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记》中仙女悲剧命运的书写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家苏童的小说《黄雀记》中主人公仙女身上充满了时代气息,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作品中仙女悲惨的人生经历令人唏嘘不已。可以说,仙女的人生充满悲剧色彩。
  关键词:《黄雀记》 女性 悲剧
  苏童说:“《黄雀记》里的白小姐(仙女),大概是我作品中最接‘地气’的一个女性形象。”仙女身上体现着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过程中消费化、娱乐化的潮流,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显得真实。与此同时,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映射、社会的缩影。
  一、仙女人生的双重悲剧
  (一)外在世界的冲击
  仙女的人生,从出生之日起,就是悲剧。首先,仙女的出身悲惨:惨遭原生家庭遺弃,又被收养在来自穷乡僻壤、代沟大的家庭。她这种被命运安排的过程,本身就具有悲剧性。其次,仙女被收养在经济条件差、生活贫苦的家庭,无法得到对物质强烈渴望的满足,对于仙女来说,也是悲剧。再次,仙女的家是精神病院的一隅,她所接触的事物是病态的。她将兔子当玩伴,以药片为糖果。非正常的成长大环境,又是一个悲剧。
  外在世界对于仙女的伤害没有止步于悲剧的出身与成长环境,下一个悲剧——强奸案便接踵而至,它是仙女人生的转折点。从保润的捆绑到柳生的强奸,仙女的肉体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捆绑给仙女的肉体带来的痛苦,而并未书写紧随其后的强奸案对仙女造成的伤害。但众所周知,后者比前者伤害更大。花季少女惨遭侵害,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受害者人生的悲剧。
  悲剧与悲剧环环相扣,强奸案扭转了仙女的人生走向,将其本就不甚光亮的前途装点得更加乌云密布。在仙女的人生道路上,堕落的职业选择也是悲剧。强奸案后,仙女再次出场时,已经是一名公关小姐。在众人的猜测中,可窥知仙女之前的职业经历。“有人信誓旦旦地指称,白小姐就是世纪夜总会那个草裙女王,亦歌亦舞,妖魅奔放,号称世纪夜总会的当家歌手”,“又有人打听到白小姐曾经在深圳生活多年,做过一个香港商人的二奶,是著名的二奶村里最年轻的二奶,香港商人后来又包养了三奶,三奶比她还年轻,她一气之下离开了深圳”。无论是舞女、歌手、第三者还是公关小姐,这种充满暧昧与交易的人生不会是任何一个女孩的首选,也不会是仙女心甘情愿的选择。看似纸醉金迷的生活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无奈,只有仙女知道。于她而言,出卖肉体的苟且偷生,包含着命不由己的悲剧感。
  外在世界的冲击,让仙女在人生重要的节点上做出了糟糕的跳跃,从出生就开始的悲剧,能让读者发自内心地同情这个人物。但在旁人看不到的部分——仙女的内心世界,伴随着她一生的精神折磨,无疑是另一重悲剧。
  (二)内心世界的困境
  仙女的成长道路上,她的内心世界一直处在畸形、压迫的非正常状态。精神饱受折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仙女是孤独的,与世界始终有隔阂。“仙女从小时候被父母抛弃到长大后被一个个男人抛弃,终究都是孤独者的化身,无法摆脱命运的她最终迷失在了这繁华的世界里。”少年时代,“一颗粉红色药片导致的昏睡,颠覆了她对世界的信任”。长大后,孤苦无依,徘徊于男人之间,迷失自我,过着为人所不齿的生活。声色之下,更不会有真情的流露。而来自他人的恶意揣测,更是让她得不到该有的同情与尊重。内心的无奈、心酸,没有可以诉说的人听。这种孤独感笼罩着仙女的精神世界,始终无法散去。
  仙女是不安的。这种不安,不仅有对外界的不信任,也有来自良心的拷问,有来自心底的忏悔。在强奸案后,面对物质的诱惑,仙女诬陷保润是杀人凶手,使保润丧失了十年的自由。她虽身处社会,内心依然饱受炼狱般的煎熬。作者虽未直接描写她内心的忏悔,但这种情感,通过一句话即可体现。在与柳生重逢后,她的第一句话是:“告诉我,那个国际大傻子,现在怎么样了?”可见仙女一直在牵挂着因为自己而无辜入狱的保润,内心也一直有所愧疚。这种愧疚经历了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讲,这是巨大的折磨。十年中,保润身体不得自由,仙女灵魂不得自由。
  仙女的精神世界被困在孤独与不安之中,与外界始终有着疏离感。无法宣泄的情绪给她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折磨着她,生活没有带给她真正的快乐,这无疑是悲剧的。
  二、悲剧发生的原因初探
  (一)成长氛围影响下错误的价值观
