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爱因斯坦提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创造力对一个人能否做出突出成就有着最紧密的关系。本文试在概述创造力的基本内涵、特征、创造性人格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关键词】 创造力;创造性人格;智力;培养
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探索未知世界而共同和谐发展、共同开启心智、开发潜能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科学认识创造力的内涵和特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给予正确科学的方法策略。
一、创造力概述
1.创造力的概念
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不能。”
2.创造力的特征
关于创造力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并未有定论。综合各种理论的重要观点,本文归纳了创造力的三个核心特征。
(1)独创性(originality),即过去未有的不平凡的创造设计,这是创造力的主要特征;(2)流畅性(fluency),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给出多种反应或答案;(3)灵活性(flexibility),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方向的能力,能发挥自己联想。
3.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创造性人格”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吉尔福特等对创造性个体的人格作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以下特点: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有丰富的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1]
周昌忠认为创造性人格包括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2]
杨仲明认为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包括勇于献身的精神、童心未泯、思想的灵活性、独立、果断、坚定、自制、幽默感强、对事业的巨大热情、难以满足的好奇心、无私的给予与奉献等。[3]
综上所述,创造性人格多种多样,但进取心、自信心、独立性、毅力、冒险、发散性思维是其核心品质。
二、创造力与智力关系
常理上人们会想当然的认为,高创造性的人一定都是最聪明的人。其实不然,
心理学家们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创造力和智力的基本关系具体表现为: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创造力;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低创造力者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力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因此,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创造力的高度发展需以较高的智力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较高的智力,一个人的创造力是不可能得到高度发展的。国外不少研究者如吉尔福特,巴伦和托伦斯等都认为智商120是创造力较高发展的临界线。但是,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创造力的高低并不只是依赖智力这一基本条件,还依赖于个体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兴趣、勤奋、信念,以及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等等,这可能就是有些高智商者并没有在创造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原因。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创造欲望的激发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这个过程,应该是潜在个性的充分张扬与潜在素质的充分展现的过程。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探索未知世界而共同和谐发展、共同开启心智、开发潜能的过程。
1.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来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2.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水平的提高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增强。
3.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与指导。
4.培养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好奇心、自信心、恒心;自我激励、有冒险和不怕失败的精神、很少从众、不落俗套等等。
5.进行创造力训练:
(1)头脑风暴法
也称智力激励法: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答案,教师不对答案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的答案都找出来为止。分组讨论要遵循的规则:对产生的想象不做好坏判断,最好想象是自由奔放的,尽可能大量地进行想象,产生想象的同时,要根据别人的见解加以修正,使想象更加完善。
(2)自由联想法
即教师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学生可以通过已学过的知识,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运用联想技巧,去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而富有意义的联结关系。
(3)分合法
戈登1961年提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把原本不相同、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即使熟悉的
事物变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要求学生用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观点去重新了解旧问题、旧事物、旧观念,从另一个新奇的角度来解释一些熟悉的概念。而熟悉陌生事物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不同新奇事物的理解,使不同的材料主观化。面对陌生事物或新观念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法和类比法来尽快熟悉陌生事物。
1)狂想类比:该方法是让学生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尽可能以不寻常的思路去思考或尽可能牵强附会。在学生产生各种不同的狂想观念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观点的实际分析与评价,然后决定何种方式为最有效的途径。
2)直接类比:该方法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加以隐喻或类比,借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运用这种策略,要求学生找出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类似的问题情境,或直接比较类似的事实、知识或技术。
3)拟人类比:即将事物拟人化或人性化。
4)符号类比:这是运用符号象征化的类比,符号的类比是一种直指人心,立即感悟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Robert J. Sternberg:《创造性研究手册》,318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 周昌忠:《创造心理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3 杨仲明:《创造心理学入门》,139~156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关键词】 创造力;创造性人格;智力;培养
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探索未知世界而共同和谐发展、共同开启心智、开发潜能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科学认识创造力的内涵和特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给予正确科学的方法策略。
一、创造力概述
1.创造力的概念
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不能。”
2.创造力的特征
关于创造力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并未有定论。综合各种理论的重要观点,本文归纳了创造力的三个核心特征。
(1)独创性(originality),即过去未有的不平凡的创造设计,这是创造力的主要特征;(2)流畅性(fluency),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给出多种反应或答案;(3)灵活性(flexibility),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方向的能力,能发挥自己联想。
3.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创造性人格”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吉尔福特等对创造性个体的人格作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以下特点: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有丰富的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1]
周昌忠认为创造性人格包括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2]
杨仲明认为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包括勇于献身的精神、童心未泯、思想的灵活性、独立、果断、坚定、自制、幽默感强、对事业的巨大热情、难以满足的好奇心、无私的给予与奉献等。[3]
综上所述,创造性人格多种多样,但进取心、自信心、独立性、毅力、冒险、发散性思维是其核心品质。
二、创造力与智力关系
常理上人们会想当然的认为,高创造性的人一定都是最聪明的人。其实不然,
心理学家们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创造力和智力的基本关系具体表现为: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创造力;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低创造力者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力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因此,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创造力的高度发展需以较高的智力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较高的智力,一个人的创造力是不可能得到高度发展的。国外不少研究者如吉尔福特,巴伦和托伦斯等都认为智商120是创造力较高发展的临界线。但是,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创造力的高低并不只是依赖智力这一基本条件,还依赖于个体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兴趣、勤奋、信念,以及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等等,这可能就是有些高智商者并没有在创造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原因。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创造欲望的激发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这个过程,应该是潜在个性的充分张扬与潜在素质的充分展现的过程。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探索未知世界而共同和谐发展、共同开启心智、开发潜能的过程。
1.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来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2.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水平的提高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增强。
3.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与指导。
4.培养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好奇心、自信心、恒心;自我激励、有冒险和不怕失败的精神、很少从众、不落俗套等等。
5.进行创造力训练:
(1)头脑风暴法
也称智力激励法: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答案,教师不对答案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的答案都找出来为止。分组讨论要遵循的规则:对产生的想象不做好坏判断,最好想象是自由奔放的,尽可能大量地进行想象,产生想象的同时,要根据别人的见解加以修正,使想象更加完善。
(2)自由联想法
即教师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学生可以通过已学过的知识,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运用联想技巧,去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而富有意义的联结关系。
(3)分合法
戈登1961年提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把原本不相同、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即使熟悉的
事物变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要求学生用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观点去重新了解旧问题、旧事物、旧观念,从另一个新奇的角度来解释一些熟悉的概念。而熟悉陌生事物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不同新奇事物的理解,使不同的材料主观化。面对陌生事物或新观念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法和类比法来尽快熟悉陌生事物。
1)狂想类比:该方法是让学生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尽可能以不寻常的思路去思考或尽可能牵强附会。在学生产生各种不同的狂想观念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观点的实际分析与评价,然后决定何种方式为最有效的途径。
2)直接类比:该方法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加以隐喻或类比,借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运用这种策略,要求学生找出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类似的问题情境,或直接比较类似的事实、知识或技术。
3)拟人类比:即将事物拟人化或人性化。
4)符号类比:这是运用符号象征化的类比,符号的类比是一种直指人心,立即感悟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Robert J. Sternberg:《创造性研究手册》,318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 周昌忠:《创造心理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3 杨仲明:《创造心理学入门》,139~156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