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外角巧转化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该推论能够较好地揭示三角形的外角和内角之间的两种关系:角之间的相等关系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灵活应用这个推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已知两角求第三角的度数、证明两个角之间的不等关系等问题,使问题能够巧妙转化,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 求角度问题
  例1 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
  A. 150° B. 210° C. 105° D. 75°
  【分析】由于△A′ED是由△AED沿着DE折叠压平得到的,
  因此,∠A=∠A′.
  连接AA′,则∠1是△AEA′的外角,
  所以∠1=∠EAA′+∠EA′A,
  同理∠2=∠DAA′+∠DA′A,
  所以∠1+∠2=∠EAA′+∠EA′A+∠DAA′+∠DA′A=∠A+∠A′=2∠A′=150°.
  【解答】A.
  【感悟】本题要根据图形的位置特征,灵活地把所求角看成是某个三角形的外角,从而使所求问题得以转化.
  例2 如图2,平面上6个点A、B、C、D、E、F构成一个封闭折线图形.
  求:∠A+∠B+∠C+∠D+∠E+∠F的和.
  【分析】若要分别求出这6个角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可分别将两个角变换到一个三角形中来,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转化.观察图形,∠A与∠B、∠C与∠D、∠E与∠F可分别转化为∠3、∠1、∠2,再应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解决问题.
  【解答】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以知道∠A+∠B=∠3,∠C+∠D=∠1,∠E+∠F=∠2.
  又因为∠1、∠2、∠3是一个三角形的3个外角,所以∠1+∠2+∠3=360°,所以∠A+∠B+∠C+∠D+∠E+∠F=360°.
  【感悟】当图形比较复杂或不规则时,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图形,寻找隐含在图形中的三角形,并灵活应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二、 角与角大小关系的证明问题
  例3 如图3,已知点P是△ABC内的一点,连接BP、CP.
  求证:∠BPC>∠BAC.
  【分析】要证角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往往将大角转化为某三角形的外角,将小角转化为某三角形的内角,进而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得到∠BPC>∠CDP、∠CDP>∠BAC,即可得到∠BPC>∠BAC.
  证明:延长BP交AC于点D.
  因为∠BPC是△DPC的外角,
  所以∠BPC=∠CDP+∠DCP,即∠BPC>∠CDP.
  因为∠CDP是△ABD的外角,
  所以∠CDP=∠BAC+∠ABD,即∠CDP>∠BAC.
  所以∠BPC>∠BAC.
  【感悟】本题巧妙地添加了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外角的基本图形,并灵活应用图形的相关性质使问题得以转化,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例4 已知:如图4,E是△ABC中∠C的外角的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的交点.
  求证:∠BAC>∠B.
  【分析】由于∠BAC、∠B均在△ABC的内部,所以直接进行证明显得比较困难.不妨把∠BAC、∠B分别看成是△ACE的外角和△ABC的内角,从而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之间的关系,易得∠BAC>∠1、∠2>∠B,再应用图形中的∠1=∠2作为中间桥梁使问题得到解决.
  证明:因为∠BAC是△ACE的外角,
  所以∠BAC=∠E+∠1,即∠BAC>∠1;
  又因为∠2是△BCE的外角,
  所以∠2=∠E+∠B,即∠2>∠B.
  因为CE是角平分线,
  所以∠1=∠2;
  所以∠BAC>∠B.
  【感悟】证明角与角的不等关系,往往转化为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问题来解决.
其他文献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24分)  1. 如图1,在所标识的角中,是同旁内角的是( ).  A. ∠1和∠2 B. ∠1和∠3 C. ∠3和∠4 D. ∠2和∠1  2. 如图2,a∥b ,∠α是∠β的2倍,则∠α=( ).  A. 60° B. 90° C. 120° D. 150°  3. 如图3,如果AB∥CD,则∠1、∠2、∠3之间的关系为( ).  A. ∠1+∠2+∠3=360° 
期刊
大纲要求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会用参照物描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掌握速度概念,能应用公式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3)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只能用平均速度作粗略描述。  (4)掌握平均速度公式v=s/t,會通过简单方式测一些交通工具的平均速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在《证明》这章的学习中,涉及命题的识别、判定以及写出互逆命题等.初学这些问题,同学们往往会走入误区,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列举一些常见的错误,让我们共同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走出解题误区.  一、 不能正确识别命题  例1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 ).  A. π是无理数 B. 今天天气好吗  C. 连接A、B两点 D. 取线段AB的中点  【错误解答】C或D.  【错因剖析】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期刊
一、 细心选一选  1.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xy=1,x+y=2. B. 5x-2y=3,■+y=3. C. 2x+z=0,3x-y=■. D.x=5,■+■=7.  2. 若x=1,y=2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3y=1的解,则a的值为( ).  A. -5 B. -1 C. 2 D. 7  3. 由方程组x+m=6,y-3=m可得出x与y的关系式是( )
期刊
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在近几年的数学命题中,出现了不少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实际的新颖试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  一、 游戏中的问题  例1 在学校组织的游艺晚会上,掷飞镖游艺区游戏规则如下:如图,掷到A区和B区的得分不同,A区为小圆内部分,B区为大圆内小圆外的部分(掷中一次记一个点).现统计小华、小芳和小
期刊
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本笔记本2元,她买了4本笔记本,那么她最多还可以买几支笔?怎么解答这类问题呢?在这个问题中,隐含着买笔和笔记本所花的钱与准备的钱之间具有不相等的数量关系.与方程类似,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不等关系的有效模型.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最基本的工具,是学习其他相关数学知识的工具.学习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正确理解基本概念  
期刊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我们可以借助数轴确定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不妨设a>b,则:(1) 不等式组x>a,x>b的解集为x>a;(2) 不等式组xb的解集为b1. B. ax>1,bx<1. C. ax1. D. ax<1,bx<1.  【分析】由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
期刊
一、本题有5小题,每题所列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之一,下列操作不能改变二胡发声音调的是( )。  A、旋紧或放松弦 B、轻拉或重拉弓 C、由拉外弦改为拉内弦 D、改变手指按弦的位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幂的运算法则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讨论的,它既有对数的通性的概括,又有从数到式的抽象,法则中的字母既可以代表具体的数,也可以是代数式,这对同学们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法则往往会记错、混淆而产生错误.现将常见错误归纳剖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 忽视幂指数“1”  例1 计算:x3·x2·x.  错解 x3·x2·x=x3+2+0=x5.  剖析 误认为x的指数为0,实际上,单独一个字母的指数为
期刊
问题 (2012四川达州)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x+y=3k-1,x+2y=-2的解满足x+y>1,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  【解答】方法一:解方程组2x+y=3k-1,x+2y=-2.得:x=2k,y=-k-1.  因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x+y=3k-1,x+2y=-2的解满足x+y>1,  所以2k+(-k-1)>1,解得k>2.  方法二:方程组2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