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雾霾天时,北京人天天都在“盼风来”。但是,时光倒转几十年,每到冬春季节,北京人怕的就是风。为了治理风沙,北京和周边各省市都付出了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经过20多年治理,北京终于赢得了与风沙的战斗。
五六十年代 全民植树 绿化荒山
20世纪北京风沙的厉害,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历史上的北京也曾一片青翠,八达岭上松林茂密。但是经过兵荒战乱的年代后,林木凋敝,绿色消退。到1949年,北京城区仅剩行道树87公里,公共绿地476公顷,区区6.41万株树木,八达岭成了荒山秃岭。
1956年3月11日,著名作家邓友梅曾发表《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写了北京的大风: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小树林,快快长,要大胆来要坚强;守卫着城市守卫着田庄,把那些凶恶的风沙阻挡……”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北京日报》刊发《植树歌》。全民开始义务植树,绿化荒山。
1956年4月19日,《北京日报》报道,本市建成了第一條卫生防护林带。
1958年4月8日,《北京日报》一版刊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指示——全党全民齐造林,森林十年翻一番》。从20世纪50年代起,几乎每一年冬春北京风沙大作的时候,也是不断推进植树造林措施的时候。据统计,“从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北京城区总计植树860万株,京城树木拥有量已达到了解放初的134倍。”
70年代 风沙紧逼北京城
20世纪70年代,中国林学会的相关专家在《北京日报》上发文表示,首都绿化确有成绩。但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北京绿化发展赶不上城市人口增长、面积扩大的步伐。绿地分布不均,水平不高。当时城区范围内“每人平均公共绿地只有3平方米多,还略低于解放初期。”
1979年3月,一篇《风沙紧逼北京城》向世人敲响了北京风沙危害的警钟。当时的冬春季节,北京周围有五大风沙区,从不同方向往城里“灌沙”,一遇刮风城里就黄沙弥漫,以致家里窗户不严的就满屋尘土,姑娘们上街时大多用纱巾把头整个包起来。“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告引发了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对北京生态的关注。自此,以护卫首都北京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工程大规模展开。
大风一起,大街小巷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一旦尘暴袭来,首都上空更是一片灰黄,白昼如同黄昏。在城外,人们可以看到,永定河北岸,大红门以南,已经出现了一片沙丘。这些情况表明,风沙已经在紧逼北京,大有“兵临城下”之势。
北京市气象台提供的资料证实:20世纪60年代,北京平均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日数为26.9天,扬沙日数为17.2天。而1971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的大风日数和扬沙日数,分别增加到36.6天和20.5天……1977年8月,以联合国秘书长名义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已经把北京划入受沙漠化威胁的范围之内。
但是,检索《北京日报》的报道可以发现,短短20年之后,《北京日报》就报道了“风沙,正渐离京城”。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呢?
80年代 沙固 林茂 粮增产
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的工业并不发达,对多数家庭来说,开上小汽车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此,人们在探讨“北京春天的风沙”时,所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多植树、广造林、兴修水利、整治环境,把露天的黄土变成绿地。
当那篇著名的《风沙紧逼北京城》见报之时,正值我国第六个五年计划之初,在北京市政府和首都绿化委员会主持下,绿化北京的十年远景规划问世,京津绿化系统工程全面展开。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提出四项指示,其中明确指出,“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城市”。
此后,北京集中力量治理南口、康庄、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五大风沙危害区,植树固沙,让北京的风沙源逐步消失;二环、三环、四环、外缘……着手铺建一条条环状绿带,从外向里,一层层包围北京;给京开、京张、京密、京津、京周五大交通干线披上绿装,构成五大绿色走廊;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大房山、军都山、海坨山……让整个燕山山脉成为北京绿色的屏障。
到1984年时,《北京日报》的报道显示:那时候,首都每年有450万人参加绿化劳动;“三北”防护林体系造林面积已达1.05亿亩,保存面积达5500多万亩。约1亿亩农田得到了林网保护,许多过去常年遭受风沙威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
为了改变北京的自然环境,甩掉“风沙紧逼北京城”的帽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植树治沙,各级林业工作者和郊区农民、义务劳动大军艰苦奋斗10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使得北京的绿色由淡变浓,逐渐成片,北京人初尝“沙固、林茂、粮增产”的甜头。
90年代 “黄土不露天”
1999年6月18日,《北京日报》刊发《风沙,正渐离京城》。弹指一挥间,离《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报道悄然过去了20年,不光北京人感觉风沙少了,各方面的测算数据也显示,昔日京城春季狂暴肆虐的“沙龙”已被缚住。
目前,京城要实现“黄土不露天”,这是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第二阶段的重心工作,所针对的就是北京的就地起沙问题。
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延庆康庄和昌平南口总面积243万亩,规划造林85万亩,现已造林70万亩,覆盖率为28.8%,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治沙防护林体系已基本形成。
环保和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扬沙日天气由“七五”期间的年平均9.6天降低到“八五”期间的3.8天,沙尘暴日也已明显减少……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风沙正在逐渐远离北京城。
21世纪初 沙尘天一年仅3次
“城市青山环抱、市区绿地环绕、郊区绿海田园”,“十一五”期间,山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2010年末《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10年投入33亿元治理京津风沙源,北京的年均沙尘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年均31天,降到2010年的年均约3天。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2.1%、森林覆盖率达到36.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9平方米,申奥承诺的7项绿化指标全部兑现,首都绿化美化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六十年代 全民植树 绿化荒山
