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虚”教了得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te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13年,伴随着新课改成长、成熟。陶行知、叶圣陶、钱梦龙、魏书生等人先进的、优秀的教学思想在不断地被研究、推广,一些外国的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在不断地引进与实践。中国的高效、实在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春天就要来临了。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相反,似乎出现了令人更为担忧的问题。
  一、“虚”教课文
  课文乃语文教学之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求知、育能、熏情的最为重要的载体。应该说,离开了课文,语文的教与学就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文是语文教与学的根。虽说有这个自编教材,那个自编教材,但不管哪个教材,绝对不会没有课文。课文是编者精心选择的结果,它是编者心血的结晶,其编排是有着非常密切的科学性、系统性、互补性。课文的作用不容忽视,不可小觑。
  而事实上,现在许多学校、许多老师对课文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不读课文,不析课文,不解课文,不练课文,不教课文,只是将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字音、字形、默写、注解、文学常识等要求背诵的内容罗列,分门别类,形成讲义,让学生背、记、写、默。课堂上的很长时间,就变成了死记硬背课,看不到了师生精彩的互动,感受不到课堂的生机,甚至传统课堂上老师的注入也没有了。这样做对吗?有效吗?实事求是地说,学校和老师都认为不对,这不是在教语文,这不是教语文的实质,但这样做有效,只要抓实死知识,考下来保管第一。因为学生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得出来的。拉差距的往往是死知识,只要死知识一分不扣,活知识的分数决不会拉大多少。
  二、“虚”做作文
  语文教学的两腿是阅读和写作。作文之重要,不需我讲,大家都明了。作文难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各种各样的作文改革出台并付诸实践。但不管怎样改,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许多专家提的策略,我以为很正确,如: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做好摘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引导学生有序地写作,从记叙文入手,再到说明文,最后到议论文,循序渐进;多让学生写作,尝试练习,让学生在历练中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逐步提高写作的水平;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素材……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各有巧妙。
  事实上现在的作文教学仍处于畸形发展之中,“考试”压倒一切,本着“中考围绕高考转”“平时围绕中考转”的“原则”,高考话题作文,中考当然也话题作文,平时训练就得跟上,不以学生发展规律为前提,而是随心所欲,不问基础,不管学情,采取“拔苗助长”的教学,通过背作文、套作文、仿作文来提高作文分数。
  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以为“凡事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考试评价就是源,只有在考试评价上动脑筋,做文章,让考试评价真正成为有效的推动与检测手段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富有实效,语文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不考教材,只用教材
  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该从“根”入手,用好教材,不必出教材原题,但考试时,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包含在教材之中,从而测出学生的真知识、真能力、真情感。这就如同考数学,不出一模一样的书本原题,但要出与此相类似的题目;不出单一的题目,而出综合性的题目。像语段分析,不选书上的题目,选与书上某篇文章情感、写法、人物等相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分析。要想得高分,怎能不教?不教,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学生和老师都必然遭殃。出这些题目,最能看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水平。这样的考试,表面游离课文,实际是紧扣课文,更加有利于学以致用。
  二、不重形式,只求有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问,应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重在理解、运用、实践。语文试题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检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出题的纲,要考知识,要考能力,要考方法,要考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所有这些内容的检测,一定要紧扣教材,把“根”解透、弄清,取舍适宜、有度,不必在形式上纠缠,做文章,不必苛求形式的完美,但求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有效地学,快乐的学的作用。能够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考出学生的真知、真能、真情来试卷才具有科学性、方向性、指导性、实践性。
  语文教学的现状虽然令人担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当考试评价真正成为全面、正确、有效的检测手段后,语文的教学方法自然就会变革,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增强,语文素养就会得到真正、全面地提升。期盼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结束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就这个问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是这样回答的:  这些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自私。  此说游离于问题之外,语焉不详,过于笼统。  《漫谈〈孔乙己〉的语言》中这样写:  小说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
期刊
新课标确立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确立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那么在班级授课中就要注重阅读教学的方法,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现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总结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罗列如下:  一、以情动人,重在引导。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学科要充分挖掘人文精神,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播,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包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
期刊
夸美纽斯曾说:“眼睛看到美丽的图画,耳朵听到优美的曲调,用不着督促就会欣赏。”这是为什么?因为艺术能引发趣味,而出色的课堂教学,也常常 能做到不加督促,引发趣味。在我国古代,早就注意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了。《礼记·学记》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不引发兴趣,就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音乐呢?  一、 内容求美,知识求精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青少年时期是发展创造才能的黄金时代,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胆想象,埋下创造的种子  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世界各
期刊
事事有目标,目标是我们进军的方向,目标是万里长征的终端,有目标的指引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目标明确尤为必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学目标不现实,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目标过高过低都不行,目标过高教师急于求成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尤其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以读为主。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我认为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文与图相结合。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
期刊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预习,大胆质疑  在教学中我们都经常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我觉得指导学生预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预习首先要解决字词,疏通文意。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订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程
期刊
一、探究性教学的概念  探究性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础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性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期刊
当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然而,仅仅依赖教材(主要是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的教学活动显然已不能胜任这一艰巨的任务。基于此,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现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期刊
悉心研究教学技巧,创设诱人的学习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不断探索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新课标改革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想在课堂中表达自如,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学富有成效,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唱好开头,唤起注意力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开头很重要,头开得好,引人入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