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行业中的1O年变迁足以让人感叹时光易逝,在上期杂志对于1997—2002年中国市场中笔记本电脑发展历程的回顾又把我们拉入了回忆的长廊。五大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和十大经典设计的评选也让人更深一步了解了这一“膝上精灵”。本期我们带来的是2003~2007年笔记本电脑的“近代史”,并依据产品特色和在历史中的影响力评选出了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产品。最后以一幅笔记本电脑品牌风景画作为本次专题的结尾,也是期望能以轻松和幽默的形式总结国内市场中1 3大品牌的风格和进化之路。
本期专题内容包括:
●十年之路(2003—2007)
●十大最具影响力产品
●笔记本电脑品牌风景画笑谈
关键词:迅驰、宽屏、洗牌
从1985年到2002年,笔记本电脑经
过了17年的沉淀,终于开始展示出它独有的魅力。在2003年到2005年短短的三年中,笔记本电脑产品的形态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以往四四方方、四平八稳的商务风格慢慢有了一些改变。个人消费市场的觉醒使得笔记本电脑越来越注重个性和机器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在笔记本电脑的这种发展趋势初现端倪之时,迅驰的出现和蜂拥的杀价更是在其后用力地推了一把。2003年到2005年,正是笔记本电脑开始普及的时期,而迅驰更是一统天下。
迅驰横空出世,平台策略大获成功
由于Netbut架构在移动领域的彻底失败,英特尔改变了以台式机处理器为主线再改良成移动处理器的传统做法,在多次跳票后于2003年3月发布了全新的Centrln。迅驰平台,自此迅驰的“蝴蝶翅膀”就红遍了大江南北,一时间仿佛不是迅驰就不算笔记本电脑一般。 迅驰平台和PentIum M处理器确有其优越性,英特尔用了四个短语总结迅驰的优势一一更强的计算性能、更好的便携性、更轻薄的体型和无拘无束的无线网络。对于Pent um M,英特尔强调其性能不一定就快过当时高端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Pentium 4-M,但是却提供了更好的移动性能。在长达数年之久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后,英特尔认为,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应用集中于商务用途,也就是说更多集中于文件处理、网页浏览和编辑等。而台式电脑的主要用途则多种多样,除了商务之外,图形处理、游戏娱乐、影音媒体等都有应用。正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英特尔移动处理器开始走上与桌面处理器不同的设计之路,最终专用于移动领域Core微架构甚至被沿用到了桌面平台一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事实证明,2004年10月贝瑞特没有白跪。
除了处理器方面的改进之外,为了让笔记本电脑彻底摆脱网线的束缚,英特尔特地将802 11b无线网卡纳入到CentrIn。之中。当时,英特尔提出了另一个口号——“无线你的无限”。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而言,在饱受PentIum4-M和MobilePentlum 4的高功耗之苦后,迅驰平台和Pentium M处理器的推出可谓久旱逢甘霖。甚至连台式机领域都流行起使用PenflumM处理器打造高效静音系统的热潮。而且这种平台化的策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不一定需要去了解各种复杂的硬件知识,而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Logo就能作出简单的区分和鉴别。
同时,为了推广迅驰平台这一划时代的产品,英特尔再次祭出了其宣传“I nteIlrsJde”的手段。英特尔不惜血本地在全球市场投入数以亿计的巨额金钱进行推广各个笔记本电脑厂商如果在各自广告中的醒目位置放入迅驰的Logo,那么就可以以此来找英特尔收取广告返款。2003年6月lntei调低迅驰平台套装价格之后,这种火热程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而2005年1月19日,新一代迅驰Sonoma的问世彻底让“蝴蝶”Logo深入人心。
宽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办公与娱乐的双重要求使得商务机型和家用娱乐机型两个分类出现了交集,象征看这一融合趋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宽屏的兴起。其中还有一点原因就是,面板厂商发现切割宽屏可以得到更高的液晶面板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宽屏在影音娱乐方面的优势显然不是传统43屏幕所能比拟的,而在办公应用方面,宽屏在同屏双网页浏览和双文档处理方面的新应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
虽然早在1998年索尼以其89英寸VAIO PCG—C1就成为了宽屏笔记本电脑的开山鼻祖,后有2001年苹果15英寸宽屏Powerbook G4亦名垂青史,但真正在宽屏热浪之上浇第一桶油的却是明基。2003-2004年,明基率先连续推出国内首款15英寸宽屏机型Joybook 8000,全球首款12英寸宽屏Joybook 6000以及全球首款14英寸宽屏机型Joybook 7000。随后的2004年7月,索尼13 3英寸宽屏VAl0 VGN-S系列笔记本电脑上市,三星17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M40上市——自此,宽屏遍布从89英寸至17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尺寸规格。明基正是凭借着joybook系列当时刮起的宽屏旋风雨在国内南场站稳了脚跟。
2004年,宽屏机型占了市场总量的10%。2004年底,宽屏机型已占据惠普笔记本电脑总销量的50%。2005年、明基Joybook系列产品线中60%以上都配备了宽屏显示屏。2005年,IDc报告指出宽屏笔记本电脑已经占据了当时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39 2%。宽屏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后连ThinkPad也忍不住在2005年1]月推出了宽屏产品Z60,从此再没有哪个知名厂商没有宽屏产品。例如代表看时尚与轻薄的索尼TX系列,从最初的Tx]6到如今的TX56一直广受追捧。在2005年11月发布之后,TX16更是凭借着全球首款11.1英寸机型、全球首款16.9宽屏和全球首款分辨率为366×768的机型而声名太哚,并被一致认为是个性化的经典之作。而自此之后,宽屏彻底取代43屏幕成为了市场主流。
杀价,笔记本电脑走下神坛
受到非典的影响,2003年中国市场笔记本电脑总体销量并没有飞速增长,但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价格雪崩。神舟天运170C那句4998,笔记本电脑扛回家的口号让多数国人都心跳加速了一回。如今谁是第一家将笔记本电脑价格做到5000元以下的品牌,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几年前依然高高在上的笔记本电脑如今已触手可及。
2003-2005年的笔记本电脑价格战令人记忆犹新,尤其是2005年,那恐怕可算是迄今为止市场竞争最为惨烈的一年。随着线品牌忍不住加入X999元竞争的行列,以往常用低价吸引眼球的小厂商日子开始难过了。出自二三线品牌之手的3999 元和2999元的笔记本电脑非但没有热卖。反而引起了一片怀疑。这也表明国内的多数消费者开始学会了理性消费,大多数用户已经越过了“有没有”的基本阶段,逐渐转向追求“好不好”的整体使用感受。
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国内市场中知名品牌的杀价之路
2004年lO月,联想推出69997L的旭日150C,配置大致为Celeron M 1.40 GHz、256MB内存、30GB硬盘、8X DVD、15 l英寸显示屏,重279kg。据称这款机型在10月11日上市以后短短的20天内就创造了单一型号销售过万的奇迹。
2004年12月,HP Campaq Pre sarioM2010Ap一首款惠普6999元机型上市。它创造了当时商用笔记本市场价格新低,大有与国严6999元笔记本电脑针尖对麦芒的意味。
2005年,戴尔先后推出了售价仅为5999元的lnspiion 2200和Insplron 1300。同时,宏亦加入了500美元档次的市场竞争
2005年7月,明基推出4999元的Joybook R22E-T17。
由于市场竞争开始白热化,同时代工技术不断成熟,进八笔记本市场的门槛也可谓前所未有的低,甚至有人放言。只要有千万资全就能投身笔记本电脑市场打造自己的小品牌”。然而事实却是到2004年底,当初高调杀入的小品牌早已没有当初的雄心万丈,更多的是眼看着混不下去就卷包袱走路了。自2004年起,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基本上只见减少不见增加,华禹邦甲,太亚东海、超群、博宇等批如流星般的小品牌逐一人间蒸发,只留下手持作废保修卡的用户四顾茫然。杀价,如果扼杀了品质也等于扼杀了品牌……
工业设计和轻薄机型广受追捧
2003—2005年的笔记本电脑行业,相当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标准化”,这里所说的标准化不只是部件的标准化,而是指为了依附强势供应商获得尽量大的规模优势和减低成本,缩短新品推出的周期,厂商在零部件的选取和设计模式上尽量追求通用。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广泛的贴牌现象,从代工厂商购买产品再贴牌销售在笔记本业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市场上贴牌产品蔚然成风,不时可以在市场上见到几家厂商的产品其实都是一个模子,至于把自家的产品稍微改动冠以不同系列的做法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006年1月9日,英特尔的Core Duo处理器随Napa迅驰平台率先推出,笔记本电脑中首次出现了双核处理器,不过Care Duo 并不具备64位运算能力。随后的2006年5月,AMD推出了Turlon 64x2处理器,不但采用了双核心架构,而且具备了64位运算能刀,第一款64位双核移动处理器正式面世。此举迫使英特尔在2006年7月提前发布了它的64位双核处理器Core 2 Duo,并对Co re Duo处理器进行大幅度降价。这系列的双核动作,让笔记本电脑很快转向双核时代,到2006年底,除了低价机型外,中高端产品已经全部转向双核处理器,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64位双核处理器。在一年间就完成了单核到双核、32位到64位的演变,现在想想都觉得匪夷所思,因此就技术上来说,2006年可谓笔记本电脑诞生以来进步最快的一年。
