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国际联合制作新力量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影视市场的形成,媒体组织结构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在今天,电视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为减少风险,大型传媒公司越发倾向于采用保守的管理方法:选择“最小公分母”的节目策划,吸引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贫富差异的观众。同时减少独家全额投资制作,而选择外部采买或联合制作。
  国际合作可以分摊成本,保证节目的到达市场,减少风险,促成生产价值的最大回报。而在跨国拍摄中,制片人可根据拍摄内容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顶尖团队,在全球组建摄制组。这保证了每一档节目从导演到摄影师几乎都是此领域的专家,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并具有完善的分工。
  自然史与科学纪录片相对淡化政治性,可以穿越不同的文化,在商业上具有普遍吸引力。而且大片化的制片模式、时空跨度空前的拍摄,无疑需要巨大投资,对于多家联合制作的需求更为迫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世界自然史与科学纪录片以高品质著称,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它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主宰着全球自然科学节目市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跨国制作大片化的自然史纪录片,BBC就开始了资金人员的国际流动。1979年,大卫·艾登堡引领的《生命的进化》(Life on Earth)就是由BBC自然历史部(NHU)、华纳兄弟和德国瑞纳·莫瑞兹联合出品,被售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被5亿观众收看。而当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逐渐成为商业性纪录片新贵之后,这种合作就经常在它与BBC之间进行。
  1985年,探索频道成立,从最初购买BBC片库的节目,到逐渐提升的自制节目,再到更多的委托制作和联合制作。1998年初,作为一个资质较浅的伙伴,探索频道开始与BBC的商业分支BBC Worldwide战略联盟,雄厚的商业资本注入到公共服务广播的节目制作。两者的合作首先带来的便是1999年的《与恐龙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每集高达百万英磅的制作经费,使得BBC采用CGI技术复活了1亿6千万年前的最大生物。此后,一系列高水准的大制作在合作中诞生,《蓝色星球》(Blue Planet)、《地球脉动》(Planet Earth)、《生命》(Life)、《冰冻星球》(Frozen Planet)等“蓝筹纪录片”(Bluechip)1都为全球观众提供了史诗性的视听盛宴。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英美长期形成的共同语言和文化规则使BBC管理者更倾向于与探索频道进行合作,尤其后者能提供大量资金。这使得探索频道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BBC在北美的纪实节目制作。而其他的欧洲或亚洲纪实电视买家却较少能参与BBC的联合制作,这使得其他广播公司对采购的英美合作节目的编辑权通常仅限于添加自己国家的语言。BBC也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让更多国家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公共服务机构参与联合制作,才能让天平另一端的商业资本不会过重,从而平衡公共诉求、保证全球视野。BBC Worldwide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国礼先生讲到:“只依赖一个国家的某一个电视台去做这些项目的话,有一个问题,他只在乎他观众的需求,因为每个观众需求的口味未必跟其他国家、全球的观众百分比相对应,所以现在有不同几个国家一起做的话,其实是以全球眼光在写故事,最后产品出来的时候是比较适合全球观众观看,我们也希望将来比较多的那种合作。”2
