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新批评的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中所描写的各种意象,并以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探索它们所表达的内涵与意义,力图通过新批评视野下文本细读法,对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挖掘出作者背后的创作意图——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关键词:新批评 《高原上的野花》 自由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常用文体,“诗缘情”的传统发展到今天,使得当代诗歌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变得十分贴近日常生活。张执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同时借助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他凭借着对生活的热情,将诗歌的触角伸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生活中的欢喜,也抚摸生活中的疼痛、温暖,饱含着生命的痛与爱。”{1}痛与爱是相依并存的,因此会欣赏美与表达爱的人必然是经历了生活的黑暗与痛楚,才变得更加珍惜美好。张执浩的《高原上的野花》便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
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小美女、小溪、老父亲,唯独不见题目所提及的“野花”,这便使得“野花”这一意象以独立的姿态傲然于灯火阑珊处。纵观全文,“高原上的野花”是置于诗歌正文之外的一个隐喻。施莱尔·马赫认为,诗歌的“语言有两个要素,音乐的和逻辑的;诗人应使用前者并迫使后者引出个体性的形象来”{2}。诗人以“高原上的野花”这种习以为常的事物,通过丰富的联想,借助诗歌的转喻,创造了独具个性的两个人物形象——“小美女”(高原上的野花)和“老父亲”(“我”)。诗人甘心做“老父亲”,不仅仅是对“小美女”的热爱,更是对自由的颂歌和追求。下面对诗歌依次解读。
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
诗的第一行出现了两个“人”——“我”和“小美女”。诗人将高原上的野花比作小美女,同时选择了“小”这个形容词放在“美女”之前,使其具有了含混的意味。“小”既可以用来形容娇小、可爱的样子,也可以指年长者对女孩子的称呼。诗人以“小美女”来称呼这些高原上的野花,既表达了对这些花儿的喜爱之情,又为后面自称“老父亲”埋下了伏笔。“生养”表达了诗人愿像父亲一样哺育这些野花,展现了诗人无私的慈爱之心。“任何人”则让这种无私的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并与“如此众多”相呼应,显示了诗人的博爱。读到这里,诗人的一片热忱立刻占据了读者的整体印象,诗人的誓言让人心灵震颤。
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
诗歌的第二行和第三行,诗人突然改变了在第一行中的热情,十分突兀地说到要搬迁自己的祖国。这行诗中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第一,祖国可以搬迁吗?第二,诗人想将祖国搬迁到哪里?现实中人们只能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从来没有将一个国家搬迁到别处的说法。诗人在这里所说的“祖国”,其实是暗指现实社会,当诗人将“祖国”迁往野花众多的高原,就是当代表理想的“高原”与代表现实的“祖国”发生冲突时,诗人要在这两者中做一个取舍。因此,崇尚理想的诗人便要将“祖国”搬去“高原”。“愿意”暗示诗人为换取“祖国”搬迁到他所向往的地方,他愿意做出牺牲。诗人希望自己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保留一双纯洁的眼睛和一颗清醒的心,当他们所代表的群体与主流的观点相异时,诗人愿意付出一切以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群体的主张和特性,等待“祖国”认可和接受他们。因此,诗人希望能有一个相对纯净、封闭的环境,以保持生命的纯洁和存放希望的火种。“高原”就是一个再适合不过的地方,它是诗人创造出能够容纳自己群体的大地,因此“祖国”是与高原意义相对的一个环境。“我”愿意生养的“小美女”既是指野花,更是诗人精神追求的象征。诗人向往代表自由的“野花”,而“任何人”都能拥有这些野花便表明了诗人的理想——人人拥有自由。“众多”说明每个人的自由在程度、范围等都是不同的,应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
高原上的野花不同于世俗之花,它独居一隅,高韬渺远,所以不应搬去“祖国”,而是将“祖国”搬过来。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渴望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安身立命的国度里。自由生长的花才能千姿百态,同样,人有多种的选择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诗人以花儿的自由生长表达自己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正因为如此,将祖国“搬迁”过来之后,“我”便心满意足,即使涕泪横流也要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守护这片花儿。诗人之所以这样称呼高原上的野花,是借父亲对女儿的感情来表达对“野花”的赞美与爱惜,同时,作者“老父亲”般的用心苦良以及博大的爱心都通过“野花”显露无遗。
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
第四行中“我”的形象便正式出现了。“永不”这个绝对否定词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现实状况,在没有高原和花儿的环境中,“我”便是“愤世嫉俗”的。正因如此,诗人才愿意前往开满野花的高原上去“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此外,第三行的“这里”与“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反复强调,与“永不”一起推进了诗人的这种“我愿意”的心境。
高原上的野花与世俗格格不入,野花可以随意散落在高原四处,这种自由和独立令人向往。相反,“我”生存的环境中便缺少这块纯洁之地,污浊遍布。“我”看不惯社会中丑陋恶俗之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此时尤为突出,于是内心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想法。所以诗人希望将祖国搬迁过来,因为高原上高韬渺远的野花远离世俗,它不可能从旷远清新的高原融入滚滚红尘。因此,作者要想洗净身边生存环境中的丑陋污迹,只有将其搬迁到长满野花的高原上来。在这里,作者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放至最大,使其爆发激烈的冲突,从而使诗歌在这种撕裂中产生巨大的张力,以此表达自己对理想的热切向往与对现实的极度不满。
