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自主学习课程,但是这种学习模式目前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探讨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即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改革要能够为学生创造主动、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学能力;数字图书馆
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协助、辅导下,主动地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和行为进行特定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事先计划和安排,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自主学习课程在许多高校的实践并不成功,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反映“收效甚微”。虽然很多学者将此归咎于大学对学生学习相对宽松的管理监督力度,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片面。真正导致自主学习课程收效不高的原因,大多还是出于课程本身的一些不合理的设置,比如:
1.学习资源单一。目前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大多数学习资料来源是一些商业自主学习平台。但该平台内学习资料过于强调基础技能训练。许多学生反映“提不起学习兴趣”或“希望有更新潮的学习内容”。因此,自主学习课程改革一定要提高学习资源的更新频率,力求使用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料,并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学习资料即时更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反映角色定位不明。许多教授自主学习课程的教师反映,自己对于这门课的角色定位很模糊,对上课时要不要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久等诸多问题感到困惑。自主学习课程改革应当明确教师在本门课中“组织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里增添对于教师角色的使用方法。这对教学的改善将会有显著的效果。
3.体现不出学生差异。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的开设对象大多是各年级、各专业的本科学生。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不尽相同。课程改革应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提倡分层、分方向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英语学习的诉求。
4.多进行错误分析和形成性评价。许多大学开设的自主学习课程都是“任务型”教学。即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先前所设的计划和目标,最后得出成果并进行总结。教师往往只重视结果,比如纠错或解释单词,却往往忽略了评价和分析错误的形成原因。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经常会重复犯错,自信心受到打击,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如果遇到的学习阻力长期得不到解决,学生可能会最终放弃。
二、自主学习课程改革中应达到的目标
笔者曾连续五年教授“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并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5%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开设目的和学习效果感到困惑,6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并未体现“自主性”,30%的学生同意在现有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本人曾在个别班级进行过“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测试,结果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赞成新课程的推广。因此,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进行改革要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学习效能。目前大多数高校已将多媒体引入了英语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其中大部分是投影型教学,即教师将原来写在黑板的内容做成了电子幻灯片作为讲授课程时的一个多媒体演示程序给学生看,学生还是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自主学习课程改革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切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现个性化教学。改进现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摒弃,而是要各取所长。自主学习课程改革应坚持因材施教、差别化考核的原则,针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流分级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众多的自主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内容,并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
3.突出数字化载体的作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应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站、数字图书馆及其他网络平台,使各种学习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开放与共享,实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4.教师的角色转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新型自主学习环境下,应由教师设定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下主动地、积极地进行人机交互式学习,并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补充。
总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实现“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体系,使英语自主学习新课程成为一门集个性化、主动性、情感化、认知化、合作式学习功能为一体,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和学生个性需求的科学的新型课程,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参考文献:
[1]毕玉敏.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学研究,1998(7).
[2]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3).
作者简介:贺欢(1983— ),男,河南焦作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学能力;数字图书馆
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协助、辅导下,主动地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和行为进行特定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事先计划和安排,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自主学习课程在许多高校的实践并不成功,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反映“收效甚微”。虽然很多学者将此归咎于大学对学生学习相对宽松的管理监督力度,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片面。真正导致自主学习课程收效不高的原因,大多还是出于课程本身的一些不合理的设置,比如:
1.学习资源单一。目前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大多数学习资料来源是一些商业自主学习平台。但该平台内学习资料过于强调基础技能训练。许多学生反映“提不起学习兴趣”或“希望有更新潮的学习内容”。因此,自主学习课程改革一定要提高学习资源的更新频率,力求使用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料,并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学习资料即时更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反映角色定位不明。许多教授自主学习课程的教师反映,自己对于这门课的角色定位很模糊,对上课时要不要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久等诸多问题感到困惑。自主学习课程改革应当明确教师在本门课中“组织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里增添对于教师角色的使用方法。这对教学的改善将会有显著的效果。
3.体现不出学生差异。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的开设对象大多是各年级、各专业的本科学生。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不尽相同。课程改革应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提倡分层、分方向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英语学习的诉求。
4.多进行错误分析和形成性评价。许多大学开设的自主学习课程都是“任务型”教学。即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先前所设的计划和目标,最后得出成果并进行总结。教师往往只重视结果,比如纠错或解释单词,却往往忽略了评价和分析错误的形成原因。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经常会重复犯错,自信心受到打击,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如果遇到的学习阻力长期得不到解决,学生可能会最终放弃。
二、自主学习课程改革中应达到的目标
笔者曾连续五年教授“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并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5%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开设目的和学习效果感到困惑,6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并未体现“自主性”,30%的学生同意在现有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本人曾在个别班级进行过“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测试,结果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赞成新课程的推广。因此,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进行改革要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学习效能。目前大多数高校已将多媒体引入了英语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其中大部分是投影型教学,即教师将原来写在黑板的内容做成了电子幻灯片作为讲授课程时的一个多媒体演示程序给学生看,学生还是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自主学习课程改革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切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现个性化教学。改进现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摒弃,而是要各取所长。自主学习课程改革应坚持因材施教、差别化考核的原则,针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流分级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众多的自主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内容,并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
3.突出数字化载体的作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应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站、数字图书馆及其他网络平台,使各种学习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开放与共享,实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4.教师的角色转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新型自主学习环境下,应由教师设定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下主动地、积极地进行人机交互式学习,并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补充。
总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实现“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体系,使英语自主学习新课程成为一门集个性化、主动性、情感化、认知化、合作式学习功能为一体,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和学生个性需求的科学的新型课程,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参考文献:
[1]毕玉敏.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学研究,1998(7).
[2]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3).
作者简介:贺欢(1983— ),男,河南焦作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