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善良、单纯的天性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也让观众在警匪片中所呈现的邪恶、丑陋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未来与希望。影片中的儿童形象极易让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回想起那个原初的、本能的孩童时期。荣格的儿童原型理论“儿童主题是一个人对其童年的残存记忆”“儿童是潜在的未来”“儿童的无敌”等内容在对神话中儿童主题的阐释中对我们研究香港警匪片的儿童形象有重要的启迪。
【关键词】:警匪片;儿童原型;儿童形象(角色);童年记忆;潜在的未来
警匪片以警察与匪徒的故事为主线,表现警匪对决之暴力、血腥的场面,歹徒的凶残甚至是灭绝人性。这类影片的一大特色是以成年男性为主角,女性角色也好,儿童角色也好,一般沦为影片的配角,但就是这种可有可无的角色的设定,一般都是寓意深刻,用以传达某种特殊的意味。香港警匪片中儿童角色的设定,就是遵循并体现了这个规律。
不论是主人公回忆童年时期所呈现的儿童形象,还是影片中“现在时”的儿童形象,在成人世界中、在现实的世界中,他们也许还弱小、无助,但儿童的天真、善良、懵懂,却与成人的贪婪、诡计、残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儿童的在场也许可以唤起匪徒的良知与人性,但儿童的被害也是匪徒最后一点人性泯灭的象征。有时,儿童被赋予一种强大的象征意味,他们是人性最后一丝的温存,象征着温暖、希望与未来,他们是警匪片中,这个充满暴力血腥场景的电影里唯一的慰藉。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与个人无意识产生于个人经验,具有强烈的个人属性不同,集体无意识来自于遗传,它包含着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所累积起来的那些经验的影响。原型是集体无意识概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联物,是集体无意识概念的表现,母亲原型、儿童原型是原型理论的两类重要现象,但正如荣格所言,即使是一分一秒,我们也不敢存有原型可以最终达到解释和处理的幻想。当然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体现出的神秘主义色彩也是荣格所提出的理论受到误解和非议最多的。荣格对儿童原型是这样阐释的:儿童的主题所表征的不仅是存在于久远的过去的东西,而且也是存在于当下的东西;换言之,它不仅仅是一种过去的痕迹,而且也是一个作用于当下的系统,其目的在于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平衡或者矫正意识心理的不可避免的片面性与过度。
一、童年的残存记忆
在荣格的儿童原型心理学中,儿童是作为与过去的一种纽带的原型,表征集体心理的前意识童年面向,把自己视为儿童,回归到那个原初的、无意识、本能的状态之中,不仅是精神患者,也是每一个普通人极易萌发的念头。之所以我们会回忆童年,是因为我们当下的状态与童年状态发生冲突,或者是现在与原有性格的决裂,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变得复杂,人际关系也是难以捉摸,我们有了更多的人格面具来伪装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也不是我们内心真正喜欢的、想变成的样子,因此回忆过去,回归到那个天真无邪的岁月成为我们内心难以抑制的呼唤。
也许人类总是与其童年状况相冲突,即与其原初的、无意识的、本能的状态相冲突。《窃听风云3》中,在一场为了丁权、利益的争夺中,兄弟反目、阴谋算计、自相残杀,最终在废车场的战争中,只有陆永强(刘青云饰)活下来,但是牢狱之灾却是无法避免,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最后还是抵不过利益的冲突,在成长的过程中,欲望多了,冲突多了,关系远了,一个触发点就会引来难以预料的悲剧。影片结尾,儿童时期的他们在一起嬉闹,被旺财(狗)追着跑,这既是主人公的愿望——回到孩童时代——不用勾心斗角、兄弟相残,也是观众的希望,看到如此伤感又现实的故事,透过电影屏幕的这面镜子,回想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谁不想念孩童时天真、单纯的生活呢?
