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柴胡汤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经方,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以及在治疗脾胃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并通过验案举隅加以印证。
【关键词】 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脾胃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0-02
小柴胡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经方。
1 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
柴胡八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由此可见小柴胡汤由七味药物组成,按其性味分为三类。一类是苦味藥,即柴胡与黄芩。一类是辛味药,即半夏与生姜。一类是甘味药,即人参与炙甘草、大枣。
2 小柴胡汤的配伍意义
小柴胡汤的配伍特点亦体现于三个方面。
2.1 柴胡配黄芩以治胆 柴胡味苦性微寒,气质轻清,以疏少阳经中之郁热;黄芩味苦性寒,气味较重,以清少阳胆府之邪火。二药相合,经府同治,疏清并行,使少阳郁热即从外散又从内彻。
2.2 半夏配生姜以治胃 半夏味辛性温,能燥湿化饮,下气止呕;生姜味辛性微温,能温中降逆,健胃止呕,并制半夏之毒。二药相伍,其用有三。①调和胃气以止呕。半夏温燥化饮,生姜辛散开结,二药皆能降逆止呕,合而用之,则饮去结开,胃气和降,则呕自止。②辅佐柴胡、黄芩以逐邪。柴胡、黄芩为苦味药,半夏、生姜乃辛味药,苦味药具有泄热之功,辛味药具有散结之能,苦以泄之,辛以散之,因此半夏、生姜不仅能够治胃止呕,而且还能帮助柴胡、黄芩以散少阳之郁热。③运行人参、甘草、大枣之泥滞。人参、甘草、大枣均有甘温补益之性,三药配伍姜、夏,则补而不滞。
2.3 人参配甘草、大枣以治脾 人参、甘草、大枣俱为甘温之药,对于一般外感病证而言,用人参等甘温之品具有闭门留寇之弊,小柴胡汤选用此三味药,其用亦有三。①扶正驱邪。少阳为小阳,弱阳,抗邪之力不强,病入少阳,正气不足,故用甘温之药以补益正气,扶正抗邪。②防邪内传。少阳为三阳与三阴之枢,正气不足之时,少阳之邪倘若内传三阴则太阴首当其冲,故当遵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则,扶助脾气,使少阳之邪不得内传太阴。③调和诸药。既抑制柴、芩之苦寒,以防伤脾害胃;又抑制姜、夏之辛燥,以防耗气伤津。
3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不仅能够治疗外感病,而且能够治疗许多内伤杂病,因此千百年来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小柴胡汤治疗一些常见脾胃病,发现只要辩证准确,应用得当,常常效果显著,令人满意,今略述一二,以供参考。
3.1 胃痛 姚某,女,50岁,职业:高中教师,平素性情急躁,爱发脾气,最近由于临近高考,工作压力大,加上疲劳过度,以致胃脘疼痛,伴有食欲不振,干呕反酸,嗳气不畅,胸胁胀闷,情绪烦躁,失眠,口干苦,大便不畅有排不净之感,小便黄,舌边尖红,苔白黄,脉弦细,曾在他诊治,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肝胆超检查无异常表现,给予奥美拉唑、西沙比利等药物,疗效不明显,于是到我院来诊。
辩证:胆木郁热,克犯胃土,治法:疏胆泄热,调和胃气。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30g,黄芩15g,栀子10g,生半夏10g,生姜3片,元胡10g,郁金10g,炙甘草6g。
二诊:服药7剂,胃痛大减,偶有胀满之感,嗳气,食欲好转,舌淡红,苔白,脉细,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生白芍10g,栀子10g,炙甘草6g。
