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世界中的温情演绎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真人电影还是动画片,在好莱坞“鬼才”导演韦斯·安德森的所有作品中,新作《犬之岛》可以说是其集大成之作。影片采用了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样的定格动画形式,并且延续了他一贯的个人影像风格和温暖幽默的故事内核。主人公阿塔里克服千难万险只是为了找回自己被流放的护卫犬,这在成年人看来似乎有些荒诞,但是他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趟充满危险的旅途,最终他在其他宠物狗的帮助下找到了护卫犬,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并成功地挫败了政治阴谋,完成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成长。让代表着勇气、忠诚与勇气的儿童与狗和充满怯懦、阴险和谎言的成人世界形成二元对立的模式,这在导演过往的影片中并不鲜见,但是他依然在本片中将轻松的剧情、荒诞的讽刺、深沉的悲悯以及未来主义的科幻感和虚无颓败的末世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出一个温暖的主题,带领观众走进由他构筑的奇妙诗意世界。
  一、 隐喻与温情共生的成人寓言
  影片《犬之岛》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了未来日本的一座极具末日气息的虚构城市,讲述的是由于城市当中爆发了严重的狗瘟疫情,向来对宠物狗充满厌恶的小林市长便以此为契机,将城市中的所有犬类驱逐到了远离城市的垃圾岛,任由它们在那里自生自灭。然而他年仅12岁养子阿塔里却大胆地劫持了一架飞机,孤身一人前往垃圾岛,寻找自己的护卫犬点点。最终阿塔里在垃圾岛上其他宠物狗的共同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护卫犬,并发现了疫情的真相,成功挫败了腐败政客的阴谋,让犬类重新回到了它们主人的身边。韦斯·安德森用一段既充满成人寓意,又极具童话精神的冒险之旅,展示了当成年人在利益的驱使和权力的操纵下失去了本性,孩子与动物之间却仍旧流淌着脉脉温情,表达了人性最初的纯真与美好。与此同时,由于导演在影片中直接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调,因此本片的叙事角度是从狗的视角加以呈现,也让观众可以借助另外一种角度体察世界和反思自身,从而使得本片更加具有批判现实意义。
  “隐喻”是韦斯·安德森作品中惯用的手法,这在他过往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提及,但大多只是如蜻蜓点水般轻轻拂过,然而到了影片《犬之岛》中,政治斗争和阴谋几乎成为贯穿始终的叙事线索,鲜明的政治性隐喻更是无处不在。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日本,因为这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军国主义和军事独裁所笼罩,开片时举行选举演讲的大厅外型和广岛市的原爆圆顶馆几乎完全相同;阿塔里驾驶的飞机在到达垃圾岛后就直接坠落,地面上赫然升腾出一片蘑菇云,而二战后期美国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弹恰恰就叫“小男孩”;垃圾岛上保留的犬类实验室则是对二战时期日本的细菌部队的鲜明映射,借助现代工业文明,用极端残忍的手法大规模屠杀对手,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力量不断壮大;以及由外籍学生带领的本国学生举行示威抗议,发起颇具规模的学生运动,使得影片完成了对20世纪中叶日本政治生态环境的高度浓缩和还原。
  然而纵使在黑暗的社会中也总会有微弱的光亮,让冰冷的人心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当小林市长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无辜的时候,大多数的成年市民在面对自己心爱的宠物狗被强行带走流放时,都表现的无比自私和麻木。但是,作为儿童的阿塔里却为了自己心爱的点点只身赴险;科学家勇敢揭露事实真相并研制出治疗瘟疫的药物,最终却被当权者以阴险的手段杀害;以及最后时刻青年学生为了保护犬类向当局发起的勇敢反抗,让影片最终将主题落脚到了温情和美好的层面上。与此同时,当阿塔里来到垃圾岛后邂逅了五只同样被流放的宠物狗,而其中一只名叫“首领”的小狗却有些与众不同,从小四处流浪的它从未有过被收养的经历,所以对人类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但是伴随着阿塔里坚持不懈的寻找,让它渐渐体会到了被人关爱的幸福与甜蜜,如果说其它四只寵物狗对于阿塔里的帮助只是出于犬类被驯化后本能的服从,那么首领的行为则更多的源自于对阿塔里行为的感动和敬佩。因此当原本的护卫犬点点功成身退之后,这只名叫首领的小狗担任起了保护阿塔里的责任和使命,从全新的角度彰显了本片的成长主题。
  事实上,《犬之岛》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荒诞感,但是在残酷的表层叙事下,观众依旧可以透过阿塔里和青年学生们的赤子之心,和宠物狗善良纯真中感受到一丝淡淡的温暖,并在强烈的政治隐喻和讽刺中看到人性的美好。
  二、 演绎极致的作者性视听盛宴
  作为好莱坞新生代电影人之一的韦斯·安德森,凭借着自己童心未泯的趣味性和活力感、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始终秉持的独立精神和文艺色彩,使其作品在视听效果上洋溢着浓烈的个人特色,影片就像是包裹着精致外衣的糖果,观众无论看多少遍都会不禁感慨其所带来的感官盛宴。
  《犬之岛》延续了导演之前众多作品的画面风格特色,既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姿的萌宠世界,同时还展示出了韦斯·安德森式的极致美学风格,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精致考究,在构图上更是将对称性和平衡性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整部电影的构图几乎完全由轴对称画面构成,特别是当画面当中只有宠物狗的时候,就一定会严格的遵循轴对称原则,以突出它们在这部影片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而当外籍学生当众揭发小林市长的阴谋时,她站在教室里的空地上中心,本地学生均衡的分坐在教室的两侧,外籍学生的作用在此刻得到凸显。然而如果整部电影的画面全部是由完全对称的画面构成,也会给人造成沉闷枯燥之感,因此,影片中还有大量的不完全对称构图。例如,影片中一家人在餐厅看电视和图书馆中众人在默默看书的场景,都是以宠物狗为中心轴,虽然两边的物品和人数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对应条理有序,餐厅里右边的窗户正对着左边的厨具,图书馆窗外的建筑也被窗户的边框恰到好处的隔开,在体现导演特有构图方式的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感。