综合看来,双核64位处理器的出现还是给笔记本电脑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处理器的发展刺激了其它配件的进化,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之前笔记本电脑更多地扮演着工具的角色,不过之后,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表现出在娱乐方面的潜力,你会越来越多地听到和看到类似于家庭娱乐中心或者游戏机之类定位的笔记本电脑,像东芝Qosmlo系列、戴尔XPS系列和华硕G系列等都具备了很强的娱乐能力,即使与台式机相比也不遑多让。另一方面,由于处理器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它配件,内存、硬盘甚至是显卡等成为系统性能瓶颈的问题日趋明显,处理器规格即使稍微下滑也不会对笔记本电脑的整体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各种简化版移动处理器纷纷面世,像ore Duo T2050、Core 2 Duo T5200处理器在当时的市场上都无比风光。而搭配这些处理器的机型也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优势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娱乐和性价比成为了当时市场上的主流声音。
新形态个人移动设备高调亮相
除了在规格和性能上不断进步,笔记本电脑市场还在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做出进一步细分,于是在2006年诞生了 u M PC这个可能会成为今后最具影响力的个人移动设备,Moblle 360。也正是看到了uM Pc身上的巨大潜质,特意连续安排了两期专题报道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作为2006年又个亮点,UMPC(ultra MobfIePC)是由软硬件业界两大巨头微软和英特尔牵头倡导的一种微型随身电脑规范,UMPc产品的硬件,功能、体积和重量介乎一般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和PDA之间。以三星Q1为代表的第一代uMPc产品大多采用了分辨率为800×480的7英寸触摸宽屏,装备硬件QwERTY键盘或者虚拟键盘,搭配超低电压版本移动处理器,配备蓝牙和无线网络模块,重量低于2磅(约900克),一般都搭配了内置摄像头,操作系统则是经过稍微改动的wIndows×PTablet Edltlon。同时,像华硕R2H之类的部分UMPC甚至还具备GPS导航系统或者DVB-T电视接收功能,可以说完全是为了随身使用而设计的全能产品。
微软倡导uMPc的想法与它当年倡导Tabet PC Edition和Medja Center Edition类似,希望借此形成一个广泛接受的标准,这个标准一旦确立将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并带来庞大的利益,这也可以看做是微软对于以往的Tablet PC未能获得广泛成功的跟进。而对于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搭上“wInteI”这条大船,借助微软和英特尔的力量,趁势为市场上的产品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还能赚取更高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7因此,UMPC吸引了众多厂商的加入,笔记本电脑厂商除了老牌的索尼、富士通和实力派三星、华硕外,还有方正、技嘉甚至汉王科技和生产高端智能手机的HTC也加入了竞争。同时,英特尔已经在今年4月发布了为UMPC量身打造的新硬件平台McCaslin AMD也宣布计划在2008年发布代号“Botcat”(山猫)的专门面向uMPC等小型便携设备的新型超低功耗处理器,而VlA的超低电压版C7-M ULv处理器早已出现在UMPC市场上。对UMPC这样的新形态产品来说,厂商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不过在国内市场,uMPc的推广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首先,我们暂时还没有实现3G信号的大范围覆盖,只靠稀疏的无线热点显然是不能实现,随时随地联网的,因此uMPC在国内都是作为时尚便携产品来宣传,其魅力相当于被削减了一半,其次,第一代的uMPc大都采用了7英寸显示屏,虽然机身尺寸相比笔记本电脑有明显下降,但对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体积很难做到“不假思索的随身携带”,再次,uMPC也和其他的小型电子产品一样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电池续航时间大都只有不到2小时,这直接影响了在户外移动使用的方便程度,而且没有键盘的操作模式让用户很不习惯,最后,即使u M P c的小巧便利还是能吸引许多人,但它较高的价格和身为“第二电脑”的定位,使得uMPc在国内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整体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套用一句老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我们看来,UMPC既可以看做是微型化的笔记本电脑,也代表了笔记本电脑将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它的精华之处在于利用非常小巧的机身,配合直观的笔触 键盘输入方式,并能够通过3G电信网络和卫星信号,来实现随身携带的各种丰富应用。从机器本身的出色便携性再加上3G网络的高带宽和大覆盖率优势来看,uMPc确实有为工作和生活带来革命性改变的能力。
学生笔记本电脑异军突起
笔记本电脑市场细分的另一个结果便是学生笔记本电脑的飞速发展。正如《微型计算机》在2006年初提出的“2006,学生笔记本电脑年”观点,学生用户已经成为了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笔记本电脑作为购机第一选择,厂家也推出了越来越多的针对学生的笔记本电脑,特别是中低价位笔记本电脑不但数量更多,而且产品的素质却完全上了个档次,即使是低价机型,也并未牺牲太多的配置和功能,相比中档产品不过是输了外观、质感和使用舒适度而已。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学生用户并没有经济来源,但这并不代表学生用户只会选择低价机型。由于学生用户的消费比较理性,在挑选笔记本电脑时往往会从性价比、产品外观做工使用舒适度、售后服务、品牌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因此纯粹低价的笔记本电脑并不会受到他们的青睐。而且因为学习方面如设计、制图等方面的特殊需要,选择一台高价位的笔记本电脑的学生用户并不在少数,因此学生笔记本电脑与低价笔记本电脑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平民化成为明显趋势
相比目标客户比较单的学生笔记本电脑,低价笔记本电脑无疑拥有更多的潜在消费群体,自然也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从2006年到2007年,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一直快速下滑,这不但催生了为数众多的低价笔记本电脑,而且大大加速了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过程,尤其是在2007年7月,一线品牌3999元低价笔记本电脑的集体出现,更是让人惊呼笔记本电脑的平民时代正式来临了。
3999元的笔记本电脑其实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但那是中小厂商用来吸引眼球的手法,不论是硬件配置还是实际销量都乏善可陈。不过2007年中出现的3999元笔记本电脑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在联想以3999元的价格推出旭日410Mc之后,宏暮、华硕和神舟等主流厂商也纷纷推出3999元笔记本电脑,与之前的小打小闹不同,这次3999元的超低价笔记本电脑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大家跟前,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另外,此次面世的大多数3999元笔记本电脑的硬件配置也并不寒碜,以联想旭日410Mc为例,它采用了Me rom核心的CeIeron M 520处理器、51 2MB DDR2 533内存、80GB硬盘和GMA 950集成显卡,在这个性能过剩的年代,这样的配置足以满足除3D游戏之外的几平所有硬件需要(当然,前提是你不会发烧到要在这样的低价机型上使用Vlsta操作系统)。当然,这些3999元的低价机型往往在外观、做工、使用舒适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但对那些需要经济机型的用户来说就不详了,这些低价产品至少是他们值得买也能买得起的。
新操作系统的考验
2007年还有一件IT大事不得不谈,那就是微软发布了新一代的操作系统wlndows vlsta。这款耗时5年、号称花了上百亿美元的操作系统,承载了微软和整个IT业界的无限梦想和期望。
vista集成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功能和应用蓝光、高清、视频制作、系统安 全、Aero特效……让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vista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必须搭配支持DlrectX 90以上的显卡和至少1GB的内存等等,而软件厂商也都紧锣密鼓准备着vista版的各式软件,整个IT业界迎来了一
轮新的盛宴。
可惜Vista在受到了刚刚问世时的疯狂追捧后好景不长,订单需求变缓,而用户的质疑和抱怨却多了起来。问题主要集中在VIsta的驱动程序、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性能低下和使用不习惯方面,Mobile 360。也特意针对Vista对笔记本电脑的影响安排了两次专题报道,从评测结果来看,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尤其是内存容量不到1GB的中低档次机型的性能,并不足以满足vlSta对硬件性能的苛刻要求。不过,即使你现在还想要返回去用Z_--代的wlndows xP操作系统,也已经没有多少新机器可供选择了。微软为了推广Vista已经把以往给XP的一系列优惠取消,大多数厂商早就预装vIsta出货,很多厂商(比如索尼)甚至已经不再提供新机型的XP驱动,要想用上×P的话,只有选择那些还预装有×P的以往库存型号,当然也有部分低价机种是不预装wlndows操作系统的。是的,V-sta所作的的改变太大、这步走得有点远,大部分用户短期内跟不上微软的步伐。不过我们必须清楚vista毕竟要为接下来的三到五年设计,只用现在的眼光看它是有失偏颇的。同时,Vlsta在系统安全和多媒体应用方面进步很多,硬件驱动程序问题和软件兼容性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而且在Vista的拉动下,笔记本电脑的整体配置有了明显提升(标配内存容量基本上升级到了1G B,并且出现了更多的独立显卡机型),再加上整个TT业界的推力,vista大放异彩只是时间问题。
