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试卷批语拾趣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的考试中,因为有一些考生在答卷上写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字,故阅卷者就“以牙还牙”,在试卷上写下使人看后忍俊不禁的批语。现撷取数例,供读者一哂。
  明代成化年间,陈公甫、庄孔畅、章德懋三个人到京城考进士。庄、章二人皆中进士,且都名列前茅,榜上独不见陈公甫的名字。于是,三人便去找主考官,要看卷子。这次出的题目为《老者安之》。陈公甫的卷子,开头写的是这样两句:“人各有其等,圣人等其等。”第一句还可以理解,是说人有不同层次。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呢?是圣人也像人一样有层次呢,还是圣人的等级在人的等级之上呢?主考官也是一头雾水,看不明白,便批了如下的两句话:“若要中进士,还须等一等。”
  晚清时,某考生虽然是李鸿章的远房亲戚,但却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大比之年他仗势前去应试,考卷到手后,在一个字也答不出来的情况下,为了使主考官能“走后门”来录取自己,就在试卷上写了自己是李鸿章的亲戚的一句话,但因不会写“亲戚”的“戚”,于是就写成了“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官阅卷时,就将错就错,故意把“取”写成“娶”,“以恶攻恶”地批道:“因为你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所以我不敢娶。”
  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年,纪晓岚任主考官。有一考生胸无点墨,得题后不知如何下笔。按考场规定是不能够交白卷的,于是这个考生就信笔在卷面上写满了“如何”二字。纪晓岚阅卷后,又好气又好笑,便在卷子上作了四句诗当批语:“如何如何究如何?如何如何这样多?如何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将如何?”
  清代张问陶在莱州(治今山东莱州市)当知府时,曾出题《伯夷叔齐》让考生作八股文。这八股文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每部分要写两段,全文共八股,也称八比。伯夷和叔齐是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周灭商之后,他们逃到首阳山里,吃野菜,宁肯饿死,也不为周朝做官。古人对这种“气节”很是推崇。有个考生不知“伯夷叔齐”是两个人,审题时将其看作四个字,于是两段写伯,两段写夷,两段写叔,两段写齐,凑成了一篇八股文。张问陶看了这份卷子,真是哭笑不得,于是便写了如下的一段批语:“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子呵!我只知你俩在首阳山上,做了饿杀鬼。谁知你俩被一个混帐的东西,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块。’”
  某考生在写文章时,句句话都离不开一个“了”字,所以在考试时满试卷上到处都是“了”字。主考官阅卷时,写的批语是:“你用的了,太多了,了要被你用了了。为了不把了用了,今后你不要用了了!”有人看了考生的文章和主考官的批语后,讽刺说:“师用了,徒用了,了多的毛病怎改了?别改了,别改了,反正了字用不了。”
  清代有个姓法的官员去某省督学,发现有个考生写字,把“员”字写成了“负”字,就把这个考生叫出来指出错误,并训斥了一番。谁料这个考生不虚心承认,还和他论“理”,说这样写没什么不可以的。法大人顿时生气,拿起笔来,在卷子后批了如下批语:“私和句勾,吉去吕台,汝若再辩,革去秀才。”
  民初时有一年,康有为应军阀阎锡山邀请到山西主持县长考试。阎锡山此举是想借这位“康圣人”的名望,显示这次考试的隆重,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考试那天,康有为出的考题是《廉吏民表》,取意于宋朝包拯的《乞不用脏吏》。奏疏中有“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句。有些县官学识浅薄,不解题意。山西某县官居然写道:“盛矣哉,世界表之多也,有摄氏表,有华氏表,如今又有廉吏民表……”康有为一看,气得大骂山西官吏多草包。过了一会儿,又觉得好笑,心想,不如借此机会和阎锡山开个玩笑,于是便在那试卷上批道:“题为廉吏民表,尔即扯及摄氏表,华氏表;今若题为《阎锡山论》,尔必曰:‘盛矣哉,山西之山多也,有五台山,有中条山,而今又有阎锡山也’……以尔之文观之,学不优,无以仕,百里侯(即县长)无望矣!”阎锡山看了考卷和批语,哭笑不得。
  某考生因平时写文章爱用“而”字,所以答卷时,处处不离“而”。主考官见试卷上“而”字“林立”,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批语是:“应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意思是:你的文章中,应当用“而”的地方,不用“而”,而不应当用“而”的地方,却用了“而”,从今以后,不要再乱用“而”了。后来有一个叫陈问樵的人看了此批语,说了一段精彩而幽默的话:“‘而’字好比钉钯,用得恰当能犁地,可以松土插秧;用得不恰当,不但可以毁坏庄稼,而且就成了击人的武器,仿佛迎头给人一钯,还不致人于死地吗?”
