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7月,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的骨灰迁回东山,实现了他“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百姓在一起,和东山的大树在一起”的临终遗愿。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含泪为谷书记的坟墓添一抔热土。从此,东山形成了“先祭谷公,再拜祖宗”的习俗。时至今日,我们一直在追寻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县委书记一心为民的精神源头……
一
1949年2月15日,太行山的晨霭还未散去,谷文昌站在南湾村口,再次回望故乡。绵延不绝的巍峨峰峦,渐次被霞光染红,那是他的魂;刀削斧劈般的断壁中,崖柏从石缝探出身躯,如剑,如戟,直指苍穹,那是他的根。南下,是播撒火种,所以他义无反顾。临行前夜,他为母亲洗脚,不敢看母亲衰老的容颜,只是把那双粗糙豁裂的脚捧在手里,细细擦拭,直擦得泪眼蒙眬。父亲走时,他17岁,一生劳碌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紧抓着一捆柴火不肯放手,随之跌落悬崖的还有本就贫寒的家。他与兄长卖掉几分薄田和值钱的农具,安葬了父亲。家徒四壁,举目苍凉,为了活命,兄弟俩结伴逃过荒,挖过窑洞,做过长工,当过石匠。历尽生活的磨难,他开始思考,这世道怎样才能改变?穷人何时才能翻身?革命的星火渐渐在他心底燃成一把火炬。他积极参加农会,到民校学习知识,带领农民成立民兵队伍,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组织群众开荒养蚕,一边干革命一边搞生产。年轻的打石匠蜕变成坚定的革命者,终于在烽烟四起的抗日战场上举起布满老茧的拳头,向着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中共林北县第七区早期党员。
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彻底被瓦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吹响,党中央决定从太行和太岳两个革命老根据地选调一批优秀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谷文昌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在征求意见表中写下“没有困难”。
军号声声,红旗飘扬,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南下队伍与夹道相送的亲人依依惜别。谷文昌在村口一再回头,却看不见母亲挥动的手。队伍渐行渐远,老母亲躲在柴门后哭成泪人,她不愿用悲伤牵绊儿子的脚步,只能透过门缝将泪眼望穿。
越过大峡谷,告别露水河,队伍一路向南挺进。此时谷文昌并没有想到余生的岁月会在2000里之外的东山岛为治理风沙灾害倾尽心血,更没有想到死后魂归东山,栖身于绿洲之中深情北望,林涛阵阵传送,八百里巍巍太行發出振聋发聩的回响——“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二
如果说南下是一场诀别,那么太行山奔腾的革命地火和抗日的滚滚风雷是谷文昌唯一的行囊。从中原腹地到闽南的漫漫征途中,他无数次回想往昔的岁月又无数次展望崭新的未来,那个等待他播撒火种的地方,既远又近,面容模糊。都说那里是“南蛮之地”“交通不便,天气湿热”“三只蚊子可以炒一盘菜”,很多干部犯了怵,可他不怕,再大的苦都熬过来了,再难的仗也打胜了,他有理由也有决心在革命的下一站干出一番事业。那里有帆影随浪潮浮动,有鸥鸟绕桅杆盘旋,他能想象到的是海水的“蓝”,却想象不到风沙铺天盖地的“白”。事实上,东山岛以极不友好的方式接纳了他。
1950年5月12日,谷文昌随部队解放了东山岛。登岛之后,目睹阵阵狂风吹彻,飞沙漫卷,一夜之间吞噬了房屋和田园。谷文昌惊呆了,他想到了太行山的雪,想到了白雪茫茫、大雪封山、冰雪覆盖……想到很多形容雪景的词语,可他想不到这世上还有比雪更凛冽的彻骨寒冷。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东山无雪,这是落在几代东山人心上的另一场“大雪”。
“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哀伤的民谣里,东山岛与家乡太行山一样让谷文昌心颤,老家有记载干旱导致荒年的石碑,东山也有记载风沙灾害的石碑,相似的苦难犹如阴影笼罩,那些愁苦的面容涌动成浪潮,撞击着他的心,在一个个无眠之夜哀鸣着咆哮着。煤油灯昏黄如豆,他翻开桌上的卷宗资料,一段段文字记载着风沙灾害带来的深重苦难,触目惊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近百年间,东山被风沙埋没了13个村庄,3万多亩农田,1000多幢民屋,东山原有7个“蔡”姓村,被风沙毁得只剩4个。
处在风口的山口村,全村900多人,常年流落他乡讨饭的就有600多人,成了远近闻名的“乞丐村”。
1948年,7个妇女在岛上再也找不到柴火可烧,摇了一条小船过海打柴,遇到大风,船被海浪掀翻,7个妇女全部葬身大海,其中一个还怀着4个月的身孕。
……
他掩卷长思,红了眼眶。面对肆虐的风沙,老百姓束手无策,称之为“沙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东山人民竟然还生活在虎口之下,这怎么能行!他握紧拳头重重捶在桌上,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员来干啥!
