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冬季农闲,是仇旭辉外出洽谈最繁忙的时节,这几天他就要动身去河北、浙江义乌等地,早已跟对方的官员、企业家约好商谈到红寺堡区投资的事宜。仇旭辉有一张特制的名片,普通名片的加长版,看上去像公园的门票。正面,一张张图片涵盖了红寺堡区重点产业;背面,既标明了红寺堡的地理位置又图示出交通区位优势,用他的话说,这也是一张“红寺堡名片”。
仇旭辉,人称“招商书记”。身为宁夏红寺堡区的区委书记,他认为招商是当地快速发展的第一要务,所以不仅自己一得空就外出洽谈投资,自从2011年上任以来,仇旭辉还规定当地政府各部门都要承担一定额度的招商任务,部门领导更需担负高额招商指标,并直接与干部任免挂钩。压力无可避免。“当干部就要为一方百姓的安居负起责任,再难也要做。红寺堡区地方财政收入在全自治区位列末游,属于贫困县,却要引领20万移民奔小康,没有像样儿的产业支撑是无法实现的。”仇旭辉说得很干脆,他个人每年要落实5亿元的招商指标。
没有产业,何谈小康
1998年才开发建设的红寺堡区,一直到2009年以前,几乎没有产业的概念,按当地人自嘲的说法“农业就是种玉米,工业就是烧砖头”。这个仅靠10年的积累、刚刚解决贫困山区移民温饱问题的新区,直到2009年,财政收入才跨上3000万元台阶,而当时全国最富的江苏省张家港(县级市) 财政收入已达到133亿元,即便在宁夏,也几乎处于垫底。
“解决温饱要先发展农业,但是解决增收,还要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仇旭辉目标明确,直奔“增收的产业”这一核心。
仇旭辉清晰的思路得益于其丰富的扶贫开发经验。他曾在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扶贫处工作了8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就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备受瞩目,其后他发现农村“越生越穷”的现象,于是想出了一招少生优生给予奖励的对策即后来以标语形式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乡村墙上的“要致富,少生快富”的扶贫方针,更令他名声大震,这一经验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屡试不爽,并由国家计生委一直延用至今;2006年,他调任传统资源型工业县平罗任县长,平罗的招商引资工作在他的引领下风生水起,不仅招商资金规模全自治区第一,而且产业布局合理,受到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的称赞,号召全自治区向平罗学习。
与平罗相比,几乎是零起点的红寺堡虽无传统资源型工业改造、升级之忧,缺点是家底薄、贫困人口多。
仇旭辉一上任,简明扼要提出四项主要任务——培育产业、调整结构、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有主导产业才能发展和增收,才能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地方GDP的增强,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收入才能增加。”以实干出名的仇旭辉讲话亦平实。
2012年,培育了4年的葡萄产业潜力显现,成为红寺堡农业转型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而宁夏百万亩葡萄长廊项目又给红寺堡葡萄产业的未来描绘出规模宏大的远景。按照该项目的规划,将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并将建成为“全国最优的葡萄明星产区,亚洲最大的葡萄种植中心,世界中高端葡萄酒生产基地”。新能源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2年已经有5家公司入驻红寺堡,包括国电、金风科技、大唐等,2013年还将有4家公司进驻。仇旭辉很看好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未来,他预计5年后,当风电、太阳能发电达到200万千瓦甚至于300万千瓦时,就会为红寺堡新增财政收入3亿元。对于2012年财政刚刚跨过亿元的红寺堡来说,显然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招商仍然是艰难的,尤其相对于大中型城市。“谈9个项目,能有一个落地就不错了。”一位红寺堡的干部说。仇旭辉认为招商的关键在于特色,如何让红寺堡在中国2800多个县区中脱颖而出,他把目光落在了“慈善”两字之上。
根据2010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提出“要把慈善的‘输血’转变为产业的‘造血’”的指示,即把公益慈善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宁夏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6个慈善产业园区,称为“黄河善谷”。其中红寺堡的弘德慈善产业园是建设最早,也是如今发展最快、招商引资规模最大的园区。仇旭辉视慈善产业构想的提出为红寺堡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机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在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取社会效益,这一趋势对红寺堡的发展非常有利。”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弘德工业园已经引进资金111.5亿元。
