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7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高位推进,40多次国内考察涉及扶贫工作,连续6年召开跨省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2个省区市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全社会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讲好中国的扶贫故事,要紧扣决战决胜主题,把握全面收官特征。主流媒体充分发挥党和人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宣传解读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发展创新媒体议程设置,融合多种宣传报道手段,助力社会各界对脱贫攻坚工作有更清晰、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新闻工作者奔赴基层、扎根群众,贯彻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吹响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奏响脱贫攻坚的交响曲。
“以人民为中心”,讲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主流媒体记者深入连片特困地区,走村入户进行采访,驻村蹲点开展调研。“把基层跑遍跑深跑透”,用最真实、鲜活的素材,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十八洞的19张笑脸》以图文搭配音视频的形式,用19张十八洞村村民的笑脸,引出19个靠双手摆脱贫困的奋斗故事。《小黄花大产业》,“小黄花”成为农民的“致富花”。异地帮扶的“闽宁镇”,向社会展示易地搬迁给贫困群众带来的新生活、新变化。“黄河水甜,共产党好”,从茅草屋到小洋楼,大局着眼,小处人手,以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绘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讲好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奋进故事。主流媒体依托全媒体矩阵,精准定位、创新形式、融合报道,统筹做好系列专题策划。广播访谈《“新愚公”李保國》通过大量生动、感人的帮扶细节,讲述这位扎根太行的扶贫干部35年的风雨路、鱼水情。《臊子书记》以网感十足的短视频形式,将扶贫干部宋鹏通过一碗臊子面带领甘肃陇南大寨村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新闻工作者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推广扶贫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彰显攻坚路上的情怀、担当。
经过7年多精准扶贫、4年多脱贫攻坚战,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新闻工作者深入践行“走转改”“三贴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做精做深扶贫报道,抓好用好先进典型,把各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方法、扶贫扶志扶智的新举措充分展示和彰显出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展示近年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战营造氛围、提振士气。坚持正面宣传,加强建设性的舆论监督,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在报道过程中发现潜在矛盾、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众诉求,自觉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携手打造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越到紧要关头,越要真抓实干,越要克难奋进,越要坚定信心。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期待新闻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7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高位推进,40多次国内考察涉及扶贫工作,连续6年召开跨省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2个省区市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全社会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讲好中国的扶贫故事,要紧扣决战决胜主题,把握全面收官特征。主流媒体充分发挥党和人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宣传解读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发展创新媒体议程设置,融合多种宣传报道手段,助力社会各界对脱贫攻坚工作有更清晰、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新闻工作者奔赴基层、扎根群众,贯彻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吹响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奏响脱贫攻坚的交响曲。
“以人民为中心”,讲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主流媒体记者深入连片特困地区,走村入户进行采访,驻村蹲点开展调研。“把基层跑遍跑深跑透”,用最真实、鲜活的素材,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十八洞的19张笑脸》以图文搭配音视频的形式,用19张十八洞村村民的笑脸,引出19个靠双手摆脱贫困的奋斗故事。《小黄花大产业》,“小黄花”成为农民的“致富花”。异地帮扶的“闽宁镇”,向社会展示易地搬迁给贫困群众带来的新生活、新变化。“黄河水甜,共产党好”,从茅草屋到小洋楼,大局着眼,小处人手,以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绘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讲好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奋进故事。主流媒体依托全媒体矩阵,精准定位、创新形式、融合报道,统筹做好系列专题策划。广播访谈《“新愚公”李保國》通过大量生动、感人的帮扶细节,讲述这位扎根太行的扶贫干部35年的风雨路、鱼水情。《臊子书记》以网感十足的短视频形式,将扶贫干部宋鹏通过一碗臊子面带领甘肃陇南大寨村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新闻工作者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推广扶贫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彰显攻坚路上的情怀、担当。
经过7年多精准扶贫、4年多脱贫攻坚战,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新闻工作者深入践行“走转改”“三贴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做精做深扶贫报道,抓好用好先进典型,把各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方法、扶贫扶志扶智的新举措充分展示和彰显出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展示近年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战营造氛围、提振士气。坚持正面宣传,加强建设性的舆论监督,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在报道过程中发现潜在矛盾、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众诉求,自觉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携手打造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越到紧要关头,越要真抓实干,越要克难奋进,越要坚定信心。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期待新闻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