。因为报道素材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选题难度极大。此时众多媒体必然集中在庆典中心布达拉宫广场进行报道。经过思考,笔者放弃了常规官方视角,决定选取僧人、信徒和平民三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作为重点拍摄对象,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表情状态进行特写式记录,通过个体的情感流露展现拉萨喜庆和谐的氛围。锁定拍摄对象的同时也选定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甜茶馆等标志性或具有地域特色的重点区域进行拍摄。
当日推送的报道与预期一致,各家媒体对会场庆典报道较多,较少关注平民视角。其中一张八廓街悬挂国旗的图片(见图1),由于其他通讯社并无此类报道,分别被凤凰网、中国日报网、网易等多家媒体转载。
这种身份转换体现在拍摄过程中,对站位、镜头、画面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新闻现场混乱嘈杂的环境。在拍摄大昭寺朝圣者时,很多记者以及游客集中在寺内,如果仍然选用平视拍摄,画面将无法避免杂乱的人物背景,如果选择仰拍,背景仅仅是建筑和天空,相对要简洁得多。就如同拍摄花样滑冰时,若平视拍摄,不管花滑运动员舞姿再美,色彩纷乱的背景广告也会破坏画面,对视觉传达造成影响,而换一个俯视角度,背景就是洁白的冰面,人们的观赏视线便不会受到干扰。
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和人物,需要运用不同的采访拍摄方法,需要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中,灵活应对。摄影之所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正是因为新闻事件稍纵即逝,摄影人要学会与现场各种人员包括记者同行、管理人员、当事人等建立沟通渠道,为采访创造有利条件[1]。
二、与被采访者的身份转换
赴藏报道让笔者意识到与拍摄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报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让陌生人尤其是有着特殊信仰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打开心扉,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为了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拍摄到更生动自然的图片,记者必须迎难而上,走进被采访者的生活中,和他们成为朋友。摄影师布拉塞·久拉·阿拉兹曾说:我要让我的对象尽可能地觉醒[2]。摄影师此时是一种媒介和催化剂,走近受访者,让他们可以不设防地做真实的自己。
第一,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身份,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必唯唯诺诺。平等和相互尊重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比如在甜茶馆拍摄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此刻只把自己当成普通的顾客,用藏族同胞的方式去尝一尝甜茶,与周边的顾客闲谈。这时,被拍摄者自然会放松心情,展现日常的生活状态。
第二,在拍摄过程中记者要尽可能同被拍摄者多加交流,只有多交流才能拉近双方距离,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比如对80后藏族出租车司机的采访就是从普通的聊天开始的。与他进行真诚的交流后,笔者获得了深入报道的机会,走进他的家。同时也在他的引荐下结识了他从事藏式家具制作的朋友,进而拓展此次报道的内容。
第三,真诚地关心被拍摄者,真诚和关爱都会在照片中体现出来,并且传递给读者。在拍摄出租车司机4岁的小女儿时,按下快门并不是最难的,拍摄之前跟她玩耍,教她写字,让孩子消除戒备心理十分重要。也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才能抓拍到孩子拿着画笔试图在镜头上涂画以及手拿相机拍照的瞬间,孩子天真、欢快的状态自然真实(见图2,图3)。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分享、多拍、交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一,分享。在采访过程中,摄影师和受访者是二分的,打破二分的边界十分关键。生活不是表演,记者要参与并融入受访者的世界中,为拉近和拍摄对象的心理距离,要灵活运用数码相机这一重要工具。与拍摄对象一起观看照片,会让他们逐渐放松下来。此时,照片就变成了联系摄影师和被访者的纽带,拍摄采访的过程也变成了更有深度的社交活动。
第二,多拍。这看上去是一种摄影师为输出优秀作品做出的保险行为,多拍可以让照片有选择的余地。但这个行为本身为拍摄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环境,是为受访者服务的。一般在深入报道过程中,即使被拍摄者同意拍照,但也往往对相机非常警觉或是在拍摄中感到不自在。不断地按动快门,直到让对方习惯从而放松警惕,这时候才是真正拍摄的开始,往往会得到优质的图片。拉长拍摄的过程,弱化摄影这种外部力量的介入,这是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区别。而如何克服摄影本身对受访者的影响是每一位摄影记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交谈。如果一味拍摄,可能会导致气氛尴尬。一边拍摄一边交谈,让对方了解拍摄想法,会使拍摄工作更加顺畅。双方深入交谈的过程,也是充分信任的过程。交谈可以使被拍摄者认同创作者的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身份转换,是将被拍摄者引到摄影记者这一方来。