  某考生在答题时,欲引用《尚书·秦誓》中的“昧昧我思之”时,但因把“昧昧”误记成“妹妹”了,于是就在试卷上写下了“妹妹我思之”。阅卷的主考官一见“妹妹我思之”,笑过后就信手在试卷上眉批了一句“哥哥你错了”,使答批成对又成趣。
  某考生因为平时写文章喜欢乱用“呜呼”二字,所以在考试时,在试卷上就“呜呼”满纸都是。主考官看罢,在试卷上写的批语是一首打油诗:“起呜呼,终呜呼,中间独自尽呜呼;长呜呼,短呜呼,说来说去总呜呼;呜呼复呜呼,呜呼连呜呼,恐君不久亦呜呼!”
  某年的一次考试时,有个考生因一道试题答不上,又不敢交白卷,就在试卷上模仿南唐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写了一首“词”:“卷纸对笔尖,七窍生烟。躁热难解心头寒。摸耳搔头皆不济,如坐针毡,独自干瞪眼,无限辛酸。出题容易答题难。铃声一响交卷出,分数若干?” 阅卷者看后写的批语是:“虽无实学,却有歪才。屁股免打,下次再来。”
  某考生在试题为《父母在》的答卷上,开卷写的第一句是:“夫父母者,何物也?”主考官阅卷时毫不客气地批道:“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不知,生下你这怪物也!”
  某考生自以为“满腹经纶”,在试卷上胡乱“引经据典”,使人看后不知所云。主考官在试卷上写的批语是:“高山滚鼓,扑通扑通。”用的是谐音,即“扑通”实为“不通”,“不懂”。
  某考生在试卷上写了一篇劣等文章后,主考官在其文章后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作批道:“两个黄鹂啼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意为“不知所云,不知所去”也。
  某年某主考官在一个文化十分落后的僻远小县主持考试,规定至少要录取童生三名,而恰恰只来了三名考生。主考官批卷时看三个考生的试卷,第一个抄了试题,只写了“且夫”二字,再无下文;另一个只抄了试题,只字未答;第三个干脆题也未抄,交了白卷。在这样的情况下,主考官为了交差,就大笔一挥,把抄了试题并写了“且夫”二字的取为第一,批曰:“但观‘且夫’二字,必定满腹珠玑,应名列第一。”把仅抄了试题的取为第二,批曰:“誊写毫无差异,足见其材可造,应名列第二。”把交白卷的取为第三,批曰:“慎重行事,不轻落墨,应名列第三。”批完,连自己亦忍俊不禁。
  旧时一次小试,题目中带“鸡”字。一个考生在文中议论时无病呻吟道:“其为黑鸡耶,其为白鸡耶,其为不黑不白鸡耶?”考官看了这几句,很生气,提笔批了如下三字:“芦花鸡。”因为这芦花鸡是杂色的。考官再往下看,这考生还在犯傻,写的是:“其为公鸡耶,其为母鸡耶,其为不公不母之鸡耶?”于是,考官又批了两个字:“阉鸡!”
  从前,有个考生,写了半天,文章也没写成,忽然灵机一动,在考卷上写了四句打油诗:“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要不把我取,回家一命染黄泉。”主考官批阅试卷时,在每句诗后面分别写了“不必”、“未必”、“势必”和“何必”八个大字。这样,整首诗就成了:“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考官要不把我取——势必,回家一命染黄泉——何必。”
  作者单位:巴彦县兴隆中学
其他文献
离心纺丝方法生产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效率,应用前景广泛。但是,由于收集方式和成纱设备不成熟,纳米纤维多以无纺布形式的产品出现,极大地限制了采用离心纺丝方法生产纳米纤维
冷水机组的常规设计方法通常基于建筑物的峰值冷负荷,而冷负荷在一年中仅在非常小的一部分时间内达到其峰值水平,这就导致了冷水机组的选型过大(即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量过大)
针对气动弹性控制方程,结构项采用标准龙格库塔方法推进,广义气动力项采用时间上的插值技术,发展了一种在每一时间步内只用计算一次非定常气动力的近似四阶龙格库塔推进方法.
在机械传动系统中,输出轴的轴功率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检测项目。LABVIEW最初就是为测试测量而设计的,在许多国家,其在测量领域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主要叙述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