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也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它对于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基础型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使用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不断创新; 全面发展
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会更有效地学习。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创设情境,积极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动画、精美图片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优化教学过程。
如教学画图软件时,我边讲故事边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看。学生看后会情不自禁地说:“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图片呢?”……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求知的欲望,此时,我趁机告诉学生:“这些图片是在画图软件中画出来的,你们想画吗?在画之前,老师先让你们认识一下这些画图工具。”通过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2 游戏导入,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单调、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这样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游戏引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看看谁的成绩好,敢和老师比赛吗。通过比赛,学生发现成绩都不理想。我趁机引导孩子们,要想超过老师就必须掌握手指的摆放要点、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3 任务驱动,加深记忆
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设置一系列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具体任务,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如在教学完word文字处理后,我会布置给学生制作美丽的邮票,为自己的名字设计艺术效果,为自己的班级设计班徽……
4 自主探究,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创新性,学生也喜欢这门学科。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以人为本教育,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
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自定义动画时,老师分别演示给学生看事先没有定义动画的幻灯片和已经定义好动画的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哪种效果更好。一部分学生就会提出问题:“怎样定义动画?”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积极性也提高了。在教学PowerPoint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制作“我的家”、“我的校园”为主题的演示文稿……
5 整合学科,全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根据季节的特点制作电子小报,个人名片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创作;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外还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每堂信息技术课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创新。
【关键词】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不断创新; 全面发展
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会更有效地学习。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创设情境,积极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动画、精美图片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优化教学过程。
如教学画图软件时,我边讲故事边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看。学生看后会情不自禁地说:“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图片呢?”……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求知的欲望,此时,我趁机告诉学生:“这些图片是在画图软件中画出来的,你们想画吗?在画之前,老师先让你们认识一下这些画图工具。”通过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2 游戏导入,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单调、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这样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游戏引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看看谁的成绩好,敢和老师比赛吗。通过比赛,学生发现成绩都不理想。我趁机引导孩子们,要想超过老师就必须掌握手指的摆放要点、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3 任务驱动,加深记忆
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设置一系列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具体任务,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如在教学完word文字处理后,我会布置给学生制作美丽的邮票,为自己的名字设计艺术效果,为自己的班级设计班徽……
4 自主探究,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创新性,学生也喜欢这门学科。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以人为本教育,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
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自定义动画时,老师分别演示给学生看事先没有定义动画的幻灯片和已经定义好动画的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哪种效果更好。一部分学生就会提出问题:“怎样定义动画?”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积极性也提高了。在教学PowerPoint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制作“我的家”、“我的校园”为主题的演示文稿……
5 整合学科,全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根据季节的特点制作电子小报,个人名片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创作;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外还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每堂信息技术课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