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是否符合直接入院标准分为急救组和转院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入院时的症状基本无改变、瘫痪以及死亡率等方面,急救组明显要优于转院组,P<0.05;其中,急救组有1例患者死亡,转院组有4例患者死亡;而且经过随访,发现急救组的预后情况要优于转院组,P<0.05。
结论:在进行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过程中,可通过采用电话指导、正确评估病情,以及有效固定和正确搬运等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17-02
在临床上,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常伴有脊髓损伤的严重病症,往往容易因未及时采取急救方法,而导致患者死亡[1]。为此,本研究主要结合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在2010~2013年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39例,女性为21例,年龄范围23~76岁,平均年龄(31.7±2.8)岁。受伤至入院治疗时间为2h~8d,平均(2.4±1.1)d。其中包括38例车祸伤患者,14例高处坠落伤患者,5例头颈击伤患者和3例跌伤患者。根据是否符合直接入院标准,将其分为急救组38例和转院组2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2疗效评价标准。分别用针刺、棉絮测试C4-7神经节段内的感觉神经轴突支配区域的锐痛觉与浅触觉,按缺失0分、障碍1分及正常2分评分。检查C5-8神经节段的神经根运动轴突支配的肌及肌群,根据完全瘫痪、可触感肌力收缩、不对抗地心引力主动活动关节,以及可对抗地心引力全关节活动、可对抗中度阻力全关节活动、正常,分别打分0~5分;按照100分标准行自我评价。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在初步接诊急救组患者时,应在电话中告知现场人员严禁移动患者,并将患者情况详细告知出诊人员。待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后,再通过创伤评分法(RTS)對患者伤情进行及时评估[2]。若是有大出血、创伤性休克等危险伤情发生,出诊人员应及时行静脉输液,并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以及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为防止部分患者呕吐阻塞呼吸道,需要尽早对其进行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清理,尤其是合并高位颈髓患者,更需要予以重视。对于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来说,则需要通过夹板固定。另外,若患者昏迷不醒,此时应在稳定脊柱的前提下,对其颈部抵抗,以及神经系统反射、运动等进行详细检查,严禁随意托起头部。脊髓损伤情况的判断应以感觉障碍节段平面为依据,再由3人负责平行搬运硬担架。搬动患者时应保证其头部、身体呈直线,并用沙袋固定其颈部两侧。在入院后,再根据患者具体伤情进行处理,采用CT、X线片或MRI等检查。
在患者入院5d左右,应根据其颈椎骨折程度、脊髓受压部位以及损伤阶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及入路方式[3]。同时,给予3~24个月的随访,通过放射线检查、感觉检查和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患者预后情况。
1.2.2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材料采用(X±S)表示,对比用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研究,全组患者在入院情况方面,急救组要优于转院组,P<0.05;另外在预后方面,发现急救组同样优于转院组,P<0.05。见表1、表2。
由此可见,两组入院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12h内,急救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6%,转院组有4例患者死亡,占18.2%。另转院组有2例因瘫痪放弃治疗,故不将其列入预后检查范围。
3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症,通常除了感觉缺失、神经损伤和四肢瘫痪之外,还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4]。在目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主要环节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手术治疗和术后训练等。其中,院前急救即对患者的第一处理,是有效救治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5]。通常医务人员可在120电话接诊时对现场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和指导,便于出诊人员及时掌握患者伤情,同时通过电话指导正确搬运患者,还可起到有效避免现场人员不恰当移动患者的作用,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继发性损伤或截瘫等情况出现。一般出诊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行伤情评估法,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判断;在确定无生命威胁后,再对其损伤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固定法和搬运法,可用沙袋固定颈部,由3人负责搬运。在本组研究中,直接进行急救的患者在入院情况上明显优于其他医院转院患者,P<0.05,除了5例死亡和2例因瘫痪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在3~24个月的随访中,发现急救组的恢复情况相对于转院组要更好,P<0.05。
临床治疗通常可采用副作用小、甲基强的松龙类药物治疗,用于抑制其脊髓神经元兴奋,并辅助使用具有抗炎症及抗氧化效果的静脉维生素C治疗;同时,为避免常见的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出现,还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无菌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6]。
经本研究表明,在进行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过程中,可通过采用电话指导、正确评估病情,以及有效固定和正确搬运等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吴方强,康雪峰,付波.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方法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8,03,(10):1023-1024
[2]李虹,殷国光.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8,(25):256-257
[3]王义生,翟福英,王利民,许建中,张毓洲,皮国富,夏磊,廖文胜,王卫东.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救治[J].实用骨科杂志,2007,01,(25):503-504
[4]祁文,刘汝专,潘汉升,唐晓菊,刘建航,刘锐.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05,(20):147-148
[5]裴飞舟,尚显文,张皓,李振武,尹瑞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J].现代预防医学,2009,01,(10):569-570
