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乐观的心态能够使人视野开阔,理智地对待身边发生的事情。但当今的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归因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能拥有乐观的心态,因此,培养大学生拥有乐观心态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乐观心态 大学生 健康成长
随着大学阶段知识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于大学生各方面发育的完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与青年初期相比,他们的情绪体验来得快而强烈,此时的他们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但较之成人却显得有些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而乐观的心态能够使人开阔视野,有利于人的精神集中。它可以使人在遇到困难面对逆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自己,更有利于人快速地找到正确的出口。因此,培养大学生拥有乐观心态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一、乐观的心态能够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1.乐观的心态可以使大学生心理更健康
乐观,是一种最为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人拥有了乐观的心态,就能以幽默的眼光看待不愉快的事情,以轻轻一笑缓释痛苦,甚至以不幸中的万幸聊以自慰;有了乐观,就能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在逆境中找到出路,尽快走出阴霾,铸就辉煌;有了乐观,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励自己的热情,开掘自己的潜能;有了乐观,还能吸引和感染周围的人,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许天丽在学习收获与体会中写道,乐观性得分高的学生拥有更积极的免疫系统,他们的心情更乐观,感受到更少的压力,应对事物时不是采取消极的回避而是积极地应对。这样积极的免疫系统对保持积极的情感非常重要。
2.乐观的心态可以增强人的交往能力
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你给予别人欢乐,自己就会得到欢乐。在人与人相聚时,你的快乐心情,微笑的表情,诙谐的语言会像春风一样温暖别人的心,引发大家的笑声,驱除心中的烦恼。当人们从你这里得到这些美好的心灵享受之后,对你会油然产生一种感激之情,赞赏的目光,会觉得你有一种“精神引力一样”愿意与你交往。这样,你会加倍地得到别人带给你的欢乐。
3.乐观是应对挫折,快乐生活的条件
乐观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再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坏事情總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的一种心境。它能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无力和感到沮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上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例如,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C.R.Snyder)对学生成绩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学生的成绩与其心态是否乐观有决定性的关系。当你设定某科成绩80分时,你考了60分,最乐观的学生决定要更用功,并想得到补救的方法;次乐观的学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缺少实践的毅力;最悲观的学生则宣布放弃。(百度百科,乐观者)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乐观的作用。
二、影响乐观心态形成的因素
1.归因方式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研究表明,个体的归因方式越乐观,越倾向于将消极事件产生的原因归为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原因,个体容易保持自尊心,体验积极情感,不容易失控,对未来仍会抱有积极的期望,也能够接纳现实,因此,表现在总体上对现实生活有较多的满意,不容易形成抑郁。(袁莉敏、张日升,2007)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大学生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有限等内在原因上,因此,使他们常感觉自卑和抑郁。
2.生活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其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属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范畴。(严标宾、郑雪,2007)研究表明,乐观维度得分高的个体相信生活中的好事比坏事多,看待事物时通常看到好的一面,对未来抱有积极的乐观的态度,自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高。失败维度是反向计分,得分高反映了个体比较善于面对失败的打击,能够进行积极的正面重新建构,使用幽默感等策略来接纳失败,从中获得收获和成长,表现在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高。(袁莉敏、张日昇,2006)这说明:大学生如果生活在不幸福的环境下,悲观心态很容易形成。
3.家庭教育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建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前提。在家庭中,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批评的环境和打骂的环境中,如果其父母不理解、倾听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不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与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一意孤行,那将会教育出一个听话、顺从、心理承受力弱的孩子。这所谓的“好”孩子,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失败,只会感到自己无能和无用,从而成为悲观失望者。
三、培养乐观心态的方法
乐观的心态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经历过挫折后先有悲观的情绪后才悟出来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就如一剂可以解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可以使人百毒不侵、无坚不摧。生活在纷繁复杂环境下的大学生拥有这样的乐观心态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积极面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1.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影响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之间的亲密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能让子女从小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温暖和幸福的感受。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没有那样强烈,但是从实践中发现,他们依然渴望得到这种关爱与爱护。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可以多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不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里,尽量多给孩子愉悦和快乐,让孩子看到父母是怎样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的,让父母的这种乐观心态作为榜样,给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自身的乐观态度随时都可以培养孩子具有乐观的心态。(周宗奎,1997)
2.正确面对挫折
人在一生中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情境不必抱怨。因为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失望、痛苦,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希望,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它又能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更张;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努力,从逆境中奋起。(杨跃民,2005)作为青年大学生,要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积极应对挫折,把挫折当作增长自己人生经验,增强自信心,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的一种条件。
3.运用情绪ABC理论去思考问题
ABC来自三个英文词的首字母,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它具体是指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由此要让大学生依据“ABC理论”去思考问题,让他们知道我们虽然没有办法改变事情A,却完全可以通过改变我们对事情的看法B,从而改变A对我们的影响,即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完全的掌控自己的情绪。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人具有思维能力,即人所独有的极其复杂、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就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则成为维护自我心理健康,培养乐观心态的第一要义。大学生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要时刻用积极心理暗示自己,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看待他人和自己,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这从如果一个人期待的是积极的结果,他将会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来努力,他更能够顺利地实现成就目标的研究中得到应证。(周榕,2006)
乐观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素质、一种智慧,它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现在的大学生要提醒自己从这一刻开始,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管以后遇到任何困境,我们都应该积极去面对。
参考文献:
[2]袁莉敏,张日升.大学生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114.
[3]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检验[J].心理科学,2007,(6).
[4]袁莉敏,张日昇等.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45.
[5]周宗奎.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46-50.
