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对自由的赞歌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新批评的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中所描写的各种意象,并以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探索它们所表达的内涵与意义,力图通过新批评视野下文本细读法,对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挖掘出作者背后的创作意图——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关键词:新批评 《高原上的野花》 自由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常用文体,“诗缘情”的传统发展到今天,使得当代诗歌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变得十分贴近日常生活。张执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同时借助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他凭借着对生活的热情,将诗歌的触角伸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生活中的欢喜,也抚摸生活中的疼痛、温暖,饱含着生命的痛与爱。”{1}痛与爱是相依并存的,因此会欣赏美与表达爱的人必然是经历了生活的黑暗与痛楚,才变得更加珍惜美好。张执浩的《高原上的野花》便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
  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小美女、小溪、老父亲,唯独不见题目所提及的“野花”,这便使得“野花”这一意象以独立的姿态傲然于灯火阑珊处。纵观全文,“高原上的野花”是置于诗歌正文之外的一个隐喻。施莱尔·马赫认为,诗歌的“语言有两个要素,音乐的和逻辑的;诗人应使用前者并迫使后者引出个体性的形象来”{2}。诗人以“高原上的野花”这种习以为常的事物,通过丰富的联想,借助诗歌的转喻,创造了独具个性的两个人物形象——“小美女”(高原上的野花)和“老父亲”(“我”)。诗人甘心做“老父亲”,不仅仅是对“小美女”的热爱,更是对自由的颂歌和追求。下面对诗歌依次解读。
  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
  诗的第一行出现了两个“人”——“我”和“小美女”。诗人将高原上的野花比作小美女,同时选择了“小”这个形容词放在“美女”之前,使其具有了含混的意味。“小”既可以用来形容娇小、可爱的样子,也可以指年长者对女孩子的称呼。诗人以“小美女”来称呼这些高原上的野花,既表达了对这些花儿的喜爱之情,又为后面自称“老父亲”埋下了伏笔。“生养”表达了诗人愿像父亲一样哺育这些野花,展现了诗人无私的慈爱之心。“任何人”则让这种无私的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并与“如此众多”相呼应,显示了诗人的博爱。读到这里,诗人的一片热忱立刻占据了读者的整体印象,诗人的誓言让人心灵震颤。
  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
  诗歌的第二行和第三行,诗人突然改变了在第一行中的热情,十分突兀地说到要搬迁自己的祖国。这行诗中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第一,祖国可以搬迁吗?第二,诗人想将祖国搬迁到哪里?现实中人们只能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从来没有将一个国家搬迁到别处的说法。诗人在这里所说的“祖国”,其实是暗指现实社会,当诗人将“祖国”迁往野花众多的高原,就是当代表理想的“高原”与代表现实的“祖国”发生冲突时,诗人要在这两者中做一个取舍。因此,崇尚理想的诗人便要将“祖国”搬去“高原”。“愿意”暗示诗人为换取“祖国”搬迁到他所向往的地方,他愿意做出牺牲。诗人希望自己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保留一双纯洁的眼睛和一颗清醒的心,当他们所代表的群体与主流的观点相异时,诗人愿意付出一切以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群体的主张和特性,等待“祖国”认可和接受他们。因此,诗人希望能有一个相对纯净、封闭的环境,以保持生命的纯洁和存放希望的火种。“高原”就是一个再适合不过的地方,它是诗人创造出能够容纳自己群体的大地,因此“祖国”是与高原意义相对的一个环境。“我”愿意生养的“小美女”既是指野花,更是诗人精神追求的象征。诗人向往代表自由的“野花”,而“任何人”都能拥有这些野花便表明了诗人的理想——人人拥有自由。“众多”说明每个人的自由在程度、范围等都是不同的,应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
  高原上的野花不同于世俗之花,它独居一隅,高韬渺远,所以不应搬去“祖国”,而是将“祖国”搬过来。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渴望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安身立命的国度里。自由生长的花才能千姿百态,同样,人有多种的选择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诗人以花儿的自由生长表达自己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正因为如此,将祖国“搬迁”过来之后,“我”便心满意足,即使涕泪横流也要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守护这片花儿。诗人之所以这样称呼高原上的野花,是借父亲对女儿的感情来表达对“野花”的赞美与爱惜,同时,作者“老父亲”般的用心苦良以及博大的爱心都通过“野花”显露无遗。
  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
  第四行中“我”的形象便正式出现了。“永不”这个绝对否定词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现实状况,在没有高原和花儿的环境中,“我”便是“愤世嫉俗”的。正因如此,诗人才愿意前往开满野花的高原上去“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此外,第三行的“这里”与“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反复强调,与“永不”一起推进了诗人的这种“我愿意”的心境。