“环境改善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1996年以前宁夏的版图上还没有红寺堡这个地名,直到1998年。这片曾经的荒漠,经过一批又一批人的建设如今变成了移民们的新家园,已经开垦出50万亩良田,绿化面积也已经达到全区面积10.9%。一些从80年代就开始为筹建红寺堡默默耕耘的老人们说起今昔的不同分外感慨:“曾经的这里风沙大得惊人,吃一碗饭能有半碗沙,而现在一座现代化城镇已然拔地而起,农田、村镇星罗棋布。每到春夏,绿树成荫,水草丰美,称为‘塞上江南’一点不为过。”
对红寺堡早有了解的仇旭辉也颇为感慨:“这里的环境确实变化很大。”
与南部山区的闭塞、环境恶劣所不同,红寺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宁夏自治区的中心区域,交通便捷,周边高速公路环绕。随着1996年,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这片曾经的荒漠获取到了宝贵的水资源。除了有大片待开发的土地资源,红寺堡也因而拥有了全国少有的大片绿色无公害的良田和沃土。
仇旭辉所说的环境包含着以上的多层含义,除了生态环境、生存环境,还有社会环境。“从以前在山区靠天吃饭到这里学习水浇地的耕作方法,现在又要开始学习掌握现代设施农业技术,14年间他们的耕作方式实现了从雨养农业向灌溉农业、再向现代农业的两次跨越。”仇旭辉说,而这一变化,却带来了更为深层的改变,移民们从以前的“等、靠、要”到现在“勤劳致富丰衣足食”。 现如今,红寺堡很多家庭已经拥有了家用轿车,县城里还出现了出租车,最令人吃惊的是一份权威调查显示,红寺堡人均消费支出在全自治区排名第六位,“这说明人们敢花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仇旭辉给出自己的解释,他认为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的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也会随之而改变。
为了营造更好的大环境,每年政府都会投入1亿多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当地的小环境、小气候,包括种植水源涵养林等,树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农业发展也以高效节水农业为主,葡萄、反季的蔬菜水果、中草药等绿色无公害的产品受到市场广泛青睐;工业上则强调发展新型环保产业,比如飞机制造、新能源等等,现代服务业也正在兴起,在红寺堡广泛流传着仇旭辉的名言“宁可牺牲GDP,宁可发展速度慢一些,也不引进任何一家污染企业,确保这里是一片净土。”
基层领导必须直接面对群众
2011年5月到任的仇旭辉忙里偷闲,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走遍了红寺堡的所有村落,甚至有些村的村支书惊讶地看到他们的区委书记一个人随随便便地搭乘一辆过路的拖拉机就来了,而他们都没有得到任何通知。“我下乡不喜欢通知任何人,就喜欢一个人随便走走,直奔老乡家,走哪聊哪。有时候遇到路不通,就干脆自己走。”仇旭辉说。偶尔跟他下乡的司机也发现,有些村路需要仇书记给他们指引才不会迷路。
“很多大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小问题积累而成的,如果能在最初起阶段解决掉,就不会酿成大事件。”仇旭辉说。他对于2008年贵州瓮安县的群体事件记忆犹深。瓮安县直接导火索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但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当地干部被指随意动用警力,并且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
作为20万移民区的区委书记,仇旭辉时刻保持警醒。由于移民们分别来自南部山区8个区县,民族不同、语言有差异、宗教信仰也有差异,纷争不少,“我刚来的时候,村民都直接到区政府来上访,仅土地纠纷就多达270多件。”仇旭辉说。他刚上任时,每天有半天时间处理、接待上访的村民,由于上访人数太多,以至于不得不设立一个办事机构专门负责安排预约上访时间。而现在,这一机构已经取消,区政府大门口早已是“门庭冷落”。
仇旭辉的秘诀就是积极面对,“老百姓不是不讲理,只是觉得没处说理。有些事情也许是他们理解错了,有些事情也许真是我们工作失误。只有认真倾听,你才知道问题在哪?”从去年开始,仇旭辉要求所有干部挂牌上岗,牌子上要有照片、姓名、职务、职权范围以及手机号码,“老百姓有问题,就知道该找谁。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们可以投诉,我们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核查。”仇旭辉说。他的手机号码很多区委的干部并不清楚,但是众多的村民的手机里却都有保存,“有打电话,也有发短信,我都亲自回复或是转给具体办事人员,并有登记,过段时间,我还会检查这些记录,查问办理结果。”仇旭辉说。
正是有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红寺堡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增速超越宁夏自治区很多区县,2012年,红寺堡区GDP增速达18.2%,财政收入增长40%,而宁夏自治区GDP增速为28.76%。仇旭辉提出,用 3——5年的时间,红寺堡要从现在排名第五位跃升至8个山区县的第一位。仇旭辉的名言:“敢想才能敢干”。
