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美国科技界的统计资料,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大国,对此,中科院院士郑永飞提出,我们仍应该看到我国科技队伍在总体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从内涵上发展我们的科技”。
郑永飞,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59年10月生于安徽省长丰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1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当选美国矿物学会会士,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长江学者成就奖,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即使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郑永飞也关注到了时下“创新创业”的话题,他认为,“创新”这个词被滥用了,“从科技角度来说 ,创新就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创业也是,是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市场。”郑永飞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去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一门技能,脚踏实地干实事,而不是嘴上炒作一些创新创业的观念,好大喜功,最后实事也没干成。
“做学问不能有功利思想”
“做学问不能有功利思想,科学研究既需要创新,又需要积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甘于寂寞的勇气。”郑永飞说,科研工作者一旦急功近利,就很难做出大成果、成就大事业。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人提出用矿物结晶化学原理计算硅酸矿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野外观察相比存在较大偏差。郑永飞十多年来紧紧盯住这个领域,不断探索,修正前人方法。“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最终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所发表的26篇论文已经被SCI刊物论文他引900多次,为给地球“量体温”、“作解剖”作出贡献。1997年美国出版的《地球化学原理》教科书中,有7页的篇幅专门用来详细介绍这一理论计算的原理、方法、公式和图表。
郑永飞常说,科学研究就要始终站在国际学术发展的最前沿。上个世纪末,大陆板块深俯冲研究成为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郑永飞敏锐洞察到学科发展方向,将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成功拓展到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他通过中国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研究发现,不仅存在区域上的氧同位素不均一性,而且局部具有氧同位素负异常。郑永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自己的科学设想,超高压岩石形成后在地幔中的滞留时间很短,像“油炸冰淇淋”一样。
“这个‘油炸冰淇淋’模型只是理论推断,当时属于科学假说。要使科学假说上升成为科学理论,必须经过科学验证和时间检验。”
从此,郑永飞开始了艰苦理论探索与技术攻坚。他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上。每天早晨7点多上班,晚上差不多7点才下班,一周工作7天,为此郑永飞被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老师们戏称为“三七”教授。
经过10年潜心研究和实验,郑永飞根据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定量验证了自己的设想。郑永飞领导的研究团队就这个命题先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58篇学术论文,SCI检索他引计1269次,有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浇得东园树,来年也作花”
“知识是相通的,中学培养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我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受益无穷。现在我做研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是我知道的,哪些是我不知道的。”回首往事,郑永飞无限感慨。
中学时,正赶上张铁生“交白卷”的时代,高中毕业后,郑永飞也曾到农村插队,当过村里的广播员、做过民办教师。郑永飞说,我们这些当年“在广阔天地里抛洒过青春激情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郑永飞与“老三届”同台竞技,不幸落榜了。有过失落,也曾怀疑自己还能否考得上,但郑永飞依旧选择了来年再战,最终跨入了南京大学的大门。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郑永飞提前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来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习,在当代最杰出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家之一霍夫斯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致力于促进地球化学定量数据与地质学定性解释之间的交叉融合,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就。
虽然身在国外,但郑永飞的内心深处始终渴望报效祖国。他在决定回国工作前写道:“岁增唯益壮,秋至当还家。浇得东园树,来年也作花。”在潜心科研的同时,郑永飞也非常重视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除了承担着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外,还指导着十几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学术思想苍白,谈何自主创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主委,郑永飞在高等教育发展、学术思想创新、纯洁学术风气等方面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提案和发言,引起了很大反响。郑永飞在纵论“钱学森之问与中国教育科技”时说:“中国大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上的课程太多,课外实践太少,导致学生学了很多无用的书本知识。所以我们培养了很多硕士博士,但社会还是缺少人才。 ”他为加强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下大力气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与呼,“学术思想苍白,谈何自主创新”——这一观点饱含着郑永飞对如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郑永飞曾经说:“做一个有才能的人,做一个上档次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这是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后的追求,也是我在国外学有所成打算回归时的追求,更是我事业上遇到挫折时锲而不舍的追求。”这段话概括了郑永飞的人生信念,更验证了他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科学家。 (责编:孙展)