  高原上的野花与世俗格格不入,野花可以随意散落在高原四处,这种自由和独立令人向往。相反,“我”生存的环境中便缺少这块纯洁之地,污浊遍布。“我”看不惯社会中丑陋恶俗之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此时尤为突出,于是内心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想法。所以诗人希望将祖国搬迁过来,因为高原上高韬渺远的野花远离世俗,它不可能从旷远清新的高原融入滚滚红尘。因此,作者要想洗净身边生存环境中的丑陋污迹,只有将其搬迁到长满野花的高原上来。在这里,作者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放至最大,使其爆发激烈的冲突,从而使诗歌在这种撕裂中产生巨大的张力,以此表达自己对理想的热切向往与对现实的极度不满。
  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
其他文献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卵子很聪明,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   精子进来后就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
摘 要:质韦十八子是清中期出现在浙江杭州地域上的一个士人群体,其成员由当时杭州名士梁诗正、陈兆仑、杭世骏、金甡等十八人组成。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存在较多空白领域,但其研究价值不容忽视。质韦十八子士人群体诗歌创作丰富,是清代诗坛不可忽视的部分,同时十八子在地域史、文化史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研究价值值得重新衡量。  关键词:质韦十八子 研究价值 重新衡量  清代杭州是浙江乃至当时全国的诗歌创作中心
这天,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车站旁边的小卖部,买了瓶矿泉水站在那儿喝。没一会儿,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走进来,说:“老板,买包5元钱的烟!”“好的!”老板应声扔出了一包烟。可那男人翻遍了口袋也没找到钱,只听他自言自语地说:“糟了,我的钱包让人偷了,这该死的小偷!”  老板是个五大三粗的年轻人,见状不屑地把扔到柜台上的烟往回拿。“慢!”男人犹豫了一下,然后解开裤带,原来他的短裤里面有
盛夏的午后,我坐在草席上,喝一口茶,感觉着冷了的茶别有一股淡苦微涩:像起风的秋天,竹丛下的一只小鸭被吹出毛边,乃景色中又有景色,滋味里藏着滋味。忽然,天空响雷,我被吸引,闭眼倾听。雷   雷声令人思绪单纯,这是自小就体会的事。即使闭上眼睛,仍能看见被雨雾笼罩的平原上,一个握着黑色破伞、刚从学校归来的学童身影。银亮的闪电在空中飞舞,学童兀自行走,互不干扰。   乡间偶闻农人遭雷劈之事,故大人告诫
【摘要】汉字是中華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沉淀,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纽带作用。小学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基础技能的阶段,汉字的书写是其中重要的一门课。本文将从汉字的重要地位展开论述,探究如何教导一年级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掌握规范的汉字书写技能。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汉字书写技能;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挑战。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此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游戏教学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手段;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于香港文学的黄碧云“以风格化的文字,捕捉天涯海角的爱欲生死即景”{1}。黄碧云的文字同她作品里的人物一样,有一种很低调的、很隐晦的诱惑。像海水,平静却不可知;像冰川,冷峻却不可测;像幸福,可见却不可得。  关键词:黄碧云 情爱 失落  这世上写情爱的人多矣,这世上写情爱的女人亦多矣。而这世上如黄碧云这般写情爱的女人却独她一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于香
引导语:最简单的幸福,是爸妈在闹,儿女在笑。下面跟随着笔者的脚步,看看这些让人服气的爸妈给我们带来什么笑料。   1、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忽然老妈举着个铲子跑出来冲我嚷嚷:你看电视的声音太大了,让我分心了,排骨都炸成黑色的了,这事没有五百块钱过不去!   我:额,老妈,你想讹我直说……   2、我去朋友家吃饭,他们一家人都在,他爸看着电视广告,突然说了一句,哎呀…平时看他都不穿衣服
【摘要】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既可提升幼儿教育趣味性,还可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民间优秀文化。同时,民间游戏活动开展简单,场景要求较低,只需要幼儿简单掌握游戏规则即可,且无须考虑参与人数,对幼儿园来说应用价值较高。因此,本文针对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作用进行概述分析,并提出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进,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融入无穷的助力;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更将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带进了一片新天地。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入手,从教学行为进行改进,在计算练习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理念、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理念、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理念、在多彩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理念,将核心素养理念深深贯彻并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