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利.希客:收藏中国的艺术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乌利·希客,从他创办的第一家中国与西方的合资公司,到瑞士前驻华大使,再到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大收藏家,他似乎总与中国紧密相关。
  在瑞士卢塞恩一座旖旎风光小岛上有一个Mauensee城堡庄园,这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湖畔城堡,由乌利·希客在10年前收购,之后经过了很多整修。城堡座落在山坡上,面对着湖水,湖里的小小岛屿上长着美丽的树木。四下里非常宁静,距离最近的城市硫森大约30分钟的车程。许多著名的策展人、收藏家、常出没于此,无数的中国艺术家对这个城堡也充满向往。
  很多人说他的城堡是个艺术仓库,说是仓库,是因为乌利·希容收藏作品的多样性。乌利·希客收藏品种的繁杂,恐怕也是无人能比——几乎囊括了当代艺术所有的类型: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方案、招贴、剪纸等等。
  他如今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大收藏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迄今为止大约收藏了300多位中国艺术家的2000多件作品。现在这些艺术家中不乏人们熟知的名字,比如方力钧、岳敏君、余友涵、周铁海等。有人甚至说,如果要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就到乌利·希客家里去。
  
  “和艺术家交流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1979年,乌利·希客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的他已经开始收藏西方当代艺术品了,逐渐也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品。他发现那时的中国没有多少现代艺术,因为政治的原因,很多创作都基本在地下或者半地下进行着。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由于通往西方世界的渠道有限,中国的艺术家只能闭关创作自己的现代艺术,这些作品主要基于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历史和当时人们的情绪。当时很少有中国人有想要收藏的念头,这一点挺让乌利感到惊奇。谈起自己第一次在中国买画的经历,乌利·希客笑着说:“当时那些中国艺术家都以为我是从外星球来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快速发展,面对日益涌现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乌利·希客突然意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品还没有人收藏,于是便着手这一工作。他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幅女艺术家的画,但她在不久之后就从艺术舞台上消失了。为了寻找好的中国艺术家,可以说耗费了他的很大精力。当时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没有画廊,也没有中介,乌利·希客就直接找到艺术家面谈,然后通过这个艺术家,再找到下一个艺术家。“我拜访过上百上千间公寓房,爬过上千上万级台阶,就为了找到好的作品。”他回忆说。任职瑞士驻华大使的时候每周七天都要工作,于是寻访艺术家的任务被分派到所有的闲暇时间,“有些艺术家只在晚上工作,那么我有一整晚的时间可以看他们创作。”乌利·希客觉得和艺术家进行交流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能够了解到艺术家创作一件作品的初衷,深入创作的过程,“艺术品只是表面,而我可以看到表面之下的东西。”
  
  “我不是艺术商人”
  
  如今,60多岁的乌利·希客担任多家跨国公司的主席,同时也是多家中国公司的顾问,参与媒体企业,参与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中国主要银行的建设等等。他说这样忙碌,是为了钱!因为自己用来购买艺术品的资金全部来自于他的个人收入,是在艺术世界之外的领域里赚来的钱。“我必须做许多工作来支撑我的收藏。我工作挣了钱,然后就很‘愚蠢’地把他们都花在收藏上。”
  有些人就奉劝他说,收藏的作品同样可以进行交易赚钱,何苦要从事很多不同的职业。对此乌利·希客否定道:“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一个艺术商人,我只收藏自己喜欢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我不喜欢‘市场’和‘买卖’这类字眼,尽管我是一个做生意的商人,但是在艺术世界中,我讨厌这样说。”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希客是一个投资家,那么几十美元购入的作品将以数万倍的价格拍出,丰硕的成果将让他成为投资案例中的经典;如果希客是一个收藏家,那么他可以随卖出一件已经腻味的藏品,换得几万倍收入后购入更多的艺术品以满足自己的新喜好。
  现在乌利·希客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几个艺术品交易商、私人收藏家、拍卖行打来的电话,但他,必须一一回绝,因为他不会出售任何一件自己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
  
  “有一天,它们会回到中国”
  
  对于乌利·希客收藏的这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乌利·希客表示说,这些收藏品自己并不都喜欢,他的目的是能够完整地为中国下一代保留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国文化,并且保证它们的安全。媒体很多次问到过他:“有朝一日他会把这份中国文化档案交还给中国吗,还是他会一直把它们留在异国他乡?”
  乌利·希客肯定地表示:“我能够确定,我的收藏有一天会回到中国,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在一个正确的环境和情形下。”
  往来中国几十年,希客早已是“中国通”。从商人到瑞士驻华大使,再到现在的专职收藏家,乌利·希客非常感谢自己的经历,他觉得这些不同的身份能够让他全面审视和全景体现中国文化。
  如今,乌利·希客仍然频频往返于中国与瑞士之间,每年8次左右从瑞士飞到中国,每次待10天~14天。在中国的日子,他的任务就是为了收藏而工作赚钱,为了收藏而到处寻找有意思的作品。他说“我这人不吸烟,不喝酒,只玩艺术。”
  除了收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还创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支持中國更年轻的艺术家走向国际。西方主流艺术媒体一致将他评为“影响世界艺术100人”之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