[6]巫洪波,姚仕奋,谢惠缄,陈民,江铃波,王大城.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9,03,(28):56-57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是否符合直接入院标准分为急救组和转院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入院时的症状基本无改变、瘫痪以及死亡率等方面,急救组明显要优于转院组,P<0.05;其中,急救组有1例患者死亡,转院组有4例患者死亡;而且经过随访,发现急救组的预后情况要优于转院组,P<0.05。
结论:在进行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过程中,可通过采用电话指导、正确评估病情,以及有效固定和正确搬运等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17-02
在临床上,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常伴有脊髓损伤的严重病症,往往容易因未及时采取急救方法,而导致患者死亡[1]。为此,本研究主要结合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在2010~2013年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39例,女性为21例,年龄范围23~76岁,平均年龄(31.7±2.8)岁。受伤至入院治疗时间为2h~8d,平均(2.4±1.1)d。其中包括38例车祸伤患者,14例高处坠落伤患者,5例头颈击伤患者和3例跌伤患者。根据是否符合直接入院标准,将其分为急救组38例和转院组2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2疗效评价标准。分别用针刺、棉絮测试C4-7神经节段内的感觉神经轴突支配区域的锐痛觉与浅触觉,按缺失0分、障碍1分及正常2分评分。检查C5-8神经节段的神经根运动轴突支配的肌及肌群,根据完全瘫痪、可触感肌力收缩、不对抗地心引力主动活动关节,以及可对抗地心引力全关节活动、可对抗中度阻力全关节活动、正常,分别打分0~5分;按照100分标准行自我评价。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在初步接诊急救组患者时,应在电话中告知现场人员严禁移动患者,并将患者情况详细告知出诊人员。待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后,再通过创伤评分法(RTS)對患者伤情进行及时评估[2]。若是有大出血、创伤性休克等危险伤情发生,出诊人员应及时行静脉输液,并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以及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为防止部分患者呕吐阻塞呼吸道,需要尽早对其进行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清理,尤其是合并高位颈髓患者,更需要予以重视。对于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来说,则需要通过夹板固定。另外,若患者昏迷不醒,此时应在稳定脊柱的前提下,对其颈部抵抗,以及神经系统反射、运动等进行详细检查,严禁随意托起头部。脊髓损伤情况的判断应以感觉障碍节段平面为依据,再由3人负责平行搬运硬担架。搬动患者时应保证其头部、身体呈直线,并用沙袋固定其颈部两侧。在入院后,再根据患者具体伤情进行处理,采用CT、X线片或MRI等检查。
在患者入院5d左右,应根据其颈椎骨折程度、脊髓受压部位以及损伤阶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及入路方式[3]。同时,给予3~24个月的随访,通过放射线检查、感觉检查和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患者预后情况。
1.2.2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材料采用(X±S)表示,对比用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研究,全组患者在入院情况方面,急救组要优于转院组,P<0.05;另外在预后方面,发现急救组同样优于转院组,P<0.05。见表1、表2。
由此可见,两组入院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12h内,急救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6%,转院组有4例患者死亡,占18.2%。另转院组有2例因瘫痪放弃治疗,故不将其列入预后检查范围。
3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症,通常除了感觉缺失、神经损伤和四肢瘫痪之外,还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4]。在目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主要环节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手术治疗和术后训练等。其中,院前急救即对患者的第一处理,是有效救治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5]。通常医务人员可在120电话接诊时对现场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和指导,便于出诊人员及时掌握患者伤情,同时通过电话指导正确搬运患者,还可起到有效避免现场人员不恰当移动患者的作用,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继发性损伤或截瘫等情况出现。一般出诊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行伤情评估法,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判断;在确定无生命威胁后,再对其损伤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固定法和搬运法,可用沙袋固定颈部,由3人负责搬运。在本组研究中,直接进行急救的患者在入院情况上明显优于其他医院转院患者,P<0.05,除了5例死亡和2例因瘫痪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在3~24个月的随访中,发现急救组的恢复情况相对于转院组要更好,P<0.05。
临床治疗通常可采用副作用小、甲基强的松龙类药物治疗,用于抑制其脊髓神经元兴奋,并辅助使用具有抗炎症及抗氧化效果的静脉维生素C治疗;同时,为避免常见的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出现,还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无菌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6]。
经本研究表明,在进行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过程中,可通过采用电话指导、正确评估病情,以及有效固定和正确搬运等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吴方强,康雪峰,付波.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方法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8,03,(10):1023-1024
[2]李虹,殷国光.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8,(25):256-257
[3]王义生,翟福英,王利民,许建中,张毓洲,皮国富,夏磊,廖文胜,王卫东.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救治[J].实用骨科杂志,2007,01,(25):503-504
[4]祁文,刘汝专,潘汉升,唐晓菊,刘建航,刘锐.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05,(20):147-148
[5]裴飞舟,尚显文,张皓,李振武,尹瑞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J].现代预防医学,2009,01,(10):569-570
[6]巫洪波,姚仕奋,谢惠缄,陈民,江铃波,王大城.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9,03,(2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