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另一种理解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5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批判旧的“师道尊严”,我们积极倡导尊重、平等和以人为本。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赏识”等新理念,很多人大声疾呼.要求教师“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带上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一时间.曾经偏向教师的“权利之秤”开始向学生那边倾斜。在课堂上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活力”与“自由发展”,不敢否定学生的行为,就怕“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之中有爱迪生”。
其他文献
一、公开课的含义“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打开教室的门”,向教学同伴(同行教师)、向学生家长、向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根据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他人开放的课。
主体性建构是农民工形成自我认同,嵌入城市社会结构的表征。文章通过东莞市的个案,从语言认同的视角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建构问题。作者认为,流入到东莞打工的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