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13年,伴随着新课改成长、成熟。陶行知、叶圣陶、钱梦龙、魏书生等人先进的、优秀的教学思想在不断地被研究、推广,一些外国的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在不断地引进与实践。中国的高效、实在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春天就要来临了。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相反,似乎出现了令人更为担忧的问题。
一、“虚”教课文
课文乃语文教学之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求知、育能、熏情的最为重要的载体。应该说,离开了课文,语文的教与学就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文是语文教与学的根。虽说有这个自编教材,那个自编教材,但不管哪个教材,绝对不会没有课文。课文是编者精心选择的结果,它是编者心血的结晶,其编排是有着非常密切的科学性、系统性、互补性。课文的作用不容忽视,不可小觑。
而事实上,现在许多学校、许多老师对课文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不读课文,不析课文,不解课文,不练课文,不教课文,只是将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字音、字形、默写、注解、文学常识等要求背诵的内容罗列,分门别类,形成讲义,让学生背、记、写、默。课堂上的很长时间,就变成了死记硬背课,看不到了师生精彩的互动,感受不到课堂的生机,甚至传统课堂上老师的注入也没有了。这样做对吗?有效吗?实事求是地说,学校和老师都认为不对,这不是在教语文,这不是教语文的实质,但这样做有效,只要抓实死知识,考下来保管第一。因为学生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得出来的。拉差距的往往是死知识,只要死知识一分不扣,活知识的分数决不会拉大多少。
二、“虚”做作文
语文教学的两腿是阅读和写作。作文之重要,不需我讲,大家都明了。作文难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各种各样的作文改革出台并付诸实践。但不管怎样改,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许多专家提的策略,我以为很正确,如: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做好摘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引导学生有序地写作,从记叙文入手,再到说明文,最后到议论文,循序渐进;多让学生写作,尝试练习,让学生在历练中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逐步提高写作的水平;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素材……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各有巧妙。
事实上现在的作文教学仍处于畸形发展之中,“考试”压倒一切,本着“中考围绕高考转”“平时围绕中考转”的“原则”,高考话题作文,中考当然也话题作文,平时训练就得跟上,不以学生发展规律为前提,而是随心所欲,不问基础,不管学情,采取“拔苗助长”的教学,通过背作文、套作文、仿作文来提高作文分数。
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以为“凡事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考试评价就是源,只有在考试评价上动脑筋,做文章,让考试评价真正成为有效的推动与检测手段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富有实效,语文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不考教材,只用教材
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该从“根”入手,用好教材,不必出教材原题,但考试时,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包含在教材之中,从而测出学生的真知识、真能力、真情感。这就如同考数学,不出一模一样的书本原题,但要出与此相类似的题目;不出单一的题目,而出综合性的题目。像语段分析,不选书上的题目,选与书上某篇文章情感、写法、人物等相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分析。要想得高分,怎能不教?不教,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学生和老师都必然遭殃。出这些题目,最能看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水平。这样的考试,表面游离课文,实际是紧扣课文,更加有利于学以致用。
二、不重形式,只求有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问,应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重在理解、运用、实践。语文试题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检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出题的纲,要考知识,要考能力,要考方法,要考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所有这些内容的检测,一定要紧扣教材,把“根”解透、弄清,取舍适宜、有度,不必在形式上纠缠,做文章,不必苛求形式的完美,但求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有效地学,快乐的学的作用。能够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考出学生的真知、真能、真情来试卷才具有科学性、方向性、指导性、实践性。
语文教学的现状虽然令人担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当考试评价真正成为全面、正确、有效的检测手段后,语文的教学方法自然就会变革,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增强,语文素养就会得到真正、全面地提升。期盼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一、“虚”教课文
课文乃语文教学之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求知、育能、熏情的最为重要的载体。应该说,离开了课文,语文的教与学就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文是语文教与学的根。虽说有这个自编教材,那个自编教材,但不管哪个教材,绝对不会没有课文。课文是编者精心选择的结果,它是编者心血的结晶,其编排是有着非常密切的科学性、系统性、互补性。课文的作用不容忽视,不可小觑。
而事实上,现在许多学校、许多老师对课文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不读课文,不析课文,不解课文,不练课文,不教课文,只是将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字音、字形、默写、注解、文学常识等要求背诵的内容罗列,分门别类,形成讲义,让学生背、记、写、默。课堂上的很长时间,就变成了死记硬背课,看不到了师生精彩的互动,感受不到课堂的生机,甚至传统课堂上老师的注入也没有了。这样做对吗?有效吗?实事求是地说,学校和老师都认为不对,这不是在教语文,这不是教语文的实质,但这样做有效,只要抓实死知识,考下来保管第一。因为学生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得出来的。拉差距的往往是死知识,只要死知识一分不扣,活知识的分数决不会拉大多少。
二、“虚”做作文
语文教学的两腿是阅读和写作。作文之重要,不需我讲,大家都明了。作文难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各种各样的作文改革出台并付诸实践。但不管怎样改,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许多专家提的策略,我以为很正确,如: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做好摘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引导学生有序地写作,从记叙文入手,再到说明文,最后到议论文,循序渐进;多让学生写作,尝试练习,让学生在历练中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逐步提高写作的水平;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素材……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各有巧妙。
事实上现在的作文教学仍处于畸形发展之中,“考试”压倒一切,本着“中考围绕高考转”“平时围绕中考转”的“原则”,高考话题作文,中考当然也话题作文,平时训练就得跟上,不以学生发展规律为前提,而是随心所欲,不问基础,不管学情,采取“拔苗助长”的教学,通过背作文、套作文、仿作文来提高作文分数。
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以为“凡事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考试评价就是源,只有在考试评价上动脑筋,做文章,让考试评价真正成为有效的推动与检测手段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富有实效,语文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不考教材,只用教材
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该从“根”入手,用好教材,不必出教材原题,但考试时,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包含在教材之中,从而测出学生的真知识、真能力、真情感。这就如同考数学,不出一模一样的书本原题,但要出与此相类似的题目;不出单一的题目,而出综合性的题目。像语段分析,不选书上的题目,选与书上某篇文章情感、写法、人物等相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分析。要想得高分,怎能不教?不教,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学生和老师都必然遭殃。出这些题目,最能看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水平。这样的考试,表面游离课文,实际是紧扣课文,更加有利于学以致用。
二、不重形式,只求有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问,应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重在理解、运用、实践。语文试题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检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出题的纲,要考知识,要考能力,要考方法,要考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所有这些内容的检测,一定要紧扣教材,把“根”解透、弄清,取舍适宜、有度,不必在形式上纠缠,做文章,不必苛求形式的完美,但求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有效地学,快乐的学的作用。能够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考出学生的真知、真能、真情来试卷才具有科学性、方向性、指导性、实践性。
语文教学的现状虽然令人担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当考试评价真正成为全面、正确、有效的检测手段后,语文的教学方法自然就会变革,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增强,语文素养就会得到真正、全面地提升。期盼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