写在最后
1997年到2007年注定会成为笔记本电脑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笔记本电脑完成了从高端到主流、从单一到多元、从工作工具到生活伴侣的巨大转变,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对这个转变进行概括,“成长”无疑最为恰当:
市场在成长:相信在10年前很少有人会问“你有笔记本电脑吗?”,正如今天不会还有人问“你知道笔记本电脑吗?”。毫无疑问,10年来的迅速发展,让笔记本电脑市场也迅速成长起来,笔记本电脑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只是科研院所里的高端工具或者富豪人家的奢侈品,普通消费者也能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来帮助学习、工作和娱乐。现在,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和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台式电脑,随着笔记本电脑的迅速普及,笔记本电脑正在像个性化发展,不但外观越来越时尚美观,而且各种便携、全能、商务、多媒体娱乐、游戏娱乐机型越来越分工明确,能满足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而这势必将大大加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成长。
技术在成长:10年前到底多少人能拥有笔记本电脑的问题姑且按下不表,我们假设在10年前就拥有笔记本电脑,那么你能用它干什么?编译程序、处理文档、上网,偶尔看一段视频或者玩玩最简单的2D游戏,或许这就是全部,一个在现在看来单纯得有些可爱的全部,毕竟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性能的迅猛提升,以上这些应用方式对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来说,真的只是“小意思啦”,不但大尺寸机型往往具备了强劲的3D游戏和高清视频播放能力,而且不少12.1英寸机型也采用了独立显卡配置,性能不容小觑。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笔记本电脑率先使用,LED背光显示、闪存硬盘、新架构处理器和新无线网络标准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第一次亮相都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充分说明了笔记本电脑技术的急速发展。
是的,成长的结果就是成熟,在经历了十年的高速成长之后,笔记本电脑的成熟似乎就在眼前。下一个十年就是成熟的十年?我们不能肯定,也没人可以保证。不过在下一个十年里,笔记本电脑的兴衰成败,我们有幸可以共同见证。
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笔记本
其实,每一个笔记本电脑玩家心目中都有自己认为最具影响力的产品,它们或许轻薄便携,要么全能实用,又或者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不过,我们评选的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笔记本电脑与通过上述衡量标准得来的产品有很大不同,它们不但自身在当时有着优秀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们所采用的设计理念、技术的问世对日后笔记本电脑市场、技术或工业设计有着相当明显的影响,它们属于引领笔记本电脑发展潮流的翘楚。由此可见,这样的“影响力”并不单单体现在产品自身,更重要的是对未来所带来的影响。
注:十大最具影响力笔记本电脑排名不分先后,为方便叙述,本文按发布年代排序
创造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感神话
如果让IBM在过去十年的产品中选择一款代表作,1998年司世的Thl nkPad 600系列(以下简称TP600)一定不会旁落。TP600令人称道之处在于极佳的键盘手感,甚至被小黑迷认为至今无法超越,并由此奠定了ThlnkPad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感No 1的神话。T P600成功的另一卖点在于采用了当时的大尺寸屏幕(13.3英寸),并通过模块化光软互换设计很好地兼顾性能、功能和便携性。T P600虽然不是最早使用模块化光软互换设计的产品,但它却是采用这种设计的机型中最著名的一款,通过它的“成功示范“,光软互换乃至后来的模块化设计逐步成为商用机的重要元素。
有鉴于此,ThinkPad 600系列成为了ThinkPad T系列的前身,以至于有消息称ThlnkPad打算在2008年推出。ThlnkPad 600十周年纪念版。采用最新的科技重现当年TP600所创下的辉煌。
将笔记本电脑娱乐发挥到极致
资深玩家对c1的熟悉程度也许胜过VAlO的开山之作PCG 505,毕竟这是VAio推出的第一款“异形”笔记本电脑一一外观与当时的产品有很大不同。尽管问世之初,c1并非首款使用摄像头和宽屏的机型,也不是最小的笔记本电脑,但c1巧妙地把这些特色溶于一身,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应用(还记得用c1拍摄出来的鬼脸吗?),让用户从中获得完全不同于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全新体验。
对VAl0而言,c1和505是整个VAlO便携产品家族的开端,尤其是c1,SONY由它延伸出众多的个性化便携产品线。回顾VAlO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多款超便携机型都有C1的影子。即便是c1本身,SONY也一共推出了四代型号,并一直延续到2002年,成为VAlo产品线中最著名和最长寿的型号之一。对整个业界来说,c1的成功开拓出全新个性化便携机型市场,打破了笔记本电脑局限于商务应用的传统,使得紧凑的超小型机种成为市场的另一只生力军。此外,c1后两代机型采用全美达处理器,使笔记本电脑的节能概念开始得到用户关注。
苹果iBook(1999年)将彩色带入黑白世界
IBook品牌在今天早已家喻户晓,最早的 lBook(P1)诞生于1999年7月,这款12 1英寸屏幕的便携机型在当时被看作是大获成功的一Mac的便携版,不仅完美继承了{Mac半透明外壳和简洁易用的设计,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可内建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可选配AIrPo rt无线模块)。就无线功能而言,}Book甚至早于Apple更高端的PowerBook。
lBook出道时的配置相当于中高端wlndows笔记本电脑,但价格却相当平易近人(900—1500美元),吸引了大批苹果迷的抢购。在现在看来,{Book对笔记本电脑的外观设计风格带来了显著影响,半透明的彩色机壳和圆滑的造型首次打破了笔记本电脑四方古板的造型和千篇一律的灰白或黑色设计,让科技产品充满了活力和时尚元素。受B 0 0 k的影响,从2000年起众多笔记本厂商开始不断推出模仿lBook风格的产品,如大家熟悉的VAl0c系列、lBM彩色系列HP彩壳机型等。
富士通Stylish 3400[2000年] Tabiet PC的“原型机”
这是全球第一台使用Mobile PentIum 处理器的手写板式电脑,属于富士通手写家族的第十四代产品。当时,StyII sh 3400首次让手写板式电脑的性能赶上了笔记本电脑,而且采用了在阳光下依然可清晰观看的半透半反式屏幕。然而,Stylistic 3400最值得骄傲之处并非配置和性能,它真正的意义是让微软意识到了手写平板市场的广阔前景,从而着手研发wlndows×PTabIetPC Edltlon操作系统。虽然早期微软已经推出过针对手写应用的wlndows for PenComputinq,但功能并不完整。富士通也因为Stylistic 3400而大受微软赏识,大量参与了wlndows×P Tabet Pc Edltlon的研发工作,不过富士通并不像微软那样认为TabIePc能够完全取代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因此采取了较保守的做法,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步步为营,直到今天富士通在平板电脑市场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Toshma Port6g6 2000[2000年]1.8英寸硬盘的最佳“模特”
这是东芝为推广自己的18英寸硬盘而设计出的超轻薄示范产品。相比传统2 5英寸硬盘,1 8英寸硬盘的体积、重量和耗电都更具优势,但由于1 8英寸硬盘的速度较慢且与标准2 5英寸产品接口不兼容,许多厂商对此心存疑虑,为此东芝设计出Portege,2000以证明18英寸硬盘的优点大于缺点。Portge 2000完美地利用了18英寸硬盘的体积优势,将厚度做到当时惊世。
IBM Think Pad 570 [1199年]扩展底座的创立者
ThlnkPad 570是IBM在1999年4月推出的13 3英寸屏幕便携机种,它最大的革新在于率先采用了便携机专用的ult rabase(扩展底座)。受技术限制,当时的便携机型很难在保持轻薄的同时内建光驱,而这种可将主机与光驱分离而又能极方便地连接的底座设计,让笔记本电脑可以兼顾便携性和全功能。此外,ult rabase除了能将光驱从主机剥离外,还可将些不常用的端口(如并口、串口)也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甚至能更换各种外围设备来提升或扩展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如软驱、第二块硬盘、zlD驱动器、第二块电池等。
ThinkPad 570的底座设计对日后轻薄机型的发展影响甚远,在其之后许多著名的便携机型都相继采用,如大家熟悉的SONY VAIO R505、Samsung QIO、Compaq M300/N400等等。不过扩展底座毕竟是一种较老的设计,随着零部件微型化的发展,大多数轻薄机型已经可以内建光驱或者采取外挂光驱的使用方式,相对笨重的扩展底座设计已经日渐式微,目前只有少数机型仍在采用,如TnInkPad的×系列。骇俗的14.9毫米,而重量也仅有118kg,属于当时同级别产品中最轻最薄者,并具备笔记本电脑所有完整的功能。
此后,18英寸硬盘的市场就此打开,除了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外,M P3/MP4随身播放器、数码伴侣等移动存储产品也相继采用。可以说如果没有18英寸硬盘,我们所熟悉的超轻薄机型有大半将胎死腹中。热销的Apple LPod同样也是18英寸硬盘的忠实客户,目前苹果依然在其PodVidee中使用18英寸硬盘。
Panasonic CF-W212003 年轻薄与耐用的结合体
这是第一款在内置光驱上使用揭盖式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当年这种特别设计可是住了无数玩家。W2同时也是款无风扇设计的机型,另外采用了特殊的硬盘(25英寸33VI作电压)和众多节电设计,使实测电池寿命达到了6小时以上。