三诊:服药5剂,诸症消失。
3.2 胃痞 于某,男,39岁,职业:厨师。患者自诉半月前因工作失意而借酒消愁,遂致胃脘堵胀不舒,按之不痛,食欲减退,频频嗳气,嗳气之后胃满之感不减,大便不畅,小便黄,神情默默,有时烦躁易怒,口苦而且发粘,舌边尖红,苔白腻,左手脉沉细,右手脉细滑,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辩证:肝胃不和,胃气壅滞,治法:疏肝和胃,消痞散结。
处方:小柴胡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柴胡20g,黄芩10g,旋复花6g,代赭石10g,生半夏10g,竹茹20g,枳壳10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4片。
二诊:服药7剂,胃满已经减轻,时而嗳气反酸,口发粘,乏力,脉细滑。
旋复花6g,代赭石10g,柴胡10g,生半夏10g,茯苓10g,党参10g,炙甘草6。
三诊:服药5剂,上证好转,给予香砂六君丸以善其后。
3.3 腹痛 张某,女,42岁,职业:工人。患者以往有腹痛病史,每于劳累过度或情志不舒而发作,昨日与丈夫吵架之后,突然腹痛不止,伴胁肋疼痛,胃胀恶心,频频嗳气,右上腹按压疼痛,无反跳痛,莫菲证阳性,神疲乏力,口干苦,舌红苔黄,左手脉弦细,右手脉弦滑,肝胆B超检查显示:慢性胆囊炎。
辩证:肝胆气郁,横逆犯脾,治法:疏肝理气,缓急止痛。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20g,生白芍15g,佛手10g,郁金10g,川楝子6g,生半夏6g,党参10g,炙甘草6g。
二诊:服药5剂,诸症好转,腹痛偶尔发作,胃有时胀满,嗳气则舒,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仍以上方加减。
柴胡10g,生白芍10g,佛手10g,郁金10g,党参10g,炙甘草6g。
三诊:服药5剂,诸症消失。 3.4 便秘 王某,男,35岁,职业:个体工商户,近日来大便干燥,小便频,食欲减退,嗳气,四肢发凉,面有忧容,腰酸痛,房事消沉,耳鸣时响,苔薄白,两手脉俱沉细。
辩证:肾阳亏虚,无力传送,治法:补助肾气,温阳通便。
处方:济川煎加减。
肉苁蓉30g,巴戟天15g,怀牛膝15g,当归10g,麻子仁10g,泽泻6g,升麻3g。
二診:服药5剂,毫无寸功,排便反而更加艰难,小便黄赤,胃胀满,情绪烦躁,失眠,面红目赤,耳鸣加重,舌红苔黄,脉沉细弦。笔者自思:四肢发凉,腰酸耳鸣,房事消沉,脉沉细,一派肾阳亏虚之象,缘何用药无效?忽然想起张景岳“独处藏奸”之说,于是详察脉象,两手脉虽然沉取始应,但沉取不绝搏指有力,且有躁扰不宁之象。又想起《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脉沉,亦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可与小柴胡汤”。最后详问起病之因,原来由于生意不佳,着急上火而致本病。于是恍然大悟,原来此乃肝胆气郁,少阳枢机不利,阳气不得畅达之证,少阳枢机不利,阳气郁闭于内,不能调达肠胃,则大便干燥不畅,食欲减退;阳气郁闭于内,不能外达四肢,则手足发凉;不能温煦宗筋,则房事消沉;阳气郁闭于内而不外泄则化火,少阳郁火循经上扰耳窍,则耳鸣;阳郁于内,不能宣达气血以上升,则脉沉,不能鼓动气血以充盈脉道,则脉细;误服补阳之药,故导致诸症加重。因此改用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30g,黄芩15g,栀子10g,决明子15,枳壳10g,生半夏10g,党参10g,炙甘草6g。
三诊:服药7剂,大便已通但有排不净之感,时而胃胀,舌红苔白,脉细,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15g,生白芍15g,栀子10g,枳壳10g,佛手10g,炙甘草6g。
四诊:服药7剂,诸症消失。
总之,小柴胡汤治疗脾胃疾病远远不止上述三例病证,但只要抓住“少阳郁热,克犯胃土”之病机特点,即可放胆应用,“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参考文献