与此同时,导演曾经说过电影整体的空间和设计感来源于日本的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因为他对战后日本家庭的描摹独到而又精准,而那些关于找回缺失情感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传统的日式建筑中,这种局促的空间对日本的家庭关系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影《犬之岛》除了阿塔里去垃圾岛寻找点点的场景,凡是小林市长出现的时候大多是处在这种极具日本特色的压抑逼仄的空间之中,导演用这样的构图方式来传递他对当下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思考。   在音乐方面,韦斯·安德森依然在这部作品中选取许多他以往经常选用的在20世纪叱咤风云的欧美摇滚团体的音乐作品,例如西岸流行实验艺术乐队在1966年发行的单曲“我不会伤害你”,旋律中弥漫的淡淡的哀伤与整部电影的情绪非常契合。不仅如此,导演还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土风格的音乐,如影片开始时的相扑比赛和中间多次出现的市长讲话,都利用太鼓作为配乐的主体,隆隆的鼓声既体现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又带来了情节的起承转合。而这种节奏强烈的音乐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由于《犬之岛》中大量采用了封闭式构图和水平移动的镜头,很容易把立体的空间压缩成水平式的平面舞台,造成画面强烈的拼贴感而缺乏流畅性,此时运用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能够把画面自然地串联在一起,从而填补流淌性的空缺。
  韦斯·安德森电影中的场景,其实不太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当中往往会融入很多虚构和幻想的成分,但是他用完美的音画组合让影片在荒诞不经中显露着一种别样的真实。电影《犬之岛》中恰到好处的日本元素、极富年代感的画面构成和水平横移的运动镜头让影片仿佛是一幅缓慢打开的浮世绘画卷,西洋乐曲和本土音乐相结合的旋律,让原本有些平面化的电影变得生动和丰富,体现出导演对结构工整和节奏行进的精准掌控。
  三、 跨文化语境中电影美学的交融
  从早期电影展现美国本土风光,到之后对欧洲小镇历史风情画卷的铺展,韦斯·安德森不断扩充着自己的电影版图,这一次在《犬之岛》中,他把目光锁定在了对于欧美人而言充满异域色彩的日本,影片中充满了浓郁的日式风情,将东方美学中神秘和迷人的韵味进行了极致的展现。然而透过日本文化的表层外衣,影片其实依然带对他影响颇深的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味道和美国主旋律电影的内涵,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完成了一次对多元异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韦斯·安德森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他对于日本文化的喜爱和向往,《犬之岛》的画面和色彩洋溢着强烈的浮世绘风格,对日本文化的刻画与解读也十分详尽,涉及的层面包括建筑、饮食、绘画、政治和历史,直白如日本独有的武士道精神、讲究格律的俳句诗歌和葛饰北斋所绘制的青海波,隐晦如小林家族的门阀制度和市长与管家在最后时刻的“按钮”争夺,可以说是将日本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很好的满足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与此同时,导演毫不掩饰对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崇拜,他在这部电影中参考了大量黑泽明的当代城市电影,影片中许多画面和音乐均是从《野良犬》《甜梦天使》和《七武士》当中获取的灵感,在传递日本文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己敬畏导演的深情致敬。
  法国新浪潮电影喜欢将镜头对准处在社会边缘的年轻人,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行为散漫而且飘忽不定,却又经常被卷入一些无端的事件当中,最终这些普通人会伴随着事件的发展而逐渐散发出类似意见領袖的特征。韦斯·安德森从不讳言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对他的影响,《犬之岛》中的男孩阿塔里虽然是个年纪不大的孩子,但童年时父母车祸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叔叔小林市长因为繁忙的工作和冷漠的性格忽视对他心灵的关照,所以他的内心十分孤独并且缺乏安全感,直到垃圾岛上的寻犬之旅才让他完成了自身的成长。阿塔里开始学会将关爱赋予更多的生命,并在继承了叔叔的职位之后尝试着去承担责任,可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浓烈的孩童心理和天真性格,从中不难看出导演在这部影片中对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名美国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对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继承更多的体现在了题材和主旨等文本特征,对于其内在的价值观念他却进行了彻底的本土化改造,这在《犬之岛》中也有明确的表现。例如,影片中关于阿塔里孤身营救护卫犬的情节,仍然是美国传统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表达;面对强权时大多数的日本人选择了服从和隐忍,只有交流生白人女孩选择勇敢的揭露市长的阴谋;垃圾岛中对现代科技发展下带来的环境危机,和小林市长一家折射出了现代家庭关系的破裂,这些都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历来所热衷于表达的内容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犬之岛》将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在影片中以日本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将欧洲传统的电影美学和美国的主流文化思想相结合,在荒诞不经的童话故事表象下隐藏着治愈性的成人社会寓言,并最终将故事的内核落脚到温情和成长的主题之下,传递出爱与和平的正能量。
  结语
