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小学生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和引导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是小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逐渐学会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逐渐接受社会价值规范,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的基本态度与行为倾向。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个基本问题:
1.社会认知、情感、行为习惯全面培养
人的任何一种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认识、感情与行为习惯等因素的互相作用。例如,教育学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的意义,而且要让学生对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这种不文明、不讲公德的行为带来的坏处有所体验,并产生厌恶的情感;对讲文明、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行为产生赞赏、趋同的情感。最后,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爱护环境卫生的行为技能。例如,在没有垃圾箱的地方,手里有了垃圾怎么办,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公德的行为习惯。在德育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者都很重要,不可强调或忽视其中的任何因素。
从出生后就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人交往的需要和兴趣,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经常照顾他的成人的依恋感,对小伙伴的同情友好的态度,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友好的感受等等,但是受道德认识支配的道德情感还有待于发展,这与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逐渐形成了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对人、对己的一定认识,但是这种认识还比较贫泛、肤浅。同时,他们还缺乏对于社会的规范(包括道德规范)的认识。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头脑中自然生成的先天固有的,人的道德观念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深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小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他们的行为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成人逐渐向他们灌输道德观念,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去行动。但是,小学生对来自于成人传授的社会规范或道德行为要求的意义,还缺乏实际体验与较深刻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机能发展不成熟,兴奋和抑制不平衡,抑制能力发展较差,因此,小学生的行动带着冲动性的特点,道德认识还不能很好的支配与协调小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往往有"言行不一"或"明知故犯"的表现。例如,明明知道打人不对,可是,在情绪激愤的情况下,往往忍不住又打人。
小学生的社会知识、情感与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待于培养与发展。在道德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哪一方面的教育,都要注意认识、情感、行为习惯的全面培养与提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行,持之以恒。只重认识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会造就"言行不一"、只会讲大道理不会身体力行,或只要求别人做而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伪君子";只重行为练习而不注意增进小学生的认识,也会造成小学生社会生活知识经验贫泛,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后果。
2.协调和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
影响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德育工作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自觉因素,也有自发因素;既有有利因素,又有不利因素。学校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真空"地带,学校的围墙挡不住社会上各种事物与现象对儿童的影响,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也生活在社会中,受到来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家庭生活的方式、父母或其他人的育儿观念与育儿方式,都在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些因素可以增强或抵消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与影响。要使德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削弱不利因素的影响,发挥与增强有利因素的影响,必须注意协调与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原则,注意正面教育和成人榜样的作用,使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活动与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德育不能仅仅注重通过专门组织的德育活动或上课,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行动训练,情景训练、移情训练等,虽然可以作为学生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经。学生德育,应当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交往来进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与交往,是道德过程的基础。
以人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与交往具有社会性。人们的活动与交往,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进行的。在这种活动与交往过程中,既可以使人们已有的思想观念、品德得到表现(例如自私或不自私),也可以使人们已有的思想、观念、品德等得到改造(例如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私的行为习惯)。社会生活规范(包括道德规范),作为调节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则体系,在人们实际的活动与交往过程中发生作用。这一客观规律适用于德育过程,使我们可以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际活动与交往,看作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利益"冲突与矛盾。例如,玩具只有一个,可是两个人都想玩;自己想玩的玩具,别的小朋友先拿走了,怎么办等等。这种实际活动与交往,为学生体验与理解"规范"的意义,练习与掌握社会性交往技能提供了机会与条件。例如,我们研究发现,在自己想玩的玩具已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或者自己的积木不够搭的情况下,学生一开始趋向于采取伸手去拿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往往会遭到伙伴的反抗或拒绝。于是,幼儿会改变策略,改用协商的办法来跟同伴商借玩具。这种策略的成功率往往较高。这种实际的交往,可以帮助幼儿体验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的意义,伙伴的不同反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策略,并且给适宜的策略以积极的反馈,使学生把它当作一种有用的经验积累起来,运用到以后的交往与活动过程中。所以,活动与交往,是学生体验和理解来自于成人灌输的社会生活规范或道德规范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这种体验与理解,得自于外部传授或输入的规范或观念,才能真正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行为发生作用。必须注意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活动与交往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中的作用.。