[1] 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聂惠民,等.长沙方歌括(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脾胃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0-02
小柴胡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经方。
1 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
柴胡八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由此可见小柴胡汤由七味药物组成,按其性味分为三类。一类是苦味藥,即柴胡与黄芩。一类是辛味药,即半夏与生姜。一类是甘味药,即人参与炙甘草、大枣。
2 小柴胡汤的配伍意义
小柴胡汤的配伍特点亦体现于三个方面。
2.1 柴胡配黄芩以治胆 柴胡味苦性微寒,气质轻清,以疏少阳经中之郁热;黄芩味苦性寒,气味较重,以清少阳胆府之邪火。二药相合,经府同治,疏清并行,使少阳郁热即从外散又从内彻。
2.2 半夏配生姜以治胃 半夏味辛性温,能燥湿化饮,下气止呕;生姜味辛性微温,能温中降逆,健胃止呕,并制半夏之毒。二药相伍,其用有三。①调和胃气以止呕。半夏温燥化饮,生姜辛散开结,二药皆能降逆止呕,合而用之,则饮去结开,胃气和降,则呕自止。②辅佐柴胡、黄芩以逐邪。柴胡、黄芩为苦味药,半夏、生姜乃辛味药,苦味药具有泄热之功,辛味药具有散结之能,苦以泄之,辛以散之,因此半夏、生姜不仅能够治胃止呕,而且还能帮助柴胡、黄芩以散少阳之郁热。③运行人参、甘草、大枣之泥滞。人参、甘草、大枣均有甘温补益之性,三药配伍姜、夏,则补而不滞。
2.3 人参配甘草、大枣以治脾 人参、甘草、大枣俱为甘温之药,对于一般外感病证而言,用人参等甘温之品具有闭门留寇之弊,小柴胡汤选用此三味药,其用亦有三。①扶正驱邪。少阳为小阳,弱阳,抗邪之力不强,病入少阳,正气不足,故用甘温之药以补益正气,扶正抗邪。②防邪内传。少阳为三阳与三阴之枢,正气不足之时,少阳之邪倘若内传三阴则太阴首当其冲,故当遵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则,扶助脾气,使少阳之邪不得内传太阴。③调和诸药。既抑制柴、芩之苦寒,以防伤脾害胃;又抑制姜、夏之辛燥,以防耗气伤津。
3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不仅能够治疗外感病,而且能够治疗许多内伤杂病,因此千百年来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小柴胡汤治疗一些常见脾胃病,发现只要辩证准确,应用得当,常常效果显著,令人满意,今略述一二,以供参考。
3.1 胃痛 姚某,女,50岁,职业:高中教师,平素性情急躁,爱发脾气,最近由于临近高考,工作压力大,加上疲劳过度,以致胃脘疼痛,伴有食欲不振,干呕反酸,嗳气不畅,胸胁胀闷,情绪烦躁,失眠,口干苦,大便不畅有排不净之感,小便黄,舌边尖红,苔白黄,脉弦细,曾在他诊治,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肝胆超检查无异常表现,给予奥美拉唑、西沙比利等药物,疗效不明显,于是到我院来诊。
辩证:胆木郁热,克犯胃土,治法:疏胆泄热,调和胃气。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30g,黄芩15g,栀子10g,生半夏10g,生姜3片,元胡10g,郁金10g,炙甘草6g。
二诊:服药7剂,胃痛大减,偶有胀满之感,嗳气,食欲好转,舌淡红,苔白,脉细,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生白芍10g,栀子10g,炙甘草6g。
三诊:服药5剂,诸症消失。
3.2 胃痞 于某,男,39岁,职业:厨师。患者自诉半月前因工作失意而借酒消愁,遂致胃脘堵胀不舒,按之不痛,食欲减退,频频嗳气,嗳气之后胃满之感不减,大便不畅,小便黄,神情默默,有时烦躁易怒,口苦而且发粘,舌边尖红,苔白腻,左手脉沉细,右手脉细滑,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辩证:肝胃不和,胃气壅滞,治法:疏肝和胃,消痞散结。