  韦斯·安德森在影片《犬之岛》用浪漫唯美的画面、幽默风趣的台词和简单温暖的故事,构筑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奇幻世界,但是,透过这层表象,观众也不难从中体会到一丝黑色幽默的味道,在微笑之后仍然想要细细品味其中所蕴含的隐喻和哲理,并对导演今后的作品平添了几分期待。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徐静涵,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纪录片研究;  任 磊,男,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电视栏目策划,大型活动导演等研究。  电影《勇敢的心》海报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作为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其中对于悲剧的研究主要是以希腊悲剧作为基础。亚氏在《诗学》中对悲剧是这样定义的:“悲剧是对一个高贵的、完整的和一定规模的动作
同样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鉴于学识、阅历、审美眼光等的不同,会延伸出千变万化的解读。对于美,中西方就有很大差异。内向的东方人重神而不重形,喜好含蓄、有意境、着重于体现主体精神境界的作品;外向的西方人偏向于形,在秩序中寻找美,利用艺术实现对客观世界的精准描述。东方人为了表达意蕴之悠长深远,常使用“留白”这一具有极高的东方审美价值的艺术手法。“留白”一词,原本指的是在书画艺术等创作过程中,为了
在当今电影的研究之中,除了电影本体论的相关研究之外,许多的电影研究乃是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下选取特定电影作为案例,以研究与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文化面貌的文本分析研究。而这些被选取的文本,多是来自于公开放映的商业电影或小众的纪录片及艺术电影,鲜少有以家庭电影(Home Movie)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者。这一方面除了是家庭电影的文本取得困难外,但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不甚了解家庭电影的档案属性与文本价值所
2019年6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5期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影视传媒系教授周学麟主讲,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蓓,访问学者曾静蓉、申朝晖、李冀等,博士生李雨谏、李典峰、李卉等,硕士生陈聪聪、朱信怡等参加。此次沙龙研讨主题为“春风从这里吹起——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青年爱情题材电影初探”。  陈旭光教授首先认为这是一個很
[摘要] 《色戒》上映在国内掀起阵阵探讨热潮。从视觉冲击背后电影本身的叙述结构看,《色戒》存在一个双层的结构叙事,表层的叙事围绕易先生的一场暗杀活动展开,而深层的叙事则呈现出大时代下人性中的“理智与情感”、“人民伦理与自由伦理”的冲突。  [关键词] 《色戒》 符号矩阵 叙述结构 二元对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22    成功的电影和它独特
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正逐步从过度重视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到更加重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中各种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课程得到了广泛开展,跨文化交际课程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门。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时,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经验。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条件限制,
[摘要] 作为叙事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发展的最后阶段,故事结局承担完成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的特别任务。优秀文艺作品的结局既非仅为故事情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非简单呼应作品的开头,而是要创造出新形象和新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作品主题,并引导读者观察到更新、更远和更多的东西。  [关键词] 《晚秋》 开放式结局 马克思主义 文艺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美
《彩虹艳尽半边天》这部电影详细描述了七位黑人女性的生活情况,表明了黑人女性已经明白摆脱压迫和束缚是多么的重要,但是黑人女性彼此之间嫌弃和疏远,导致黑人女性始终无法获得属于她们的话语权,进而无法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导演在整部影片中,不只是探讨黑人女性话语权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表述了团结的重要性。导演泰勒·派瑞认为:黑人女性之所以被社会抛弃是因为黑人女性之间彼此孤立和嫌弃。基于此,本文对电影中的三位
【作者简介】巴朝霞,女,山东东营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祝福》剧照一、“礼教吃人”的偏颇  《祝福》的深刻性在既有的研究看来是“封建”和“迷信”将农妇祥林嫂逼上了死路。那么“封建”和“迷信”便成为众多研究者批判的靶心。  《祝福》讲述了一个两次守寡的山里农妇投奔到鲁镇,而后被封建礼教置之死地的故事。  其实,《祝福》作为《彷徨》的首篇,恰是鲁
2018春节档期的国产电影以56.94亿元的票房成为历史之最,观影人次达到1.43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68.25%和60.13%。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造就了单片票房56亿元的票房奇迹(《战狼2》),还有上映第一天就不断被刷新的单日票房记录,上映一周屡破单周票房记录的电影的陆续出现,国产电影的每一次“集体狂欢”都能引起国内外影视界的震撼。在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电影的质量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