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怎么读书。
大家一定知道很多种读书方法,像“由浅入深法”“思维导图法”,等等。我最爱用“对照读书法”,就是关于一个话题,同时读几本不同的书,对比、推敲,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
这个人大家很熟悉吧——曹操。人们总是骂他奸诈,痛恨他在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源于《三国演义》,意思是说一个人宁可自己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自己。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人也太坏了。但这毕竟是小说里描述的,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我对照读了三本史书:《裴松之注三国》中的《魏书》篇、孙盛的《杂记》、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这三本书都记载了曹操杀人这件事,《裴松之注三国》的《魏书》篇中说: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与其他的客人抢劫了曹操的一些衣物,曹操就把他们一家给杀了。这种说法就相当于是曹操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但毕竟这一件事是出自《魏书》的,而《魏书》又是魏国编写的,肯定是維护曹操的。所以说,不能就此定论。
《杂记》和《世说新语》的说法则较一致,二者都表述为:曹操听见了吕伯奢的家人在磨刀子,以为是要杀他。但其实呢,吕家是准备杀羊来款待曹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曹操是疑心太重而误杀。所以之后曹操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就好像是曹操发现自己误杀无辜之后,很悲伤,只好自我安慰、自我排解。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这句话就变成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区别在哪儿呢?《杂记》和《世说新语》里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宁可我对不起别人,不能别人对不起我。这里的“别人”是特指吕伯奢一家。而《三国演义》中,天下人就是所有人,这个范围就不一样了。虽然都是恶,但恶的程度不同,分量也不一样。
对照阅读三本书,我虽不敢说了解曹操了,但至少不会再轻易跟风,给曹操戴一个“奸”的脸谱了。
这是我向大家推荐的读书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能用到这种“对照读书法”,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指导老师:郎春花)
大家一定知道很多种读书方法,像“由浅入深法”“思维导图法”,等等。我最爱用“对照读书法”,就是关于一个话题,同时读几本不同的书,对比、推敲,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
这个人大家很熟悉吧——曹操。人们总是骂他奸诈,痛恨他在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源于《三国演义》,意思是说一个人宁可自己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自己。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人也太坏了。但这毕竟是小说里描述的,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我对照读了三本史书:《裴松之注三国》中的《魏书》篇、孙盛的《杂记》、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这三本书都记载了曹操杀人这件事,《裴松之注三国》的《魏书》篇中说: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与其他的客人抢劫了曹操的一些衣物,曹操就把他们一家给杀了。这种说法就相当于是曹操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但毕竟这一件事是出自《魏书》的,而《魏书》又是魏国编写的,肯定是維护曹操的。所以说,不能就此定论。
《杂记》和《世说新语》的说法则较一致,二者都表述为:曹操听见了吕伯奢的家人在磨刀子,以为是要杀他。但其实呢,吕家是准备杀羊来款待曹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曹操是疑心太重而误杀。所以之后曹操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就好像是曹操发现自己误杀无辜之后,很悲伤,只好自我安慰、自我排解。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这句话就变成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区别在哪儿呢?《杂记》和《世说新语》里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宁可我对不起别人,不能别人对不起我。这里的“别人”是特指吕伯奢一家。而《三国演义》中,天下人就是所有人,这个范围就不一样了。虽然都是恶,但恶的程度不同,分量也不一样。
对照阅读三本书,我虽不敢说了解曹操了,但至少不会再轻易跟风,给曹操戴一个“奸”的脸谱了。
这是我向大家推荐的读书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能用到这种“对照读书法”,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指导老师: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