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愉悦是一种情感体验,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若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中学习,并体验到充分的快感与乐趣。本文谈了自己的一些作法与体会,即要激发学生的需求感,多让学生“说读”;让阅读活动生活化;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感情景。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愉悦性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一直是语文教学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尽管广大语文教师经过长期努力,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但效果还是不能尽如人意。这恐怕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保证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当前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保证“主体”地位是关键。而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首先要使他们乐于学习,愉快地在学习中接收知识,才能越学越有味,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变成学习的“主人”。有些教师就像个演说家滔滔不绝、热情万丈,可以说教师是乐于教了,但学生呢?教学是一个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若长期处于教师乐教而不去顾及学生的乐学,教学就要失去动力,因此,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学生的乐学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利用有趣
的教材资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投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掌握知识,并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充分的快感和乐趣。
一、愉悦性教学要注意整体性原则
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是由整体感知,局部解析和整体把握三个步骤构成的,是一个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急功近利,仍然扎在应试教学的大海中,在阅读教学中刻意搜寻“知识点”、“能力点”,阅读教学被肢解得“千疮百孔”,阅读教学自然显得支离破碎。教学内容琐杂不能指向阅读理解,教学思路细碎缺乏整体把握。学生会感到知识是增加了,但很零乱,不能灵活加以运用,在现代文阅读过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就局部而局部,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主要就在于不懂得阅读的整体性原则。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养成懒于思考联系的思维习惯,失去学生的主动性、毫无乐趣可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的愉悦性,要注意体现阅读的整体性原则,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全过程的训练,掌握正确的理解方法,在学生主动参与理解的民主气氛中增强了愉悦性,觉得越学越有劲儿。
二、愉悦性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教师的教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
1. 要激发学生的需要感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和谐共创的脑力劳动过程,阅读教学也是同样如此。仅有教师的“直觉”行动是不行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促使学生去主动思维。要开动学生的脑筋,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需要感,需要的意识越是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当需要变成追求的时候,大脑就处于高度的兴奋和紧张,思维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这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参与了课堂的学习。如单元阅读教学,可先简介该单元的阅读知识与要求,或有目的地提供与本单元课文有关的辅导材料,或提示本单元课文的特色,或重点概述本单元课文的精彩内容,让学生明确单元讲读与自读的阅读目标,强化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唤起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又如,在执教单篇课文时,可用短小的故事,或名言佳句,或有趣的新闻,或照着实物绘图画,巧妙设计,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诱发学生阅读的需要感。我在执教九年级上册郑愁予的《雨说》中,是这样进的: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最让诗人动心,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
生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生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生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师:因为进入了诗中,“春雨”便有了新的意义,新的内涵。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春雨”有什么含义?
生1:代表着春天,表示春天的来临。
生2:代表着希望。
生3:表示美好的时候。
生4:有时,春雨也是烦恼的象征。
生5:但是,大多代表着快乐。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喜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的美。
这样,学生阅读的需要强烈起来了,一问一答之间,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多让学生“说读”
多让学生“说读”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好方法,笔者仿效教师“说课”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了“说读”的活动,把学生推到讲台,真正让学生唱主角,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谓“说读”是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就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段落,认真研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全班同学切磋交流的一种自觉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一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思考查找问题。结果问题还真不少,主要有:(1)鲁提辖即鲁达,镇关西即郑屠,为什么题目不直接写成鲁达拳打郑屠?(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前,为什么先叫他切肉,而不直接上前就打?(3)鲁达是个英雄,可为什么打杀郑屠后敢做不敢当,而故意说他是装死?(4)鲁达打死郑屠后去哪儿了?问题接二连三地出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不急于马上解答,而是让同学们自己讨论,经过十几分钟自由讨论,再让他们站起来说,有的问题求助课文注解,课后提示很快解决了,对于争执不下的问题,我加以适当点拨解决,通过这样反复地读说、说读,最终解决了疑难问题。教学任务在轻松活跃气氛中完成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说、读、辩、议的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时间里如果每周定期举行两三次这样富有实际意义的“说读”活动,必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读”活动的实践和成效证明,它是一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阅读教学方法。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本末倒置的模式,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掌握了整体阅读的规律,说的准备工作及说读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且在“说读”活动中的多向交流、思维共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确立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让阅读活动生活化