  近十年,中国越来越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受到全球受众的关注。2011年1月1日,CCTV-9开播大片《美丽中国》展现了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不为世人所知的魅力。这是BBC首次与CCTV旗下的中视传媒(CTV)深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合作中,CTV坚持自己的合拍身份而非从属的协拍身份,并要求保留中方的脚本修订权(这在BBC的联合拍摄中是绝无仅有的)。经过艰难的谈判,CTV以投入资金、设备、人员、办公室等方式,与BBC达成联合摄制的协议。并且由于中方合作者的加入,使得BBC最初的创意有了新的内容。最终,《美丽中国》在向全球展现中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之外,也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内容,以及真实的百姓生活。张国礼认为“从《美丽中国》开始,我们与央视就不仅仅是投资的关系,因为《美丽中国》没有中方的团队什么都拍不出来,所以要看故事,如果有一些故事要靠当地团队的话,多么牛的老外都拍不出来的。”3
  随着更多来自境外的资金和人员进入中国纪录片领域,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大,从被选择、被需要到寻找境外拍摄资金,开始主动参与国际合作。CCTV-9于2011年开播后,迅速成长为国际纪录片领域不容小觑的力量。再加上新生的纪录频道对于优质纪录片的依赖,都使得BBC成为CCTV-9首选的合作伙伴。与探索频道的起家与发展颇为相似,从开播当初购买BBC片库的节目到几乎能同步播出,再到如今共同投资、联合制作,CCTV-9与BBC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合作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的题材,更是全球性的题材。2013年,双方联合制作了《非洲》和《生命的奇迹》两部自然史与科学纪录片。
  《非洲》(Africa)于2013年1月2日在BBC1首播,收获850万观众,轻松拿下当地21:00时段的收视冠军,比第二名ITV1超出310万观众。CCTV-1《魅力纪录》于2013年8月19日22:40进行了该片亚洲首播。这部耗资800万英镑,历时4年摄制完成的恢宏巨制,由BBC、探索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以及CCTV-9共同投资,BBC纪录片《生命》原班人马打造。在四年的制作期里,制作者跨越27个国家共10万英里路程,拍摄2,000多小时的素材。该片拍摄到一些罕见的场景,比如同一场地形单影只的黑犀牛聚集起来进行夜间会议;在寻获蜂蜜的过程中,大猩猩展示了复杂的收集技巧;通常平和的长颈鹿用脖子交战等。视听艺术感染力趋于完美的“大片逻辑”制作,同样体现在另一部联合制作《生命的奇迹》(Wonders of Life)上,该片旨在探索宇宙的基本法则是如何孕育出世间最复杂多样且独一无二的生命力量。此系列于2013年1月27日开始在BBC2播出,成为五部收视率最高的科学纪录片之一。
  BBC主管科学和自然历史内容的特约编辑Kim Shillinglaw说:“有了像CCTV-9这样的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的创意人才有更大的自由度来进一步推动优秀节目的制作,我们看到已完成系列的成果后很兴奋,它们是大规模的,雄心勃勃且有信息量详实的作品。”4
  在这样的合作中,CCTV-9作为新兴的纪录片频道可以以低于自制节目的投资获得高水平的纪录大片,借此打造自己的品牌。而联合制作(不只是购买片源)也让中国人能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影响世界的力量。置身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导演与制片人会逐渐熟悉全球化的运作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并可通过“出口转内销”把经验带入了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中。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国际水准的品质讲述中国的故事,让中华文化更容易“走出去”,正是中国纪录片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传媒时代的资讯,数量膨化和质量注水都太多,除非那种能层出不穷曝出新幕的“连续剧”式绯闻或涉案猛料,否则每条消息停留大家手机、电脑和平媒标题的时间实在太短暂。连像最近“《泰》落选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29届金鸡奖提名名单”,这样无论在业内还是在社会关注度上都很重要的消息,也无法摆脱整体的命运。好在它比别的消息还有优势——可以一再被内地以及内地之外的媒体,在第二波、第三波关注中翻新出来。  虽说影
期刊
