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百姓一般认为,金融业者都是投资理财的能手抑或高手,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其实,大多数金融业者可能仅比普通百姓多了解了些金融知识或信息而已。金融行业分支众多,隔分支如隔山,能融会贯通者寡。况且,实践又远胜理论一筹。
无论是金融业者还是普通百姓,只要平心静气、潜心钻研、专心悟道,都能在某行业、某领域、某环节颇有见地,进而掌握出奇制胜的法宝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科班出身的木先生毕业分配至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一家内地支行工作。本文以木先生这位金融业者的投资理财经历及其所见所感为主线写就,或许对读者有所启迪。
第一桶金:收获金钱和理念
木先生1996年开始工作,那阵子,储蓄和国债似乎是永恒的话题,偶尔也会搭配点保险。普通百姓光顾最多的是银行,保险也才刚开始进入生活,至于股票和期货更显神秘,有点曲高和寡。
木先生的全部收入来自工资,但由于家庭拮据和投资理财意识缺乏,基本是月光族,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过分地攒钱。倒是每天看着一些储户进进出出时,心里就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总要存钱,而且有些储户还一点一点地存?
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前来存钱的老储户聊天,让他受益匪浅。之所以存钱,也是种风险管理的需要,因为人要娶妻生子,要赡养老人,要读书深造办大事,要规划人生享受生活,虽然金钱不是全部,但是重要支撑。钱从哪里来?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当具有一定规模时,才能够参与投资,达到钱生钱的目的。老储户的话虽然朴素,但很有道理,让他这个科班出身的人有点惭愧。实用的投资理财理念并非仅仅纸上得来,现实才是最好的老师。
自此,木先生节衣缩食,以银行零存整取为工具,每月定额存入500元,再辅之以国债投资,把不定期的一些奖金、福利等收入用来购买期限较长的国债。因为当时储蓄存款利率高达10%,期限较长的国债利率可能会更高。
一年下来,木先生终于有了1万余元的账面资产。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投资理财的理念。
投资理财:还要兼顾风险
股票以不可阻遏之势完全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引无数大小人物竞折腰。但投资市场上二八定律无处不在。虽如此,很少有人以为自己会亏,股市愈演愈烈的财富神话依然让一些人铤而走险。钱包渐鼓的木先生,也不觉心驰神往起来。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样的事:当地某银行位很熟悉的同行,由炒股亏损开始,进而为了扳本挪用公款,结果越陷越深,最后竟卷款潜逃。
这一事件让木先生猛然惊醒,投资不能不兼顾风险。怎么兼顾?当时的他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因为那时银行里可用于投资理财的工具都几乎没有风险,连银行工作人员都对风险问题相当陌生。此时的他,和没有金融知识的普通百姓无异,虽然腰包渐鼓,但依然经不起折腾,风险承受能力有限。这些都迫使他去了解、学习有关投资理财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方法 因为事关自己的真金白银,来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木先生逐渐认识到,要想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求得理想的投资理财回报,且生活、工作又不受负面影响的话,就要兼顾风险。
也就是说,投资者要确保没有日后生活无着风险即要备足用于一段时间日常消费的那部分资金。保障应急风险,即确保手中有一部分能随时动用的现金,以备应急之需。要克服单一投资的风险,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选择适合自己进行投资的工具,根据投资工具风险的大小分别反向配置一定数量的资金,即风险小的投资工具多配置资金,风险大的少配置资金,具体比例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定。严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握大势,在确保大势的前提下稳步投资,即投资股票和基金要关注宏观经济走向,投资外汇要明知相关国家汇率变动走势,投资期货要了解相关期货品种的供求变动大势等。要关注投资工具长短不搭配的风险,即根据投资市场状况合理确定投资工具的期限。要规避个体缺乏保障的风险,就需要根据自身的保险保障状况,通过购买合适的保险品种来实现规避。