不过,W2的入选并非仅仅因为以上因素,更重要的是它的“高强度’机壳设计。与坚固的Thlnk Pad那种“强硬”不同,W2是率先使用屏幕浮动固定方式的产品,并巧妙地利用拱桥原理将机壳做成类似越野车发动机盖的突起以增加强度,这样在受到外力压迫时,W2可凭借自身的弹性形变来避免损坏。而且这种设计不需采用厚重的材料,从而很好兼顾轻薄和强度。这种设计随后被大量的日系和台系产品模仿,坚固耐用和轻薄不再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sony VAlo u50/U8C[2004年]LlMPC的鼻祖
U系列是VAl0在2002年推出的超便携手持笔记本电脑,完全针对便携而设计。U50属于u系列的第四代产品,于2004年5月在日本首发引进国内后的型号也就是大家熟悉的U8C。今天,当你看到u50时,或许很快会联想到UMPC,但当时可没有UMPC词。将键盘从主机剥离,以手写触摸屏和可定义快捷键来进行主要操作,这是U50最大胆和创新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喜欢和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剥离了键盘的USO异常小巧,大小和重量仅相当于台式机硬盘,当然这也给操作带来不便。不过,U50原本就不是作为主流机型而设计,它只是一台辅助电脑而已,仔细看看今天的JM PC,你还能找出更多U50的影子。
Toshlha qosmlo G10[2004年] 影音娱乐的创始者
东芝于2004年12月发布了Qosmlo家族,其专门针对影音娱乐设计,G10则是Qosmlo家族当时的旗舰型号。虽然笔记本电脑都能用于影音娱乐,但尚未有哪款笔记本电脑像Qosm-0那样完全针对影音娱乐优化1 7英寸双灯管超亮高对比度屏幕、GeForce F×5700 G0独立显卡、Ha rman Ka rdon 2 1音响、双硬盘槽位、内建电视卡甚至带有色差分量输出,这些使得G10拥有无与伦比的影音表现力。 挑选最适合表现影音效果的技术,然后将它们整合,这便是Qosm-o家族的魅力所在。东芝这种细分市场的做法的确迎合了不少玩家。可惜的是,QosmI。家族过高的定价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但无论如何,Qo smIo的设计理念被其它厂商广泛借鉴,纷纷推出具有较强影音表现力的产品,大功率扬声器和高画质屏幕逐渐成为影音娱乐机型的标配。
SOHY vaio系列[2005年] 开创LED背光应用先河
Tx系列是全球第一款使用LED背光屏幕的笔记本电脑。相比传统冷阴极灯管背光屏幕,LED背光屏幕拥有亮度高、照明稳定节电、电路简单、部件轻薄小巧等优势,而且比冷阴极灯管更加耐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LED背光屏幕,TX的屏幕厚度做到了惊人的4 5mm,仅相当于两个一元硬币重叠的厚度,电池续航时间也达到了7小时。虽然LED背光屏幕早已在PDA和手机等手持设备中使用,但用于笔记本电脑还是第一次。目T×开始,LED背光屏幕侧央得剑众多机型的采用,如sONY随后推出的VAl0 SZ尊贵版(13 3英寸LED背光)、VAlO UX系列(4 5英寸LED背光)、富士通Q2010(12 1英寸LED背光)、华硕W6F(11 1英寸LED背光)以及最新的苹果MacBook P ro(15 4英寸LED背光),这些采用LED背光的机型在影像画质和节电性能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可以预记在0LED屏幕进驻笔记本电脑之前,LED背光将取代冷阴极灯管背光成为新宠,毕竞LED背光的超轻薄和节电特性正是笔记本电脑所急需的。
笔记本脑品牌风景画笑谈
索尼(画舫游船)
索尼VAlO就如同河湾中的画舫游船,只要水流不枯,永远浮在其上独领风骚(凭借新潮设计引领高端市场)。只是为了托起那水上越来越招摇的金碧辉煌,也不得不以身入水(借品牌影响力推出低端产品线),虽说吃水曰深,但那画舫主人早已打好如意算盘,水面下降画舫就跟着下降,想必总是能抢占那小河灵气自成风景。另外自知难以跟台系和国产厂商拼杀价格,素性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追求吸引眼球的设计,牢牢把握住高端市场。在这幅风景画中,这艘画舫游船始终给人一种人工的亲和九我们不禁发现原来人工之物也能和这山水花乌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三星(河中锦鲤)
三星就如同那河中的锦鲤一一曾经的河中精灵(曾首发迅驰产品,亦曾有多款经典机型),不时还跃出水面迎来众人侧目,到底不是飞鸟,难以终日凌空。随着时光的推移,昔日众人啧啧称奇的风光,今日只剩孤芳自赏。虽说是一身锦袍威风八面,无奈却难与画舫游船、河心小岛、池中荷花或是昔日名桥争奇斗艳。锦鲤如今只能是锦上添花,却难以做到在这风景画中缺了它就似乎缺了种韵味。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三星的境地虽然不比当年,但放下身架冲击市场,威势倒也不可轻视。如若它能多懂一些这河水水位和水势的变化,或许能做得更好。
富士通(樱花独木)
同样是外来品牌,富士通在中国和中国边界以外的境遇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它就如同岸边一颗孤立的樱花树一般,切身体会到了中国的一句成语一一“南橘北枳”。樱花开放后的美丽让世人期盼,可根本连扎根小河湾都没有做到的这株樱花树,就算是空有一身惊世的天赋,却因为不知该如何汲取小河湾的营养而渐渐衰败,更不要说开花了。这个在专业技术和严谨风格上似乎不逊TThlnkPad的品牌,究竟该如何去适应中国市场呢?
惠普(河心小岛)
惠普就如同小河湾中沉积出的河心小岛,在笔记本电脑未进入主流市场前,小岛被没顶只能在水下扰流,但在如今的盛夏季节,小岛开始慢慢地崭露头角,水流越是缓慢沉积越快,水面越是下降越显得规模庞大。尽管在个人笔记本电脑市场普及初期,惠普并未能敏锐地在第一时间把握住机会,但随着水位越来越低,它至少懂得去看看周围事物的动作,因而也并未落伍。随着小岛露出河面越来越多,风景画中其它生物(其它品牌)所占据的空间也逐渐被挤占。沉稳、霸气是理解这座小岛的关键词。在赢得市场第的位置之后,小岛对待其它事物的态度却有了180度的转变,比如公开号称“戴尔永远不可能超越我们,最多只是赶上而已。”
东芝(出水河神)
东芝就如同昔日传奇的出水河神,它曾在国内创造了一个市场占有率达29%的奇迹。可惜连续的渠道策略失误和对中国市场把握不当,让如今东芝产品的销量已难进国内前十。空有仙子之名,如今却到了连香火钱也难保的地步。河神自断香火其身不保,也就难以再让人信服,1 997--2007十年间东芝大起大落,它的传奇故事还有几人能记得呢?在世界市场排名前五的东芝在中国实在没有理由落得如此下场。明明是个美人胚子,却败在不懂装扮,也难怪东芝不甘心。最近它借着新一波产品希望能卷土重来,我们也期望东芝能再创一个奇迹。
神舟(水草浮萍)
龙不游的浅水,虎不落的平阳,自有神舟泛滥。神舟就如同河面上河底下无处不在的水草浮萍,任凭风起云涌,只管快速滋长,生命力顽强又随遇而安。管你是桥倒船沉、鱼死网破还是神仙没落,都还是那种我行我素的味道。风大时就漂开,风停了再回来,一刻不停地在水面水底扩大自己的地盘。众厂商眼巴巴看着它在那里泛滥,却是无可奈何没法斩草除根。它卯足了劲一心走低价路线,像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慢慢地让众人服了气。神舟的存在便是市场上的一道泄洪闸。
联想(天上雨云)
土生土长的联想就如同天上雨云,不断吸取小河湾的水汽,再将水中各种元素化为己用。站在最高处的它总是习惯于俯视整个小河湾(联想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常年位居第一),小河湾中的变动,它往往不是最先表现出反映的,因为遇事先自得地站在高处看着他人的反映已经是这片雨云的风格。当酝酿一番之后,或是零星小雨,或是大雨倾盆,甚至它懂得什么样的雨落在什么样的地方(联想多年深耕渠道,即使四五级地区县市也有完善的销售网络,而且又掌握大量行业用户)。可这片小河湾已经无法满足雨云的梦想,它总是遥望着西方,可那里山峦叠嶂,且没有像小河湾这样甘心奉献水汽给它补充,它能走多远呢?
ThinkPad(昔日名桥)
ThlnkPad就如同河湾中的名桥景点,尽管这一片景区已然易主,但依然能凭借着风景名胜、典故重重,引得骚人墨客盼顾连连。正因这昔日名桥声望仍在,所以有关易主一事人们对,于种种争论也是乐此不疲。究竟易主之后,这石桥的根基是否完善7这石桥究竟是否在新主手中,过着不事修缮、坐吃山空的日子7这些疑问暂时难有定论,或许再过个三五年,一切自有 分晓。现在只能肯定的是,新主在“包装”、“推销”这石桥景点时可以说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从新葺的桥栏上列下一块汉白玉,外面裹一层皮革,便翻价数倍出售。且不论那汉白玉卖不卖得出去,至少这新主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戴尔(自在水牛)
戴尔便如那在小河湾中纳凉的水牛,载沉载浮地咬浮萍、压荷花、吓锦鲤、拱画舫,或草小桥和小岛来打滚蹭痒,算得上是小河湾一霸。皮糙肉厚难自弃,不管不顾浮水来。所幸的是之前水牛身粗体笨,做不了精细活(产品的外观设计一般),脾气又不知变通只懂直着脖子啸(直销),不然还真是势大难制了。水牛虽是小河湾一霸,但毕竟还懂得深浅,风浪太大的时候,水牛只好暂避锋芒上岸凉快去。现在虽说因为水牛2 0“的缘故还在阵痛期,但即便如此谁都难以打得它伤了元气。
宏基(河边芦苇)
尽管是飘来的种子,但宏基遇水则生和对于“HO”天生的把握能力,却让宏基达到了其它很多外来品牌没有做到的市场占有率。宏基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杂草”个性,这种风格使得宏基的产品更具性价比,更主流,也更具亲和力。虽然这片芦苇之中也偶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某株或几株(如与法拉利合作推出的笔记本电脑),但大体上它依然极少会刻意做一些主流之外的东西极致轻薄、顶级娱乐、尖端商务,这些都与它无关。
华硕(池中荷花)
华硕就如同河湾中的那片荷花,大朵美丽脱俗的荷花伸出水面(高端产品出色),水底下则深藏香甜莲藕(主要销量和盈利来源于中低端产品),水面处碧绿的荷叶也是密密层层(主流产品富有竞争力),即便偶有狂风暴雨让水面部分暂时枯萎,真正在水下的根基却是难以动摇,一旦危机过去,立刻重新抽枝发芽。水上姿态曼妙,水面开枝散叶,水下根。基坚实,从上到下从高到低抢占。生存空、司,既要姿态又要实利正是华硕的典型作风。可有谁知,在这曼妙的时节来临之前,它经历了多久的隐忍。
海尔(岸边碎石)
最初从家电巨头那座山崖上滚落的碎石虽然打破了小河湾的宁静,但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关心,这种小打小闹的阵仗早就让小河湾中的“居民”见多了。岂知这回可不太一样,上有英特尔等上游厂商支持,联手打造创新研发中心,下有海尔在农村市场的知名度,大有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尽管依托于家电巨头的名号,但海尔先后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黑马”角色却凭着坚持不懈和自身努力l最终得到了认可。但作为一个后未者,缺少经验和沉淀却是海尔的痛脚所在。
苹果(惬意水鸟)