网上有个媒体人自嘲的段子:上辈子做坏事,这辈子做电视;上辈子作恶多,这辈子做广播;上辈子太无耻,这辈子做报纸;上辈子太放肆,这辈子做杂志……上辈子老犯错,这辈子做网络!  段子的表述很穿越,从这辈子扯到上辈子,集中扫描了媒体人的苦逼状态。不过,那些结论很牵强,“这辈子”关“上辈子”什么事?其实,我的看法是,这辈子做电视,这辈子就得学会“做坏事”。  正如“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这里的“坏”,并非
期刊
8月29日至30日,2013年“全国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教科文司有关部门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电影专资委主任童刚到会并讲话。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介绍了2013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创作、市场、技术发展情况。来自全国三十一个省(区、市)的主管厅局长、电影处处长约八十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2012年的电影专资管理情况,并就“营改增”、县
期刊
电影的产业化和行业的市场化逐渐深化,而大数据化时代正在带来相关关系的深刻变革。种种来自市场和科技革命的信息促使电影营销越发远离电影本体。营销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此过程中,电影的综合元素被分解,市场越来越关心影片本身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而非内容与人性的关系、内容与艺术的关联。  但营销的成功会掩盖影片自身的欠缺,一部电影真正被尊重一定不是因为营销,而是影片本身的魅力——其在多大程度上创造了思想和
期刊
最近电影院里新片不少,不过最好看的还是炒剩饭的《侏罗纪公园3D》。虽然对斯皮尔伯格20年前的这部超级大片早已烂熟于心,但这次在影院中欣赏3D版依然令笔者感到意外——片中的霸王龙和迅猛龙们看上去依然无可挑剔,观影中途仍不时有家长带着受惊吓的小孩退场,足见这部当年媒体盛赞为“怪兽片中的怪兽”效果夺人依旧。  在大银幕上重温老片的感受颇为复杂。一方面,优秀的好莱坞商业电影,其魅力确能超越时代。虽然《侏》
期刊
提起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纪录片,留存在人们心里的有两部经典: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放送协会于1980年和2006年两度携手完成的《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这两部纪录片当年播出时,在中日两国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时隔多年,又一部聚焦这条横亘欧亚大陆之路的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以下简称为《丝路》)横空出世,又将为观众带来怎样耳目一新的感受呢?  8月21日,央视纪录频道在京举办8集纪录片《丝
期刊
有迹象表明,当前互联网视频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的重要拐点。从早前的盛大收购酷6、人人网收购56视频、优酷并购土豆,到今年以来的爱奇艺并购PPS、SMG百视通控股风行网,以及传言中的阿里巴巴并购PPTV,网网之间、台网之间的资本运作和业务整合越来越频密,也越来越深入。随之,台网之间、台台之间、网网之间也开始派生出不同的新型协作关系。  行业人士认为,在上述整合案例中,迥别于网网融合模式的SMG百视通
期刊
意大利普拉托,普华寺落成三周年法会的那一天,广场上聚集了上千人。大部分是中国人,说着温州方言,忙着分发盒饭。寺庙里准备的素食,品种丰富。人太多,多数人都蹲在墙角下吃,像是中国乡村的寻常景象。当天,普华寺准备了3,000份盒饭。人群里,也有不少当地人,还有天主教的牧师和修女,据说,当地的主教都来参加仪式了。普华寺正式拿到了宗教许可,成为意大利法律认可的宗教活动场所。为了拿到这份许可,当地的华人努力了
期刊
时光倒退30年,1980年代初,刚过而立之年的黄建勋和他的伙伴们“征战台湾”。他为台湾电视台拍摄了《铁血杨家将》。由于当时尚在香港无线,所以这种行为被他称为“秘捞”。“秘捞”在粤语中的意思是正职之外的兼职,秘密地去捞钱。那段时间,黄建勋往返港台两地,兼顾两边的工作。因为是“秘捞”,常常是在台湾待不了几天就得回香港。1980年代初的台湾,罗大佑刚刚唱响《恋曲1980》,台湾的电视制作业发展繁荣,港星
期刊
“ D23”是第一个专为迪士尼迷开设的俱乐部,“D”是英文“迪士尼”(Disney)的首字母,“23”则指迪士尼制片公司于1923年创立并落户好莱坞。在今年的D23展会,迪士尼公司发布了多部重磅新片的最新消息,正如公司总裁鲍勃·伊戈尔(Bob Iger)所言:“迪士尼动画、ABC, ESPN、皮克斯(Pixar)、漫威(Marvel)、卢卡斯影业(Lucasfilm)共聚一堂,连我都不得不说,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