郑永飞,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59年10月生于安徽省长丰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1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当选美国矿物学会会士,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长江学者成就奖,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即使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郑永飞也关注到了时下“创新创业”的话题,他认为,“创新”这个词被滥用了,“从科技角度来说 ,创新就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创业也是,是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市场。”郑永飞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去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一门技能,脚踏实地干实事,而不是嘴上炒作一些创新创业的观念,好大喜功,最后实事也没干成。
“做学问不能有功利思想”
“做学问不能有功利思想,科学研究既需要创新,又需要积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甘于寂寞的勇气。”郑永飞说,科研工作者一旦急功近利,就很难做出大成果、成就大事业。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人提出用矿物结晶化学原理计算硅酸矿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野外观察相比存在较大偏差。郑永飞十多年来紧紧盯住这个领域,不断探索,修正前人方法。“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最终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所发表的26篇论文已经被SCI刊物论文他引900多次,为给地球“量体温”、“作解剖”作出贡献。1997年美国出版的《地球化学原理》教科书中,有7页的篇幅专门用来详细介绍这一理论计算的原理、方法、公式和图表。
郑永飞常说,科学研究就要始终站在国际学术发展的最前沿。上个世纪末,大陆板块深俯冲研究成为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郑永飞敏锐洞察到学科发展方向,将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成功拓展到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他通过中国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研究发现,不仅存在区域上的氧同位素不均一性,而且局部具有氧同位素负异常。郑永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自己的科学设想,超高压岩石形成后在地幔中的滞留时间很短,像“油炸冰淇淋”一样。
“这个‘油炸冰淇淋’模型只是理论推断,当时属于科学假说。要使科学假说上升成为科学理论,必须经过科学验证和时间检验。”
从此,郑永飞开始了艰苦理论探索与技术攻坚。他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上。每天早晨7点多上班,晚上差不多7点才下班,一周工作7天,为此郑永飞被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老师们戏称为“三七”教授。
经过10年潜心研究和实验,郑永飞根据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定量验证了自己的设想。郑永飞领导的研究团队就这个命题先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58篇学术论文,SCI检索他引计1269次,有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浇得东园树,来年也作花”
“知识是相通的,中学培养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我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受益无穷。现在我做研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是我知道的,哪些是我不知道的。”回首往事,郑永飞无限感慨。
中学时,正赶上张铁生“交白卷”的时代,高中毕业后,郑永飞也曾到农村插队,当过村里的广播员、做过民办教师。郑永飞说,我们这些当年“在广阔天地里抛洒过青春激情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郑永飞与“老三届”同台竞技,不幸落榜了。有过失落,也曾怀疑自己还能否考得上,但郑永飞依旧选择了来年再战,最终跨入了南京大学的大门。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郑永飞提前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来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习,在当代最杰出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家之一霍夫斯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致力于促进地球化学定量数据与地质学定性解释之间的交叉融合,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就。
虽然身在国外,但郑永飞的内心深处始终渴望报效祖国。他在决定回国工作前写道:“岁增唯益壮,秋至当还家。浇得东园树,来年也作花。”在潜心科研的同时,郑永飞也非常重视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除了承担着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外,还指导着十几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学术思想苍白,谈何自主创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主委,郑永飞在高等教育发展、学术思想创新、纯洁学术风气等方面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提案和发言,引起了很大反响。郑永飞在纵论“钱学森之问与中国教育科技”时说:“中国大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上的课程太多,课外实践太少,导致学生学了很多无用的书本知识。所以我们培养了很多硕士博士,但社会还是缺少人才。 ”他为加强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下大力气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与呼,“学术思想苍白,谈何自主创新”——这一观点饱含着郑永飞对如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郑永飞曾经说:“做一个有才能的人,做一个上档次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这是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后的追求,也是我在国外学有所成打算回归时的追求,更是我事业上遇到挫折时锲而不舍的追求。”这段话概括了郑永飞的人生信念,更验证了他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科学家。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