苹果好比小河边那群水鸟,自诩高洁,相信天空与地面不重合,故每每将魅力表现在飞翔中的聪明优雅,倒也吸引了无数骚人墨客。同样是生于小河湾长于小河湾,偏偏一样米养百样人,会走的看不上只会漂的,会飞的更是看不上离不了地的。苹果擅长把对手的缺点变为自己的优点,只可惜越是留恋天空,越是让苹果亲近用户。无论身姿多么不凡,离人太远就使之只可远观却难以赢得市场。值得庆幸的是,在成功地把鸟巢从隐秘之地更换到一颗名为“英特尔”的大树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它也能和用户走得很近(苹果电脑可以用上windows)。
本期专题内容包括:
●十年之路(2003—2007)
●十大最具影响力产品
●笔记本电脑品牌风景画笑谈
关键词:迅驰、宽屏、洗牌
从1985年到2002年,笔记本电脑经
过了17年的沉淀,终于开始展示出它独有的魅力。在2003年到2005年短短的三年中,笔记本电脑产品的形态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以往四四方方、四平八稳的商务风格慢慢有了一些改变。个人消费市场的觉醒使得笔记本电脑越来越注重个性和机器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在笔记本电脑的这种发展趋势初现端倪之时,迅驰的出现和蜂拥的杀价更是在其后用力地推了一把。2003年到2005年,正是笔记本电脑开始普及的时期,而迅驰更是一统天下。
迅驰横空出世,平台策略大获成功
由于Netbut架构在移动领域的彻底失败,英特尔改变了以台式机处理器为主线再改良成移动处理器的传统做法,在多次跳票后于2003年3月发布了全新的Centrln。迅驰平台,自此迅驰的“蝴蝶翅膀”就红遍了大江南北,一时间仿佛不是迅驰就不算笔记本电脑一般。 迅驰平台和PentIum M处理器确有其优越性,英特尔用了四个短语总结迅驰的优势一一更强的计算性能、更好的便携性、更轻薄的体型和无拘无束的无线网络。对于Pent um M,英特尔强调其性能不一定就快过当时高端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Pentium 4-M,但是却提供了更好的移动性能。在长达数年之久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后,英特尔认为,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应用集中于商务用途,也就是说更多集中于文件处理、网页浏览和编辑等。而台式电脑的主要用途则多种多样,除了商务之外,图形处理、游戏娱乐、影音媒体等都有应用。正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英特尔移动处理器开始走上与桌面处理器不同的设计之路,最终专用于移动领域Core微架构甚至被沿用到了桌面平台一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事实证明,2004年10月贝瑞特没有白跪。
除了处理器方面的改进之外,为了让笔记本电脑彻底摆脱网线的束缚,英特尔特地将802 11b无线网卡纳入到CentrIn。之中。当时,英特尔提出了另一个口号——“无线你的无限”。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而言,在饱受PentIum4-M和MobilePentlum 4的高功耗之苦后,迅驰平台和Pentium M处理器的推出可谓久旱逢甘霖。甚至连台式机领域都流行起使用PenflumM处理器打造高效静音系统的热潮。而且这种平台化的策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不一定需要去了解各种复杂的硬件知识,而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Logo就能作出简单的区分和鉴别。
同时,为了推广迅驰平台这一划时代的产品,英特尔再次祭出了其宣传“I nteIlrsJde”的手段。英特尔不惜血本地在全球市场投入数以亿计的巨额金钱进行推广各个笔记本电脑厂商如果在各自广告中的醒目位置放入迅驰的Logo,那么就可以以此来找英特尔收取广告返款。2003年6月lntei调低迅驰平台套装价格之后,这种火热程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而2005年1月19日,新一代迅驰Sonoma的问世彻底让“蝴蝶”Logo深入人心。
宽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办公与娱乐的双重要求使得商务机型和家用娱乐机型两个分类出现了交集,象征看这一融合趋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宽屏的兴起。其中还有一点原因就是,面板厂商发现切割宽屏可以得到更高的液晶面板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宽屏在影音娱乐方面的优势显然不是传统43屏幕所能比拟的,而在办公应用方面,宽屏在同屏双网页浏览和双文档处理方面的新应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
虽然早在1998年索尼以其89英寸VAIO PCG—C1就成为了宽屏笔记本电脑的开山鼻祖,后有2001年苹果15英寸宽屏Powerbook G4亦名垂青史,但真正在宽屏热浪之上浇第一桶油的却是明基。2003-2004年,明基率先连续推出国内首款15英寸宽屏机型Joybook 8000,全球首款12英寸宽屏Joybook 6000以及全球首款14英寸宽屏机型Joybook 7000。随后的2004年7月,索尼13 3英寸宽屏VAl0 VGN-S系列笔记本电脑上市,三星17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M40上市——自此,宽屏遍布从89英寸至17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尺寸规格。明基正是凭借着joybook系列当时刮起的宽屏旋风雨在国内南场站稳了脚跟。
2004年,宽屏机型占了市场总量的10%。2004年底,宽屏机型已占据惠普笔记本电脑总销量的50%。2005年、明基Joybook系列产品线中60%以上都配备了宽屏显示屏。2005年,IDc报告指出宽屏笔记本电脑已经占据了当时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39 2%。宽屏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后连ThinkPad也忍不住在2005年1]月推出了宽屏产品Z60,从此再没有哪个知名厂商没有宽屏产品。例如代表看时尚与轻薄的索尼TX系列,从最初的Tx]6到如今的TX56一直广受追捧。在2005年11月发布之后,TX16更是凭借着全球首款11.1英寸机型、全球首款16.9宽屏和全球首款分辨率为366×768的机型而声名太哚,并被一致认为是个性化的经典之作。而自此之后,宽屏彻底取代43屏幕成为了市场主流。
杀价,笔记本电脑走下神坛
受到非典的影响,2003年中国市场笔记本电脑总体销量并没有飞速增长,但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价格雪崩。神舟天运170C那句4998,笔记本电脑扛回家的口号让多数国人都心跳加速了一回。如今谁是第一家将笔记本电脑价格做到5000元以下的品牌,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几年前依然高高在上的笔记本电脑如今已触手可及。
2003-2005年的笔记本电脑价格战令人记忆犹新,尤其是2005年,那恐怕可算是迄今为止市场竞争最为惨烈的一年。随着线品牌忍不住加入X999元竞争的行列,以往常用低价吸引眼球的小厂商日子开始难过了。出自二三线品牌之手的3999 元和2999元的笔记本电脑非但没有热卖。反而引起了一片怀疑。这也表明国内的多数消费者开始学会了理性消费,大多数用户已经越过了“有没有”的基本阶段,逐渐转向追求“好不好”的整体使用感受。
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国内市场中知名品牌的杀价之路
2004年lO月,联想推出69997L的旭日150C,配置大致为Celeron M 1.40 GHz、256MB内存、30GB硬盘、8X DVD、15 l英寸显示屏,重279kg。据称这款机型在10月11日上市以后短短的20天内就创造了单一型号销售过万的奇迹。
2004年12月,HP Campaq Pre sarioM2010Ap一首款惠普6999元机型上市。它创造了当时商用笔记本市场价格新低,大有与国严6999元笔记本电脑针尖对麦芒的意味。
2005年,戴尔先后推出了售价仅为5999元的lnspiion 2200和Insplron 1300。同时,宏亦加入了500美元档次的市场竞争
2005年7月,明基推出4999元的Joybook R22E-T17。
由于市场竞争开始白热化,同时代工技术不断成熟,进八笔记本市场的门槛也可谓前所未有的低,甚至有人放言。只要有千万资全就能投身笔记本电脑市场打造自己的小品牌”。然而事实却是到2004年底,当初高调杀入的小品牌早已没有当初的雄心万丈,更多的是眼看着混不下去就卷包袱走路了。自2004年起,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基本上只见减少不见增加,华禹邦甲,太亚东海、超群、博宇等批如流星般的小品牌逐一人间蒸发,只留下手持作废保修卡的用户四顾茫然。杀价,如果扼杀了品质也等于扼杀了品牌……
工业设计和轻薄机型广受追捧
2003—2005年的笔记本电脑行业,相当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标准化”,这里所说的标准化不只是部件的标准化,而是指为了依附强势供应商获得尽量大的规模优势和减低成本,缩短新品推出的周期,厂商在零部件的选取和设计模式上尽量追求通用。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广泛的贴牌现象,从代工厂商购买产品再贴牌销售在笔记本业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市场上贴牌产品蔚然成风,不时可以在市场上见到几家厂商的产品其实都是一个模子,至于把自家的产品稍微改动冠以不同系列的做法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006年1月9日,英特尔的Core Duo处理器随Napa迅驰平台率先推出,笔记本电脑中首次出现了双核处理器,不过Care Duo 并不具备64位运算能力。随后的2006年5月,AMD推出了Turlon 64x2处理器,不但采用了双核心架构,而且具备了64位运算能刀,第一款64位双核移动处理器正式面世。此举迫使英特尔在2006年7月提前发布了它的64位双核处理器Core 2 Duo,并对Co re Duo处理器进行大幅度降价。这系列的双核动作,让笔记本电脑很快转向双核时代,到2006年底,除了低价机型外,中高端产品已经全部转向双核处理器,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64位双核处理器。在一年间就完成了单核到双核、32位到64位的演变,现在想想都觉得匪夷所思,因此就技术上来说,2006年可谓笔记本电脑诞生以来进步最快的一年。