首先,要让阅读动机生活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是为了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回答提问又是为了获得表扬考个好分数。整堂课的阅读,学生就是被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牵着走,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对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有什么帮助等,学生是茫然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把教学要求和学生内在发展的要求统一起来。特别是有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生活化,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变色龙”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冷场。当我提出“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这一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竟然回答不上。我惊讶于这一冷场,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我备课中的失误之处,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于是我让学生合上书本,提问道:“你向某同学借东西时,为什么他宁愿借人别人而不借给你?”这时同学们都回答:“他和那人的关系比我好。”我再加以点拨,使学生明白这与人的关系有关,从而学生也马上明白了“变色龙”是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在变的。在这里,我就是通过生活化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另外,在阅读活动中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生活化,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读者,读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自己读出来的结论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由“读者”降到了“听众”,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埋没了。如果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结论不是自己读出来的,而是照抄照搬教参,情况会更糟。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这个读者要充分尊重学生这个读者,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肯定、鼓励。彼此双方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一种生活化的关系,会更加有利于师生双方愉悦地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 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虽然目前在我们乡镇学校还没普及,但不久的将来,这种现代教学技术必将给过去沉闷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注入无限生机。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把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引入阅读教学的课堂,就使之比传统的做法更具有人性化的色彩,更富有生活情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平时经常被广泛运用于阅读教学的情境教学往往会受到教师本身素质的限制,而多媒体则几乎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这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教学九年级上册鲁迅的《故乡》时若配以清幽哀婉低沉的乐声就更能突出“我”初见故乡时那种悲凉的心情。这样合理利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会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从而进行更愉快地参与学习。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同时,课堂上要多给他们一点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多说、多想、多做,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愉悦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愉悦性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得到美感与满足,感到意趣盎然,会使他们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磐安县玉山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愉悦性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一直是语文教学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尽管广大语文教师经过长期努力,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但效果还是不能尽如人意。这恐怕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保证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当前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保证“主体”地位是关键。而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首先要使他们乐于学习,愉快地在学习中接收知识,才能越学越有味,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变成学习的“主人”。有些教师就像个演说家滔滔不绝、热情万丈,可以说教师是乐于教了,但学生呢?教学是一个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若长期处于教师乐教而不去顾及学生的乐学,教学就要失去动力,因此,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学生的乐学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利用有趣
的教材资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投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掌握知识,并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充分的快感和乐趣。
一、愉悦性教学要注意整体性原则
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是由整体感知,局部解析和整体把握三个步骤构成的,是一个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急功近利,仍然扎在应试教学的大海中,在阅读教学中刻意搜寻“知识点”、“能力点”,阅读教学被肢解得“千疮百孔”,阅读教学自然显得支离破碎。教学内容琐杂不能指向阅读理解,教学思路细碎缺乏整体把握。学生会感到知识是增加了,但很零乱,不能灵活加以运用,在现代文阅读过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就局部而局部,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主要就在于不懂得阅读的整体性原则。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养成懒于思考联系的思维习惯,失去学生的主动性、毫无乐趣可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的愉悦性,要注意体现阅读的整体性原则,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全过程的训练,掌握正确的理解方法,在学生主动参与理解的民主气氛中增强了愉悦性,觉得越学越有劲儿。
二、愉悦性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教师的教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
1. 要激发学生的需要感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和谐共创的脑力劳动过程,阅读教学也是同样如此。仅有教师的“直觉”行动是不行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促使学生去主动思维。要开动学生的脑筋,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需要感,需要的意识越是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当需要变成追求的时候,大脑就处于高度的兴奋和紧张,思维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这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参与了课堂的学习。如单元阅读教学,可先简介该单元的阅读知识与要求,或有目的地提供与本单元课文有关的辅导材料,或提示本单元课文的特色,或重点概述本单元课文的精彩内容,让学生明确单元讲读与自读的阅读目标,强化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唤起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又如,在执教单篇课文时,可用短小的故事,或名言佳句,或有趣的新闻,或照着实物绘图画,巧妙设计,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诱发学生阅读的需要感。我在执教九年级上册郑愁予的《雨说》中,是这样进的: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最让诗人动心,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
生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生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生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师:因为进入了诗中,“春雨”便有了新的意义,新的内涵。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春雨”有什么含义?