主意已定,木先生开始依此为指导,逐步实施自己的投资理财规划:对于日后生活无着风险,木先生认为,自己工作稳定,工资月月定时发放,这个风险可以忽略,适用于保障应急风险的那部分资金,以3~6个月工资为限,木先生将其一分为二,分别投放在债券型和外汇型货币基金上,既能保值增值,又能快速变现;分散投资,在当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投资工具可用,加上资金实力有限,木先生还是将国债和定期存款作为重点 以股票型基金作为补充,至于直接炒股,则不太现实,其实股票更复杂,加之工作性质不允许,就作罢。
在个人风险保障上,木先生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己从小到大,父母含辛茹苦,即使不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父母负责。因此,购买了投连险,既将其作为投资组合中长期投资的一部分,获取了保险保障,又让父母在特定条件下后顾无忧。
在做足以上准备后,才算真正做到了兵法上讲的退可守。如要进可攻,还要看天时(把握经济走势、政策走向等)、识地利(认识投资工具及其搭配),进而抓住机会,获取风险性投资的高收益。
通不如专:打磨自己的“利刃”
时间飞逝,带着“兼顾风险”这一让他稳扎稳打、收益不菲原则的木先生进入了21世纪。面对网络股翻江倒海于中国股市的诱惑,木先生以为自己能够通吃金融投资理财了,自然股市也不在话下,只要一出手,定会有不小斩获。
在经过一番自认为较为全面的研究之后,木先生选定五大网络科技股,想籍此役博取一套房子的首付款。投入5万元买八股票后不久,就稍有盈余,后来又有涨有跌,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后,又开始发飚,连续上涨,当盈利接近半个首付款时,木先生认为大好时机还在后面,于是果断斥资增仓。不料,由于虑事不周 既因为贪婪没有把握好出仓时机,又没有充分掌控网络发展的大势,结果是网络泡沫一破灭,股价便急剧下跌,又加上没有市场敏感性,总幻想失去的盈利乃至本金会再回来,于是越陷越深,最终木先生的首付梦也随之灰飞烟灭。
看着辛辛苦苦两三年的投资理财成果一朝被毁,木先生痛苦之情难于言表。痛定思痛之余,认为自己依然是菜鸟一个,接着便是深刻的反思。木先生认识到,一个人的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想在投资理财市场的各个方面都做到很出色是很难的,至少对于自己而言是这样的。成为全才固然不现实,否则,还要专家干什么7
“术业有专攻”,做自己最擅长的。既然成不了全才,就要积极培育自己的优势,锻造出自己在市场上进行搏击制胜的“利刃”,力争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木先生曾在苦闷彷徨时期,多次到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大厅内和许多“炒友”相互交流发现以前完全不知道金融为何物的人,照样能把炒股艺术发挥到极致,照样能靠买卖股票赚取大利。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对投资理财的某些方面认识深刻、钻研透彻,能够在实践中练就一套属于自己的百战不殆交易兵法。
无论是金融业者还是普通百姓,只要平心静气、潜心钻研、专心悟道,都能在某行业、某领域、某环节颇有见地,进而掌握出奇制胜的法宝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科班出身的木先生毕业分配至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一家内地支行工作。本文以木先生这位金融业者的投资理财经历及其所见所感为主线写就,或许对读者有所启迪。
第一桶金:收获金钱和理念
木先生1996年开始工作,那阵子,储蓄和国债似乎是永恒的话题,偶尔也会搭配点保险。普通百姓光顾最多的是银行,保险也才刚开始进入生活,至于股票和期货更显神秘,有点曲高和寡。
木先生的全部收入来自工资,但由于家庭拮据和投资理财意识缺乏,基本是月光族,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过分地攒钱。倒是每天看着一些储户进进出出时,心里就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总要存钱,而且有些储户还一点一点地存?