处方:小柴胡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柴胡20g,黄芩10g,旋复花6g,代赭石10g,生半夏10g,竹茹20g,枳壳10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4片。
二诊:服药7剂,胃满已经减轻,时而嗳气反酸,口发粘,乏力,脉细滑。
旋复花6g,代赭石10g,柴胡10g,生半夏10g,茯苓10g,党参10g,炙甘草6。
三诊:服药5剂,上证好转,给予香砂六君丸以善其后。
3.3 腹痛 张某,女,42岁,职业:工人。患者以往有腹痛病史,每于劳累过度或情志不舒而发作,昨日与丈夫吵架之后,突然腹痛不止,伴胁肋疼痛,胃胀恶心,频频嗳气,右上腹按压疼痛,无反跳痛,莫菲证阳性,神疲乏力,口干苦,舌红苔黄,左手脉弦细,右手脉弦滑,肝胆B超检查显示:慢性胆囊炎。
辩证:肝胆气郁,横逆犯脾,治法:疏肝理气,缓急止痛。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20g,生白芍15g,佛手10g,郁金10g,川楝子6g,生半夏6g,党参10g,炙甘草6g。
二诊:服药5剂,诸症好转,腹痛偶尔发作,胃有时胀满,嗳气则舒,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仍以上方加减。
柴胡10g,生白芍10g,佛手10g,郁金10g,党参10g,炙甘草6g。
三诊:服药5剂,诸症消失。 3.4 便秘 王某,男,35岁,职业:个体工商户,近日来大便干燥,小便频,食欲减退,嗳气,四肢发凉,面有忧容,腰酸痛,房事消沉,耳鸣时响,苔薄白,两手脉俱沉细。
辩证:肾阳亏虚,无力传送,治法:补助肾气,温阳通便。
处方:济川煎加减。
肉苁蓉30g,巴戟天15g,怀牛膝15g,当归10g,麻子仁10g,泽泻6g,升麻3g。
二診:服药5剂,毫无寸功,排便反而更加艰难,小便黄赤,胃胀满,情绪烦躁,失眠,面红目赤,耳鸣加重,舌红苔黄,脉沉细弦。笔者自思:四肢发凉,腰酸耳鸣,房事消沉,脉沉细,一派肾阳亏虚之象,缘何用药无效?忽然想起张景岳“独处藏奸”之说,于是详察脉象,两手脉虽然沉取始应,但沉取不绝搏指有力,且有躁扰不宁之象。又想起《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脉沉,亦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可与小柴胡汤”。最后详问起病之因,原来由于生意不佳,着急上火而致本病。于是恍然大悟,原来此乃肝胆气郁,少阳枢机不利,阳气不得畅达之证,少阳枢机不利,阳气郁闭于内,不能调达肠胃,则大便干燥不畅,食欲减退;阳气郁闭于内,不能外达四肢,则手足发凉;不能温煦宗筋,则房事消沉;阳气郁闭于内而不外泄则化火,少阳郁火循经上扰耳窍,则耳鸣;阳郁于内,不能宣达气血以上升,则脉沉,不能鼓动气血以充盈脉道,则脉细;误服补阳之药,故导致诸症加重。因此改用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30g,黄芩15g,栀子10g,决明子15,枳壳10g,生半夏10g,党参10g,炙甘草6g。
三诊:服药7剂,大便已通但有排不净之感,时而胃胀,舌红苔白,脉细,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15g,生白芍15g,栀子10g,枳壳10g,佛手10g,炙甘草6g。
四诊:服药7剂,诸症消失。
总之,小柴胡汤治疗脾胃疾病远远不止上述三例病证,但只要抓住“少阳郁热,克犯胃土”之病机特点,即可放胆应用,“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参考文献
[1] 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聂惠民,等.长沙方歌括(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