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偏概全”看学生(下)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师生在相互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也就是说,我们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认识也往往会“以偏概全”。这种人际认知的偏差,就是我们说的人际认知效应。
  有一点需要明确,在班级群体管理中,我们不能也不必完全避免人际认知效应。我们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重点是,如何正确看待人际认知效应的规律,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班级群体凝聚力,优化班级群体气氛,促进班级群体健康发展。
  正确对待首因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有关他人信息输入的先后顺序有重要意义,最先接收的信息占优势,对人际认知的作用最大。这种最先接收的信息所引起的心理效应,就叫首因效应。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就是首因效应的表现。
  首因效应对人际认知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首因效应会使人际认知带有表面性。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接触,彼此会根据对方的外貌、表情、仪态、谈吐、穿着等,作出初步的判断和评价,形成某种印象,这就容易导致以貌取人。其次,首因效应容易使人际认知产生片面性。第一印象体现为一种优先效应,重视前面的信息,忽视后面的信息。人们即便注意了后面的信息,也会倾向于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往往按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
  在班级群体中,师生双方的相互认识过程也会发生首因效应。
  首先,就教师方面说。
  如果我们在学生心中引起积极的首因效应,就会被学生喜爱,在学生心目中会树立最初的良好形象,班级管理就容易取得成效。反之,如果在学生心中引起消极的首因效应,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在班级群体建设的初始阶段,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积极的首因效应。我们虽然不能指望靠首因效应让班级管理一劳永逸,但是,在班级建设初始阶段,为了较快形成有一定心理凝聚力的班级群体,积极的首因效应功不可没。
  一位教师这样谈自己的经验: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与学生的初次見面、第一次谈话。上第一节班会课时,我从衣着、体态、举止,谈话的语调、表情、神态及内容等方面,努力提供给学生最佳信息。今年,我又接了一个新班。开学的第一个班会上,我面带微笑,精神振奋地走上讲台,整个班会就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拉起手做朋友。我说,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缘分。我们拉起手做朋友,大家欢迎吗?在热烈的掌声后,全体同学起立,拉起手,我走下讲台与同学们的手拉在一起。第二句:一切从现在开始。我说,成绩或不足都属于过去,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第三句: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大写的人。我讲到杰出人物的成才之路,讲到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在阵阵掌声中结束了这节班会课。事后,同学们纷纷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一位可信赖的大朋友,一位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力量,能带我们前进的班主任。”
  其次,就学生方面说。
  学生最初的一些表现,也会引起教师心理上的首因效应。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信息,形成良好印象;另一方面,特别要注意不能仅凭最初获得的某学生的消极信息,形成不良印象,甚至形成偏见。
  正确对待近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新近接收的关于他人的信息,对人际认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影响到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这个现象叫近因效应。近因效应的发生,是因为刚刚发生的事,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鲜明而强烈的。
  在师生交往中常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某个学生平时表现挺好,我们也挺喜欢这个学生,可是,最近他犯了让我们非常生气的错误,情急之下,我们就可能会忘了或忽略了他以前好的表现。再如,学生离校,师生分别时的最后一面,也会留下较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双方的脑海中也会留存很长时间。
  比较而言,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往往需要一些条件。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如果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影响就会较大,就容易发生近因效应。知觉者的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的发生。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对他人的认识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
  在班级群体管理中,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近因效应呢?
  首先,应该防止近因效应的消极影响,避免仅根据学生最近的表现评价学生。比如,我们谈到的给学生写评语,就要注意这个问题。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在学期初的表现往往会被我们忽略或淡忘,学生新近的表现很容易影响我们对学生整个学期的评价。这时候,我们写评语就要提醒自己,尽最大努力避免近因效应的消极影响。不能因为学生最近的一些表现而以偏概全,特别是不能因为学生最近的某些不好的表现,而否定了学生平时良好的表现。
  其次,也可以利用近因效应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进步,改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群体管理。比如,我们可以抓住某个学生最近的积极表现,形成对学生的积极评价,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再如,我们可以利用与学生新近的谈话交流的契机,消除前嫌,化解曾经的误解,增进了解,彼此形成良好印象。
  正确对待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效应,是说我们头脑中常常有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模型。当我们新认识一个人时,会不自觉地把这个人按已有的固定模型给予类别化。这个固定模型,就是一个固定图式,所以,定型效应也叫图式效应。如果这种定型效应是针对某个社会群体的,也可以叫作社会刻板印象。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山东人豪爽正直,能吃苦耐劳;江浙人则是聪明伶俐,善于随机应变,等等。   面对全班几十名学生,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分别归类于某一种固定形象:勤奋的、上进的、开朗的、懒惰的、落后的、孤僻的等。这固然有助于认识学生,但是,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概括,形成定型,就会造成偏见,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请看一位教师的经验之谈:新学期,我接了一个新班。开学伊始,一个男生在头一次班级点名中就迟到,随后,第一次班费他也迟迟不交,加之见他有点蓬乱的头发,黑黑的皮肤,我头脑中便对他初步归类:不求上进。但后来发现他有许多优点:每天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自律性很强,学习也挺出色,且总有一些同学追随他。我意识到最初的归类不准确。后来,在班委会选举时,该生以最高票数当选为班长,工作很有成效。多险!如果不是有意地多观察多了解,仅凭有限的信息对待他,真会让他蒙冤了!