20世纪北京风沙的厉害,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历史上的北京也曾一片青翠,八达岭上松林茂密。但是经过兵荒战乱的年代后,林木凋敝,绿色消退。到1949年,北京城区仅剩行道树87公里,公共绿地476公顷,区区6.41万株树木,八达岭成了荒山秃岭。
1956年3月11日,著名作家邓友梅曾发表《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写了北京的大风: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小树林,快快长,要大胆来要坚强;守卫着城市守卫着田庄,把那些凶恶的风沙阻挡……”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北京日报》刊发《植树歌》。全民开始义务植树,绿化荒山。
1956年4月19日,《北京日报》报道,本市建成了第一條卫生防护林带。
1958年4月8日,《北京日报》一版刊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指示——全党全民齐造林,森林十年翻一番》。从20世纪50年代起,几乎每一年冬春北京风沙大作的时候,也是不断推进植树造林措施的时候。据统计,“从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北京城区总计植树860万株,京城树木拥有量已达到了解放初的134倍。”
70年代 风沙紧逼北京城
20世纪70年代,中国林学会的相关专家在《北京日报》上发文表示,首都绿化确有成绩。但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北京绿化发展赶不上城市人口增长、面积扩大的步伐。绿地分布不均,水平不高。当时城区范围内“每人平均公共绿地只有3平方米多,还略低于解放初期。”
1979年3月,一篇《风沙紧逼北京城》向世人敲响了北京风沙危害的警钟。当时的冬春季节,北京周围有五大风沙区,从不同方向往城里“灌沙”,一遇刮风城里就黄沙弥漫,以致家里窗户不严的就满屋尘土,姑娘们上街时大多用纱巾把头整个包起来。“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告引发了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普通百姓对北京生态的关注。自此,以护卫首都北京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工程大规模展开。
大风一起,大街小巷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一旦尘暴袭来,首都上空更是一片灰黄,白昼如同黄昏。在城外,人们可以看到,永定河北岸,大红门以南,已经出现了一片沙丘。这些情况表明,风沙已经在紧逼北京,大有“兵临城下”之势。
北京市气象台提供的资料证实:20世纪60年代,北京平均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日数为26.9天,扬沙日数为17.2天。而1971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的大风日数和扬沙日数,分别增加到36.6天和20.5天……1977年8月,以联合国秘书长名义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已经把北京划入受沙漠化威胁的范围之内。
但是,检索《北京日报》的报道可以发现,短短20年之后,《北京日报》就报道了“风沙,正渐离京城”。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呢?
80年代 沙固 林茂 粮增产
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的工业并不发达,对多数家庭来说,开上小汽车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此,人们在探讨“北京春天的风沙”时,所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多植树、广造林、兴修水利、整治环境,把露天的黄土变成绿地。
当那篇著名的《风沙紧逼北京城》见报之时,正值我国第六个五年计划之初,在北京市政府和首都绿化委员会主持下,绿化北京的十年远景规划问世,京津绿化系统工程全面展开。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提出四项指示,其中明确指出,“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城市”。
此后,北京集中力量治理南口、康庄、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五大风沙危害区,植树固沙,让北京的风沙源逐步消失;二环、三环、四环、外缘……着手铺建一条条环状绿带,从外向里,一层层包围北京;给京开、京张、京密、京津、京周五大交通干线披上绿装,构成五大绿色走廊;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大房山、军都山、海坨山……让整个燕山山脉成为北京绿色的屏障。
到1984年时,《北京日报》的报道显示:那时候,首都每年有450万人参加绿化劳动;“三北”防护林体系造林面积已达1.05亿亩,保存面积达5500多万亩。约1亿亩农田得到了林网保护,许多过去常年遭受风沙威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
为了改变北京的自然环境,甩掉“风沙紧逼北京城”的帽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植树治沙,各级林业工作者和郊区农民、义务劳动大军艰苦奋斗10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使得北京的绿色由淡变浓,逐渐成片,北京人初尝“沙固、林茂、粮增产”的甜头。
90年代 “黄土不露天”
1999年6月18日,《北京日报》刊发《风沙,正渐离京城》。弹指一挥间,离《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报道悄然过去了20年,不光北京人感觉风沙少了,各方面的测算数据也显示,昔日京城春季狂暴肆虐的“沙龙”已被缚住。
目前,京城要实现“黄土不露天”,这是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第二阶段的重心工作,所针对的就是北京的就地起沙问题。
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延庆康庄和昌平南口总面积243万亩,规划造林85万亩,现已造林70万亩,覆盖率为28.8%,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治沙防护林体系已基本形成。
环保和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扬沙日天气由“七五”期间的年平均9.6天降低到“八五”期间的3.8天,沙尘暴日也已明显减少……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风沙正在逐渐远离北京城。
21世纪初 沙尘天一年仅3次
“城市青山环抱、市区绿地环绕、郊区绿海田园”,“十一五”期间,山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2010年末《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10年投入33亿元治理京津风沙源,北京的年均沙尘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年均31天,降到2010年的年均约3天。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2.1%、森林覆盖率达到36.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9平方米,申奥承诺的7项绿化指标全部兑现,首都绿化美化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