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生产的手段,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176713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4%。
建筑生产活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生活的质量。建筑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根本的就是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安全可靠、适用美观、绿色低碳的合格建筑产品,这是建筑生产活动对建筑业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全社会对建筑业企业的殷切期望。建筑业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责任议题,有助于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提高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树立企业责任品牌形象。
截至2015年10月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建筑行业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7份。我们依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5”,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基于报告参数,我们对27家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整体描述,并结合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咨询方面的经验,对这些报告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尝试总结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少数优秀报告提升建筑行业报告整体水平,整体处于发展阶段
我们依据得分情况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级别,建筑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58.05分,整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其中,14.81%达到卓越水平,25.93%达到优秀水平,59.26%的报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研究样本报告发现,除《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4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社会责任报告》等几家企业报告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设计版式合理外,绝大多数行业报告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我们发现,质量较高的几份报告均采用GRI、ISO 26000、CASS等社会责任相关指南或标准,如中国建筑、CMEC、中国中冶、中国能建、中国核电等企业报告均参考了GRI等国际标准;处于起步阶段的报告多以上交所指引为主,一定程度上参考了GRI。
发现二:大多数报告数据相对丰富、内容可读,实质性较高
从整体来看,建筑行业报告质量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在可读性、可比性和实质性方面优势突出,但在可读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建筑行业报告普遍缺乏负面信息披露,只有少数几份报告具有CSR专家评价、第三方审验和标注信息来源,导致整体可信性较低。此外,绝大多数报告在理念、结构和形式方面创新不够,得分相对较低。
发现三:议题披露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体现建筑行业鲜明特色
多数建筑行业报告披露与建筑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社区、政府、员工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较多。
在员工保障方面,建筑业企业普遍重视农民工的权益,如在《浦东建设201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公司始终重视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支付,加强农民工保护,广泛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在响应政府号召方面,建筑业企业通过自身业务活动,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如《中国交通建设201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公司聚焦城镇化,紧密依托城镇化优惠政策,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在环境方面,建筑业企业着力推动绿色建筑,如《中国铁建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公司从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采购、绿色宜居等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
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筑企业报告在社区的指标平均覆盖率最高,达56.48%,超出中国企业社区议题平均覆盖率34.02%。在社区各个具体指标上除为社区发展捐款捐物覆盖率较高(为96.30%)外,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也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也与建筑企业的业务类型有关。
发现四:报告普遍对供应链披露不足,议题披露力度有待提升
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供应商议题信息的披露非常有限,覆盖率仅为18.52%,低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供应商议题的平均水平。大多数企业报告内容未涉及供应商和供应链管理议题。从供应商议题披露具体内容看,报告对采购原则、供应商资质和供应商管理的信息披露程度都不高,指标覆盖率分别为27.78%、20.37%和3.70%。与上年相比,覆盖率变化不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筑企业还未将供应商管理纳入社会责任管理范畴,未将供应商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方。
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对标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升报告国际化水平
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社会责任报告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管理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和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水平。一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结构、形式,提升自身报告水平和质量;二是通过对标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提升管理实践水平,为后续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素材;三是加强对GRI、全球契约、ISO 26000等社会责任相关标准、指南等的学习,掌握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国际通行语言,以科学的理念、专业的视角提高报告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四是发布英文版报告,有条件的可以发布运营地社会责任报告,甚至针对海外重大项目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满足海外利益相关方阅读需要。
建议二:注重引入外部利益相关方,增强报告可信性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社会责任管理的工具。建筑业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评价,在增加报告可信性同时,提升报告的生动性;此外,第三方点评和审验也是增加报告可信性的重要途径,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
建议三:深入系统披露实质性议题 ,进一步提升披露水平
针对社区、政府、员工、环境等主要利益相关方,建筑业企业应进一步拓展履责实践范围和提升履责层次。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建筑业企业应重点关注绿色建筑、保障房建设、农民工权益、供应链等重要议题,并在报告中深入系统披露履责实践情况,包括措施和绩效。
建议四: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加大相关信息的披露力度
供应商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安全、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等的重要方面。建筑业企业通过管理供应链,提升供应链整体社会责任水平,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建筑业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探索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绩效。