  仙女的命运悲剧与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成长的道路上,仙女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个体生活在世界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家庭是这些需要最初的提供者,家庭对孩子需求的满足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老花匠夫妇在物质上无法满足仙女对于时髦生活的追求,在精神上没有真正了解仙女,这从保润讨债的过程就可以看出。保润向仙女要债,仙女的奶奶不分青红皂白,抡起扫帚就轰;仙女的爷爷听后并不相信,认为仙女不敢做这种事情。从二人护短的表现可以看出:一来仙女家确实贫困,二来老花匠夫妇并不真正了解青春期少女的内心变化,没有发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让仙女放大了物质世界的重要性,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构建,从而产生一种唯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观念。而在成长的转折点,老花匠夫妇没有给予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缺失的家庭教育使得仙女最终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将其引向了迷失自我的深渊。
  大环境对于一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作品依托的年代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整体朝着消费化、娱乐化转变。人们不再固守保守的心态,逐渐以开放的心理迎接蜂拥而至的新鲜事物。由于长期的封闭,在面对眼花缭乱的物质诱惑时,人们常常无法保持理性,物质欲望被无限放大。于是,金钱就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年代,正如苏童所说:“这是一种生活坠重感下的自我失语,遽变的物欲撕裂了人的精神内核,而使灵魂无所安放。”在渴望金钱的道路上,人便容易唯金钱是论,心灵建构便容易摧毁,从而产生价值观的偏离。仙女也是如此。为了时髦的外表,无视家庭的贫穷,十五岁的年纪却没有意识到对家庭的责任;为了享受流行音乐的美妙感觉,讹保润八十元买录音机,没有是非准则;为了能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在强奸案后轻易被金钱收买,让无辜的人遭受牢狱之灾,丧失道德良知。仙女本来并非如此,一个热爱小动物的活泼女孩,在社会浪潮的冲击下,在对物质的欲望中逐渐被扭曲、异化,道德底线不断降低,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价值观。   (二)男权话语体系下女性的艰难处境
  悲剧层出不穷,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男权话语体系下异性、同性与社会的影响。
  权力的主导者——男性有着鲜明的性别优越感,仙女常在这种思想下受男性轻贱。仙女的工作,如舞女、陪酒小姐、女公关等,是充满暖昧的职业;做第三者,结识各路干爹与大哥,是隐含权色交易的选择。这种选择并不仅意味着仙女个人的堕落,而同时也体现着社会中男性的需求。这种肉体交易的需求背后,隐含着男性从心理上对女性社会功能的定位,即将女性视为娱乐消遣与传宗接代的工具,没有对女性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平等对待。男性一方面利用仙女这样的女性来得到生理快感,另一方面又歧视、谴责这样自轻自贱的女子,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是造成女性困窘生存境遇的重要因素。于是,在物欲人欲肆意横流的转型期内,仙女尽管在努力适应社会,但依然徘徊于社会边缘地带。
  来自于男性的羞辱体现着仙女的悲哀,来自于同性的歧视则倍增其哀。邵兰英因为柳生车祸住院委婉地怪罪仙女是“扫帚星”,柳生死后,邵兰英当众对仙女进行人身攻击,称其为“狐狸精”。无辜的仙女被邵兰英在主观上视为害死柳生的凶手,男权价值观下荒诞的“红颜祸水”论在女性意识里也被奉为圭臬,仙女艰难的处境就更难改变。
  在男权话语体系下,社会对待仙女也薄涼、严苛。仙女遭到强奸,香椿树街上的居民非但不表示同情与关怀,反而表现出事不关己与幸灾乐祸的态度。怀孕的仙女在驻唱时出现妊娠反应,在台上呕吐,同事、客人、老板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关怀,而是以躲避、嘲笑与辞退来回应。在这个过程中,仙女认识到,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娱乐的工具,没有人将她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而在男权话语为主导体系下的仙女,为了能有生存的一席之地,常常要忍受着这种不公与无情,无力改变社会,只能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
  来自于男权话语体系下的鄙薄、轻视,让仙女遭受了不应属于自己的评价与攻击,也让她在这种环境中难以改变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从而逐渐沉沦,导致一系列的命运悲剧。
  三、结语
  《黄雀记》中仙女的人生悲剧一方面是外界对于她的冲击,另一方面是来自内心的折磨。而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除了受自身、家庭、社会的多方影响,也受传统观念、男权的束缚。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女性摆脱悲剧式的命运,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圈
  参考文献:
  [1]苏童,傅小平.我坚信可以把整个世界搬到香椿树街上[J]黄河文学,2013( 10):72.