在警匪片中还有一类儿童形象,在童年中由于受到虐待,年幼的心灵受到创伤后,畸形心理在疯狂的生长。与儿童原型所研究的童神或者小英雄不同,非凡的出身与童年时期的逆境,没能让他们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因为毕竟他们是凡人、普通人,而不是像神可以全然地超脱自然,英雄的本质虽然是人,但是在神话故事中,英雄往往被提升到了超自然的边界,是“半神”式的存在,而且往往可以遇到帮助者,得到指点、启发可以度过难关。但是这仅仅是在神话故事中的情节,警匪片中的儿童生活在一个现实甚至是残酷的世界中,身体的弱小往往也是内心脆弱的表现,一个个幼小的儿童总是难以承受外界的苦难。在《新警察故事》中,抢劫银行、以猎杀警察为乐的关祖,仇恨警察的原因却仅仅是自幼受到警察父亲的虐待。电影画面中那个戴着手铐,瘦弱、满身伤痕的小男孩,满脸恐惧地抽泣着,一直是关祖内心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份对父亲虐待产生的仇恨转移到了父亲的职业——警察群体,同时这份仇恨也让他泯灭人性,变态式的刺激娱乐快感。不管是对于警察还是自己一起作战的女友、兄弟,他都是心狠手辣,亲手打死受伤的女友和叛逃的兄弟。
二、儿童是潜在的未来
生活是一种变动不居,是走进未来的一种流动,而不是停止或者逆流,缅怀过去,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逝去的总是最好的,总有一个“黄金时代”让大家缅怀。但是儿童主题除了表征对童年怀念之外,还有另一个基本特征——未来性,儿童代表着希望与未来,儿童的善良、单纯的天性,总是可以带给大家温暖。
在警匪片中,儿童形象的存在让观众在看到人性邪恶、凶残的一面时,感受到一丝温存与希望。《窃听风云3》中陆永远和阮月华的儿子,因为爸爸死于一场蓄意的车祸而和妈妈相依为命、生活艰辛,在和妈妈赶到废车场后,走到坐在地上的陆金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并安慰到,“强叔,没事的,相信我,没事的”,虽然他并不知道在爸爸死后一直照顾他和妈妈的强叔,也是参与制造爸爸死于车祸的假装的凶手之一。尔冬升编剧、导演的《门徒》,在对儿童形象的创作与表达中更是有了新的突破。父亲(古天乐饰)是一名吸毒者,母亲阿芬(张静初饰)为了向丈夫证明毒品是可以戒掉的,以身试毒,最终为了逃离毒品和丈夫,阿芬带着女儿晶晶逃了出来,但是始终没能摆脱毒瘾的控制,阿芬满身都遍布针眼,幼小的晶晶,也许并不明白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可是每次妈妈注射完毒品后,她都会把注射器丢到垃圾筐里。镜头中的晶晶只要看到注射器,就不假思索地丢到垃圾筐里,没有任何喜欢或者厌恶的表情。也许晶晶在内心深处对毒品是有些痛恨,正如荣格所言,孩童在有意识之前就已经有了心理生活,甚至成年人也会说一些或者做一些惟有日后才明白其意义的事情④。这个情节的设置让观众印象深刻,同时又毫无争议的原因也正是源于此,一个儿童也好,成年人也罢,往往会想出或者做出一些自己都没法想明白的事情,也许这正是原型在起作用,无数次类似情形的出现已经铭记在我们的精神构成之中。
注释:
[1][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30页。
[2][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29页。
[3][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31页。
[4][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42页。
【关键词】:警匪片;儿童原型;儿童形象(角色);童年记忆;潜在的未来
警匪片以警察与匪徒的故事为主线,表现警匪对决之暴力、血腥的场面,歹徒的凶残甚至是灭绝人性。这类影片的一大特色是以成年男性为主角,女性角色也好,儿童角色也好,一般沦为影片的配角,但就是这种可有可无的角色的设定,一般都是寓意深刻,用以传达某种特殊的意味。香港警匪片中儿童角色的设定,就是遵循并体现了这个规律。
不论是主人公回忆童年时期所呈现的儿童形象,还是影片中“现在时”的儿童形象,在成人世界中、在现实的世界中,他们也许还弱小、无助,但儿童的天真、善良、懵懂,却与成人的贪婪、诡计、残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儿童的在场也许可以唤起匪徒的良知与人性,但儿童的被害也是匪徒最后一点人性泯灭的象征。有时,儿童被赋予一种强大的象征意味,他们是人性最后一丝的温存,象征着温暖、希望与未来,他们是警匪片中,这个充满暴力血腥场景的电影里唯一的慰藉。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与个人无意识产生于个人经验,具有强烈的个人属性不同,集体无意识来自于遗传,它包含着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所累积起来的那些经验的影响。原型是集体无意识概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联物,是集体无意识概念的表现,母亲原型、儿童原型是原型理论的两类重要现象,但正如荣格所言,即使是一分一秒,我们也不敢存有原型可以最终达到解释和处理的幻想。当然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体现出的神秘主义色彩也是荣格所提出的理论受到误解和非议最多的。荣格对儿童原型是这样阐释的:儿童的主题所表征的不仅是存在于久远的过去的东西,而且也是存在于当下的东西;换言之,它不仅仅是一种过去的痕迹,而且也是一个作用于当下的系统,其目的在于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平衡或者矫正意识心理的不可避免的片面性与过度。
一、童年的残存记忆
在荣格的儿童原型心理学中,儿童是作为与过去的一种纽带的原型,表征集体心理的前意识童年面向,把自己视为儿童,回归到那个原初的、无意识、本能的状态之中,不仅是精神患者,也是每一个普通人极易萌发的念头。之所以我们会回忆童年,是因为我们当下的状态与童年状态发生冲突,或者是现在与原有性格的决裂,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变得复杂,人际关系也是难以捉摸,我们有了更多的人格面具来伪装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也不是我们内心真正喜欢的、想变成的样子,因此回忆过去,回归到那个天真无邪的岁月成为我们内心难以抑制的呼唤。
也许人类总是与其童年状况相冲突,即与其原初的、无意识的、本能的状态相冲突。《窃听风云3》中,在一场为了丁权、利益的争夺中,兄弟反目、阴谋算计、自相残杀,最终在废车场的战争中,只有陆永强(刘青云饰)活下来,但是牢狱之灾却是无法避免,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最后还是抵不过利益的冲突,在成长的过程中,欲望多了,冲突多了,关系远了,一个触发点就会引来难以预料的悲剧。影片结尾,儿童时期的他们在一起嬉闹,被旺财(狗)追着跑,这既是主人公的愿望——回到孩童时代——不用勾心斗角、兄弟相残,也是观众的希望,看到如此伤感又现实的故事,透过电影屏幕的这面镜子,回想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谁不想念孩童时天真、单纯的生活呢?