建筑生产活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生活的质量。建筑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根本的就是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安全可靠、适用美观、绿色低碳的合格建筑产品,这是建筑生产活动对建筑业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全社会对建筑业企业的殷切期望。建筑业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责任议题,有助于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提高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树立企业责任品牌形象。
截至2015年10月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建筑行业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7份。我们依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5”,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基于报告参数,我们对27家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整体描述,并结合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咨询方面的经验,对这些报告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尝试总结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少数优秀报告提升建筑行业报告整体水平,整体处于发展阶段
我们依据得分情况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级别,建筑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58.05分,整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其中,14.81%达到卓越水平,25.93%达到优秀水平,59.26%的报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研究样本报告发现,除《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4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4社会责任报告》等几家企业报告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设计版式合理外,绝大多数行业报告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我们发现,质量较高的几份报告均采用GRI、ISO 26000、CASS等社会责任相关指南或标准,如中国建筑、CMEC、中国中冶、中国能建、中国核电等企业报告均参考了GRI等国际标准;处于起步阶段的报告多以上交所指引为主,一定程度上参考了GRI。
发现二:大多数报告数据相对丰富、内容可读,实质性较高
从整体来看,建筑行业报告质量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在可读性、可比性和实质性方面优势突出,但在可读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建筑行业报告普遍缺乏负面信息披露,只有少数几份报告具有CSR专家评价、第三方审验和标注信息来源,导致整体可信性较低。此外,绝大多数报告在理念、结构和形式方面创新不够,得分相对较低。
发现三:议题披露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体现建筑行业鲜明特色
多数建筑行业报告披露与建筑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社区、政府、员工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较多。
在员工保障方面,建筑业企业普遍重视农民工的权益,如在《浦东建设201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公司始终重视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支付,加强农民工保护,广泛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在响应政府号召方面,建筑业企业通过自身业务活动,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如《中国交通建设201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公司聚焦城镇化,紧密依托城镇化优惠政策,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在环境方面,建筑业企业着力推动绿色建筑,如《中国铁建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公司从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采购、绿色宜居等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
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筑企业报告在社区的指标平均覆盖率最高,达56.48%,超出中国企业社区议题平均覆盖率34.02%。在社区各个具体指标上除为社区发展捐款捐物覆盖率较高(为96.30%)外,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也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也与建筑企业的业务类型有关。
发现四:报告普遍对供应链披露不足,议题披露力度有待提升
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供应商议题信息的披露非常有限,覆盖率仅为18.52%,低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供应商议题的平均水平。大多数企业报告内容未涉及供应商和供应链管理议题。从供应商议题披露具体内容看,报告对采购原则、供应商资质和供应商管理的信息披露程度都不高,指标覆盖率分别为27.78%、20.37%和3.70%。与上年相比,覆盖率变化不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筑企业还未将供应商管理纳入社会责任管理范畴,未将供应商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方。
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对标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升报告国际化水平
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社会责任报告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管理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和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水平。一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结构、形式,提升自身报告水平和质量;二是通过对标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提升管理实践水平,为后续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素材;三是加强对GRI、全球契约、ISO 26000等社会责任相关标准、指南等的学习,掌握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国际通行语言,以科学的理念、专业的视角提高报告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四是发布英文版报告,有条件的可以发布运营地社会责任报告,甚至针对海外重大项目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满足海外利益相关方阅读需要。
建议二:注重引入外部利益相关方,增强报告可信性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社会责任管理的工具。建筑业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评价,在增加报告可信性同时,提升报告的生动性;此外,第三方点评和审验也是增加报告可信性的重要途径,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
建议三:深入系统披露实质性议题 ,进一步提升披露水平
针对社区、政府、员工、环境等主要利益相关方,建筑业企业应进一步拓展履责实践范围和提升履责层次。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建筑业企业应重点关注绿色建筑、保障房建设、农民工权益、供应链等重要议题,并在报告中深入系统披露履责实践情况,包括措施和绩效。
建议四: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加大相关信息的披露力度
供应商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安全、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等的重要方面。建筑业企业通过管理供应链,提升供应链整体社会责任水平,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建筑业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探索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