  [2]苏童.黄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3]辛志蕾.苏童《黄雀记》的寓言式写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苏童.我的帝王生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镜中》是当代著名诗人张枣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古朴的气息、悠远的意境,将万古愁绪化为花海,轻抚在每一位读者心间。以《镜中》为首的一批作品,浸润历史,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古典魅力,而对传统的偏爱正是张枣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探究与推崇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统,在这个欲望统领一切,利益成为社会焦点的年代,具有修复人心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张枣 诗歌 古典传统  自20世纪80年代起,诗界逐渐陷入到一种
期刊
摘要:作为大英帝国意识形态的有力载体,19世纪的英国海洋小说给予世界重要影响。本文以《金银岛》《珊瑚岛》和《勇敢的船长》等小说为例,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社会历史背景,从偶像崇拜和武力崇拜这两方面探讨大英帝国冒险精神的形成机制以及它是如何通过小说文本而得以张扬,并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渗透到殖民地文化思想之中的。  关键词:海洋小说 冒险精神 偶像崇拜 武力崇拜  英国在15
期刊
摘要:劳伦斯-布伊尔( Lawrence Buell)是目前世界生态文学批评领域的代表学者,他的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赢得了国际学界相关领域的普遍认同与积极回应。值得注意的是,布伊尔凭借生态视域对于诸种文学经典的解读,呈现出针对诸种文学文本、文学现象独特且深入的生态考察视域与批评范式,进而展现出多重阐释空间。  关键词:劳伦斯·布伊尔 生态视角 经典重释  目前,文学批评中的环境转向渐成学术热点。实际
期刊
摘要:在《贝多芬颂》中,曼德尔施塔姆以其深刻的领悟,把贝多芬作为受疾病困扰的凡人和有惊人创造力的乐神两个面相展露无遗。这种表现有两个层面:一是个体摆脱现实环境的束缚,展露其内在的坚韧力量;一是刻画凡人贝多芬背后的酒神形象。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曼德尔施塔姆创作此诗的意图所在。  关键词:曼德尔施塔姆 贝多芬 尼采 酒神 音乐  曼德尔施塔姆是一位音乐迷。伊·奥多耶夫采娃在回忆录中写她和曼德尔施塔姆等友
期刊
摘要:《一句顶一万旬》是刘震云的代表作,书写了另类乡土的史诗。然而书写过程中,作者又用他的叙述机智制造了层层话语迷雾,丰富了文本意蕴的同时叉让坚守清醒意识的读者质疑小说将“说话”作为人存在终极意义的合法性,以及对小说中人物由“说不着”滋生的孤独感而进行探讨和质疑。  关键词:《一句顶一万句》 话语迷雾 另类乡土 质疑  一、平民意识·贱民史诗  《一句顶一万句》作为刘震云新世纪以来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期刊
摘要: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需经读者反复揣摩、玩味之后才得以窥其背面的深意。《橘子》全文两干余字,讲述了一个送行的故事,芥川用克制与冷峻之笔,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质朴的充满“不自私的爱”的温馨画面。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橘子》 小说的背面  近现代日本文学史中,芥川龙之介( 1892-1927)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他的生命是短暂的,1927年7月24日,三十五岁的芥川不堪身体健康与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内容丰富,为读者呈现了多重层次、互相交融的封建社会大家庭,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叙述了钟鸣鼎食的贾府及四大家族由昌盛到颓败的故事。在《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很多具有高洁品质的女性形象,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封建时代的女性精神,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探讨《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希望可以对研究《红楼梦》有积极作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女红与中国女性日常生活及私人情感紧密相关。民国作家凌叔华创作于1925年的短篇小说《绣枕》以女红品“绣枕”为线索,揭示了五四运动后处于新旧文化交替中旧式贵族女子的矛盾处境。“绣枕”在此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物品,更是深具文化意义的意象,是它的制作者乃至整个女性群体的生命价值写照。本文从目的、作用以及制作过程等角度细致论述并分析了“绣枕”的多重含义,在探讨女红活动与女性生
期刊
摘要:《大象席地而坐》是青年作家胡迁的代表作之一,作家以“故事内叙述者”的视角展示了小说主人公“我”对于花莲动物园内“大象席地而坐”谜题的探寻与发现。作为一部心理小说,大量情节的回溯与勾连凸显了作品叙事的零散性、陌生化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在情节的线性流动中演绎了主人公充满荒诞色彩的人生历程。借由“我”这一边缘人形象的塑造,作家以“反讽”的笔法揭示了当代青年遭遇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描写他们是如何在理
期刊
摘要:20世纪50年代,王蒙塑造的青年形象体现着革命意识形态的规定。他把青春纳入到以未来为基点的时间结构当中,并试图把青年的革命精神本質化。当对青年的想象与爱情和生活现实并立时,王蒙的本质化书写也出现了裂痕。  关键词:王蒙 青年形象 革命意识形态  当代小说中的青年形象集中体现着革命意识形态的寻唤,从《青春万岁》到《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对青年的想象由于符合革命意识形态的诸多要求而具备典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