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于是,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广泛采用。但稍作注意,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小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很多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合作,极大地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我们不应为了合作而合作。对此,笔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下面就针对此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现象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合作意识不主动。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尤其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操作性的作业时,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地讨论和合作,使合作流于形式。
2.学生合作内容缺乏选择性。在观察中发现,有些教师选择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太广,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合作的价值。这样哪怕是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不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也让学生合作学习,只会降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习的实效。
3.学生合作时机不恰当。合作交流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恰当的时机是小组合作有效的保证,而有的教师一味注重小组合作,却不分时机。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时,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我们常看到: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两三分钟,有的还刚进入状态,教师就急着让小组展示汇报,只要有一两个小组能完成任务,教师马上结束“合作”,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布置的问题挑战性不够。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不管问题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的问题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学习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样单一方式的刺激,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
2.教师布置任务时不够清楚。小组合作学习前,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样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
3.教师在学生角色分配上指导不够。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往往随意性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性格等个性差异,使小组成员不能均衡搭配、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实不到位,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员”,而其他学生只是“陪坐”。
二、解决策略
(一)学生方面
1.学前提要求,学时会倾听,学后再质疑。为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1、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
2.人人努力,共同进步。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笔者把小组成员序号的命名权交给了组长:即序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每学完一课,每个小组都要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二)教师方面
1.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小学阶段是一个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的年龄段,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兴趣,这种兴趣像催化剂一样促使他们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小,阅历浅,还不能完全明白学习的目的,教师要引导他们,给他们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2.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引起学习的浓厚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都应有创新和提高。课堂像舞台,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生动的表演,渲染教学气氛,创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一旦有了激情,他们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成一种乐趣,就会带着好奇心去求知,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中多用赏识的目光、赞赏的语言,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尤其是对成绩落后的学生,应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对他们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消除其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参与,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赖于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做更深的探讨、尝试和研究。只有教师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做好精心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现象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合作意识不主动。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尤其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操作性的作业时,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地讨论和合作,使合作流于形式。
2.学生合作内容缺乏选择性。在观察中发现,有些教师选择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太广,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合作的价值。这样哪怕是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不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也让学生合作学习,只会降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习的实效。
3.学生合作时机不恰当。合作交流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恰当的时机是小组合作有效的保证,而有的教师一味注重小组合作,却不分时机。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时,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我们常看到: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两三分钟,有的还刚进入状态,教师就急着让小组展示汇报,只要有一两个小组能完成任务,教师马上结束“合作”,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布置的问题挑战性不够。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不管问题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的问题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学习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样单一方式的刺激,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
2.教师布置任务时不够清楚。小组合作学习前,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样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
3.教师在学生角色分配上指导不够。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往往随意性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性格等个性差异,使小组成员不能均衡搭配、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实不到位,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员”,而其他学生只是“陪坐”。
二、解决策略
(一)学生方面
1.学前提要求,学时会倾听,学后再质疑。为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1、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
2.人人努力,共同进步。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笔者把小组成员序号的命名权交给了组长:即序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每学完一课,每个小组都要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二)教师方面
1.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小学阶段是一个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的年龄段,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兴趣,这种兴趣像催化剂一样促使他们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小,阅历浅,还不能完全明白学习的目的,教师要引导他们,给他们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2.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引起学习的浓厚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都应有创新和提高。课堂像舞台,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生动的表演,渲染教学气氛,创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一旦有了激情,他们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成一种乐趣,就会带着好奇心去求知,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中多用赏识的目光、赞赏的语言,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尤其是对成绩落后的学生,应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对他们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消除其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参与,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赖于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做更深的探讨、尝试和研究。只有教师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做好精心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