生1:代表着春天,表示春天的来临。
生2:代表着希望。
生3:表示美好的时候。
生4:有时,春雨也是烦恼的象征。
生5:但是,大多代表着快乐。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喜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的美。
这样,学生阅读的需要强烈起来了,一问一答之间,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多让学生“说读”
多让学生“说读”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好方法,笔者仿效教师“说课”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了“说读”的活动,把学生推到讲台,真正让学生唱主角,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谓“说读”是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就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段落,认真研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全班同学切磋交流的一种自觉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一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思考查找问题。结果问题还真不少,主要有:(1)鲁提辖即鲁达,镇关西即郑屠,为什么题目不直接写成鲁达拳打郑屠?(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前,为什么先叫他切肉,而不直接上前就打?(3)鲁达是个英雄,可为什么打杀郑屠后敢做不敢当,而故意说他是装死?(4)鲁达打死郑屠后去哪儿了?问题接二连三地出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不急于马上解答,而是让同学们自己讨论,经过十几分钟自由讨论,再让他们站起来说,有的问题求助课文注解,课后提示很快解决了,对于争执不下的问题,我加以适当点拨解决,通过这样反复地读说、说读,最终解决了疑难问题。教学任务在轻松活跃气氛中完成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说、读、辩、议的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时间里如果每周定期举行两三次这样富有实际意义的“说读”活动,必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读”活动的实践和成效证明,它是一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阅读教学方法。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本末倒置的模式,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掌握了整体阅读的规律,说的准备工作及说读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且在“说读”活动中的多向交流、思维共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确立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让阅读活动生活化
首先,要让阅读动机生活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是为了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回答提问又是为了获得表扬考个好分数。整堂课的阅读,学生就是被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牵着走,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对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有什么帮助等,学生是茫然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把教学要求和学生内在发展的要求统一起来。特别是有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生活化,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变色龙”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冷场。当我提出“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这一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竟然回答不上。我惊讶于这一冷场,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我备课中的失误之处,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于是我让学生合上书本,提问道:“你向某同学借东西时,为什么他宁愿借人别人而不借给你?”这时同学们都回答:“他和那人的关系比我好。”我再加以点拨,使学生明白这与人的关系有关,从而学生也马上明白了“变色龙”是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在变的。在这里,我就是通过生活化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另外,在阅读活动中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生活化,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读者,读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自己读出来的结论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学生由“读者”降到了“听众”,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埋没了。如果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结论不是自己读出来的,而是照抄照搬教参,情况会更糟。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这个读者要充分尊重学生这个读者,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肯定、鼓励。彼此双方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一种生活化的关系,会更加有利于师生双方愉悦地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 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虽然目前在我们乡镇学校还没普及,但不久的将来,这种现代教学技术必将给过去沉闷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注入无限生机。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把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引入阅读教学的课堂,就使之比传统的做法更具有人性化的色彩,更富有生活情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平时经常被广泛运用于阅读教学的情境教学往往会受到教师本身素质的限制,而多媒体则几乎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这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教学九年级上册鲁迅的《故乡》时若配以清幽哀婉低沉的乐声就更能突出“我”初见故乡时那种悲凉的心情。这样合理利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会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从而进行更愉快地参与学习。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同时,课堂上要多给他们一点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多说、多想、多做,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愉悦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愉悦性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得到美感与满足,感到意趣盎然,会使他们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磐安县玉山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