综合看来,双核64位处理器的出现还是给笔记本电脑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处理器的发展刺激了其它配件的进化,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之前笔记本电脑更多地扮演着工具的角色,不过之后,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表现出在娱乐方面的潜力,你会越来越多地听到和看到类似于家庭娱乐中心或者游戏机之类定位的笔记本电脑,像东芝Qosmlo系列、戴尔XPS系列和华硕G系列等都具备了很强的娱乐能力,即使与台式机相比也不遑多让。另一方面,由于处理器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它配件,内存、硬盘甚至是显卡等成为系统性能瓶颈的问题日趋明显,处理器规格即使稍微下滑也不会对笔记本电脑的整体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各种简化版移动处理器纷纷面世,像ore Duo T2050、Core 2 Duo T5200处理器在当时的市场上都无比风光。而搭配这些处理器的机型也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优势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娱乐和性价比成为了当时市场上的主流声音。
新形态个人移动设备高调亮相
除了在规格和性能上不断进步,笔记本电脑市场还在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做出进一步细分,于是在2006年诞生了 u M PC这个可能会成为今后最具影响力的个人移动设备,Moblle 360。也正是看到了uM Pc身上的巨大潜质,特意连续安排了两期专题报道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作为2006年又个亮点,UMPC(ultra MobfIePC)是由软硬件业界两大巨头微软和英特尔牵头倡导的一种微型随身电脑规范,UMPc产品的硬件,功能、体积和重量介乎一般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和PDA之间。以三星Q1为代表的第一代uMPc产品大多采用了分辨率为800×480的7英寸触摸宽屏,装备硬件QwERTY键盘或者虚拟键盘,搭配超低电压版本移动处理器,配备蓝牙和无线网络模块,重量低于2磅(约900克),一般都搭配了内置摄像头,操作系统则是经过稍微改动的wIndows×PTablet Edltlon。同时,像华硕R2H之类的部分UMPC甚至还具备GPS导航系统或者DVB-T电视接收功能,可以说完全是为了随身使用而设计的全能产品。
微软倡导uMPc的想法与它当年倡导Tabet PC Edition和Medja Center Edition类似,希望借此形成一个广泛接受的标准,这个标准一旦确立将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并带来庞大的利益,这也可以看做是微软对于以往的Tablet PC未能获得广泛成功的跟进。而对于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搭上“wInteI”这条大船,借助微软和英特尔的力量,趁势为市场上的产品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还能赚取更高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7因此,UMPC吸引了众多厂商的加入,笔记本电脑厂商除了老牌的索尼、富士通和实力派三星、华硕外,还有方正、技嘉甚至汉王科技和生产高端智能手机的HTC也加入了竞争。同时,英特尔已经在今年4月发布了为UMPC量身打造的新硬件平台McCaslin AMD也宣布计划在2008年发布代号“Botcat”(山猫)的专门面向uMPC等小型便携设备的新型超低功耗处理器,而VlA的超低电压版C7-M ULv处理器早已出现在UMPC市场上。对UMPC这样的新形态产品来说,厂商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不过在国内市场,uMPc的推广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首先,我们暂时还没有实现3G信号的大范围覆盖,只靠稀疏的无线热点显然是不能实现,随时随地联网的,因此uMPC在国内都是作为时尚便携产品来宣传,其魅力相当于被削减了一半,其次,第一代的uMPc大都采用了7英寸显示屏,虽然机身尺寸相比笔记本电脑有明显下降,但对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体积很难做到“不假思索的随身携带”,再次,uMPC也和其他的小型电子产品一样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电池续航时间大都只有不到2小时,这直接影响了在户外移动使用的方便程度,而且没有键盘的操作模式让用户很不习惯,最后,即使u M P c的小巧便利还是能吸引许多人,但它较高的价格和身为“第二电脑”的定位,使得uMPc在国内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整体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套用一句老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我们看来,UMPC既可以看做是微型化的笔记本电脑,也代表了笔记本电脑将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它的精华之处在于利用非常小巧的机身,配合直观的笔触 键盘输入方式,并能够通过3G电信网络和卫星信号,来实现随身携带的各种丰富应用。从机器本身的出色便携性再加上3G网络的高带宽和大覆盖率优势来看,uMPc确实有为工作和生活带来革命性改变的能力。
学生笔记本电脑异军突起
笔记本电脑市场细分的另一个结果便是学生笔记本电脑的飞速发展。正如《微型计算机》在2006年初提出的“2006,学生笔记本电脑年”观点,学生用户已经成为了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笔记本电脑作为购机第一选择,厂家也推出了越来越多的针对学生的笔记本电脑,特别是中低价位笔记本电脑不但数量更多,而且产品的素质却完全上了个档次,即使是低价机型,也并未牺牲太多的配置和功能,相比中档产品不过是输了外观、质感和使用舒适度而已。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学生用户并没有经济来源,但这并不代表学生用户只会选择低价机型。由于学生用户的消费比较理性,在挑选笔记本电脑时往往会从性价比、产品外观做工使用舒适度、售后服务、品牌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因此纯粹低价的笔记本电脑并不会受到他们的青睐。而且因为学习方面如设计、制图等方面的特殊需要,选择一台高价位的笔记本电脑的学生用户并不在少数,因此学生笔记本电脑与低价笔记本电脑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平民化成为明显趋势
相比目标客户比较单的学生笔记本电脑,低价笔记本电脑无疑拥有更多的潜在消费群体,自然也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从2006年到2007年,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一直快速下滑,这不但催生了为数众多的低价笔记本电脑,而且大大加速了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过程,尤其是在2007年7月,一线品牌3999元低价笔记本电脑的集体出现,更是让人惊呼笔记本电脑的平民时代正式来临了。
3999元的笔记本电脑其实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但那是中小厂商用来吸引眼球的手法,不论是硬件配置还是实际销量都乏善可陈。不过2007年中出现的3999元笔记本电脑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在联想以3999元的价格推出旭日410Mc之后,宏暮、华硕和神舟等主流厂商也纷纷推出3999元笔记本电脑,与之前的小打小闹不同,这次3999元的超低价笔记本电脑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大家跟前,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另外,此次面世的大多数3999元笔记本电脑的硬件配置也并不寒碜,以联想旭日410Mc为例,它采用了Me rom核心的CeIeron M 520处理器、51 2MB DDR2 533内存、80GB硬盘和GMA 950集成显卡,在这个性能过剩的年代,这样的配置足以满足除3D游戏之外的几平所有硬件需要(当然,前提是你不会发烧到要在这样的低价机型上使用Vlsta操作系统)。当然,这些3999元的低价机型往往在外观、做工、使用舒适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但对那些需要经济机型的用户来说就不详了,这些低价产品至少是他们值得买也能买得起的。
新操作系统的考验
2007年还有一件IT大事不得不谈,那就是微软发布了新一代的操作系统wlndows vlsta。这款耗时5年、号称花了上百亿美元的操作系统,承载了微软和整个IT业界的无限梦想和期望。
vista集成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功能和应用蓝光、高清、视频制作、系统安 全、Aero特效……让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vista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必须搭配支持DlrectX 90以上的显卡和至少1GB的内存等等,而软件厂商也都紧锣密鼓准备着vista版的各式软件,整个IT业界迎来了一
轮新的盛宴。
可惜Vista在受到了刚刚问世时的疯狂追捧后好景不长,订单需求变缓,而用户的质疑和抱怨却多了起来。问题主要集中在VIsta的驱动程序、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性能低下和使用不习惯方面,Mobile 360。也特意针对Vista对笔记本电脑的影响安排了两次专题报道,从评测结果来看,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尤其是内存容量不到1GB的中低档次机型的性能,并不足以满足vlSta对硬件性能的苛刻要求。不过,即使你现在还想要返回去用Z_--代的wlndows xP操作系统,也已经没有多少新机器可供选择了。微软为了推广Vista已经把以往给XP的一系列优惠取消,大多数厂商早就预装vIsta出货,很多厂商(比如索尼)甚至已经不再提供新机型的XP驱动,要想用上×P的话,只有选择那些还预装有×P的以往库存型号,当然也有部分低价机种是不预装wlndows操作系统的。是的,V-sta所作的的改变太大、这步走得有点远,大部分用户短期内跟不上微软的步伐。不过我们必须清楚vista毕竟要为接下来的三到五年设计,只用现在的眼光看它是有失偏颇的。同时,Vlsta在系统安全和多媒体应用方面进步很多,硬件驱动程序问题和软件兼容性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而且在Vista的拉动下,笔记本电脑的整体配置有了明显提升(标配内存容量基本上升级到了1G B,并且出现了更多的独立显卡机型),再加上整个TT业界的推力,vista大放异彩只是时间问题。
写在最后
1997年到2007年注定会成为笔记本电脑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笔记本电脑完成了从高端到主流、从单一到多元、从工作工具到生活伴侣的巨大转变,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对这个转变进行概括,“成长”无疑最为恰当:
