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图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确定解题依据,寻找突破口,以突破口入手,理清题意和展现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顺藤摸瓜、层层推理,得出结果。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初中化学 物质 推断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既能考查知识,又能考查能力,是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我把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总结如下:
一、解题步骤
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理出题给条件,反复推敲。
2、分析找准解题的突破口,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推理,得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在复习推断题解法前,我把初中学过的关于物质推断的题眼总结在学案上,以填空的形式下发,为寻找推断题解题规律打下基础。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Fe、C、Fe3O4(黑);Cu、Fe2O3(红);CuSO4·5H2O(蓝)。
(2)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S、H2在空气中燃烧(浅蓝);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
(3)溶液颜色:含Cu2+(蓝);含Fe2+(浅绿);含Fe3+(黄)。
(4)常见固体颜色:BaSO4、AgCl(白色不溶于酸); CaCO3、BaCO3 、Mg(OH)2(白色可溶于酸);Cu(OH)2(蓝);Fe(OH)3(红褐);Cu、铁锈、 红磷(红);Fe3O4、CuO、MnO2、C粉、Fe粉(黑);高锰酸钾、碘(紫);硫磺(黄)。
2. 以一些物质的俗称为突破口
(1)NaOH-烧碱、苛性钠;(2)Na2CO3-纯碱、苏打;
(3)CO2-干冰;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CaCO3-石灰石。
4.以物质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使黑色CuO变红的气体是H2或CO。
(3)使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最常用的溶剂;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三、题型及解析
1.叙述式推断题。
例1.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实验检测如下:一是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二是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三是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分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通过条件(1)中的无色、透明,确定溶液中没有Fe3+,,条件(2)中产生的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Ba2+,从而确定溶液中一定没有CO32-、SO42-,条件(3)中用pH试纸测定显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OH-,其他离子与条件无关的就是可能含有的Na+、Cl-。
2. 表格式推斷题。
例2.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B ,C,D,E。
实 验 A+B A+E B+C B+E
现 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分析:此题的关键突破口是没有参加任何反应的D,由此先确定D为硝酸钾,第二个突破口是B和E产生气泡,确定他们是碳酸钠或稀盐酸,再用这两个对应B或E分别去试,最终确定其他物质。
3、网络式推断题
例3.下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各物质的化学式。
分析: 通过分析得知A、C有两个反应,B、F有四个反应,D、E有三个反应,。A和C都有两个反应,不同的是与A反应的B、F还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而与C反映的D还可以和另外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以此类推,找出正确答案。
4、框图式推断题。框图式推断题就是根据化学原理,通过框图的推理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试题,这类题最具学科特点,能较全面考查学习者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和能力层次要求高等特征。
综上所述,推断题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的学生熟知物质的化学性质,注重知识的综合、联系,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注重科学探究。 打好基础,多加练习,学生会对推断题越来越感兴趣。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初中化学 物质 推断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既能考查知识,又能考查能力,是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我把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总结如下:
一、解题步骤
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理出题给条件,反复推敲。
2、分析找准解题的突破口,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推理,得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在复习推断题解法前,我把初中学过的关于物质推断的题眼总结在学案上,以填空的形式下发,为寻找推断题解题规律打下基础。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Fe、C、Fe3O4(黑);Cu、Fe2O3(红);CuSO4·5H2O(蓝)。
(2)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S、H2在空气中燃烧(浅蓝);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
(3)溶液颜色:含Cu2+(蓝);含Fe2+(浅绿);含Fe3+(黄)。
(4)常见固体颜色:BaSO4、AgCl(白色不溶于酸); CaCO3、BaCO3 、Mg(OH)2(白色可溶于酸);Cu(OH)2(蓝);Fe(OH)3(红褐);Cu、铁锈、 红磷(红);Fe3O4、CuO、MnO2、C粉、Fe粉(黑);高锰酸钾、碘(紫);硫磺(黄)。
2. 以一些物质的俗称为突破口
(1)NaOH-烧碱、苛性钠;(2)Na2CO3-纯碱、苏打;
(3)CO2-干冰;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CaCO3-石灰石。
4.以物质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使黑色CuO变红的气体是H2或CO。
(3)使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最常用的溶剂;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三、题型及解析
1.叙述式推断题。
例1.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实验检测如下:一是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二是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三是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分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通过条件(1)中的无色、透明,确定溶液中没有Fe3+,,条件(2)中产生的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Ba2+,从而确定溶液中一定没有CO32-、SO42-,条件(3)中用pH试纸测定显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OH-,其他离子与条件无关的就是可能含有的Na+、Cl-。
2. 表格式推斷题。
例2.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B ,C,D,E。
实 验 A+B A+E B+C B+E
现 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分析:此题的关键突破口是没有参加任何反应的D,由此先确定D为硝酸钾,第二个突破口是B和E产生气泡,确定他们是碳酸钠或稀盐酸,再用这两个对应B或E分别去试,最终确定其他物质。
3、网络式推断题
例3.下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各物质的化学式。
分析: 通过分析得知A、C有两个反应,B、F有四个反应,D、E有三个反应,。A和C都有两个反应,不同的是与A反应的B、F还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而与C反映的D还可以和另外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以此类推,找出正确答案。
4、框图式推断题。框图式推断题就是根据化学原理,通过框图的推理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试题,这类题最具学科特点,能较全面考查学习者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和能力层次要求高等特征。
综上所述,推断题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的学生熟知物质的化学性质,注重知识的综合、联系,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注重科学探究。 打好基础,多加练习,学生会对推断题越来越感兴趣。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