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牙周炎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方法 2011年4月至7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妊娠33~38周单胎孕妇中,选取20例牙周炎、26例牙龈炎、22例牙周健康孕妇(对照组)纳入研究.同时,根据分娩孕周将68例孕妇分为早产组(13例)和足月产组(55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低出生体重组(15例)和非低出生体重组(53例).分别采集唾液、龈沟液和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x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牙周炎组孕妇的分娩孕周[(36.5±2.5)周]小于牙龈炎组和对照组[(38.8±3.0)周和(39.3±2.3)周,t分别为8.972和8.097,P均<0.05];牙周炎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3079±409) g]低于牙龈炎组和对照组[(3452±450)g和(3462±376)g,t分别为8.432和8.012,P<0.05].(2)早产组孕妇血清IL-1β浓度中位数高于足月产组(79.4 pg/ml与50.0 pg/ml,Z=5.185,P<0.05).低出生体重儿组的孕妇血清IL-1β浓度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组(80.4 pg/ml与44.0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472,P<0.05).(3)牙周炎组孕妇龈沟液中IL-1β中位浓度(296.4 pg/ml)高于牙龈炎组和对照组(194.8 pg/ml和161.1 pg/ml,Z分别为4.764和6.729,P<0.05);牙周炎组唾液中IL-1β中位浓度(106.9 pg/ml)高于牙龈炎组和对照组(86.0 pg/ml和67.6 pg/ml,Z分别为3.889和9.133,P<0.05).牙周炎组、牙龈炎组与对照组孕妇血清中IL 1β浓度(66.4 pg/ml、53.1 pg/ml与35.8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4.600,P>0.05).(3)3组孕妇总体分析龈沟液与唾液中IL-1β浓度有相关性(r=0.606,P=0.000),但血清IL-1β浓度与龈沟液、唾液中IL-1β浓度均无相关性(r=0.154、0.078,P均>0.05).牙周炎组、牙龈炎组和对照组各组内比较,龈沟液与唾液IL-1β浓度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504、0.514和0.683,P均<0.05).结论 龈沟液或唾液可用无创方法采集,牙周炎孕妇龈沟液和唾液中IL-1β浓度较高,可能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妊娠晚期牙周炎孕妇体液中白介素-1β浓度分析
【摘 要】
:
目的 探讨牙周炎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方法 2011年4月至7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妊娠33~38周单胎孕妇中,选取20例牙周炎、26例牙龈炎、22例牙周健康孕妇(对照组)纳入研究.同时,根据分娩孕周将68例孕妇分为早产组(13例)和足月产组(55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低出生体重组(15例)和非低出生体重组(53例).分别采集唾液、龈沟液和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
【机 构】
:
430070武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430070武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430070武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430070武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430070武汉
【出 处】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1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阴道分娩时会阴切开在较长时间内一直被推广,甚至常规会阴切开.传统的观念认为,会阴切开能增大胎儿娩出空间,缩短第二产程,减少胎儿肩损伤等并发症,其切口较撕裂伤口整齐,易于修复,预后较好.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在引入该手术时并没有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会阴切开的有效性,而是在应用多年后,才有学者相继评估其有效性及合理性.针对目前会阴切开率较高的现状,从循证医学角度对会阴切开的利与弊展开初步探讨,以
期刊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严重影响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其病死率为20%~30%.主要病理表现为回肠末端及结肠近端出现炎症及出血性坏死.典型的早产儿NEC常呈暴发性发病,很少有前驱症状,并很快进展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在几天或数小时内死亡.死亡原因多为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及败血症等.此外,NEC患儿可能会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先证者,男,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时发现苯丙氨酸浓度高(34.46 mg/100 ml),给予低苯丙氨酸奶治疗后,血苯丙氨酸虽很快下降至2.36 mg/100 ml,但出现进行性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喂养困难、惊厥、躯干肌张力低下、全身瘫痪等.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确诊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6-pyruvoyl tetrahydropterin synthase,PT
期刊
201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国内首创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一日门诊,以群体模式治疗GDM患者,迄今已近3周年。为庆祝GDM一日门诊创建3周年,并培训各地对GDM诊断治疗知识有需求的医务人员,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与全国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于2014年5月11日在北京举行“GDM一日门诊创建3周年暨GDM精品培训班第13期”,由杨慧
期刊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与早期手术治疗的系统化诊疗模式在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与多家医院产科合作建立了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与早期手术治疗的系统化诊疗模式.2006年3月15日至2012年8月27日,按此模式进行管理与治疗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共30例.总结这30例患儿的产前诊断与生后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产前诊断:30例胎儿均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与胎
摘要: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控制有效率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管理规范对安全开展和成功推行VBAC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3年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 002例孕妇的资料,对本院VBAC管理规范实施前后试行VBAC的116例有1次剖宫产史的单胎孕妇进行比较,规范实施后的95例为研究组,规范实施前
当前,中医的临床应用在逐渐增加,很多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期,除了常规的医疗措施外,也会寻求其他的辅助治疗。有限的研究显示针灸用于引产似乎是安全的,对胎儿无已知的危害,而且用于引产可能是有效的,但临床有效性的证据尚有限。Cochrane数据库在2013年8月发表的这篇文章,
期刊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国家卫计委)与美国强生公司合作开展的第二周期(2011年至2015年)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3年以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项目管理、技术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提高各省师资的技术水平,受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于2013年7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