  有时候,定型效应甚至会到了极端顽固的程度。比如,同样是在自习课上睡觉,教师看到睡着的是学生甲,可能会认为是因为勤奋学习,累得睡着了;看到睡着的是学生乙,则可能会认为他懒惰成性,就知道睡觉。为什么?就是因为定型效应。
  学生也会根据头脑中的固定形象对班主任进行归类。一位教师这样说:“由于我本人相貌严肃有余,一个学生曾在日记中写道:‘第一眼见到班主任,简直像见了老虎那么可怕……’多么糟糕的定型!我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改变自己。后来那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原来,老师是个可敬又可亲的人,我们喜欢听他的课,乐意跟他谈话,一点老虎的样子也没有了,真是人不可貌相……’”谢天谢地!不难想象,如果不是破除了学生心中“老虎”的定型,教师的工作怎么做到学生心里,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正确对待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中,人们常把对方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特征上,也就是从认知到的信息推及到未认知到的特征,根据局部的信息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就是说,人们常从对方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而得出对方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我们平时说的“一好百好”“一白遮三丑”,就是这个道理。
  師生之间的相互认识过程,也避免不了光环效应。
  教师的哪些特点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引发光环效应呢?教师的热情或冷淡,公正或偏袒,最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引发光环效应。我们应该从积极方面利用光环效应,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热爱。不错,人无完人。但是,发挥我们自身的良好形象的作用,引发学生心理上积极的光环效应,对班级群体管理来说,不仅是非常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班级群体管理的成效好坏,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对班主任是否崇敬。
  一位教师这样谈自己的体会:我发现班里许多学生都有自卑心理,于是,我在班上明确表示,大家人格平等,不必自傲,也无须自卑,老师一视同仁,需要的是你自己的行动。工作中我把这种态度付诸实践。学生看到教师是热情的,公正的,有了这“一好”,便有了“百好”,于是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此外,我感到教师的能力、特长等也可以产生光环效应。如有的学生读到我发表在报刊上谈学习方法的文章,会剪下收藏起来,心中增强了对我的敬佩。
  学生也会在班主任心中引起光环效应。
  从教育角度看,学生在教师心中引发的光环效应多是有害的。在积极光环笼罩之下,教师就难以发现某些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在消极光环笼罩下,教师也难发现某些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那么,学生的哪些特征容易引发光环效应呢?
  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能不知道学生的智商高低,但一定知道学生的成绩好坏。于是,我们直接看得到的现象便是,教师往往更看重学生的成绩。如果哪个学生的成绩好,就会在教师心里形成强烈的光环,这个光环就会辐射到学生的其他方面。于是,教师就会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多的良好性格特征,如勤奋、善良、诚实等。为什么有些教师对学生有偏见,往往不是教师有意这样看学生,而是受光环效应的影响,不自觉地成绩至上,以智论人,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因而,我们必须以全面和发展的理念来认识学生。
  其次是学生的外貌长相。虽然都说“人不可貌相”,但是,不仅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外貌会产生光环效应,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一个学生的外貌也会产生光环效应。特别是在刚接手新班时,我们无意中会觉得,一个长相好的学生比一个长相不好的学生更聪明可爱。也许,我们可以利用由学生外貌引发的积极光环效应。但是,对于由学生外貌引发的消极光环效应就要有所警惕,避免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
  正确对待后视效应
  人们在事后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对某个人的看法时,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当初的看法更准确,这种人际认知偏差就是后视效应。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对某个人的评价看法,明明是“事后诸葛亮”,却总觉得是“有先见之明”。比如,以前对某个人的评价虽然并非很贴切,但是,当这个人做出某种行为之后,人们常常会说:“看,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他就是这样的人。”
  这种人际认知中的后视效应,并非人有意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先见之明,很多时候,这是一种潜意识心理活动,是一种不知不觉间的记忆歪曲,是一种不由自主地维护自己判断正确性的心理倾向。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教师已经联想到,自己对学生的认识,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经过谈话,表示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结果第二天又没能完成作业。于是,我们可能就会这样想:“我就知道他表决心就是嘴上说说。”其实,这个学生可能是真心要努力学习,这次没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一道难题实在解决不了,想到校后问问老师,没想到还没来得及问,科代表就把作业本收走了。这就是一种消极的后视效应,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反之,一个学生期末考试名次有了提高,我们可能心里会这样想:“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努力了。”甚至,还可能公开或私下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其实,这个学生这次考试名次提高,可能只是受偶然因素影响。这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后视效应,但也许歪打正着,由此可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正确对待证实效应
  所谓证实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中,人们总是按照某种已有的观念或期望,有选择地关注或回忆他人的信息,容易接受支持这个观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观念的信息,从而导致对他人认知的偏差。比如,当我们认为某个学生是外向型的,此后对他所表现出来的与外向有关的信息,比如热情、好交际等,会有更多的注意,并且容易回忆起来。而对他表现出来的与外向无关的信息,比如谨慎、敏感等,则不怎么在意,甚至视而不见。
  就是这样,我们对学生的认知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证实效应。奇妙的是,学生常常不会让我们的证实效应落空,常常会巩固我们的证实效应:你看,真的就是如此!
