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科专业人才。当前农科专业人才质量与社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农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提出了改革农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科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改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批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和造就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高校农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就应当致力于培养“三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和经济、社会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高校的培养目标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同理论教学的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彻底的创新。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被摆到次要位置。这种观念造成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欠缺、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意识淡薄、继续学习能力差,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用性极强的农科专业,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农科专业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学院(系)要充分认识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建立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订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基本保证。国外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都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工厂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题目也都是工厂企业的实际课题。学生从拟定方案到成本估算、设计、制作、检验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一经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借鉴这种做法,加强与工厂、企业、科研部门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自选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是个薄弱环节,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当前在高等农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保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指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建立在校内的其它一些用于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设立实验室专项基金,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室条件,逐步淘汰和更新仪器设备,同时,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制仪器,要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高各类实验的开出率。在实验室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添置的仪器、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又能满足相关专业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是以整体优化为出发点,满足相关专业内涵与外延拓展的需要。校内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和科研示范基地。
在做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开拓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的教育功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单位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毕业论文,达到提高能力、锻炼水平的目的,必须对实习基地的标准作出规定。一般认为,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定毕业生实习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学生的待遇等。(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好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3)实习基地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由于高校经费有限,这就需要实习基地(单位)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及科研等方面的方便和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这方面,长江大学农学院已经有了较好的做法,该院建立了40多个具有较高规格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所在单位签订了互惠双赢的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生实习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搞好各类实验室的管理,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既不能完全按照原来农科院所、实验实习场的传统模式管理,也不能照搬一般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要结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其次,要通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农科专业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训室和系列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第三,开放实验管理。开放教学实践基地,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探索自主实验管理形式,可先将实验室所具备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介绍给学生,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实验题目、自己采集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集体答辩。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等,满足学生4年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便于组织和实施。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要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其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根据农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经过探索,形成了“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大学4年全学程中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见习三个环节。第一阶段为课程教学实习,在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上进行,如农学专业的课程实习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一般在第4~5学期完成,学生以班为单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某一农作物的农田耕整、底肥施用、选种育苗(秧)、田间管理、收获等全周期生育观察与管理。第二阶段为合作教育型专业综合实习,主要是在校外基地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特点是时间长、专业性强、实习内容多、任务重。此阶段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横跨暑假至第7学期初,时间约5个月左右。学生在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和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外,还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实践,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选题与开题答辩、科学实验及学术交流等综合训练,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或文本框架。第三阶段是合作教育型毕业见习。主要是到合作教育就业基地进行为期3~5个月的工作见习。此阶段参加见习的学生已成为准就业人员,见习单位支付见习报酬或薪金,并通过见习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最后确定录用与否;学生在本阶段可谓查漏补缺,进一步弥补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的不足,为正式踏入社会调整好心态。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实习互相衔接构成具有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完整的合作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整合了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调整了教学进程,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将专业综合实习由传统的劳动生产型模式向科研创新型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促进农科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实验课教学要开设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建设创新实验室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四,要依托基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校内外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把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水平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到知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使他们尽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聘请科研单位、校外基地、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实践教学队伍中拥有大量的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掌握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六、实行实践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除抓好实验课教学和实习之外,还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锻炼机会。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活动、实地见习、野外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生活实践,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面对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解决中进行创新,从而促进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应突出专业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注重与“三农”紧密结合,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自身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0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覃广泉,陈平.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4]卢毅等.提高农科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和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5]王文凯等.地方高校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与学研究2007(1):13~15.
(本文为长江大学2006年教学研究项目“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q
关键词:农科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改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批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和造就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高校农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就应当致力于培养“三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和经济、社会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高校的培养目标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同理论教学的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彻底的创新。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被摆到次要位置。这种观念造成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欠缺、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意识淡薄、继续学习能力差,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用性极强的农科专业,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农科专业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学院(系)要充分认识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建立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订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基本保证。国外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都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工厂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题目也都是工厂企业的实际课题。学生从拟定方案到成本估算、设计、制作、检验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一经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借鉴这种做法,加强与工厂、企业、科研部门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自选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是个薄弱环节,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当前在高等农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保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指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建立在校内的其它一些用于实践教学的场所。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设立实验室专项基金,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室条件,逐步淘汰和更新仪器设备,同时,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制仪器,要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提高各类实验的开出率。在实验室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添置的仪器、设备应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又能满足相关专业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二是以整体优化为出发点,满足相关专业内涵与外延拓展的需要。校内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和科研示范基地。
在做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开拓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的教育功能。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单位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毕业论文,达到提高能力、锻炼水平的目的,必须对实习基地的标准作出规定。一般认为,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定毕业生实习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学生的待遇等。(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好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3)实习基地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由于高校经费有限,这就需要实习基地(单位)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及科研等方面的方便和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这方面,长江大学农学院已经有了较好的做法,该院建立了40多个具有较高规格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所在单位签订了互惠双赢的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生实习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搞好各类实验室的管理,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既不能完全按照原来农科院所、实验实习场的传统模式管理,也不能照搬一般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要结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其次,要通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形成农科专业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训室和系列实训基地,从而发挥整体培养优势,完成专业所有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第三,开放实验管理。开放教学实践基地,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可探索自主实验管理形式,可先将实验室所具备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介绍给学生,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实验题目、自己采集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集体答辩。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等,满足学生4年不间断、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也便于组织和实施。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要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其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的特点,建立适合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根据农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经过探索,形成了“两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大学4年全学程中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见习三个环节。第一阶段为课程教学实习,在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上进行,如农学专业的课程实习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一般在第4~5学期完成,学生以班为单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某一农作物的农田耕整、底肥施用、选种育苗(秧)、田间管理、收获等全周期生育观察与管理。第二阶段为合作教育型专业综合实习,主要是在校外基地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特点是时间长、专业性强、实习内容多、任务重。此阶段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横跨暑假至第7学期初,时间约5个月左右。学生在专业综合实习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和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外,还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实践,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选题与开题答辩、科学实验及学术交流等综合训练,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或文本框架。第三阶段是合作教育型毕业见习。主要是到合作教育就业基地进行为期3~5个月的工作见习。此阶段参加见习的学生已成为准就业人员,见习单位支付见习报酬或薪金,并通过见习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最后确定录用与否;学生在本阶段可谓查漏补缺,进一步弥补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的不足,为正式踏入社会调整好心态。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的实习互相衔接构成具有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完整的合作教育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整合了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调整了教学进程,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将专业综合实习由传统的劳动生产型模式向科研创新型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促进农科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实验课教学要开设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项目,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建设创新实验室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四,要依托基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校内外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把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水平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到知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会,使他们尽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聘请科研单位、校外基地、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教师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供方便。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实践教学队伍中拥有大量的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掌握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六、实行实践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除抓好实验课教学和实习之外,还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锻炼机会。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活动、实地见习、野外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生活实践,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面对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解决中进行创新,从而促进知识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对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应突出专业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注重与“三农”紧密结合,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自身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建平,王成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0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覃广泉,陈平.面向“三农”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4]卢毅等.提高农科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和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5]王文凯等.地方高校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与学研究2007(1):13~15.
(本文为长江大学2006年教学研究项目“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