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常见病的发病率和引起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神经内科病人进行常见疾病的分类统计(个人信息、疾病类型、疾病分布等),并对致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脑梗塞在神经内科的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占实验总人数的43.08%,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科常见病中男患者患病比例为60.77%,女患者患病比例为39.33%,男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科常见疾病60岁以上的患者患病比例为52.31%,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险因素中脑梗塞发病的概率最高(43.08%);男性在神经内科疾病患病几率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的年龄多分布在60岁以上;对参与实验的130患者生活习惯进行分析统计发现,59例患者嗜烟嗜酒,37例患者嗜甜嗜咸,42例患者脾气暴躁易怒,25例患者心情抑郁。结论:实验研究发现脑梗塞在神经内科的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男性比女性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在60岁以上发病率较高,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也易发生神经内科疾病。所以男性朋友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吸烟饮酒次数和数量,一些大于60岁的老龄朋友,应注意定时体检,提前预防神經内科疾病,降低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068-02
医院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方面疾病的科室,主要是收治一些脑出血、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癫痫、重症肌无力[2]、肿瘤等病人,这些病人一旦发生上述疾病,其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的发生的概率和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一般危险程度比较高,所以在临床上加强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3]和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神经内科病人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这130患者中,男性患者79人,女性患者51人,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9.51±4.13)岁。这130例实验患者一般资料均符合实验要求,本人和家人同意参与实验。
1.2方法
对参与实验的130例患者的个人信息、疾病类型、疾病分布等进行临床分类统计,详细询问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等,结合患者的临床统计分析确定患者的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与疾病相关问题的国际分类标
准》来判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当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时,患者的疾病类型为住院治疗的首次诊断证明。
1.4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输入到SPSS21.0软件中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资料对比分别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常见基本类型及性别、年龄分布
对130例实验患者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脑梗塞在神经内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占实验总人数的43.0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见病中男患者患病比例为60.77%,女患者患病比例为39.33%,男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3可以看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6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比例为52.3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危险因素分析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危险因素中脑梗塞发病的概率最高(43.08%);男性在神经内科疾病患病几率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的年龄多分布在60岁以上[4];对参与实验的130患者生活习惯进行分析统计发现,这130患者中,有59例患者嗜烟嗜酒,有37例患者嗜甜嗜咸,有42例患者脾气暴躁易怒,有25例患者心情抑郁。
3 讨论
神经内科涵盖的疾病类型比较多,一旦出现神经内科疾病一般表现为急性病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通过上文的实验研究发现脑梗塞在神经内科的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男性比女性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也易发生神经内科疾病[5]。
综上所述,性别、年龄和不良生活习惯是发生神经内科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一些男性朋友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吸烟饮酒次数和数量,一些大于60岁的老龄朋友,平时应注意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生,定期检查身体,如有必要在医嘱下可以适当服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药物。总之,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情平和,特别是老年人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降低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玛力亚;哈布力.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常见疾病与危险因素分析[J]. 系统医学, 2018, 3(10).
[2] 秦得营.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J].甘肃医药,2017,36(4):286-287.
[3] 李锐.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150-151.
[4] 陈丽莉.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和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5.
[5] 秦志军.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76):80.
【关键词】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068-02
医院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方面疾病的科室,主要是收治一些脑出血、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癫痫、重症肌无力[2]、肿瘤等病人,这些病人一旦发生上述疾病,其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的发生的概率和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一般危险程度比较高,所以在临床上加强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3]和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神经内科病人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这130患者中,男性患者79人,女性患者51人,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9.51±4.13)岁。这130例实验患者一般资料均符合实验要求,本人和家人同意参与实验。
1.2方法
对参与实验的130例患者的个人信息、疾病类型、疾病分布等进行临床分类统计,详细询问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等,结合患者的临床统计分析确定患者的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与疾病相关问题的国际分类标
准》来判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当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时,患者的疾病类型为住院治疗的首次诊断证明。
1.4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输入到SPSS21.0软件中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资料对比分别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常见基本类型及性别、年龄分布
对130例实验患者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脑梗塞在神经内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占实验总人数的43.0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见病中男患者患病比例为60.77%,女患者患病比例为39.33%,男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3可以看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6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比例为52.3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危险因素分析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危险因素中脑梗塞发病的概率最高(43.08%);男性在神经内科疾病患病几率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的年龄多分布在60岁以上[4];对参与实验的130患者生活习惯进行分析统计发现,这130患者中,有59例患者嗜烟嗜酒,有37例患者嗜甜嗜咸,有42例患者脾气暴躁易怒,有25例患者心情抑郁。
3 讨论
神经内科涵盖的疾病类型比较多,一旦出现神经内科疾病一般表现为急性病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通过上文的实验研究发现脑梗塞在神经内科的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男性比女性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也易发生神经内科疾病[5]。
综上所述,性别、年龄和不良生活习惯是发生神经内科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一些男性朋友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吸烟饮酒次数和数量,一些大于60岁的老龄朋友,平时应注意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生,定期检查身体,如有必要在医嘱下可以适当服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药物。总之,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情平和,特别是老年人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降低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玛力亚;哈布力.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常见疾病与危险因素分析[J]. 系统医学, 2018, 3(10).
[2] 秦得营.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J].甘肃医药,2017,36(4):286-287.
[3] 李锐.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150-151.
[4] 陈丽莉.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和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5.
[5] 秦志军.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