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性足病的高危因素。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关注。研究显示一些趋化因子在神经性疼痛,包括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本文就MIP-1与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机 构】
:
晋江市医院内分泌科 362200,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性足病的高危因素。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关注。研究显示一些趋化因子在神经性疼痛,包括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本文就MIP-1与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线粒体是负责细胞能量代谢的细胞器,是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合成三磷酸腺苷或转化成脂肪酸等物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障碍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线粒体功能由众多蛋白决定,受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精细调节,如磷酸化、乙酰化、琥珀酰化及糖基化等。这些修饰通过调节各种酶的活性影响线粒体代谢葡萄糖的能力,从而决定血糖稳态,是理解葡萄糖代谢紊乱的重要切入点。笔者以葡萄糖代谢为中心阐述线粒体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VAT)含量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18~70岁初诊T2DM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0 kg/m2)、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及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0 kg/m2)。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VAT质量、面积,采用心脏彩超测量
我国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0.2%,约为总体成年人的两倍。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病理生理特征、临床特点、血糖管理手段、药物选择等方面均有其特殊之处,是糖尿病处理中较为棘手的特定人群。老年糖尿病分型、合并症、并发症、共存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药物研发等都相对缺乏,其血糖控制目标和生活方式干预也面临困惑,亟待开展更多的研究来提供证据。老年糖尿病的控制状况影响着糖尿病的总体结局,关注老年糖尿病,改进老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在心血管和肾脏疾病方面可带来临床获益。本文在梳理药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国外主要临床诊疗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报告中的相关推荐意见和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整体来看,SGLT2抑制剂已被推荐作为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或肾脏疾病的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或之一),其单药和/或联合治疗也逐渐
目的评估皮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无创检测技术在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取社区健康体检、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701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443例、糖调节受损组198例和初诊糖尿病组60例。采用糖尿病无创检测技术对各组患者上臂皮肤AGEs进行检测,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
近年来,基于胃肠道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道内胆汁酸因其丰富的代谢调控作用逐渐成为代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防治的新靶点。笔者对胆汁酸参与调节肠道激素分泌及肠道微生态的代谢调控作用及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目的通过检测广东地区无代谢性疾病自然人群脂联素水平,建立脂联素参考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和东莞市社区收集的1 156例无代谢性疾病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人体学测量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在无代谢性疾病自然成年人群参考值,并根据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分组,比较各组别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1)对棕榈酸作用下的胰岛β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Cav1沉默的小鼠胰岛素瘤NIT-1细胞株和小鼠原代胰岛(Cav1-shRNA组),以空载体病毒组作为对照组(Ctrl-shRNA),并设空白对照组,各组均分别加入脱脂牛血清白蛋白和棕榈酸(0.5 mmol/L)处理24 h及48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及Hoechst33342/碘化丙啶(PI)双染色
紫色尿袋综合征(PUBS)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现象,以尿液颜色发生改变,尿袋、导尿管变成蓝色、紫色或蓝紫色为特征,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很少。PUBS与色氨酸的复杂代谢及尿路感染有关,大多预后呈良性,无需治疗。本文结合一例84岁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先后两次出现PUBS的病例,探讨了PUBS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并初步探讨了T2DM与PUBS的关系。
目的了解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胰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转归,为避免过度诊断急性胰腺炎(AP)和过度的长期禁食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年龄小于18岁的DKA合并胰酶升高的患儿,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胰腺影像学资料、治疗及临床转归等,总结治疗经验。数据采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