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左心房或左心室室壁瘤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经左心房(LA)或左心室(LV)室壁瘤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7年1月至2005年4月,23例病人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室壁瘤形成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及室壁瘤手术,同时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经房间隔左心房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10例(A组),经左心室室壁瘤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13例(B组).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首先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后行二尖瓣成形术和室壁瘤手术.结果 B组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A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住ICU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LA大小、LV大小、EF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左心房、室大小均显著减小(P<0.05),EF显著改善(P<0.05).全组死亡2例,A组、B组各1例,病死率8.7%(2/23例).远期随访A组1例术后7个月因应激性溃疡出血、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术后4个月因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术;B组无死亡及二次手术病例.生存者心功能Ⅰ~Ⅱ级,症状明显改善,二尖瓣结构、功能正常或仅轻-中度关闭不全.结论 经左心室室壁瘤切口入路行二尖瓣成形术疗效满意,该术式可将二尖瓣和左心室形态、功能的恢复同时设计,整体构思,相同的术野和同时兼顾手术操作,实现二尖瓣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快速有效的重建;且避免了常规右心房、房间隔或房间沟切口,简化手术操作,减轻心肌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其他文献
报告1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疼痛、麻木、无力、泌汗异常、 痛温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肌肉萎缩等,神经电生理检查9例有周围神经的损害,即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的波幅异常及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异常.参照诊断标准(GBZ 84-2002),2例诊断为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5例轻度中毒.入院后给予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地塞米松、血栓通等药物治疗,于3个
当今,临床工程正处于战略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文化等都在影响着未来临床工程的发展.医疗系统正在被这些因素改变着,临床工程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保持它在医疗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具体介绍了临床工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临床工程的发展方向。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不同类型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利用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B组:两支管内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注入NGF和CNTF.术后12、16周行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olmes银染示B组CNTF侧再生纤维均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纤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79年至2004年间5例胸腺瘤合并PRCA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2例,女3例;年龄43~68岁,平均54.6岁,均获根治性切除.胸腺瘤合并PRCA者占同期胸腺瘤病人的2.7%(5/185例).术后早期PRCA情况明显改善,术后长期生存4例,1例复发死亡.结论 胸腺瘤合并PRCA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设计、合成针对ERCC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并转染卵巢癌细胞ES-2,应用RT-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转染siRNA后ES-2细胞ERC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