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重视理解分析而轻视背诵积累。而几十年来的实践却证明,前者的效果很不理想。我们不难发现,当今许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的语文功底还远不如旧社会读四、五年私塾的学生。究其原因,我以为是当今的学生背诵积累的东西太少的缘故。因此,我认为,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重拾传统的“背功”。
“背功”,即背诵的功夫。可能许多人一谈到背诵就认为那是死记硬背,毫无益处,这是对背诵最大的误解。实际上,背诵是一种古老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精粹,其作用之重大在今天尤其值得关注。
背诵能充实我们的语言仓库。我们的头脑就像一个仓库,通过背诵,我们可以在其中储存大量的语言材料,背得越多,“仓库”就越满,越丰富。学语言特别讲究积累,尤其是词汇的积累。通过背诵,那些名篇佳作中新鲜的词语,精彩的句子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我们的积累,久而久之,我们的词汇就会变得丰富起来。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无一不经过大量背诵。汉代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年轻时就能背诵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才高八斗的曹植,十岁左右,便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唐代大诗人杜甫也“群书万卷常暗诵”。正是因为他们背得多,积累得多,他们的语言仓库才变得异常丰富,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背诵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它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规范。我们背诵的课文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规范化的书面语言。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这些规范化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进行吸收,慢慢地,我们的头脑中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规范。久而久之,原来不规范的方言土语和不良的语言习惯逐渐地被规范的书面语言所代替,从而促进了我们的语言发展。背诵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流畅。学语言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的过程。背诵那些名篇佳作,实际上就是对它们的模仿,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套路、模式。这样,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依据一定的套路、模式流畅地进行,而不会觉得受到阻滞。背诵还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迅捷。通过背诵而储存、积累在我们头脑中的语言,往往是浓缩的精华,既有储存轻便,更有提取快捷的特点,因此,当我们需要表达某一事物或思想时,我们就能迅捷地从语言仓库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或者很容易找到某个最恰当的词,进行恰如其分的表达。
背诵既能提高我们书面语的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背诵多的人,不但写文章得心应手,意到笔随,而且讲起话来也能出口成章,文采斐然,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背诵能培养我们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读书体会:一些经典的著作(文章),必须慢慢读,用心去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而且每读一遍对著作(文章)体会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同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思有可能不同,只有通过多读,才能慢慢地领会其中的意思,懂得其中的规律。而背诵,实际上就是一个熟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慢慢地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品味出其艺术上的特色、妙处。这样,慢慢地,我们的语言感受力就提高了。一个背书多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语感,他能一眼看出一篇文章的动人处,一首诗的精妙处,并能进行较深的品味鉴赏。
背诵能使我们深受文化、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熏陶。要求背诵的课文往往文质兼美:它们既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又有着很强烈的情感色彩以及审美效果。多背诵这些文章,能使我们深受其熏陶,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尤其是背诵古代诗词,你往往能感受到诗中喷薄而出的思想情感,呼之欲出的艺术魅力,这样,你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诗的艺术境界,深受其陶冶。
背诵还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一点也许是许多人容易忽视的。背诵是有意识记的过程,我们通过反复熟读,加深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产生持久的稳固的记忆,从而锻炼了记忆能力。实践证明,一个人背诵越多,他的记忆力就越强:他不但记得多,记得快,而且记得久。另外,通过背诵积累的大量材料,不仅有储存的作用,而且还有检索的作用,可以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背诵的作用实在很多,也很大。既然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尽量多背点东西,尤其是多背点古代诗文。当然,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这方面,教师要作一定的方法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下面不妨列举几例。
一、理解记忆法。在背诵文章时,我发现很多同学根本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械记忆的能力逐渐减弱,而理解记忆的能力增强。现在做老师了,对于文言文,我没有着意去背,却感到很多句子都能记住,究其原因,是在备课时,已经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学生在背诵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先理解文意,再去背诵。这样的背诵不仅快速而且不容易忘记。
二、各个击破法。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就有“成就感”了,这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的多。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三、顺藤摸瓜法,又叫首字提示法。学生背诵时常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下句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接着背下去。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如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背的《归去来兮辞》的第二段,在背诵时把“舟、风、问、恨、乃……”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 “卡脖”时提醒自己。如此往复,就记住了这张图谱,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背诵的方法远不止这几个,但不管是什麽方法,一定要是适合自己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应提倡学生自己去摸索出一些背诵的方法。
总之,背诵是对语文本质属性的回归。在语文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的今天,我们重拾传统的“背功”,绝不是复古倒退,相反,正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原!
