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居已成主流生活方式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美国各大城市中年单身人口显著增长。相比琐碎忙碌的家庭生活,独居人士认为,独居享有更多空间和自由,可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吸引不少已婚中年人士投身其中。
  美国社会学家认为,独居时代降临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数据显示,独居家庭和无子女的丁克家庭已成为美国主流居家生活方式,高于由父母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和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
  有人过得开心
  不少人主动选择独居,是因为视个人自由高于一切,无法接受婚姻或家庭生活中必需的妥协让步。
  来自达拉斯的拉迪卡就是这样一个“单身狂人”。60岁的她是教育软件分析师,单身至今并乐在其中。
  “我一直自己住,在4个不同的国家生活过,这没什么大不了。我有自己的公司,会开飞机,一切事情都自己打理。”她说。
  拉迪卡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颇为满意:“我不忧虑未来,回家后犯不着与人争执,既不担心背叛也不会有‘空巢症’。与许多已婚朋友相比,我的生活可谓无忧无虑。”
  对于不少家庭刚刚成形、疲于应付工作和家务的中产阶级,这样的生活方式确实令人羡慕:周末睡到自然醒,晚饭爱做不做,留出大把时间发展个人爱好,与好友聊聊电影、音乐和书籍。
  即使是没有孩子的中年夫妻,因为要顾及对方感受,生活也不可能如独居那样随心所欲。或许,这能解释为什么美国近年来中年独居人口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55岁至64岁美国人中,目前有21%独居,将近2倍于1999年水平。这些独居人士主要生活在大城市,《纽约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曼哈顿和华盛顿特区,近半数住户为独居者,而在爱达荷州和犹他州等相对偏僻的地方,只有两成住家为独居。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利嫩伯格认为,独居时代降临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当今的独居人士相较以前更不容易为孤独感所折磨,因为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与人交流。
  享受独居的中年人士以女性为主。与年轻时相比,这些50岁左右的中年女子无论人格和经济都更独立,生活能力强,加上多年积累的社交圈,更适应没有家庭羁绊的生活。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博客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甚至将此现象上升到第二次女性解放运动的高度。
  “就像20多岁的时候一样,我们质疑常理,挑战现状,固执坚持波西米亚的生活方式,绝不因循守旧。”该网站文章写道,“‘婴儿潮’一代正坚决破除关于衰老的一切典型,重新定义60岁之后的生活。”
  有人过得差劲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好。
  杂志编辑和电影评论员朱莉安在纽约社交圈小有名气。过去30多年中,她在曼哈顿的顶层阁楼公寓成为时尚风向标,总有各界潮人出入。在20世纪60年代,穿着喇叭裤、披着长发的嬉皮士是这里的常客。如今,这些人已年近50岁,还是一副摇滚做派,隔三岔五通宵派对。
  这种生活显得很酷很潇洒,其实更像在透支未来和健康。由于几乎夜夜笙歌,朱莉安和她的众多朋友明显休息不足,徘徊在酒精和毒品边缘。据说,少碰可卡因是他们的首要健康准则,至于吸烟、酗酒那是在所难免。
  幸运的是,朱莉安一直乐在其中,30岁、40岁到50岁也这么一路走了下来。然而,有两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快乐独居:一是近年来横扫美国的经济萧条,二是她终于跨进了60岁这道槛。
  公司倒闭了,朱莉安因为拖欠高额房租被赶出了顶层公寓。一次病毒感染最终击垮了她,不得不住院一周,却因为没缴纳过医保金,负担不起住院费。这时候,她身边几乎没有指得上的人。虽然她交友众多,住院期间却鲜有探访者,更难找人在经济上予以支持。
  出院后,朱莉安搬到一处廉价的小房子居住。偶有善意的朋友想登门造访,也遭到她拒绝。“她白天就开始喝酒,不守约,整天穿着浴袍。”朋友乔说,“我非常担心她。”
  尽管有学者认为独居生活是社会的进步,但也有科学家试图证明长期独居有损健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斯蒂文·科尔甚至从基因层面予以分析,认为长期的孤独感和人体基因表达的改变之间相互关联。一个人越孤独,体内“好”基因的表达关闭越多,例如更容易发炎而不是产生抗体,这会让人更加虚弱,更容易患上心脏病甚至癌症。
  科尔的调查还发现,单纯的社交网络朋友圈实际无助于减轻孤独感。在网络上得到再多个“赞”,也不及在生活中几个知心朋友和熟人的寥寥数语。
  重新定义“孤独”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利嫩伯格认为,独居兴起是美国社会经历的最深刻变革。
  20世纪50年代,有400多万美国人独居生活,独居户仅占总户数的的9%。那个年代,人们除非迫不得已,不会选择独居。独居人士常见于西部各州,如阿拉斯加、蒙大拿和内華达等地。这些地方相对偏远、人口稀少,大量依赖外来劳力。到此打工者多为单身年轻男性,为挣钱远赴他乡,不得已独居生活。一旦攒下些钱或年纪大了,他们就会结束单身,结婚生子,过上传统的居家日子。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2011年统计结果显示,有近3300万美国人独居生活,独居户占总户数的28%。这一数据意味着,独居家庭和无子女的丁克家庭已经成为美国主流居家生活方式,高于由父母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和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
  更重要的是,如今罕见“过渡型”独居者,即成家前短暂独自生活之人。研究显示,一旦独自生活5年以上,这些独居者极有可能终身维持孤家寡人的生活方式。在美国,除了育有子女的夫妻,独居者的生活状态最为稳定。与50多年前的情况不同,他们更常见于城市之中。
  当独居成为主流生活方式,社会学者纷纷试图重新定义“孤独”。
  克利嫩伯格欢迎独居时代到来,认为尚无证据显示独居生活令美国人更加孤独。他发表不少学术文章强调,衡量生活是否孤独,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卡乔波与人合著《孤独》一书,指出是否独居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是否感觉寂寞。
