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已经成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如何探索德育新路径,创新德育方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对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能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农村初中 德育教育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49-01
当前,农村一些初中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20余年的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经历,让自己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产生了诸多思考,如何抓好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1.对德育重视不够,计划落实不力
学校领导没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对德育教育与的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成效不明显,依然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标准。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项德育计划难以得到落实。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会、团委等,但是这些组织往往是有名无实,很少组织活动。学校虽然都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些计划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2.管理责任不明确,相关工作者积极性不高
在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3.德育教育观念陈旧,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高
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农村初中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不利于德育的实施。
4.德育教育网络脱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活动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二、落实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软实力
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有正确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體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的作用,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德育工作,生活是主阵地。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首先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导。如通过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活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讲粗话等入手,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献爱心做好事、为班级添荣誉等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这样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才能使学生感到实在、亲切而对我们的德育工作产生好感和兴趣。
3.以建设校风和班风为重点,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
4.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位置,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通讯作者:安金虎)
参考文献:
[1]赵庚辛.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08).
[2]王向东.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与对策[J].学周刊,2016(01).
[3]王汉平.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及对策探研[J].成才之路,2017(08).
作者简介:
张浚川,高级教师,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
安金虎,高级教师,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通讯作者)。
【关键词】农村初中 德育教育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49-01
当前,农村一些初中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20余年的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经历,让自己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产生了诸多思考,如何抓好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1.对德育重视不够,计划落实不力
学校领导没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对德育教育与的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成效不明显,依然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标准。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项德育计划难以得到落实。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会、团委等,但是这些组织往往是有名无实,很少组织活动。学校虽然都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但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些计划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2.管理责任不明确,相关工作者积极性不高
在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工作中只管教学、不管教育,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推则推。
3.德育教育观念陈旧,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高
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农村初中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素质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借奖惩权威,专制压服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不利于德育的实施。
4.德育教育网络脱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活动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二、落实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软实力
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有正确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體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的作用,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德育工作,生活是主阵地。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首先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导。如通过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活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讲粗话等入手,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献爱心做好事、为班级添荣誉等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这样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才能使学生感到实在、亲切而对我们的德育工作产生好感和兴趣。
3.以建设校风和班风为重点,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
4.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位置,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通讯作者:安金虎)
参考文献:
[1]赵庚辛.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08).
[2]王向东.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与对策[J].学周刊,2016(01).
[3]王汉平.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及对策探研[J].成才之路,2017(08).
作者简介:
张浚川,高级教师,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
安金虎,高级教师,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