“背功”,即背诵的功夫。可能许多人一谈到背诵就认为那是死记硬背,毫无益处,这是对背诵最大的误解。实际上,背诵是一种古老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精粹,其作用之重大在今天尤其值得关注。
背诵能充实我们的语言仓库。我们的头脑就像一个仓库,通过背诵,我们可以在其中储存大量的语言材料,背得越多,“仓库”就越满,越丰富。学语言特别讲究积累,尤其是词汇的积累。通过背诵,那些名篇佳作中新鲜的词语,精彩的句子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我们的积累,久而久之,我们的词汇就会变得丰富起来。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无一不经过大量背诵。汉代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年轻时就能背诵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才高八斗的曹植,十岁左右,便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唐代大诗人杜甫也“群书万卷常暗诵”。正是因为他们背得多,积累得多,他们的语言仓库才变得异常丰富,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背诵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它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规范。我们背诵的课文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规范化的书面语言。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这些规范化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进行吸收,慢慢地,我们的头脑中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规范。久而久之,原来不规范的方言土语和不良的语言习惯逐渐地被规范的书面语言所代替,从而促进了我们的语言发展。背诵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流畅。学语言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的过程。背诵那些名篇佳作,实际上就是对它们的模仿,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套路、模式。这样,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依据一定的套路、模式流畅地进行,而不会觉得受到阻滞。背诵还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迅捷。通过背诵而储存、积累在我们头脑中的语言,往往是浓缩的精华,既有储存轻便,更有提取快捷的特点,因此,当我们需要表达某一事物或思想时,我们就能迅捷地从语言仓库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或者很容易找到某个最恰当的词,进行恰如其分的表达。
背诵既能提高我们书面语的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背诵多的人,不但写文章得心应手,意到笔随,而且讲起话来也能出口成章,文采斐然,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背诵能培养我们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读书体会:一些经典的著作(文章),必须慢慢读,用心去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而且每读一遍对著作(文章)体会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同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思有可能不同,只有通过多读,才能慢慢地领会其中的意思,懂得其中的规律。而背诵,实际上就是一个熟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慢慢地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品味出其艺术上的特色、妙处。这样,慢慢地,我们的语言感受力就提高了。一个背书多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语感,他能一眼看出一篇文章的动人处,一首诗的精妙处,并能进行较深的品味鉴赏。
背诵能使我们深受文化、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熏陶。要求背诵的课文往往文质兼美:它们既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又有着很强烈的情感色彩以及审美效果。多背诵这些文章,能使我们深受其熏陶,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尤其是背诵古代诗词,你往往能感受到诗中喷薄而出的思想情感,呼之欲出的艺术魅力,这样,你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诗的艺术境界,深受其陶冶。
背诵还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一点也许是许多人容易忽视的。背诵是有意识记的过程,我们通过反复熟读,加深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产生持久的稳固的记忆,从而锻炼了记忆能力。实践证明,一个人背诵越多,他的记忆力就越强:他不但记得多,记得快,而且记得久。另外,通过背诵积累的大量材料,不仅有储存的作用,而且还有检索的作用,可以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背诵的作用实在很多,也很大。既然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尽量多背点东西,尤其是多背点古代诗文。当然,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这方面,教师要作一定的方法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下面不妨列举几例。
一、理解记忆法。在背诵文章时,我发现很多同学根本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械记忆的能力逐渐减弱,而理解记忆的能力增强。现在做老师了,对于文言文,我没有着意去背,却感到很多句子都能记住,究其原因,是在备课时,已经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学生在背诵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先理解文意,再去背诵。这样的背诵不仅快速而且不容易忘记。
二、各个击破法。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就有“成就感”了,这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的多。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三、顺藤摸瓜法,又叫首字提示法。学生背诵时常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下句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接着背下去。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如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背的《归去来兮辞》的第二段,在背诵时把“舟、风、问、恨、乃……”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 “卡脖”时提醒自己。如此往复,就记住了这张图谱,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背诵的方法远不止这几个,但不管是什麽方法,一定要是适合自己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应提倡学生自己去摸索出一些背诵的方法。
总之,背诵是对语文本质属性的回归。在语文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的今天,我们重拾传统的“背功”,绝不是复古倒退,相反,正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