仇旭辉,人称“招商书记”。身为宁夏红寺堡区的区委书记,他认为招商是当地快速发展的第一要务,所以不仅自己一得空就外出洽谈投资,自从2011年上任以来,仇旭辉还规定当地政府各部门都要承担一定额度的招商任务,部门领导更需担负高额招商指标,并直接与干部任免挂钩。压力无可避免。“当干部就要为一方百姓的安居负起责任,再难也要做。红寺堡区地方财政收入在全自治区位列末游,属于贫困县,却要引领20万移民奔小康,没有像样儿的产业支撑是无法实现的。”仇旭辉说得很干脆,他个人每年要落实5亿元的招商指标。
没有产业,何谈小康
1998年才开发建设的红寺堡区,一直到2009年以前,几乎没有产业的概念,按当地人自嘲的说法“农业就是种玉米,工业就是烧砖头”。这个仅靠10年的积累、刚刚解决贫困山区移民温饱问题的新区,直到2009年,财政收入才跨上3000万元台阶,而当时全国最富的江苏省张家港(县级市) 财政收入已达到133亿元,即便在宁夏,也几乎处于垫底。
“解决温饱要先发展农业,但是解决增收,还要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仇旭辉目标明确,直奔“增收的产业”这一核心。
仇旭辉清晰的思路得益于其丰富的扶贫开发经验。他曾在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扶贫处工作了8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就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备受瞩目,其后他发现农村“越生越穷”的现象,于是想出了一招少生优生给予奖励的对策即后来以标语形式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乡村墙上的“要致富,少生快富”的扶贫方针,更令他名声大震,这一经验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屡试不爽,并由国家计生委一直延用至今;2006年,他调任传统资源型工业县平罗任县长,平罗的招商引资工作在他的引领下风生水起,不仅招商资金规模全自治区第一,而且产业布局合理,受到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的称赞,号召全自治区向平罗学习。
与平罗相比,几乎是零起点的红寺堡虽无传统资源型工业改造、升级之忧,缺点是家底薄、贫困人口多。
仇旭辉一上任,简明扼要提出四项主要任务——培育产业、调整结构、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有主导产业才能发展和增收,才能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地方GDP的增强,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收入才能增加。”以实干出名的仇旭辉讲话亦平实。
2012年,培育了4年的葡萄产业潜力显现,成为红寺堡农业转型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而宁夏百万亩葡萄长廊项目又给红寺堡葡萄产业的未来描绘出规模宏大的远景。按照该项目的规划,将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并将建成为“全国最优的葡萄明星产区,亚洲最大的葡萄种植中心,世界中高端葡萄酒生产基地”。新能源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2年已经有5家公司入驻红寺堡,包括国电、金风科技、大唐等,2013年还将有4家公司进驻。仇旭辉很看好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未来,他预计5年后,当风电、太阳能发电达到200万千瓦甚至于300万千瓦时,就会为红寺堡新增财政收入3亿元。对于2012年财政刚刚跨过亿元的红寺堡来说,显然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招商仍然是艰难的,尤其相对于大中型城市。“谈9个项目,能有一个落地就不错了。”一位红寺堡的干部说。仇旭辉认为招商的关键在于特色,如何让红寺堡在中国2800多个县区中脱颖而出,他把目光落在了“慈善”两字之上。
根据2010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提出“要把慈善的‘输血’转变为产业的‘造血’”的指示,即把公益慈善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宁夏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6个慈善产业园区,称为“黄河善谷”。其中红寺堡的弘德慈善产业园是建设最早,也是如今发展最快、招商引资规模最大的园区。仇旭辉视慈善产业构想的提出为红寺堡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机遇,“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在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取社会效益,这一趋势对红寺堡的发展非常有利。”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弘德工业园已经引进资金111.5亿元。