1.社会认知、情感、行为习惯全面培养
人的任何一种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认识、感情与行为习惯等因素的互相作用。例如,教育学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的意义,而且要让学生对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这种不文明、不讲公德的行为带来的坏处有所体验,并产生厌恶的情感;对讲文明、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行为产生赞赏、趋同的情感。最后,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爱护环境卫生的行为技能。例如,在没有垃圾箱的地方,手里有了垃圾怎么办,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公德的行为习惯。在德育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者都很重要,不可强调或忽视其中的任何因素。
从出生后就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人交往的需要和兴趣,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经常照顾他的成人的依恋感,对小伙伴的同情友好的态度,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友好的感受等等,但是受道德认识支配的道德情感还有待于发展,这与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逐渐形成了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对人、对己的一定认识,但是这种认识还比较贫泛、肤浅。同时,他们还缺乏对于社会的规范(包括道德规范)的认识。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头脑中自然生成的先天固有的,人的道德观念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深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小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他们的行为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成人逐渐向他们灌输道德观念,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去行动。但是,小学生对来自于成人传授的社会规范或道德行为要求的意义,还缺乏实际体验与较深刻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机能发展不成熟,兴奋和抑制不平衡,抑制能力发展较差,因此,小学生的行动带着冲动性的特点,道德认识还不能很好的支配与协调小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往往有"言行不一"或"明知故犯"的表现。例如,明明知道打人不对,可是,在情绪激愤的情况下,往往忍不住又打人。
小学生的社会知识、情感与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待于培养与发展。在道德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哪一方面的教育,都要注意认识、情感、行为习惯的全面培养与提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行,持之以恒。只重认识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会造就"言行不一"、只会讲大道理不会身体力行,或只要求别人做而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伪君子";只重行为练习而不注意增进小学生的认识,也会造成小学生社会生活知识经验贫泛,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后果。
2.协调和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
影响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德育工作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自觉因素,也有自发因素;既有有利因素,又有不利因素。学校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真空"地带,学校的围墙挡不住社会上各种事物与现象对儿童的影响,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也生活在社会中,受到来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家庭生活的方式、父母或其他人的育儿观念与育儿方式,都在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些因素可以增强或抵消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与影响。要使德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削弱不利因素的影响,发挥与增强有利因素的影响,必须注意协调与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原则,注意正面教育和成人榜样的作用,使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活动与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德育不能仅仅注重通过专门组织的德育活动或上课,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行动训练,情景训练、移情训练等,虽然可以作为学生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经。学生德育,应当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交往来进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与交往,是道德过程的基础。
以人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与交往具有社会性。人们的活动与交往,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进行的。在这种活动与交往过程中,既可以使人们已有的思想观念、品德得到表现(例如自私或不自私),也可以使人们已有的思想、观念、品德等得到改造(例如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私的行为习惯)。社会生活规范(包括道德规范),作为调节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则体系,在人们实际的活动与交往过程中发生作用。这一客观规律适用于德育过程,使我们可以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际活动与交往,看作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利益"冲突与矛盾。例如,玩具只有一个,可是两个人都想玩;自己想玩的玩具,别的小朋友先拿走了,怎么办等等。这种实际活动与交往,为学生体验与理解"规范"的意义,练习与掌握社会性交往技能提供了机会与条件。例如,我们研究发现,在自己想玩的玩具已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或者自己的积木不够搭的情况下,学生一开始趋向于采取伸手去拿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往往会遭到伙伴的反抗或拒绝。于是,幼儿会改变策略,改用协商的办法来跟同伴商借玩具。这种策略的成功率往往较高。这种实际的交往,可以帮助幼儿体验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的意义,伙伴的不同反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策略,并且给适宜的策略以积极的反馈,使学生把它当作一种有用的经验积累起来,运用到以后的交往与活动过程中。所以,活动与交往,是学生体验和理解来自于成人灌输的社会生活规范或道德规范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这种体验与理解,得自于外部传授或输入的规范或观念,才能真正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行为发生作用。必须注意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活动与交往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