市场在成长:相信在10年前很少有人会问“你有笔记本电脑吗?”,正如今天不会还有人问“你知道笔记本电脑吗?”。毫无疑问,10年来的迅速发展,让笔记本电脑市场也迅速成长起来,笔记本电脑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只是科研院所里的高端工具或者富豪人家的奢侈品,普通消费者也能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来帮助学习、工作和娱乐。现在,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和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台式电脑,随着笔记本电脑的迅速普及,笔记本电脑正在像个性化发展,不但外观越来越时尚美观,而且各种便携、全能、商务、多媒体娱乐、游戏娱乐机型越来越分工明确,能满足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而这势必将大大加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成长。
技术在成长:10年前到底多少人能拥有笔记本电脑的问题姑且按下不表,我们假设在10年前就拥有笔记本电脑,那么你能用它干什么?编译程序、处理文档、上网,偶尔看一段视频或者玩玩最简单的2D游戏,或许这就是全部,一个在现在看来单纯得有些可爱的全部,毕竟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性能的迅猛提升,以上这些应用方式对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来说,真的只是“小意思啦”,不但大尺寸机型往往具备了强劲的3D游戏和高清视频播放能力,而且不少12.1英寸机型也采用了独立显卡配置,性能不容小觑。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笔记本电脑率先使用,LED背光显示、闪存硬盘、新架构处理器和新无线网络标准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第一次亮相都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充分说明了笔记本电脑技术的急速发展。
是的,成长的结果就是成熟,在经历了十年的高速成长之后,笔记本电脑的成熟似乎就在眼前。下一个十年就是成熟的十年?我们不能肯定,也没人可以保证。不过在下一个十年里,笔记本电脑的兴衰成败,我们有幸可以共同见证。
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笔记本
其实,每一个笔记本电脑玩家心目中都有自己认为最具影响力的产品,它们或许轻薄便携,要么全能实用,又或者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不过,我们评选的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笔记本电脑与通过上述衡量标准得来的产品有很大不同,它们不但自身在当时有着优秀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们所采用的设计理念、技术的问世对日后笔记本电脑市场、技术或工业设计有着相当明显的影响,它们属于引领笔记本电脑发展潮流的翘楚。由此可见,这样的“影响力”并不单单体现在产品自身,更重要的是对未来所带来的影响。
注:十大最具影响力笔记本电脑排名不分先后,为方便叙述,本文按发布年代排序
创造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感神话
如果让IBM在过去十年的产品中选择一款代表作,1998年司世的Thl nkPad 600系列(以下简称TP600)一定不会旁落。TP600令人称道之处在于极佳的键盘手感,甚至被小黑迷认为至今无法超越,并由此奠定了ThlnkPad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感No 1的神话。T P600成功的另一卖点在于采用了当时的大尺寸屏幕(13.3英寸),并通过模块化光软互换设计很好地兼顾性能、功能和便携性。T P600虽然不是最早使用模块化光软互换设计的产品,但它却是采用这种设计的机型中最著名的一款,通过它的“成功示范“,光软互换乃至后来的模块化设计逐步成为商用机的重要元素。
有鉴于此,ThinkPad 600系列成为了ThinkPad T系列的前身,以至于有消息称ThlnkPad打算在2008年推出。ThlnkPad 600十周年纪念版。采用最新的科技重现当年TP600所创下的辉煌。
将笔记本电脑娱乐发挥到极致
资深玩家对c1的熟悉程度也许胜过VAlO的开山之作PCG 505,毕竟这是VAio推出的第一款“异形”笔记本电脑一一外观与当时的产品有很大不同。尽管问世之初,c1并非首款使用摄像头和宽屏的机型,也不是最小的笔记本电脑,但c1巧妙地把这些特色溶于一身,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应用(还记得用c1拍摄出来的鬼脸吗?),让用户从中获得完全不同于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全新体验。
对VAl0而言,c1和505是整个VAlO便携产品家族的开端,尤其是c1,SONY由它延伸出众多的个性化便携产品线。回顾VAlO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多款超便携机型都有C1的影子。即便是c1本身,SONY也一共推出了四代型号,并一直延续到2002年,成为VAlo产品线中最著名和最长寿的型号之一。对整个业界来说,c1的成功开拓出全新个性化便携机型市场,打破了笔记本电脑局限于商务应用的传统,使得紧凑的超小型机种成为市场的另一只生力军。此外,c1后两代机型采用全美达处理器,使笔记本电脑的节能概念开始得到用户关注。
苹果iBook(1999年)将彩色带入黑白世界
IBook品牌在今天早已家喻户晓,最早的 lBook(P1)诞生于1999年7月,这款12 1英寸屏幕的便携机型在当时被看作是大获成功的一Mac的便携版,不仅完美继承了{Mac半透明外壳和简洁易用的设计,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可内建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可选配AIrPo rt无线模块)。就无线功能而言,}Book甚至早于Apple更高端的PowerBook。
lBook出道时的配置相当于中高端wlndows笔记本电脑,但价格却相当平易近人(900—1500美元),吸引了大批苹果迷的抢购。在现在看来,{Book对笔记本电脑的外观设计风格带来了显著影响,半透明的彩色机壳和圆滑的造型首次打破了笔记本电脑四方古板的造型和千篇一律的灰白或黑色设计,让科技产品充满了活力和时尚元素。受B 0 0 k的影响,从2000年起众多笔记本厂商开始不断推出模仿lBook风格的产品,如大家熟悉的VAl0c系列、lBM彩色系列HP彩壳机型等。
富士通Stylish 3400[2000年] Tabiet PC的“原型机”
这是全球第一台使用Mobile PentIum 处理器的手写板式电脑,属于富士通手写家族的第十四代产品。当时,StyII sh 3400首次让手写板式电脑的性能赶上了笔记本电脑,而且采用了在阳光下依然可清晰观看的半透半反式屏幕。然而,Stylistic 3400最值得骄傲之处并非配置和性能,它真正的意义是让微软意识到了手写平板市场的广阔前景,从而着手研发wlndows×PTabIetPC Edltlon操作系统。虽然早期微软已经推出过针对手写应用的wlndows for PenComputinq,但功能并不完整。富士通也因为Stylistic 3400而大受微软赏识,大量参与了wlndows×P Tabet Pc Edltlon的研发工作,不过富士通并不像微软那样认为TabIePc能够完全取代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因此采取了较保守的做法,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步步为营,直到今天富士通在平板电脑市场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Toshma Port6g6 2000[2000年]1.8英寸硬盘的最佳“模特”
这是东芝为推广自己的18英寸硬盘而设计出的超轻薄示范产品。相比传统2 5英寸硬盘,1 8英寸硬盘的体积、重量和耗电都更具优势,但由于1 8英寸硬盘的速度较慢且与标准2 5英寸产品接口不兼容,许多厂商对此心存疑虑,为此东芝设计出Portege,2000以证明18英寸硬盘的优点大于缺点。Portge 2000完美地利用了18英寸硬盘的体积优势,将厚度做到当时惊世。
IBM Think Pad 570 [1199年]扩展底座的创立者
ThlnkPad 570是IBM在1999年4月推出的13 3英寸屏幕便携机种,它最大的革新在于率先采用了便携机专用的ult rabase(扩展底座)。受技术限制,当时的便携机型很难在保持轻薄的同时内建光驱,而这种可将主机与光驱分离而又能极方便地连接的底座设计,让笔记本电脑可以兼顾便携性和全功能。此外,ult rabase除了能将光驱从主机剥离外,还可将些不常用的端口(如并口、串口)也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甚至能更换各种外围设备来提升或扩展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如软驱、第二块硬盘、zlD驱动器、第二块电池等。
ThinkPad 570的底座设计对日后轻薄机型的发展影响甚远,在其之后许多著名的便携机型都相继采用,如大家熟悉的SONY VAIO R505、Samsung QIO、Compaq M300/N400等等。不过扩展底座毕竟是一种较老的设计,随着零部件微型化的发展,大多数轻薄机型已经可以内建光驱或者采取外挂光驱的使用方式,相对笨重的扩展底座设计已经日渐式微,目前只有少数机型仍在采用,如TnInkPad的×系列。骇俗的14.9毫米,而重量也仅有118kg,属于当时同级别产品中最轻最薄者,并具备笔记本电脑所有完整的功能。
此后,18英寸硬盘的市场就此打开,除了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外,M P3/MP4随身播放器、数码伴侣等移动存储产品也相继采用。可以说如果没有18英寸硬盘,我们所熟悉的超轻薄机型有大半将胎死腹中。热销的Apple LPod同样也是18英寸硬盘的忠实客户,目前苹果依然在其PodVidee中使用18英寸硬盘。
Panasonic CF-W212003 年轻薄与耐用的结合体
这是第一款在内置光驱上使用揭盖式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当年这种特别设计可是住了无数玩家。W2同时也是款无风扇设计的机型,另外采用了特殊的硬盘(25英寸33VI作电压)和众多节电设计,使实测电池寿命达到了6小时以上。
不过,W2的入选并非仅仅因为以上因素,更重要的是它的“高强度’机壳设计。与坚固的Thlnk Pad那种“强硬”不同,W2是率先使用屏幕浮动固定方式的产品,并巧妙地利用拱桥原理将机壳做成类似越野车发动机盖的突起以增加强度,这样在受到外力压迫时,W2可凭借自身的弹性形变来避免损坏。而且这种设计不需采用厚重的材料,从而很好兼顾轻薄和强度。这种设计随后被大量的日系和台系产品模仿,坚固耐用和轻薄不再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sony VAlo u50/U8C[2004年]LlMPC的鼻祖