在警匪片中还有一类儿童形象,在童年中由于受到虐待,年幼的心灵受到创伤后,畸形心理在疯狂的生长。与儿童原型所研究的童神或者小英雄不同,非凡的出身与童年时期的逆境,没能让他们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因为毕竟他们是凡人、普通人,而不是像神可以全然地超脱自然,英雄的本质虽然是人,但是在神话故事中,英雄往往被提升到了超自然的边界,是“半神”式的存在,而且往往可以遇到帮助者,得到指点、启发可以度过难关。但是这仅仅是在神话故事中的情节,警匪片中的儿童生活在一个现实甚至是残酷的世界中,身体的弱小往往也是内心脆弱的表现,一个个幼小的儿童总是难以承受外界的苦难。在《新警察故事》中,抢劫银行、以猎杀警察为乐的关祖,仇恨警察的原因却仅仅是自幼受到警察父亲的虐待。电影画面中那个戴着手铐,瘦弱、满身伤痕的小男孩,满脸恐惧地抽泣着,一直是关祖内心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份对父亲虐待产生的仇恨转移到了父亲的职业——警察群体,同时这份仇恨也让他泯灭人性,变态式的刺激娱乐快感。不管是对于警察还是自己一起作战的女友、兄弟,他都是心狠手辣,亲手打死受伤的女友和叛逃的兄弟。
二、儿童是潜在的未来
生活是一种变动不居,是走进未来的一种流动,而不是停止或者逆流,缅怀过去,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逝去的总是最好的,总有一个“黄金时代”让大家缅怀。但是儿童主题除了表征对童年怀念之外,还有另一个基本特征——未来性,儿童代表着希望与未来,儿童的善良、单纯的天性,总是可以带给大家温暖。
在警匪片中,儿童形象的存在让观众在看到人性邪恶、凶残的一面时,感受到一丝温存与希望。《窃听风云3》中陆永远和阮月华的儿子,因为爸爸死于一场蓄意的车祸而和妈妈相依为命、生活艰辛,在和妈妈赶到废车场后,走到坐在地上的陆金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并安慰到,“强叔,没事的,相信我,没事的”,虽然他并不知道在爸爸死后一直照顾他和妈妈的强叔,也是参与制造爸爸死于车祸的假装的凶手之一。尔冬升编剧、导演的《门徒》,在对儿童形象的创作与表达中更是有了新的突破。父亲(古天乐饰)是一名吸毒者,母亲阿芬(张静初饰)为了向丈夫证明毒品是可以戒掉的,以身试毒,最终为了逃离毒品和丈夫,阿芬带着女儿晶晶逃了出来,但是始终没能摆脱毒瘾的控制,阿芬满身都遍布针眼,幼小的晶晶,也许并不明白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可是每次妈妈注射完毒品后,她都会把注射器丢到垃圾筐里。镜头中的晶晶只要看到注射器,就不假思索地丢到垃圾筐里,没有任何喜欢或者厌恶的表情。也许晶晶在内心深处对毒品是有些痛恨,正如荣格所言,孩童在有意识之前就已经有了心理生活,甚至成年人也会说一些或者做一些惟有日后才明白其意义的事情④。这个情节的设置让观众印象深刻,同时又毫无争议的原因也正是源于此,一个儿童也好,成年人也罢,往往会想出或者做出一些自己都没法想明白的事情,也许这正是原型在起作用,无数次类似情形的出现已经铭记在我们的精神构成之中。
注释:
[1][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30页。
[2][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29页。
[3][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31页。
[4][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5,第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