  在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证实效应的作用可能是消极的。
  常有这样的情形: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形成了懒惰的印象,就会不断发现这个学生懒惰的种种表现,而对可能有过的勤奋的表现则会忽略不计,甚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在看到这个学生自习课上认真学习的时候,还会认为是装模作样,是假装给教师看的。结果,这个学生可能真的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证实效应会让人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于是,如果两种信息相互关联,我们就更容易注意并记住它们的相互联系,把两种信息之间的联系主观认知得比实际更强烈。比如,一个学生相隔几天迟到了两次,很容易被认为是个不守时且习惯迟到的人。实际上,虽然看来相隔几天的连续迟到,其实偏巧都有偶发的客观原因。结果,由于教师的证实效应,会导致这个学生可能更爱迟到。
  不难理解,来自班主任的消极证实效应,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压抑学生的发展,甚至弄不好会导致习得性无助,毁掉一个学生。因此,我们不能不有所警觉,我们应该注意全面而客观地了解学生,避免因为证实效应而让学生蒙冤。
  当然,在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证实效应也会有积极作用。比如,教师通常会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当科代表,但是,科代表主要是收发作业,关键是责任心,所以,有时候教师安排的科代表并不是成绩多好的学生。奇妙的是,这些学生当科代表后,该科的成绩往往会变得越来越好,甚至变得很突出了。这也体现了证实效应微妙而强烈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尽力避免证实效应消极作用的同时,不妨恰当利用证实效应的积极作用,对每个学生都满怀期待。
其他文献
神秘的大门
期刊
拔牙方法
期刊
学会走猫步  追踪猎物的时候不妨来学一学猫咪走路的动作,轻轻抬脚,让脚平行于地面落地。避免大的动作,要悄无声息地行走。  识别踪迹  如果看到地上的脚印,请像图中的人这样遮住眼睛,朝着太阳的方向看。哪怕是再小的踪迹,太阳的投影也会让它无处可藏。  隐藏自己的踪迹  追踪的时候,要注意隐藏自己的踪迹,可别让你的对手发现了你!要尽量走坚硬的石子路、矮草坪或者落叶覆盖的地面,远离柔软的河岸和土路。 离开
小王子的百日宴刚过,冬天就来临了。  苍穹格外阴沉。  明净的浮云躲了起来,跻身而出的是黑压压的小颗粒。它们幽灵般乱窜,气势汹汹。人一旦将它们吸入鼻腔,嗓子眼就会疼痛,连话都说不出来。  萧索也不期而至。  要知道,曾经的青花都可是四季如春,从来不曾有过寒冷。  站在枯树残花遍布的空地,立刻能感觉前所未有的冷!每个骨头缝里都弥散着寒风,即使是套上外出旅行时御寒最有效的红纳谛丝空气服,依旧会让人忍不
大仲马的稿酬
如果我们一直盯着地面的水迹、墙角的污迹或者不规则的墨迹,总会把它们看成某种图形,比如飞鸟、人像、汽车等等。实际上,这种图形反映了我们的某种心理需要。这种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曾被瑞士心理学家赫曼罗夏发现并做过人群测试。  因此,在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所支持的某一个队员或者球队获得胜利的时候,我们也会跟着欢呼雀跃。但是支持另一方的观众却认为这是个灾难!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知觉定势”。  知觉定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说起从众心理,不能不提到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实验。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期刊
这是一本随身的侦探手册,不同的颜色传达了不同的信息。
首先,在桌前放一勺盐、半勺胡椒面。让人检查盐和胡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