U系列是VAl0在2002年推出的超便携手持笔记本电脑,完全针对便携而设计。U50属于u系列的第四代产品,于2004年5月在日本首发引进国内后的型号也就是大家熟悉的U8C。今天,当你看到u50时,或许很快会联想到UMPC,但当时可没有UMPC词。将键盘从主机剥离,以手写触摸屏和可定义快捷键来进行主要操作,这是U50最大胆和创新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喜欢和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剥离了键盘的USO异常小巧,大小和重量仅相当于台式机硬盘,当然这也给操作带来不便。不过,U50原本就不是作为主流机型而设计,它只是一台辅助电脑而已,仔细看看今天的JM PC,你还能找出更多U50的影子。
Toshlha qosmlo G10[2004年] 影音娱乐的创始者
东芝于2004年12月发布了Qosmlo家族,其专门针对影音娱乐设计,G10则是Qosmlo家族当时的旗舰型号。虽然笔记本电脑都能用于影音娱乐,但尚未有哪款笔记本电脑像Qosm-0那样完全针对影音娱乐优化1 7英寸双灯管超亮高对比度屏幕、GeForce F×5700 G0独立显卡、Ha rman Ka rdon 2 1音响、双硬盘槽位、内建电视卡甚至带有色差分量输出,这些使得G10拥有无与伦比的影音表现力。 挑选最适合表现影音效果的技术,然后将它们整合,这便是Qosm-o家族的魅力所在。东芝这种细分市场的做法的确迎合了不少玩家。可惜的是,QosmI。家族过高的定价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但无论如何,Qo smIo的设计理念被其它厂商广泛借鉴,纷纷推出具有较强影音表现力的产品,大功率扬声器和高画质屏幕逐渐成为影音娱乐机型的标配。
SOHY vaio系列[2005年] 开创LED背光应用先河
Tx系列是全球第一款使用LED背光屏幕的笔记本电脑。相比传统冷阴极灯管背光屏幕,LED背光屏幕拥有亮度高、照明稳定节电、电路简单、部件轻薄小巧等优势,而且比冷阴极灯管更加耐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LED背光屏幕,TX的屏幕厚度做到了惊人的4 5mm,仅相当于两个一元硬币重叠的厚度,电池续航时间也达到了7小时。虽然LED背光屏幕早已在PDA和手机等手持设备中使用,但用于笔记本电脑还是第一次。目T×开始,LED背光屏幕侧央得剑众多机型的采用,如sONY随后推出的VAl0 SZ尊贵版(13 3英寸LED背光)、VAlO UX系列(4 5英寸LED背光)、富士通Q2010(12 1英寸LED背光)、华硕W6F(11 1英寸LED背光)以及最新的苹果MacBook P ro(15 4英寸LED背光),这些采用LED背光的机型在影像画质和节电性能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可以预记在0LED屏幕进驻笔记本电脑之前,LED背光将取代冷阴极灯管背光成为新宠,毕竞LED背光的超轻薄和节电特性正是笔记本电脑所急需的。
笔记本脑品牌风景画笑谈
索尼(画舫游船)
索尼VAlO就如同河湾中的画舫游船,只要水流不枯,永远浮在其上独领风骚(凭借新潮设计引领高端市场)。只是为了托起那水上越来越招摇的金碧辉煌,也不得不以身入水(借品牌影响力推出低端产品线),虽说吃水曰深,但那画舫主人早已打好如意算盘,水面下降画舫就跟着下降,想必总是能抢占那小河灵气自成风景。另外自知难以跟台系和国产厂商拼杀价格,素性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追求吸引眼球的设计,牢牢把握住高端市场。在这幅风景画中,这艘画舫游船始终给人一种人工的亲和九我们不禁发现原来人工之物也能和这山水花乌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三星(河中锦鲤)
三星就如同那河中的锦鲤一一曾经的河中精灵(曾首发迅驰产品,亦曾有多款经典机型),不时还跃出水面迎来众人侧目,到底不是飞鸟,难以终日凌空。随着时光的推移,昔日众人啧啧称奇的风光,今日只剩孤芳自赏。虽说是一身锦袍威风八面,无奈却难与画舫游船、河心小岛、池中荷花或是昔日名桥争奇斗艳。锦鲤如今只能是锦上添花,却难以做到在这风景画中缺了它就似乎缺了种韵味。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三星的境地虽然不比当年,但放下身架冲击市场,威势倒也不可轻视。如若它能多懂一些这河水水位和水势的变化,或许能做得更好。
富士通(樱花独木)
同样是外来品牌,富士通在中国和中国边界以外的境遇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它就如同岸边一颗孤立的樱花树一般,切身体会到了中国的一句成语一一“南橘北枳”。樱花开放后的美丽让世人期盼,可根本连扎根小河湾都没有做到的这株樱花树,就算是空有一身惊世的天赋,却因为不知该如何汲取小河湾的营养而渐渐衰败,更不要说开花了。这个在专业技术和严谨风格上似乎不逊TThlnkPad的品牌,究竟该如何去适应中国市场呢?
惠普(河心小岛)
惠普就如同小河湾中沉积出的河心小岛,在笔记本电脑未进入主流市场前,小岛被没顶只能在水下扰流,但在如今的盛夏季节,小岛开始慢慢地崭露头角,水流越是缓慢沉积越快,水面越是下降越显得规模庞大。尽管在个人笔记本电脑市场普及初期,惠普并未能敏锐地在第一时间把握住机会,但随着水位越来越低,它至少懂得去看看周围事物的动作,因而也并未落伍。随着小岛露出河面越来越多,风景画中其它生物(其它品牌)所占据的空间也逐渐被挤占。沉稳、霸气是理解这座小岛的关键词。在赢得市场第的位置之后,小岛对待其它事物的态度却有了180度的转变,比如公开号称“戴尔永远不可能超越我们,最多只是赶上而已。”
东芝(出水河神)
东芝就如同昔日传奇的出水河神,它曾在国内创造了一个市场占有率达29%的奇迹。可惜连续的渠道策略失误和对中国市场把握不当,让如今东芝产品的销量已难进国内前十。空有仙子之名,如今却到了连香火钱也难保的地步。河神自断香火其身不保,也就难以再让人信服,1 997--2007十年间东芝大起大落,它的传奇故事还有几人能记得呢?在世界市场排名前五的东芝在中国实在没有理由落得如此下场。明明是个美人胚子,却败在不懂装扮,也难怪东芝不甘心。最近它借着新一波产品希望能卷土重来,我们也期望东芝能再创一个奇迹。
神舟(水草浮萍)
龙不游的浅水,虎不落的平阳,自有神舟泛滥。神舟就如同河面上河底下无处不在的水草浮萍,任凭风起云涌,只管快速滋长,生命力顽强又随遇而安。管你是桥倒船沉、鱼死网破还是神仙没落,都还是那种我行我素的味道。风大时就漂开,风停了再回来,一刻不停地在水面水底扩大自己的地盘。众厂商眼巴巴看着它在那里泛滥,却是无可奈何没法斩草除根。它卯足了劲一心走低价路线,像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慢慢地让众人服了气。神舟的存在便是市场上的一道泄洪闸。
联想(天上雨云)
土生土长的联想就如同天上雨云,不断吸取小河湾的水汽,再将水中各种元素化为己用。站在最高处的它总是习惯于俯视整个小河湾(联想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常年位居第一),小河湾中的变动,它往往不是最先表现出反映的,因为遇事先自得地站在高处看着他人的反映已经是这片雨云的风格。当酝酿一番之后,或是零星小雨,或是大雨倾盆,甚至它懂得什么样的雨落在什么样的地方(联想多年深耕渠道,即使四五级地区县市也有完善的销售网络,而且又掌握大量行业用户)。可这片小河湾已经无法满足雨云的梦想,它总是遥望着西方,可那里山峦叠嶂,且没有像小河湾这样甘心奉献水汽给它补充,它能走多远呢?
ThinkPad(昔日名桥)
ThlnkPad就如同河湾中的名桥景点,尽管这一片景区已然易主,但依然能凭借着风景名胜、典故重重,引得骚人墨客盼顾连连。正因这昔日名桥声望仍在,所以有关易主一事人们对,于种种争论也是乐此不疲。究竟易主之后,这石桥的根基是否完善7这石桥究竟是否在新主手中,过着不事修缮、坐吃山空的日子7这些疑问暂时难有定论,或许再过个三五年,一切自有 分晓。现在只能肯定的是,新主在“包装”、“推销”这石桥景点时可以说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从新葺的桥栏上列下一块汉白玉,外面裹一层皮革,便翻价数倍出售。且不论那汉白玉卖不卖得出去,至少这新主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戴尔(自在水牛)
戴尔便如那在小河湾中纳凉的水牛,载沉载浮地咬浮萍、压荷花、吓锦鲤、拱画舫,或草小桥和小岛来打滚蹭痒,算得上是小河湾一霸。皮糙肉厚难自弃,不管不顾浮水来。所幸的是之前水牛身粗体笨,做不了精细活(产品的外观设计一般),脾气又不知变通只懂直着脖子啸(直销),不然还真是势大难制了。水牛虽是小河湾一霸,但毕竟还懂得深浅,风浪太大的时候,水牛只好暂避锋芒上岸凉快去。现在虽说因为水牛2 0“的缘故还在阵痛期,但即便如此谁都难以打得它伤了元气。
宏基(河边芦苇)
尽管是飘来的种子,但宏基遇水则生和对于“HO”天生的把握能力,却让宏基达到了其它很多外来品牌没有做到的市场占有率。宏基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杂草”个性,这种风格使得宏基的产品更具性价比,更主流,也更具亲和力。虽然这片芦苇之中也偶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某株或几株(如与法拉利合作推出的笔记本电脑),但大体上它依然极少会刻意做一些主流之外的东西极致轻薄、顶级娱乐、尖端商务,这些都与它无关。
华硕(池中荷花)
华硕就如同河湾中的那片荷花,大朵美丽脱俗的荷花伸出水面(高端产品出色),水底下则深藏香甜莲藕(主要销量和盈利来源于中低端产品),水面处碧绿的荷叶也是密密层层(主流产品富有竞争力),即便偶有狂风暴雨让水面部分暂时枯萎,真正在水下的根基却是难以动摇,一旦危机过去,立刻重新抽枝发芽。水上姿态曼妙,水面开枝散叶,水下根。基坚实,从上到下从高到低抢占。生存空、司,既要姿态又要实利正是华硕的典型作风。可有谁知,在这曼妙的时节来临之前,它经历了多久的隐忍。
海尔(岸边碎石)
最初从家电巨头那座山崖上滚落的碎石虽然打破了小河湾的宁静,但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关心,这种小打小闹的阵仗早就让小河湾中的“居民”见多了。岂知这回可不太一样,上有英特尔等上游厂商支持,联手打造创新研发中心,下有海尔在农村市场的知名度,大有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尽管依托于家电巨头的名号,但海尔先后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黑马”角色却凭着坚持不懈和自身努力l最终得到了认可。但作为一个后未者,缺少经验和沉淀却是海尔的痛脚所在。
苹果(惬意水鸟)
苹果好比小河边那群水鸟,自诩高洁,相信天空与地面不重合,故每每将魅力表现在飞翔中的聪明优雅,倒也吸引了无数骚人墨客。同样是生于小河湾长于小河湾,偏偏一样米养百样人,会走的看不上只会漂的,会飞的更是看不上离不了地的。苹果擅长把对手的缺点变为自己的优点,只可惜越是留恋天空,越是让苹果亲近用户。无论身姿多么不凡,离人太远就使之只可远观却难以赢得市场。值得庆幸的是,在成功地把鸟巢从隐秘之地更换到一颗名为“英特尔”的大树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它也能和用户走得很近(苹果电脑可以用上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