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782 mm;年均气温11.5 ℃,大于0 ℃积温4322.7 ℃,大于10 ℃积温3819.7 ℃;年均日照时数2519.2 h。全年无霜期225 天。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8.22 万亩(2.55 万公顷),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9.62 万亩(0.64 万公顷)。经农业部门取土化验菜地土壤pH值众数5.32, pH值<5.5的酸化比例为69.77%,pH值<4.5的强酸化比例为18.15%,pH值最低达到3.9,酸化现象较为严重。
土壤酸化的原因
影响威海市土壤酸化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威海市土壤多为酸性岩风化母质,土体厚度较薄,以轻壤和砂壤为主,在母岩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多被淋失,土壤盐基不饱和,导致土壤成微酸性至酸性反应。人为因素主要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轻施有机肥;重视基肥,忽视追肥,造成多余养分尤其是氮素在土壤上层积累,很快氨化继而被硝化后,引起土壤酸化,过量的氮肥还会引起土壤钾、钙、镁、锌等大中微量元素的淋失, 使土壤严重酸化。其次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动物粪便。未充分腐熟的动物粪便在土壤中分解后,生成有机酸,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其三是在防治病虫草害过程中,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活动减弱,助推了土壤的酸化。
改良措施
◆大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狠抓配方肥下地。根据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数据,结合土壤肥料,栽培方式、种子及肥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专家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以确定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在蔬菜生育期内跟踪土壤养分变化,及时调整追肥数量及养分比例,少量多次施肥,减少土壤肥料残留和流失。
◆推广秸秆反应堆技术。根据蔬菜的种植情况,选择行下或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按照规程(开沟-铺秸秆-撒菌种-覆土-浇水-打孔)认真操作。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层内,20 cm耕作层土壤孔隙度提高,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水、肥、气、热适中,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进而实现蔬菜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
◆科学选择肥料品种,推广缓控释肥。选择蔬菜型缓控释肥,按照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周期,结合肥料的有效时间,适时施用。缓控释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20%左右,有效避免氮的挥发及磷和钾的流失。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施用商品有机肥,每667 m2用量在300~400 kg;施用畜禽等动物粪便,必须充分腐熟,667 m2用量在4000~5000 kg,均在整地时作基肥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水保肥,增加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
◆施用土壤改良剂,提升土壤pH值。按照土壤酸碱度的实际情况,整地时,结合施肥亩施贝壳粉土壤调理剂50~100 kg,与土壤混合均匀。土壤调理剂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能力,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的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土壤残留物质;能显著改善土壤土、肥、气、热状况,为蔬菜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改变耕作栽培管理方法。提倡实行蔬菜和粮食作物适时轮作,可充分利用6~8月份高温季节,种植鲜食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颉抗作用的微生物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这种方式就可以减缓土壤的酸化。另外,蔬菜生长期间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法防治病虫害,以保持土壤中微生物数量。
土壤酸化的原因
影响威海市土壤酸化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威海市土壤多为酸性岩风化母质,土体厚度较薄,以轻壤和砂壤为主,在母岩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多被淋失,土壤盐基不饱和,导致土壤成微酸性至酸性反应。人为因素主要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轻施有机肥;重视基肥,忽视追肥,造成多余养分尤其是氮素在土壤上层积累,很快氨化继而被硝化后,引起土壤酸化,过量的氮肥还会引起土壤钾、钙、镁、锌等大中微量元素的淋失, 使土壤严重酸化。其次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动物粪便。未充分腐熟的动物粪便在土壤中分解后,生成有机酸,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其三是在防治病虫草害过程中,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活动减弱,助推了土壤的酸化。
改良措施
◆大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狠抓配方肥下地。根据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数据,结合土壤肥料,栽培方式、种子及肥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专家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以确定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在蔬菜生育期内跟踪土壤养分变化,及时调整追肥数量及养分比例,少量多次施肥,减少土壤肥料残留和流失。
◆推广秸秆反应堆技术。根据蔬菜的种植情况,选择行下或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按照规程(开沟-铺秸秆-撒菌种-覆土-浇水-打孔)认真操作。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层内,20 cm耕作层土壤孔隙度提高,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水、肥、气、热适中,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进而实现蔬菜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
◆科学选择肥料品种,推广缓控释肥。选择蔬菜型缓控释肥,按照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周期,结合肥料的有效时间,适时施用。缓控释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20%左右,有效避免氮的挥发及磷和钾的流失。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施用商品有机肥,每667 m2用量在300~400 kg;施用畜禽等动物粪便,必须充分腐熟,667 m2用量在4000~5000 kg,均在整地时作基肥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水保肥,增加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
◆施用土壤改良剂,提升土壤pH值。按照土壤酸碱度的实际情况,整地时,结合施肥亩施贝壳粉土壤调理剂50~100 kg,与土壤混合均匀。土壤调理剂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能力,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的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土壤残留物质;能显著改善土壤土、肥、气、热状况,为蔬菜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改变耕作栽培管理方法。提倡实行蔬菜和粮食作物适时轮作,可充分利用6~8月份高温季节,种植鲜食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颉抗作用的微生物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这种方式就可以减缓土壤的酸化。另外,蔬菜生长期间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法防治病虫害,以保持土壤中微生物数量。