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
关键词:新批评 《高原上的野花》 自由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常用文体,“诗缘情”的传统发展到今天,使得当代诗歌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变得十分贴近日常生活。张执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同时借助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他凭借着对生活的热情,将诗歌的触角伸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生活中的欢喜,也抚摸生活中的疼痛、温暖,饱含着生命的痛与爱。”{1}痛与爱是相依并存的,因此会欣赏美与表达爱的人必然是经历了生活的黑暗与痛楚,才变得更加珍惜美好。张执浩的《高原上的野花》便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
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小美女、小溪、老父亲,唯独不见题目所提及的“野花”,这便使得“野花”这一意象以独立的姿态傲然于灯火阑珊处。纵观全文,“高原上的野花”是置于诗歌正文之外的一个隐喻。施莱尔·马赫认为,诗歌的“语言有两个要素,音乐的和逻辑的;诗人应使用前者并迫使后者引出个体性的形象来”{2}。诗人以“高原上的野花”这种习以为常的事物,通过丰富的联想,借助诗歌的转喻,创造了独具个性的两个人物形象——“小美女”(高原上的野花)和“老父亲”(“我”)。诗人甘心做“老父亲”,不仅仅是对“小美女”的热爱,更是对自由的颂歌和追求。下面对诗歌依次解读。
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
诗的第一行出现了两个“人”——“我”和“小美女”。诗人将高原上的野花比作小美女,同时选择了“小”这个形容词放在“美女”之前,使其具有了含混的意味。“小”既可以用来形容娇小、可爱的样子,也可以指年长者对女孩子的称呼。诗人以“小美女”来称呼这些高原上的野花,既表达了对这些花儿的喜爱之情,又为后面自称“老父亲”埋下了伏笔。“生养”表达了诗人愿像父亲一样哺育这些野花,展现了诗人无私的慈爱之心。“任何人”则让这种无私的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并与“如此众多”相呼应,显示了诗人的博爱。读到这里,诗人的一片热忱立刻占据了读者的整体印象,诗人的誓言让人心灵震颤。
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
诗歌的第二行和第三行,诗人突然改变了在第一行中的热情,十分突兀地说到要搬迁自己的祖国。这行诗中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第一,祖国可以搬迁吗?第二,诗人想将祖国搬迁到哪里?现实中人们只能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从来没有将一个国家搬迁到别处的说法。诗人在这里所说的“祖国”,其实是暗指现实社会,当诗人将“祖国”迁往野花众多的高原,就是当代表理想的“高原”与代表现实的“祖国”发生冲突时,诗人要在这两者中做一个取舍。因此,崇尚理想的诗人便要将“祖国”搬去“高原”。“愿意”暗示诗人为换取“祖国”搬迁到他所向往的地方,他愿意做出牺牲。诗人希望自己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保留一双纯洁的眼睛和一颗清醒的心,当他们所代表的群体与主流的观点相异时,诗人愿意付出一切以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群体的主张和特性,等待“祖国”认可和接受他们。因此,诗人希望能有一个相对纯净、封闭的环境,以保持生命的纯洁和存放希望的火种。“高原”就是一个再适合不过的地方,它是诗人创造出能够容纳自己群体的大地,因此“祖国”是与高原意义相对的一个环境。“我”愿意生养的“小美女”既是指野花,更是诗人精神追求的象征。诗人向往代表自由的“野花”,而“任何人”都能拥有这些野花便表明了诗人的理想——人人拥有自由。“众多”说明每个人的自由在程度、范围等都是不同的,应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
高原上的野花不同于世俗之花,它独居一隅,高韬渺远,所以不应搬去“祖国”,而是将“祖国”搬过来。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渴望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安身立命的国度里。自由生长的花才能千姿百态,同样,人有多种的选择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诗人以花儿的自由生长表达自己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正因为如此,将祖国“搬迁”过来之后,“我”便心满意足,即使涕泪横流也要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守护这片花儿。诗人之所以这样称呼高原上的野花,是借父亲对女儿的感情来表达对“野花”的赞美与爱惜,同时,作者“老父亲”般的用心苦良以及博大的爱心都通过“野花”显露无遗。
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
第四行中“我”的形象便正式出现了。“永不”这个绝对否定词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现实状况,在没有高原和花儿的环境中,“我”便是“愤世嫉俗”的。正因如此,诗人才愿意前往开满野花的高原上去“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此外,第三行的“这里”与“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反复强调,与“永不”一起推进了诗人的这种“我愿意”的心境。
高原上的野花与世俗格格不入,野花可以随意散落在高原四处,这种自由和独立令人向往。相反,“我”生存的环境中便缺少这块纯洁之地,污浊遍布。“我”看不惯社会中丑陋恶俗之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此时尤为突出,于是内心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想法。所以诗人希望将祖国搬迁过来,因为高原上高韬渺远的野花远离世俗,它不可能从旷远清新的高原融入滚滚红尘。因此,作者要想洗净身边生存环境中的丑陋污迹,只有将其搬迁到长满野花的高原上来。在这里,作者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放至最大,使其爆发激烈的冲突,从而使诗歌在这种撕裂中产生巨大的张力,以此表达自己对理想的热切向往与对现实的极度不满。
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