“环境改善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1996年以前宁夏的版图上还没有红寺堡这个地名,直到1998年。这片曾经的荒漠,经过一批又一批人的建设如今变成了移民们的新家园,已经开垦出50万亩良田,绿化面积也已经达到全区面积10.9%。一些从80年代就开始为筹建红寺堡默默耕耘的老人们说起今昔的不同分外感慨:“曾经的这里风沙大得惊人,吃一碗饭能有半碗沙,而现在一座现代化城镇已然拔地而起,农田、村镇星罗棋布。每到春夏,绿树成荫,水草丰美,称为‘塞上江南’一点不为过。”
对红寺堡早有了解的仇旭辉也颇为感慨:“这里的环境确实变化很大。”
与南部山区的闭塞、环境恶劣所不同,红寺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宁夏自治区的中心区域,交通便捷,周边高速公路环绕。随着1996年,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这片曾经的荒漠获取到了宝贵的水资源。除了有大片待开发的土地资源,红寺堡也因而拥有了全国少有的大片绿色无公害的良田和沃土。
仇旭辉所说的环境包含着以上的多层含义,除了生态环境、生存环境,还有社会环境。“从以前在山区靠天吃饭到这里学习水浇地的耕作方法,现在又要开始学习掌握现代设施农业技术,14年间他们的耕作方式实现了从雨养农业向灌溉农业、再向现代农业的两次跨越。”仇旭辉说,而这一变化,却带来了更为深层的改变,移民们从以前的“等、靠、要”到现在“勤劳致富丰衣足食”。 现如今,红寺堡很多家庭已经拥有了家用轿车,县城里还出现了出租车,最令人吃惊的是一份权威调查显示,红寺堡人均消费支出在全自治区排名第六位,“这说明人们敢花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仇旭辉给出自己的解释,他认为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的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也会随之而改变。
为了营造更好的大环境,每年政府都会投入1亿多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当地的小环境、小气候,包括种植水源涵养林等,树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农业发展也以高效节水农业为主,葡萄、反季的蔬菜水果、中草药等绿色无公害的产品受到市场广泛青睐;工业上则强调发展新型环保产业,比如飞机制造、新能源等等,现代服务业也正在兴起,在红寺堡广泛流传着仇旭辉的名言“宁可牺牲GDP,宁可发展速度慢一些,也不引进任何一家污染企业,确保这里是一片净土。”
基层领导必须直接面对群众
2011年5月到任的仇旭辉忙里偷闲,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走遍了红寺堡的所有村落,甚至有些村的村支书惊讶地看到他们的区委书记一个人随随便便地搭乘一辆过路的拖拉机就来了,而他们都没有得到任何通知。“我下乡不喜欢通知任何人,就喜欢一个人随便走走,直奔老乡家,走哪聊哪。有时候遇到路不通,就干脆自己走。”仇旭辉说。偶尔跟他下乡的司机也发现,有些村路需要仇书记给他们指引才不会迷路。
“很多大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小问题积累而成的,如果能在最初起阶段解决掉,就不会酿成大事件。”仇旭辉说。他对于2008年贵州瓮安县的群体事件记忆犹深。瓮安县直接导火索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但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当地干部被指随意动用警力,并且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
作为20万移民区的区委书记,仇旭辉时刻保持警醒。由于移民们分别来自南部山区8个区县,民族不同、语言有差异、宗教信仰也有差异,纷争不少,“我刚来的时候,村民都直接到区政府来上访,仅土地纠纷就多达270多件。”仇旭辉说。他刚上任时,每天有半天时间处理、接待上访的村民,由于上访人数太多,以至于不得不设立一个办事机构专门负责安排预约上访时间。而现在,这一机构已经取消,区政府大门口早已是“门庭冷落”。
仇旭辉的秘诀就是积极面对,“老百姓不是不讲理,只是觉得没处说理。有些事情也许是他们理解错了,有些事情也许真是我们工作失误。只有认真倾听,你才知道问题在哪?”从去年开始,仇旭辉要求所有干部挂牌上岗,牌子上要有照片、姓名、职务、职权范围以及手机号码,“老百姓有问题,就知道该找谁。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们可以投诉,我们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核查。”仇旭辉说。他的手机号码很多区委的干部并不清楚,但是众多的村民的手机里却都有保存,“有打电话,也有发短信,我都亲自回复或是转给具体办事人员,并有登记,过段时间,我还会检查这些记录,查问办理结果。”仇旭辉说。
正是有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红寺堡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增速超越宁夏自治区很多区县,2012年,红寺堡区GDP增速达18.2%,财政收入增长40%,而宁夏自治区GDP增速为28.76%。仇旭辉提出,用 3——5年的时间,红寺堡要从现在排名第五位跃升至8个山区县的第一位。仇旭辉的名言:“敢想才能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