[6]杨跃民.重视挫折教育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50.
[7]周榕.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倡导积极健康人生[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100.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乐观心态 大学生 健康成长
随着大学阶段知识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于大学生各方面发育的完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与青年初期相比,他们的情绪体验来得快而强烈,此时的他们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但较之成人却显得有些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而乐观的心态能够使人开阔视野,有利于人的精神集中。它可以使人在遇到困难面对逆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自己,更有利于人快速地找到正确的出口。因此,培养大学生拥有乐观心态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一、乐观的心态能够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1.乐观的心态可以使大学生心理更健康
乐观,是一种最为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人拥有了乐观的心态,就能以幽默的眼光看待不愉快的事情,以轻轻一笑缓释痛苦,甚至以不幸中的万幸聊以自慰;有了乐观,就能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在逆境中找到出路,尽快走出阴霾,铸就辉煌;有了乐观,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励自己的热情,开掘自己的潜能;有了乐观,还能吸引和感染周围的人,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许天丽在学习收获与体会中写道,乐观性得分高的学生拥有更积极的免疫系统,他们的心情更乐观,感受到更少的压力,应对事物时不是采取消极的回避而是积极地应对。这样积极的免疫系统对保持积极的情感非常重要。
2.乐观的心态可以增强人的交往能力
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你给予别人欢乐,自己就会得到欢乐。在人与人相聚时,你的快乐心情,微笑的表情,诙谐的语言会像春风一样温暖别人的心,引发大家的笑声,驱除心中的烦恼。当人们从你这里得到这些美好的心灵享受之后,对你会油然产生一种感激之情,赞赏的目光,会觉得你有一种“精神引力一样”愿意与你交往。这样,你会加倍地得到别人带给你的欢乐。
3.乐观是应对挫折,快乐生活的条件
乐观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再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坏事情總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的一种心境。它能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无力和感到沮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上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例如,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C.R.Snyder)对学生成绩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学生的成绩与其心态是否乐观有决定性的关系。当你设定某科成绩80分时,你考了60分,最乐观的学生决定要更用功,并想得到补救的方法;次乐观的学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缺少实践的毅力;最悲观的学生则宣布放弃。(百度百科,乐观者)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乐观的作用。
二、影响乐观心态形成的因素
1.归因方式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研究表明,个体的归因方式越乐观,越倾向于将消极事件产生的原因归为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原因,个体容易保持自尊心,体验积极情感,不容易失控,对未来仍会抱有积极的期望,也能够接纳现实,因此,表现在总体上对现实生活有较多的满意,不容易形成抑郁。(袁莉敏、张日升,2007)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大学生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有限等内在原因上,因此,使他们常感觉自卑和抑郁。
2.生活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其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属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范畴。(严标宾、郑雪,2007)研究表明,乐观维度得分高的个体相信生活中的好事比坏事多,看待事物时通常看到好的一面,对未来抱有积极的乐观的态度,自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高。失败维度是反向计分,得分高反映了个体比较善于面对失败的打击,能够进行积极的正面重新建构,使用幽默感等策略来接纳失败,从中获得收获和成长,表现在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高。(袁莉敏、张日昇,2006)这说明:大学生如果生活在不幸福的环境下,悲观心态很容易形成。
3.家庭教育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建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前提。在家庭中,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批评的环境和打骂的环境中,如果其父母不理解、倾听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不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与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一意孤行,那将会教育出一个听话、顺从、心理承受力弱的孩子。这所谓的“好”孩子,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失败,只会感到自己无能和无用,从而成为悲观失望者。
三、培养乐观心态的方法
乐观的心态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经历过挫折后先有悲观的情绪后才悟出来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就如一剂可以解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可以使人百毒不侵、无坚不摧。生活在纷繁复杂环境下的大学生拥有这样的乐观心态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积极面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1.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影响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之间的亲密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能让子女从小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温暖和幸福的感受。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没有那样强烈,但是从实践中发现,他们依然渴望得到这种关爱与爱护。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可以多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不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里,尽量多给孩子愉悦和快乐,让孩子看到父母是怎样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的,让父母的这种乐观心态作为榜样,给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自身的乐观态度随时都可以培养孩子具有乐观的心态。(周宗奎,1997)
2.正确面对挫折
人在一生中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情境不必抱怨。因为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失望、痛苦,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希望,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它又能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更张;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努力,从逆境中奋起。(杨跃民,2005)作为青年大学生,要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积极应对挫折,把挫折当作增长自己人生经验,增强自信心,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的一种条件。
3.运用情绪ABC理论去思考问题
ABC来自三个英文词的首字母,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它具体是指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由此要让大学生依据“ABC理论”去思考问题,让他们知道我们虽然没有办法改变事情A,却完全可以通过改变我们对事情的看法B,从而改变A对我们的影响,即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完全的掌控自己的情绪。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人具有思维能力,即人所独有的极其复杂、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就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则成为维护自我心理健康,培养乐观心态的第一要义。大学生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要时刻用积极心理暗示自己,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看待他人和自己,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这从如果一个人期待的是积极的结果,他将会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来努力,他更能够顺利地实现成就目标的研究中得到应证。(周榕,2006)
乐观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素质、一种智慧,它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现在的大学生要提醒自己从这一刻开始,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管以后遇到任何困境,我们都应该积极去面对。
参考文献:
[2]袁莉敏,张日升.大学生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114.
[3]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检验[J].心理科学,2007,(6).
[4]袁莉敏,张日昇等.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45.
[5]周宗奎.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46-50.
[6]杨跃民.重视挫折教育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50.
[7]周榕.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倡导积极健康人生[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100.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