一支特殊的队伍悄然出现在漫天风沙里,为首的就是谷文昌,穿着泛白的旧军装,斜挎着行军壶,后面紧跟着几位林业技术员,一行人从亲营山到南门湾,从苏峰尖到澳角山,踏遍东山的荒滩和山冈,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凉水。暑天顶着烈日,冬来冒着寒风,把一个个风口的风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和运行轨迹详细记录下来。这就是为治理风沙立下汗马功劳的“沙荒调研队”。这支队伍,白天实地调查,夜晚开会讨论,终于摸索出“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治沙方案。
三年时光转瞬而过,谷文昌带领全县人民先后8次植树造林,抗击风沙,可惜屡战屡败。这场绿色革命注定艰苦卓绝。风沙摧垮了堤坝;青草更不用说了,被连根拔起,在空中狂舞;种在海滨沙地的相思树、苦楝、槐树等十多个树种不是干枯而死,就是被海水淹死。三管齐下的治沙方案彻底失败。决心跟着谷文昌干的一帮人,像枯萎的树叶一样,蔫头耷脑。白埕村的一位老农连连摇头,莫折腾了,这沙滩上要能长树,老汉我从白埕村翻跟头到十里外的县城西埔!每一座村庄的名字都承载着沧桑往事,白埕村原是一片荒沙滩,风沙起时四周一片白茫茫,由此得名白埕村。作为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白埕村的老百姓对植树防沙有更深的顾虑。好不容易将顾虑化为期待,期待却一次次破灭,谷文昌理解他的悲观和失望。
一
1949年2月15日,太行山的晨霭还未散去,谷文昌站在南湾村口,再次回望故乡。绵延不绝的巍峨峰峦,渐次被霞光染红,那是他的魂;刀削斧劈般的断壁中,崖柏从石缝探出身躯,如剑,如戟,直指苍穹,那是他的根。南下,是播撒火种,所以他义无反顾。临行前夜,他为母亲洗脚,不敢看母亲衰老的容颜,只是把那双粗糙豁裂的脚捧在手里,细细擦拭,直擦得泪眼蒙眬。父亲走时,他17岁,一生劳碌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紧抓着一捆柴火不肯放手,随之跌落悬崖的还有本就贫寒的家。他与兄长卖掉几分薄田和值钱的农具,安葬了父亲。家徒四壁,举目苍凉,为了活命,兄弟俩结伴逃过荒,挖过窑洞,做过长工,当过石匠。历尽生活的磨难,他开始思考,这世道怎样才能改变?穷人何时才能翻身?革命的星火渐渐在他心底燃成一把火炬。他积极参加农会,到民校学习知识,带领农民成立民兵队伍,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组织群众开荒养蚕,一边干革命一边搞生产。年轻的打石匠蜕变成坚定的革命者,终于在烽烟四起的抗日战场上举起布满老茧的拳头,向着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中共林北县第七区早期党员。
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彻底被瓦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吹响,党中央决定从太行和太岳两个革命老根据地选调一批优秀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谷文昌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在征求意见表中写下“没有困难”。
军号声声,红旗飘扬,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南下队伍与夹道相送的亲人依依惜别。谷文昌在村口一再回头,却看不见母亲挥动的手。队伍渐行渐远,老母亲躲在柴门后哭成泪人,她不愿用悲伤牵绊儿子的脚步,只能透过门缝将泪眼望穿。
越过大峡谷,告别露水河,队伍一路向南挺进。此时谷文昌并没有想到余生的岁月会在2000里之外的东山岛为治理风沙灾害倾尽心血,更没有想到死后魂归东山,栖身于绿洲之中深情北望,林涛阵阵传送,八百里巍巍太行發出振聋发聩的回响——“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二
