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一是自主探究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合作学习生活化,促进共同参与;三是布置作业生活化,提高实践能力,为相关参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特别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本文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业布置等方面对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自主探究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目的是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们通过数学学习生活化来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如在教授《时、分、秒》时,我们便从生活角度出发进行问题的设计:孩子们,你们从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之前肯定参与了很多活动。那么,这些活动中哪些活动的时间可以用到“秒”?哪些活动的时间长短可以用到“分”?还有哪些活动的时间可以用到“时”呢?你为什么认为应该用“时”、“分”或“秒”?这样的问题支架引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回忆这一天的生活中,学生会自己对这些活动进行归纳,并计算大概的时间。由于这些生活中的事件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因此很容易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也很容易激活他们的经验世界,并使其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大部分教师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
但是需要注意,这些生活化的内容一定要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倘若与孩子们的生活相去甚远,这些素材就不适合用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当中。
二、合作学习生活化,促进共同参与
在新课改革大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从而使他们在自主参与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获得应有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怎样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来呢?在设计合作探究性的问题时,我们特别注重问题要从生活中来,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使他们在合作探究性学习当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如在教授《倍的认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的计算思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便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问题是围绕生活中的值日活动来展开。教师在合作探究活动开展之前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他们平时值日的画面,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人数的几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生活化的数学素材引领下,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因此教师此时就可以趁机开展小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各自分享自己的方法,有的说自己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有的说自己是使用画图的方法……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并做出了总结:求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人数的几倍,就是求16(视频中擦桌子的人数)里面有几个4(扫地的人数),这时需要用到除法16÷4=4。由于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的素材,特别容易引发每个孩子的兴趣,从而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学习当中来,进而使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真正落地。
三、布置作业生活化,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他们写作业的兴趣。
如在教授有关“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等知识时,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设计了相关的作业,并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设计了作业:同学们,请在家中任选十件物品,测量一下每件物品的长、宽,然后比一比家中这些物品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讲,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作业,正符合他们好动的这一特点。与传统的用纸笔做题,通过机械训练的方式来巩固知识的方式相比,这种实践性的作业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从而有效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也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对长度单位有了正确的認识,并学会了具体运用。
此外,布置作业生活化,不但丰富了作业的形式,还使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实践中来,有利于他们形成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的思想,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生活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时运用生活化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来,并促进了每个人的发展;在课后作业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素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4(16):63.
[2]竭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31-132.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特别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本文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业布置等方面对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自主探究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目的是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们通过数学学习生活化来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如在教授《时、分、秒》时,我们便从生活角度出发进行问题的设计:孩子们,你们从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之前肯定参与了很多活动。那么,这些活动中哪些活动的时间可以用到“秒”?哪些活动的时间长短可以用到“分”?还有哪些活动的时间可以用到“时”呢?你为什么认为应该用“时”、“分”或“秒”?这样的问题支架引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回忆这一天的生活中,学生会自己对这些活动进行归纳,并计算大概的时间。由于这些生活中的事件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因此很容易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也很容易激活他们的经验世界,并使其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大部分教师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
但是需要注意,这些生活化的内容一定要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倘若与孩子们的生活相去甚远,这些素材就不适合用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当中。
二、合作学习生活化,促进共同参与
在新课改革大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从而使他们在自主参与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获得应有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怎样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来呢?在设计合作探究性的问题时,我们特别注重问题要从生活中来,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使他们在合作探究性学习当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如在教授《倍的认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的计算思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便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问题是围绕生活中的值日活动来展开。教师在合作探究活动开展之前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他们平时值日的画面,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人数的几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生活化的数学素材引领下,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因此教师此时就可以趁机开展小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各自分享自己的方法,有的说自己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有的说自己是使用画图的方法……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并做出了总结:求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人数的几倍,就是求16(视频中擦桌子的人数)里面有几个4(扫地的人数),这时需要用到除法16÷4=4。由于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的素材,特别容易引发每个孩子的兴趣,从而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学习当中来,进而使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真正落地。
三、布置作业生活化,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他们写作业的兴趣。
如在教授有关“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等知识时,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设计了相关的作业,并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设计了作业:同学们,请在家中任选十件物品,测量一下每件物品的长、宽,然后比一比家中这些物品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讲,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作业,正符合他们好动的这一特点。与传统的用纸笔做题,通过机械训练的方式来巩固知识的方式相比,这种实践性的作业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从而有效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也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对长度单位有了正确的認识,并学会了具体运用。
此外,布置作业生活化,不但丰富了作业的形式,还使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实践中来,有利于他们形成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的思想,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生活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时运用生活化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来,并促进了每个人的发展;在课后作业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素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4(16):63.
[2]竭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