饱受争议的女摄影师戴安娜·阿勃丝在拍摄之前总要与她的拍摄对象建立密切关系,熟悉也是一种交流,照片上的人物都可以进行英雄式的阐述[2]。交往是摄影师按下快门前真诚的投入,而生动的作品则是建立在这种投入上有情感的产出。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而话语本身则是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建构的,这种转换形成一种合力,最终将摄影报道塑造成有说服力的信息并发出有内涵的声音。
三、与图片编辑的身份转换
隨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摄影越来越社会化,摄影设备广泛普及。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全民记者”时代已然到来,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家用DV摄录机等,也参与到新闻摄影报道中来,每个人都是生活记录者[3]。然而与“全民记者”不同的是,摄影记者具有专业性,摄影记者背后有指向性和系统性的新闻报道平台的支持。
新闻制作本身是一个全方位的网络思维过程,由主要信息带出附加信息,附加信息再烘托主要信息,反复循环,由此产生新闻的意义[4]。从摄影记者到图片编辑,摄影的观念也会发生转变。拍摄完成并不代表新闻报道已经完成,在图片素材转变成完整的摄影报道的过程中,图片编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采访过程中充分考虑图片编辑的需求和编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曾璜在《图片编辑手册》前言中说:“图片编辑即是媒体使用影像的‘把关人’,他们挑选照片,他们对图片进行再加工,他们决定图片最终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版面上。”[5]摄影记者拍摄图片在兼顾视觉效果和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紧密结合流程中的工作网络,以获得最大的信息传播效果。
第一,以沟通为媒介。例如深度报道往往以图片版的形式发表,这时组图拍摄要充分考虑和兼顾主打图、细节图等不同类型的图片,并与图片编辑保持密切的沟通,这样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图片编辑在拍摄前期就规划好预留版面,协调好图片与文字的关系,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充分考虑编排版工作的要求后,才能制定出更科学的拍摄计划,尤其是深入报道计划,为图片编辑提供更多的选择。
第二,以策划为思维。在此次赴藏报道中图片和文字灵活运用,选择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以“厅”为主题,分别拍摄餐厅、证券交易厅等民众活动场所系列图片。同时,深入挖掘三张图片背后的故事,分别是唐卡技艺传承人,80后藏族出租车司机,藏式家具手工作坊。以80后藏族出租车司机为例,图片展现藏族出租车司机全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达藏族同胞将宗教融入生活的状态,以及近年来藏族同胞生活方式的转变,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受访者家中供奉的佛堂、仪表盘及倒车镜摆挂、与宗教相关的饰品、孩子学习汉字的场景,家中使用的数码相机以及孩子六一儿童节穿藏服等生活细节都作为拍摄内容纳入组图中,形成一个有代表性的藏族家庭生活立体全景。
对节事活动的动态报道与图片故事及关键词组图等深度报道相结合,兼顾了新闻的时效性与内涵。真正做到了节日庆典、民众活动相互呼应,政策、民生各有侧重,使报道更加立体生动。
四、与读者的身份转换
充分考虑读者身份也非常重要。外宣媒体的读者大多是海外的华侨华人,针对海外读者,我们重点关注外籍人士在拉萨的生活工作状态,因此选择对一位购买和了解唐卡艺术的西藏大学的美籍英语老师进行采访。另外关注与海外息息相关的时尚元素,拉近新闻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拍摄在拉萨百货购买数码单反相机的喇嘛(见图4),以及在某国际知名香水品牌专柜打工的藏大学生(见图5)。要明确故事讲给谁听,熟悉故事讲述平台的特性,帮助读者获取更精准和有吸引力的新闻内容。
五、结语
新闻报道是一个实践性的工作,在拍摄报道过程中,通过记者的身份转化,可以帮助选题深化,进程推进和内容赋能。摄影不仅仅是工具,而是摄影者人格力量的投射。摄影作品中应当蕴含摄影记者对拍摄对象的独特理解和认知。而这种认知有赖于记者本身的共情能力,因此要跳出拍摄的技术层面,建立良性的沟通平台,依靠身份的转换去加以实现。与此同时,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环节,如何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新闻报道的全流程,从而发挥新闻摄影的最大价值也同样有赖于记者身份的转换。最重要的是,新闻要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出发理解拍摄对象,变换身份,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 盛希贵,周邓燕.新闻摄影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4.
[2] 阮义忠.而是为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94,262.
[3] 陶贺.文摄融合提升新闻图片质量路径探析[J].传播方法,2021(3):75-76.
[4] 陈小波.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97.
[5] 曾璜,任悦.图片编辑手册[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1.
作者简介:史元丰(1984—),男,河北昌黎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