如果说南下是一场诀别,那么太行山奔腾的革命地火和抗日的滚滚风雷是谷文昌唯一的行囊。从中原腹地到闽南的漫漫征途中,他无数次回想往昔的岁月又无数次展望崭新的未来,那个等待他播撒火种的地方,既远又近,面容模糊。都说那里是“南蛮之地”“交通不便,天气湿热”“三只蚊子可以炒一盘菜”,很多干部犯了怵,可他不怕,再大的苦都熬过来了,再难的仗也打胜了,他有理由也有决心在革命的下一站干出一番事业。那里有帆影随浪潮浮动,有鸥鸟绕桅杆盘旋,他能想象到的是海水的“蓝”,却想象不到风沙铺天盖地的“白”。事实上,东山岛以极不友好的方式接纳了他。
1950年5月12日,谷文昌随部队解放了东山岛。登岛之后,目睹阵阵狂风吹彻,飞沙漫卷,一夜之间吞噬了房屋和田园。谷文昌惊呆了,他想到了太行山的雪,想到了白雪茫茫、大雪封山、冰雪覆盖……想到很多形容雪景的词语,可他想不到这世上还有比雪更凛冽的彻骨寒冷。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东山无雪,这是落在几代东山人心上的另一场“大雪”。
“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哀伤的民谣里,东山岛与家乡太行山一样让谷文昌心颤,老家有记载干旱导致荒年的石碑,东山也有记载风沙灾害的石碑,相似的苦难犹如阴影笼罩,那些愁苦的面容涌动成浪潮,撞击着他的心,在一个个无眠之夜哀鸣着咆哮着。煤油灯昏黄如豆,他翻开桌上的卷宗资料,一段段文字记载着风沙灾害带来的深重苦难,触目惊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近百年间,东山被风沙埋没了13个村庄,3万多亩农田,1000多幢民屋,东山原有7个“蔡”姓村,被风沙毁得只剩4个。
处在风口的山口村,全村900多人,常年流落他乡讨饭的就有600多人,成了远近闻名的“乞丐村”。
1948年,7个妇女在岛上再也找不到柴火可烧,摇了一条小船过海打柴,遇到大风,船被海浪掀翻,7个妇女全部葬身大海,其中一个还怀着4个月的身孕。
……
他掩卷长思,红了眼眶。面对肆虐的风沙,老百姓束手无策,称之为“沙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东山人民竟然还生活在虎口之下,这怎么能行!他握紧拳头重重捶在桌上,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员来干啥!
一支特殊的队伍悄然出现在漫天风沙里,为首的就是谷文昌,穿着泛白的旧军装,斜挎着行军壶,后面紧跟着几位林业技术员,一行人从亲营山到南门湾,从苏峰尖到澳角山,踏遍东山的荒滩和山冈,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凉水。暑天顶着烈日,冬来冒着寒风,把一个个风口的风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和运行轨迹详细记录下来。这就是为治理风沙立下汗马功劳的“沙荒调研队”。这支队伍,白天实地调查,夜晚开会讨论,终于摸索出“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治沙方案。
三年时光转瞬而过,谷文昌带领全县人民先后8次植树造林,抗击风沙,可惜屡战屡败。这场绿色革命注定艰苦卓绝。风沙摧垮了堤坝;青草更不用说了,被连根拔起,在空中狂舞;种在海滨沙地的相思树、苦楝、槐树等十多个树种不是干枯而死,就是被海水淹死。三管齐下的治沙方案彻底失败。决心跟着谷文昌干的一帮人,像枯萎的树叶一样,蔫头耷脑。白埕村的一位老农连连摇头,莫折腾了,这沙滩上要能长树,老汉我从白埕村翻跟头到十里外的县城西埔!每一座村庄的名字都承载着沧桑往事,白埕村原是一片荒沙滩,风沙起时四周一片白茫茫,由此得名白埕村。作为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白埕村的老百姓对植树防沙有更深的顾虑。好不容易将顾虑化为期待,期待却一次次破灭,谷文昌理解他的悲观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