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前来存钱的老储户聊天,让他受益匪浅。之所以存钱,也是种风险管理的需要,因为人要娶妻生子,要赡养老人,要读书深造办大事,要规划人生享受生活,虽然金钱不是全部,但是重要支撑。钱从哪里来?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当具有一定规模时,才能够参与投资,达到钱生钱的目的。老储户的话虽然朴素,但很有道理,让他这个科班出身的人有点惭愧。实用的投资理财理念并非仅仅纸上得来,现实才是最好的老师。
自此,木先生节衣缩食,以银行零存整取为工具,每月定额存入500元,再辅之以国债投资,把不定期的一些奖金、福利等收入用来购买期限较长的国债。因为当时储蓄存款利率高达10%,期限较长的国债利率可能会更高。
一年下来,木先生终于有了1万余元的账面资产。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投资理财的理念。
投资理财:还要兼顾风险
股票以不可阻遏之势完全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引无数大小人物竞折腰。但投资市场上二八定律无处不在。虽如此,很少有人以为自己会亏,股市愈演愈烈的财富神话依然让一些人铤而走险。钱包渐鼓的木先生,也不觉心驰神往起来。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样的事:当地某银行位很熟悉的同行,由炒股亏损开始,进而为了扳本挪用公款,结果越陷越深,最后竟卷款潜逃。
这一事件让木先生猛然惊醒,投资不能不兼顾风险。怎么兼顾?当时的他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因为那时银行里可用于投资理财的工具都几乎没有风险,连银行工作人员都对风险问题相当陌生。此时的他,和没有金融知识的普通百姓无异,虽然腰包渐鼓,但依然经不起折腾,风险承受能力有限。这些都迫使他去了解、学习有关投资理财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方法 因为事关自己的真金白银,来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木先生逐渐认识到,要想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求得理想的投资理财回报,且生活、工作又不受负面影响的话,就要兼顾风险。
也就是说,投资者要确保没有日后生活无着风险即要备足用于一段时间日常消费的那部分资金。保障应急风险,即确保手中有一部分能随时动用的现金,以备应急之需。要克服单一投资的风险,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选择适合自己进行投资的工具,根据投资工具风险的大小分别反向配置一定数量的资金,即风险小的投资工具多配置资金,风险大的少配置资金,具体比例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定。严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握大势,在确保大势的前提下稳步投资,即投资股票和基金要关注宏观经济走向,投资外汇要明知相关国家汇率变动走势,投资期货要了解相关期货品种的供求变动大势等。要关注投资工具长短不搭配的风险,即根据投资市场状况合理确定投资工具的期限。要规避个体缺乏保障的风险,就需要根据自身的保险保障状况,通过购买合适的保险品种来实现规避。
主意已定,木先生开始依此为指导,逐步实施自己的投资理财规划:对于日后生活无着风险,木先生认为,自己工作稳定,工资月月定时发放,这个风险可以忽略,适用于保障应急风险的那部分资金,以3~6个月工资为限,木先生将其一分为二,分别投放在债券型和外汇型货币基金上,既能保值增值,又能快速变现;分散投资,在当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投资工具可用,加上资金实力有限,木先生还是将国债和定期存款作为重点 以股票型基金作为补充,至于直接炒股,则不太现实,其实股票更复杂,加之工作性质不允许,就作罢。
在个人风险保障上,木先生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己从小到大,父母含辛茹苦,即使不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父母负责。因此,购买了投连险,既将其作为投资组合中长期投资的一部分,获取了保险保障,又让父母在特定条件下后顾无忧。
在做足以上准备后,才算真正做到了兵法上讲的退可守。如要进可攻,还要看天时(把握经济走势、政策走向等)、识地利(认识投资工具及其搭配),进而抓住机会,获取风险性投资的高收益。
通不如专:打磨自己的“利刃”
时间飞逝,带着“兼顾风险”这一让他稳扎稳打、收益不菲原则的木先生进入了21世纪。面对网络股翻江倒海于中国股市的诱惑,木先生以为自己能够通吃金融投资理财了,自然股市也不在话下,只要一出手,定会有不小斩获。
在经过一番自认为较为全面的研究之后,木先生选定五大网络科技股,想籍此役博取一套房子的首付款。投入5万元买八股票后不久,就稍有盈余,后来又有涨有跌,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后,又开始发飚,连续上涨,当盈利接近半个首付款时,木先生认为大好时机还在后面,于是果断斥资增仓。不料,由于虑事不周 既因为贪婪没有把握好出仓时机,又没有充分掌控网络发展的大势,结果是网络泡沫一破灭,股价便急剧下跌,又加上没有市场敏感性,总幻想失去的盈利乃至本金会再回来,于是越陷越深,最终木先生的首付梦也随之灰飞烟灭。
看着辛辛苦苦两三年的投资理财成果一朝被毁,木先生痛苦之情难于言表。痛定思痛之余,认为自己依然是菜鸟一个,接着便是深刻的反思。木先生认识到,一个人的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想在投资理财市场的各个方面都做到很出色是很难的,至少对于自己而言是这样的。成为全才固然不现实,否则,还要专家干什么7
“术业有专攻”,做自己最擅长的。既然成不了全才,就要积极培育自己的优势,锻造出自己在市场上进行搏击制胜的“利刃”,力争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木先生曾在苦闷彷徨时期,多次到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大厅内和许多“炒友”相互交流发现以前完全不知道金融为何物的人,照样能把炒股艺术发挥到极致,照样能靠买卖股票赚取大利。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对投资理财的某些方面认识深刻、钻研透彻,能够在实践中练就一套属于自己的百战不殆交易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