  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独居者更自由地通过社交网络彼此联系,往往能在短时间内一呼百应,走出家门聚到一起。
  (摘自《新民晚报》)
其他文献
剧院变身最美书店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雅典人书店以华丽精美著称,作为该市名片之一,外国游客甚至专门寻觅这处特色书店。  这里原是大精彩剧院,建于1919年,能容纳500名观众。4排包厢均衡排列在剧院舞台两侧中心位置,装饰精美。拱顶绘画主题为和平,和平女神在一片花簇中起舞,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变身书店后,地面层设为销售和阅读区,地下一层为儿童专用售书区和音像作品展销区。内设扶梯,书店两侧拾阶而
期刊
在第75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上,英国老戏骨加里·奥德曼凭借在丘吉尔传记片《至暗时刻》里殿堂级的演技,众望所归地将剧情类影帝桂冠收入囊中。此片在国内公映时同样赢得掌声一片,同时也再次将国内观众的视线带回77年前英国历史上一段风雷激变的“至暗时刻”。  当时,大半个欧洲沦陷于纳粹的铁蹄之下,30多万英国陆军精华被困在法国几个巴掌大的港口命悬一线。自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这个纵横五湖四海的海洋霸主在将近一个半
期刊
帕加马卫城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境内,是上古世界最耀眼的城市之一。这处历史遗迹曾是阿塔罗斯王朝的首都,它的寺庙、剧院、柱廊、竞技场、祭坛和图书馆等在当时无出其右。帕加马卫城是我们了解上古世界的一把金钥匙,难怪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展览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公元前323年,30余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英年早逝,留下一个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辽阔王国,却没有子嗣继承。这位马其顿国王对波斯帝国的征服
期刊
在汉代以前,中国文明本来是一个孤独的存在,是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世界连结在一起,从此中国成为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开始有机会贡献于整个人类。有贡献,也有吸纳,一方面分享世界各地的文明成果,一方面向世界输出文化结晶。  中国是第一批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但是相对而言,在这一轮进程中,中国进入世界体系却是最晚的。通常所说的四大或五大文明古国,环地中海周围有三个,古埃及、西亚和古希腊,稍远的是古印度
期刊
伊豆是诗的故乡,世上的人这么说。  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一个历史学家这么说。  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海景的画廊,还可以这么说。  整个伊豆半岛是一座大花园,一所大游乐场。就是说,伊豆半岛到处都具有大自然的惠赠,都富有美丽的变化。  如今,伊豆有三个入口:下田、三岛修善寺、热海。不管从哪里进去,首先迎接你的,是堪称“伊豆的乳汁和肌体”的温泉。然而,由于选择的入口不
期刊
清代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的描述也是建筑师曾仁臻的童年印象。曾仁臻,号鱼山,80后建筑师,在山林鄉野间度过年幼时光,对大自然有着故土般的念想。长大以后,虽然游历名山胜水见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但对微小的察觉却渐渐疏远。  而后鱼山再读沈复孩童般的、以小见大的微观视角,令他重获启发。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小人国”——
期刊
前不久,看到网友说的一句话“不翻书,生活就会对你翻脸”,颇有感触。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不读书,就少了深度学习他人的机会,就会少了对生活的思考,少了生活的智慧与艺术,生活就会对我们“翻脸”。  读书为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阅读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世界。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哈维兰所说:“好的阅读对于心灵就像优质的眼镜对于眼睛一样,它可以使你看到生活的细微之处。”我们看到的世界总
期刊
什么时候最能让你回忆起童年时光?笔者觉得,是翻起那些童年老照片的时候。  因为那些照片承载着过去的时光,它不仅可以唤醒我们对那些场景的记忆,还可以唤醒它背后的故事—那些童年里曾说过的稚嫩的话、曾一起玩耍的伙伴的音容笑貌、曾与家人一同去过的地方……都在看这些老照片时得以被唤醒—这些老照片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们带着时光的印记。  这是一本同样带着时光印记的书—《慢走哦,小时光》。书中用84幅图画回忆了作
期刊
2017年11月23日,四川栗子坪。  笼门拉开,大熊猫“八喜”和“映雪”冲出笼子,一溜烟奔入森林,回归大自然。  为了这一刻,许多人付出了极大艰辛,甚至鲜血。至今还在医院治疗的韦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仫佬族青年研究者韦华,2016年底意外被大熊猫攻击,一度命悬一线。  “八喜”回归大自然这天,得到此消息的韦华露出欣慰的笑容。  挚爱,促他千里追大熊猫  “‘八喜’回家了,
期刊
2016年,由科幻小说《火星救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球上映,其小说本身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硬科幻佳作。中国畅销书《三体》也是凭借其严谨的天体物理描述和情节架构,荣获科幻界大奖“星云奖”。不同于以情节取胜、科技内容较弱的软科幻,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为基础,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本期摘选了美国媒体评选的“史上十佳硬科幻小说”,喜欢的读者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